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石蜡包埋组织中PSA、Ki-67的表达,并根据苏木精-伊红(HE)切片进行Gleason评分。同时,对患者的术前血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值和对应HE切片中的组织PSA进行比较。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中PSA阳性率为93.0%(40/43),其表达量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612,P=0.000)。Ki-67阳性表达率为90.7%(39/43),其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696,P=0.000)。PSA与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无相关性(r=-0.163,P=0.296)。在术前取患者外周血tPSA与癌组织的PSA相比也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814,P=0.000)。结论:Gleason评分越高,PSA表达越弱,Ki-67表达越强,前列腺癌组织分化程度越差,预后越差。明确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及检测PSA和Ki-67的表达有利于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01—2016-12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的144例组织学标本作为实验组,60例前列腺增生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34βE12及P63的表达情况。结果 ER、AR、34βE12及P63在BPH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0%、68.33%、96.67%、91.67%,在PCa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8%、53.47%、0%、0%,ER、AR在BPH和PCa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在分级分组中的第2组PCa患者中呈高表达,AR在分级分组中的第1组PCa患者中呈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4例PCa患者中,ER阳性58例,其中AR阳性45例;ER阴性86例,其中AR阴性54例。PCa患者的ER与AR表达密切相关(P0.01)。结论部分前列腺癌患者表达ER、AR,且ER、AR阳性较易出现在分级分组较低的患者,ER、AR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R、AR、34βE12及P63可为低分组前列腺癌的穿刺活检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指标,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家族中Cx26、Cx32、Cx43在前列腺癌(PCa)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PCa生物学行为关系,探索其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PCa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近4年存档的PCa石蜡标本31例、BPH 23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回顾性研究Cx26、Cx32、Cx43在PCa和BPH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半定量研究Cx26、Cx32、Cx43的表达与PCa、BPH的临床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Cx26、Cx32、Cx43在BPH、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与74.2%(χ2=0.541,P0.05)、78.3%与61.3%(χ2=1.763,P0.05)和87.0%与38.7%(χ2=12.730,P0.01),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BPH中显著降低。②Cx26、Cx43在PC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 Cx26=-0.476,P0.01;r Cx43=-0.484,P0.01);Cx32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无相关性(r=-0.242,P0.05)。③3种Cx表达与年龄、血清PSA浓度及组织中PSA表达强度无相关性,且3种Cx间的表达亦无相关性。结论:Cx26、Cx32、Cx43在BPH和PCa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Cx43在PCa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其也许可作为PCa除PSA外的另一标志物以及PCa生物治疗的新靶点,Cx26在PCa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microRNA-18a(miR-18a)在血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60例前列腺癌患者(PCa)、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和20例健康对照者(HC)血清miR-18a的表达水平。分析miR-18a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TNM分期及PSA的关系。通过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miR-18a表达水平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PCa患者血清miR-18a的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BPH组和HC组(P<0.01);miR-18a与Gleason评分、肿瘤分期有关(P<0.01);miR-18a与PSA之间呈正相关(r=0.701,P=0.000);miR-18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95%CI:0.880~0.976,P=0.000),敏感度为84.3%,特异度为75.8%。结论miR-18a在PCa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于PCa的诊断有潜在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粘着斑蛋白(VCL)和雄激素受体(A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PCa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PSA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BPH组织,38例PCa组织中VCL、AR的表达。并分析两者在BPH、PCa中的表达差异,在PCa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初次PSA检测水平的表达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CL在PCa中的表达较BPH组织增多,AR表达在BPH、PCa中无明显差异;VCL、AR在PCa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PSA值无明显关系;VCL、AR在PCa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结论:VCL在BPH、PCa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可以作为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的一个潜在指标;AR、VCL随PCa进展表达逐步下降,两者存在正相关,两者结合可以成为PCa进展的诊断、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ErbB-3受体和氨基酸转运蛋白L型氨基酸转运体-1(LAT-1)在临床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和定位,以及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BPH)标本和9例正常前列腺标本的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染色并进行分析。结果:在45例前列腺癌组织中有33例(73.3%)细胞质或细胞核呈现ErbB-3染色阳性;10例BPH标本中,仅有1例出现阳性反应(P<0.001);正常前列腺组织中未见到阳性表达(P<0.001)。而LAT-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ErbB-3,为40例(88.9%),表达于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以及BPH组织(P<0.05)。LAT-1在正常组织和BPH组织中无阳性表达。ErbB-3和LAT-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Glean评分分级无关。在前列腺癌组织中ErbB-3和LAT-1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426,P<0.05)。结论:在前列腺组织中的ErbB-3和LAT-1阳性表达和定位能够区分恶性肿瘤与BPH和正常前列腺组织,有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生物学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蛋白EN2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48例前列腺癌、22例高级别前列腺内瘤病(HGPIN)及48例前列腺增生症(BP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EN2蛋白表达差异.选取其中14例前列腺癌及15例BP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2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EN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高,主要见于前列腺腺上皮细胞质内及部分细胞核.前列腺癌、HGPIN和BPH组织中EN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0%、31.81%和27.08%,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2在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75.00%、88.24%和88.90%.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EN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比BPH组织增高3倍.结论 同源异型盒蛋白EN2在前列腺癌表达增高,其中以中、低分化腺癌中明显,并能为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及BPH组织中PS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76例前列腺癌(PCa)、40例BPH组织中PSA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对PSA染色,大多数前列腺癌表达低(62/76),少数分化好的癌组织呈阳性表达(14/76);而BPH组织中,PSA呈高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前列腺癌PSA表达下调(P<0.01);PSA表达与血清PS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较BPH组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1);PCNA高表达组(3、4级)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2级)(P<0.05)。③PSA与PCN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PSA和PCNA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二者结合对其肿瘤的恶性程度、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FOXA1与前列腺癌(PCa)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关系。方法:收集前列腺癌患者(3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21例)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OXA1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该分子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和CRPC的相关性。结果: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中FOXA1表达率明显高于BPH患者(100%vs 71.4%,P0.01),FOXA1的表达阳性率与Ki-67表达阳性率正相关(P0.001),与CRPC无明显相关性(P=0.391),但与Gleason评分(P=0.027)和肿瘤临床分期(P=0.002)相关。结论:FOXA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增高,晚期前列腺癌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TNF-α、IL-6在单纯BPH与合并组织学炎症的BPH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两组BPH患者在临床指标上的异同,探讨炎症与BPH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TURP术的90份BPH患者标本,用HE染色法将90份标本染色后分单纯组(A组)35份与合并炎症组(B组)55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NF-α、IL-6在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记录90例患者临床指标PSA、体积、年龄、尿流率等数据结果。全部患者均病理检查回报为BPH。结果:B组55例均为慢性炎症,构成比为0.61。与A组相比,B组患者前列腺体积较大,PSA水平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和尿流率比较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TNF-α与IL-6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IL-6和TNF-α表达结果相关性分析:前列腺体积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0,P0.001),前列腺体积与炎症程度也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10和r=0.609,P0.001);患者的PSA水平与炎症程度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72r=0.487,P0.01),而患者PSA水平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65,P!0.1);通过偏倚相关分析控制年龄因素的影响后,炎症严重水平与BPH体积仍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大部分BPH患者合并有前列腺炎症,并且以慢性炎症为主。合并炎症的BPH患者PSA水平相对较高,前列腺体积相对较大,但是在尿流率和年龄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6、TNF-α两种促炎性因子可能对BPH和PSA的分泌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OX7和SOX9在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47例前列腺癌与2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病理组织及临床资料,运用免疫组化实验分析SOX7与SOX9的表达及其作用。结果 SOX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现为低表达(P=0.025),而SOX9为高表达(P=0.043),SOX7与SOX9呈负相关(r=-0.263,P=0.001)。将SOX7与SOX9免疫组化评分与前列腺癌病理参数相结合进行分析,发现SOX7在血清PSA水平〈10ng/ml(P=0.048)、Gleason评分〈7(P=0.018)、肿瘤TNM分期〈T2a(P〈0.001)和病理分期T2a~T2c(P=0.002)前列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而SOX9在Gleason评分≥7(P=0.001)和肿瘤TNM分期≥T2a(P=0.005)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较高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SOX7和SOX9的水平可鉴别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并可以初步判断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DCD5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EnVision法对12例正常前列腺、22例前列腺增生及22例不同病理分级的PCa组织切片进行PDCD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人工阅片评分及计算机辅助染色强度判定2种方法对PDCD5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PDCD5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显示:正常前列腺与BPH组织中PDCD5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危组PCa(Glesaon评分≤7)及高危组PCa(Glesaon评分〉7)组织中PD—CD5表达与正常前列腺与BPH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两组间PDCD5表达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DCD5在正常前列腺及BPH组织中近似地呈现较强的阳性表达。PDCD5在PCa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及BPH均有显著下降,并且随着PCa恶性程度上升,PDCD5的表达进一步下调,提示PDCD5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PCa发生、发展过程中腺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BPH及PCa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及其与内皮素-1(ET-1)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对44例前列腺癌和3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VEGF和ET-1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在光镜下判断染色部位和染色强度。结果:VEGF在BPH和PCa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和80.9%;阳染部位主要位于肿瘤和增生的腺上皮细胞,间质血管内皮细胞均强阳性;比较BPH和PCa的VEGF表达强度,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分化PCa的ET-1表达强度显著高于中、低分化PCa(P<0.01);在骨转移(BM)PCa中VEGF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非骨转移(non-BM)癌(P<0.01)。VEGF与ET-1的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780,P<0.01)。结论:VEGF与PCa的发生发展有关,其过度表达可能在PCa的骨转移中起重要作用。VEGF与ET-1可能共同参与了PC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ary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前列腺癌转移(PCaM)患者、前列腺癌未转移(PCa)患者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PEDF表达情况,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PEDF的表达差异。结果:PEDF在BPH组血清样本中高于PCa组(P〈0.05)。PEDF在PCa组的血清样本中也高于PCaM组(P〈0.05)。结论:PEDF与前列腺癌的发牛和转移相关,并可能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借助测定PEDF的表达可以协助前列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发表的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BPH和PCa相关性的文献,基于异质性检验的结果,分别采用M-H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OR)效应量,采用Begg和Egger偏倚分析评估本项meta分析的发表偏倚,系统评价AR基因CAG重复多态性与BPH和PCa发病风险的关系,并按种族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检索获得文献29篇,最终纳入4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累计BPH患者485例、PCa患者767例、正常对照组709例。BPH组和正常对照组间不存在异质性,M-H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后提示低CAG重复多态性与BPH无相关性。PCa组和BPH组及对照组间均存在异质性,随机效应模型提示低CAG重复多态性与PCa的风险呈正相关(OR PCa/对照=1.45,OR PCa/BPH=1.86,OR PCa/(BPH+对照)=1.66)。种族分层的亚组分析提示,低CAG重复多态性与PCa发病风险在种族间存在差异。Begg和Egger偏倚分析显示各组比较中均无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R受体低CAG重复多态性与PC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与BPH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脂联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联素(adiponectin)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在肥胖、前列腺癌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例正常前列腺组织、16例BPH组织和41例前列腺癌组织(高、中、低分化者分别12、16、13例).结果:三种组织中均可见脂联素的表达,均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内,基质无着色.脂联素在正常前列腺组织、BPH组织以及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强度的校正后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 (0.337±0.022)、(0.322±0.031)、(0.207±0.033)、(0.191±0.023)、(0.190±0.031).正常前列腺组织和BPH组织间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脂联素表达强度显著减弱,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低分化前列腺癌组织间脂联素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体重指数(BMI)值与脂联素表达强度的相关性r=-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脂联素在肥胖以及前列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脂联素的表达强度与肥胖、前列腺癌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但尚不能判断其与前列腺癌的Gleason分级和恶性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sPSA)与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uPSA)比值(s/uPSA)对血清PSA处于诊断“灰区”—sPSA于4.0~10.0ng/ml(放射免疫法范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血清PSA(sPSA)于诊断“灰区”的共191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其尿PSA(uPSA)水平,根据前列腺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PCa组,n=76)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BPH组,n=115),比较两组s/uPSA比值以及两组间sPSA和s/uPSA比值的受试者运算特性曲线(ROC)面积。结果BPH组与PCa组的sPSA分别为(5.20±1.09)ng/ml和(6.41±2.12)ng/ml,uPSA分别(3.57±0.97)ng/ml和(2.17±0.61)ng/ml,sPSA和uPSA在BPH组与PCa组两者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t=1.24,P〉0.05);BPH组与PCa组的s/uPSA分别为(2.32±0.61)和(4.13±1.09),PCa组s/uPSA比值明显高于BPH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4.17,P〈O.01)。s/uPSA比值和sPS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6和0.703。在保持95%敏感性时,s/uPSA比值和sPSA的特异性分别为77.1%和39.6%。结论在血清PSA值4.0~10.0ng/ml范围内,s/uPSA比值较sPSA更好地检出前列腺癌:在保持同一敏感性时,s/uPSA较sPSA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transreetal real—time ultrasonic elastography,TRTE)对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鉴别诊断的价值及TRTE与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0月~2012年9月疑诊为PCa的患者常规进行TRTE检查,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获取应变率值(strainratio,SR),根据Ophir前列腺弹性评分5分法获取弹性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探讨SR测值及弹性评分对BPH和PCa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SR最大值预测前列腺癌存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可信区间0.570~0.837,P〈0.01),切点值为16.50,灵敏度为64.50%,特异度为82.90%;SR最小值预测前列腺癌存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3(95%可信区间0.592~0.853,P〈0.01),切点值为10.76,灵敏度为61.30%,特异度为85.70%;当弹性评分以3分为分界值时,灵敏度为83.90%,特异度为65.70%。SR最大值与Gleason评分呈低度正相关(r=0.322,P=0.038);SR最小值与Gleason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413,P=0.021);SR最大值、最小值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114,P=0.543;r=-0.060,P=0.748)。弹性评分与G|eason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450,P=0.011),与临床分期呈中度正相关(r=0.595,P〈o.001)。结论:TRTE对BPH和PCa有鉴别诊断价值,与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