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但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病因多样,本文仅就神经生化方面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进行综述。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前额叶和颞叶的多巴胺(DA)功能下降及五羟色胺(5-HT)能、去甲肾上腺素(NE)能、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病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认知症状对精神分裂症预后具有持久的影响。认知缺陷使病人不能学习新的技能和回归社会。典型抗精神病药明显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但不能治疗认知缺损。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病人在阳性症状消失后仍然存在明显的认知症状,因而认为认知症状不是由于阳性症状所致。不少学者认为认知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独立的一组症状特征,并需要特殊的不同于治疗阳性症状的药物治疗。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前额皮质(PFC)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症状有关。该脑区包含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这些递质的功能紊乱可能与认知损害有关,提出通过作用于这些递质的药物治疗达到改善认知症状的目的。此外,乙酰胆碱(Ach)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症状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乙酰胆碱(Ach)递质系统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认知症状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同时研究精神分裂症,尤其是首发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45例)与氯丙嗪组(46例)两治疗组,疗程8周。治疔前及8周末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韦氏成人记忆测验(WMS—RC)、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包括首发患者均有认知功能损害。8周后,奎硫平与氯丙嗪两组患者成绩均明显提高,而奎硫平组的改善显著优于氯丙嗪组。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发症状之一,奎硫平对其的治疗作用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4.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功能缺陷之一[1],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多个方面.许多患者在缓解期仍表现出一定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病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现将近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其病因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DβH)是催化多巴胺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的关键酶,DβH活性与DβH蛋白高度相关,强烈受DBH基因控制,DBH基因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DβH活性有关.本文系统复习D3H活性特点以及若干重要的DB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及它们与精神分裂症以及认知功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病因学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听觉事件诱发电位(P300)、神经心理认知测验检测患者与18名正常对照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袁(CGI-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和静坐不能量表(BARS)评定既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并研究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潜伏期N1,P2,N2较对照组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发现波幅的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颜色连线2时间较对照组长,范畴流利和Stroop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受教育程度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认知,故以受教育年限为控制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无相关性(P>0.05),与锥体外系和社会功能也无相关性(P>0.05).神经认知心理测试与PANSS、CGI-S无相关性.神经认知心理测试与PANSS、CGI-S无相关性.PSP和颜色连线测验2、WCST总错误数呈负相关,PSP和范畴流利测验、WCST总正确数及分类个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状之一,与患者的预后和社会功能关系密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损害效果尚不理想.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将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并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影响脑内神经电活动和基础代谢的电生理技术,目前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综述了rTMS改善认知功能的可能机制,对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以及安全性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症状有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改变。通常把以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Ⅰ型精神分裂症,把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定义为Ⅱ型精神分裂症,目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诸多研究表明外周血中蛋白因子的差异性表达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有研究证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是血脑屏障损害的可靠指标之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中浓度显著增高,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血脑屏障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未患病的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 对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亲属组)及5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测验,包括持续注意力测试(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修订版韦氏记忆量表(WMS-RC)的逻辑记忆和词语流畅性测试。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在WMS-RC逻辑记忆中的即刻逻辑记忆、延迟逻辑记忆,词语流畅性测试中的词语总数、词语正确数,CPT中的视觉漏报、视觉平均反映时间1和2、听觉漏报数、听觉平均反应时间1和2的成绩均差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未患病的一级亲属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提示认知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内表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损害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加重,且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为此,作者进一步探讨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损害情况,并与正常老年人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其预后及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的损害 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 以及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均与认知功能下降密切相关,并影响认知功能的发展。本文从精神 分裂症认知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联系、病理研究及干预性研究 3 个层面进行综述,以期为 减轻和延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大多数患者伴有认知功能的缺陷,给患者、家庭和社 会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率较高。在过去的十年中,发现许多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 基因变异,从而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其遗传结构的复杂性。最近的研究还表明,部分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的基因变异会影响认知能力。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遗传因素对精神分 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本综述旨在探讨 CSMD1(CUB and SUSHI multiple domains-1)基因多态性与 精神分裂症及其认知功能损害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情况和进展,概括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和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神经认知功能,如感知觉、注意、记忆、推理等心理加工过程;二是社会认知功能,包括情绪认知、心理理论和归因  相似文献   

15.
关于首发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提示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独立症状维度,其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症状、性别、年龄、病程、遗传素质、自知力、预后与转归、药物等,其中病程的影响有不一致报道[1-2].本研究对病程5年以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特别是缺乏一个客观稳定的评价指标。事件相关电位(ERP )是一种长潜伏期脑诱发电位,是受试者在注意到某个个体并对其进行认知加工时出现的电位变化,过程涉及人的注意、记忆、学习、推理、思维判断、情绪等,其中P300是最早发现的事件相关电位的内源性成分,目前已被作为评价认知功能损害的一个客观电生理指标。为此我们借助这一技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目的是综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对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的新方法提供参考。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普遍存在,是阻碍其重返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肠道菌群-肠-脑轴概念的提出,许多研究者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一定联系,本文阐述并总结既往研究中发现的此种联系,以期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3 病理目前的研究结果多数显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是静止性的 ,而不是渐进性的病程。年轻患者的认知成绩与老年患者比较在排除年龄老化因素后没有差异。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害不是进行性痴呆障碍 (不同于 AD) ,与局部脑损害时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非常相似而且稳定。Hoff等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 ,认知功能损害在病前及疾病开始时就已出现 ,所有的认知测验均显示首发患者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损害的程度上是一致的 ,首发者和慢性患者的执行功能、瞬时记忆、言语空间记忆的检测结果明…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新疗法--认知矫正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认知矫正治疗产生的背景目前研究显示认知功能障碍已经成为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 ,也是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康复和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1] 。目前 ,认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四种类型[2 4] :注意障碍 ,记忆障碍 ,抽象思维障碍 ,信息整合障碍。在精神分裂症所致的认知障碍中 ,报道最多的是前额叶的执行功能障碍[5] 。目前 ,针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1)药物治疗。传统抗精神病药对认知功能有进一步损害 ,而新型抗精神病药 (如利培酮等 )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前者[6] ;但对精神分裂症残余症…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概括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机制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治疗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了当前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与齐哌西酮等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