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单纯动脉导管未闭非体外循环下缝扎术的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2006年6月共收治单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60例,男24例,女36例,平均年龄10±6.5个月(3个月~12岁),其中7例术前有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在全麻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A组行动脉导管结扎术,B组行动脉导管结扎 缝扎术。结果两组均于术后8~14d(近期)及半年后(远期)复查心脏彩超,A组近期残余分流4例,半年后愈合1例,残余分流3例,均在1.5㎜以内,其中2例心脏大小基本正常,1例心脏稍大;B组近、远期复查均无1例残余分流,心脏恢复良好。结论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结扎 缝扎术可减少术后残余分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复杂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约占PDA总数的7%~12%。本院1995年5月至2007年10月共手术治疗复杂PDA患儿37例,包括非生命依赖型35例和生命依赖型2例,体外循环下一期封闭动脉导管并矫正并发的心血管畸形30例,分期治疗7例(先非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1个月内体外循环下矫正心内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管道 ,胎儿期肺动脉血大多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入降主动脉 ,但出生后须及时关闭 ,如关闭延迟或不能关闭即为动脉导管未闭。维持宫内动脉导管开放和出生后动脉导管的关闭受体内许多因素调节 ,动脉导管的紧张性调节依赖氧介导的收缩作用和前列腺素(PG)等介导的舒张作用之间的平衡[1]。胎儿期动脉导管的血氧分压约为18mmHg~28mmHg,出生后因血流方向逆转使血氧分压急剧升高 ,当血氧分压达到50mmHg 时导管壁开始收缩 ,导管壁收缩缺氧使管腔达到功能性和解剖学关闭。大部分血管平滑肌在低氧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性血管环和部分性血管环的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手术治疗的小儿完全性血管环或部分性血管环121例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81例,女40例;年龄范围为16 d至8岁。术前症状有咳嗽、喘鸣、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呼吸困难、吞咽困难,12例术前行机械通气。术前均行胸部X线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9例行食管吞钡造影,4例行气管和支气管造影,34例在术前或术中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所有患儿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胸部CT检查。收集患儿的临床表现、术前胸部X线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脏CT、纤维支气管镜、食管造影等检查结果;收集麻醉、手术处理方法,手术结果(手术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存活病例随访,调查存活状况和手术并发症情况,并将术后生存状况输入SPSS 16.0统计软件,用Kaplan-meier法做出术后生存曲线,评估近、中期生存状况。结果完全性血管环35例,部分性血管环86例;完全性血管环患儿中的血管环种类包括双主动脉弓22例,右主动脉弓右降主动脉合并左侧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韧带13例;部分性血管环患儿中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改良的自然发育法构建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方法 基于自然发育法在构建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上的缺陷,本研究对实验技术进行了改进,避免固定方式、脱水处理及切片方式对血管管径的影响.将1 只孕19 d 的Wistar 大鼠行剖宫产,取出8 只新生大鼠,脱臼处死后整体包埋、避免脱水、微距切片、水平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镜下测量动脉导管、主肺动脉、降主动脉内径.结果 孕19 d 大鼠剖宫产术后8 只新生大鼠动脉导管均开放.各血管内径测量结果显示:降主动脉长径:354±106 μm,短径:182±140 μm;动脉导管短径:155±122 μm,面积:36 847±42 582 μm2;主肺动脉长轴:589±150 μm,短轴:174±170 μm.结论 改良的早产大鼠动脉导管开放模型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传统左后外侧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结扎术、改良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收治的PDA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 A组采取传统经左后外侧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 B组采取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结扎术, C组采取改良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本研究纳入PDA患儿119例, 其中A组41例(男16例, 女25例)、B组37例(男19例, 女18例)、C组41例(男17例, 女24例)。比较三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滞留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C三组患儿手术时间[(112.20±26.41)min、(104.51±18.59)min、(114.39±33.2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B组术后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维生素A(VitA)对胎兔动脉导管发育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孕兔8只随机分为4组,VitA 5000 IU/d,受孕d25服用1次(A组),孕d25、d26连续服用2次(B组),孕2周后隔天服用(C组)和对照组服用生理盐水(D组)。取胎兔动脉导管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导管内膜增殖情况,测定导管内钙浓度。结果A、B、C组导管内膜增殖程度较D组明显增加,A、B、C组导管内钙浓度明显增加。结论VitA能增加导管内钙浓度,促进胎兔动脉导管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能否作为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一种简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欲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技术。观察组采用简化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并借助经胸超声实时监测。结果:观察组20例患儿用简化方法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均一次封堵成功,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左、右肺动脉、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患儿放射线曝露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无一例与血管穿刺相关的血管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患儿发生4例血管并发症。患儿的恢复时间和滞留于监护室的时间也相应缩短;观察组总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结论:经动脉导管造影联合经胸超声行PDA封堵术是一种良好的简化封堵方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2):103-105]  相似文献   

9.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早产儿PDA的发生除与自身动脉导管的组织发育不成熟、不易发生重塑有关外,还与动脉导管对氧、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异常相关;遗传因素也参与早产儿PDA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治疗不同类型新生儿肺动脉闭锁的随访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年4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患儿共19例为研究对象, 分为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和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PA-VSD)两组。采用不同血管途径置入动脉导管支架, 术后1、3、6和12个月及以后每年定期随访患儿基本情况和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估手术效果。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9例患儿中12例为PA-IVS, 7例为PA-VSD。两组患儿均为足月儿, PA-IVS组和PA-VSD组患儿出生胎龄分别为(38.8±1.1)和(37.7±1.8)周, 出生体重分别为(3.2±0.4)和(3.4±1.1)kg, 手术时年龄分别为(10±9)和(12±7)日龄,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例PA-IVS患儿中, 9例经股动脉途径, 3例经股静脉途径成功置入动脉导管支架。7例PA-VSD患儿中, 2例经股动脉途径成功置入, 2例经股动脉途径置入失败, 3例经左颈动脉途径成功置入动脉导管支架。所有患儿术后无血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在婴儿期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效果。方法婴儿期PDA患儿37例应用Amplatzer封堵器行动脉导管封堵术。年龄(8.7±3.3)个月;体质量(8.6±3.5)kg。主动脉侧位造影确定动脉导管的形态和导管最窄处直径,选择封堵器。经静脉途径置入封堵器。术后24 h,1、6、12个月行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血管造影测定导管最窄处直径(3.3±1.5)mm。术后即刻完全封堵19例(54.29%),术后24 h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为31例(88.57%),术后1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封堵者34例(97.14%),术后6和1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封堵成功的患儿均无残余分流。手术时间(57±43)min,X线透视时间(23.0±14.9)min。结论Amplatzer导管封堵器治疗婴儿期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该年龄组患儿解剖学特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杜娟  袁越  邵魏  林利  崔烺  田莉 《临床儿科杂志》2012,30(7):681-684
目的报告1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心脏超声及体动脉B超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孩,5个月,诊断川崎病合并双侧冠状动脉瘤,符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诊断标准,体循环动脉B超提示存在多发体动脉病变。结论川崎病合并多发体循环动脉病变较罕见,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并长期随诊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A-IV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 明确诊断为PA-IVS并进行介入治疗的2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射线曝光时间、放射剂量。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动脉导管支架置入组和无支架置入组, 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术前三尖瓣瓣环直径及Z值、右心室长径和右心室长径/左心室长径。比较接受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24例患儿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右心室收缩压压差、血氧饱和度、乳酸水平的差异。分析25例患儿术后右心室改善情况。分析无支架置入组患儿术后氧饱和度与术后右心室收缩压压差、术后1个月肺动脉瓣瓣口开放程度及三尖瓣瓣环Z值的相关性。结果 25 例 PA-IVS 患儿中男19 例、女6 例, 手术年龄12(6, 28)日龄, 体重 (3.7±0.5)kg。其中1例仅采用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20例患儿仅采用PBPV, 另外 4例患儿同时接受了2种手术。动脉导管支架置入组与无支架置入组患儿术前三尖瓣瓣环Z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相似文献   

14.
新生婴儿脑动脉梗塞的B超、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脑动脉梗塞的B超、CT和MRI影像诊断特点。方法 1998年 12月至2000年 2月期间,对入住上海新华医院新生儿病区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同时进行头颅B超、CT和MRI检查,并酌情复查。结果 5例足月小婴儿被诊断为脑动脉梗塞,其中重度窒息 2例,轻度窒息 1例,均在新生儿期后 0. 5~3个月因惊厥收住院。脑动脉梗塞部位涉及大脑前、中、后动脉所分布区域,以左侧中动脉梗塞较为常见。B超可清晰诊断脑动脉梗塞的早期(强回声)和晚期(低回声),但未能诊断大脑后动脉梗塞;CT和MRI对整体颅脑病变的显示优于B超,但对脑动脉梗塞的早、晚期则均呈现相同的低密度或T1 低信号。结论 B超、CT和MRI均可诊断脑动脉梗塞,其中B超可床边检查,对颅脑中央部位的病变分辨力高,应为新生儿颅内病变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新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Ⅱ,ADOⅡ)治疗各种类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1年7月间确诊为PDA且无治疗禁忌证、应用ADOⅡ行介入治疗者26例,根据造影、心脏超声检查和肺动脉压力选择合适的ADOⅡ,参考动脉导管类型、导管最狭窄处直径和主动脉端壶腹部大小分别选择顺向法和逆向法释放封堵器。释放前常规行降主动脉造影观察封堵器位置是否合适,以及有无残余分流;心脏超声观察有无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狭窄。术后1 d行心脏超声检查,无异常术后第2天出院。1、3、6个月时门诊随访,随访时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26例介入治疗者,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99±1.63)岁(0.5~6.0岁),平均体质量(14.47±4.24)kg(6.5~24.0 kg),平均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Qp/Qs)1.73±0.47(1.2~2.4),导管最狭窄直径平均(1.78±0.71)mm(1.2~3.6 mm)。采用顺向释放18例,逆向释放8例。2例术后超声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出现主动脉相对狭窄,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压差为1...  相似文献   

16.
Cook可控弹簧圈和Amplatzer动脉导管堵闭器(Amplatzer duct occluder,ADO)是目前国际上多数心脏中心常用的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我科也先后对Cook可控式弹簧圈和ADO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现回顾性分析应用两种方法堵闭PDA的患儿,旨在探讨两种堵闭装置在小儿动脉导管堵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胎儿动脉导管、主动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特性以及相应的ERK1/2和JNK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不同胎龄的平滑肌细胞在增殖凋亡及相应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是否有差异。方法取6例(18±2)周流产胎儿的主动脉、肺动脉和动脉导管进行细胞培养。通过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主动脉、肺动脉和动脉导管平滑肌细胞的PCNA、Bax和Bcl-2蛋白表达和通过ELIASA方法检测ERK1/2和JNK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磷酸化)状况。结果①在动脉导管,PCNA、Bcl-2、ERK表达16周胎龄最强,20周胎龄最弱,随胎龄增长而减弱,Bcl-2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主动脉、肺动脉各项指标无差异;②PCNA的表达肺动脉表达最强,主动脉次之,动脉导管最弱;③动脉导管平滑肌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比主动脉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Bax/Bcl-2的比值高;④ERK1/2通路的OD值动脉导管表达最弱,主动脉表达最强。JNK通路的OD值动脉导管表达最强,主动脉表达最弱。结论胎儿动脉导管、主动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在增殖凋亡和其相应的细胞传导通路有着明显的差异,动脉导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状况可能随着胎龄的增长而减弱,与出生后动脉导管的闭合是否有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在动脉导管依赖性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RHS)患儿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行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的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伴HRHS,3例为室间隔完整的危重肺动脉瓣狭窄伴HRHS。以同医院同期行外科Blalock-Taussig(B-T)分流术的9例PA-IVS伴HRHS患儿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病死率等临床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结果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患儿年龄和体重与B-T分流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100)]比17(1~142)日龄,U=31.000,P>0.05;(3.8±1.1)比(3.7±1.3)kg,t=0.272,P>0.05]。动脉导管支架组手术时间[(108±7)比(160±49)min]、重症监护时间[(3.4±1.0)比(6.3±4.5)d]、总住院时间[(10.3±1.0)比(26.3±1.0)d]均明显低于B-T分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4、-8.692、-7.822,P均<0.05)。动脉导管支架置入后经皮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明显改善(0.723±0.125比0.926±0.005,t=-6.044,P<0.05)。动脉导管支架直径为3.5~4.0 mm,支架长度为16~21 mm。动脉导管支架组患儿无血管损伤、急性血栓、导管痉挛及死亡,随访期间无支架移位、狭窄发生。9例B-T分流组患儿围术期死亡3例。动脉导管支架组3例肺动脉闭锁患儿分别在术后6、9、9个月时行肺动脉瓣切开术及双向Glenn手术。结论对于动脉导管依赖性HRHS患儿,动脉导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作为早期外科B-T分流术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出生早期床旁心脏超声预测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1例VLBWI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日龄≤3 d并且住院时间≥14 d。根据出生14 d及28 d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直径大小分为3组:大PDA组(PDA直径≥2 mm)、小PDA组(PDA直径<2 mm)和PDA关闭组(PDA直径=0 mm),比较3组间生后72 h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生后72 h心脏超声参数预测生后14 d和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PDA直径≥2 mm)的价值。 结果 生后14 d时,大PDA组有17例,小PDA组11例,PDA关闭组23例;生后28 d时,大PDA组有14例,小PDA组9例,PDA关闭组26例。3组患儿间胎龄、出生体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及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2 h的PDA直径、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左心室输出量、左心室输出量/上腔静脉血流与生后14 d及28 d时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有关(P<0.05);左心房/主动脉根部直径与生后28 d时动脉导管持续开放有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生后72 h PDA直径预测生后14 d及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41和0.927;其次是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和0.833。 结论 生后72 h的床旁心脏超声指标,尤其是PDA直径及左肺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可预测VLBWI生后14 d和28 d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为后续PDA早期目标性治疗策略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儿童肝-门静脉分支瘘血管造影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肝动脉 门静脉瘘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 2 0 0 1年 8例肝动脉 门静脉瘘患儿的肝动脉造影DSA图像 ,观察其特征性血管造影表现 ;通过与CT及超声图像比较 ,评价其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结果 CT及超声诊断不明的 8例患儿经皮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造影均能清晰显示 :肝动脉增粗 ,动脉期见大量的门静脉分支及主干显影。在DSA下导管顺利插入肝动脉 ,并注入聚乙烯醇颗粒进行扩充术 ,术后造影复查见肝动脉 门静脉瘘消失。结论 经皮肝动脉DSA对肝 门静脉分支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