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 10 2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CD8、及CD4/CD8,并检测了 2 9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 ,10 2例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3 、CD4、CD4/CD8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 0 5 ) ,而各型肝炎的CD8均显著增高 (P <0 . 0 1) ;2 9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7例治疗效果差者 ,其CD4、CD4/CD8处于低水平而CD8始终处于高水平 (P >0 . 0 5 ) ,另 2 2例治疗效果较好者 ,各亚群指标均接近或恢复正常水平 (P <0 .0 5 )。结论 :急性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是以CD4、CD4/CD8的降低 ,特别是CD8的显著增高为其特征 ,各亚群在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疾病的疗效及预后。治疗时 ,应注意调节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文彬  郑淑梅  许红波  刘华君  袁丽 《四川医学》2004,25(10):1095-1096
目的 测定 7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 ,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sIL 2R、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APAAP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病例组sIL 2R水平和CD8百分率明显升高 (P <0 0 1) ,CD3 明显降低 (P <0 0 1) ,CD4无明显差异 ;sIL 2R与CD3 和CD8呈负相关 (P <0 0 1) ,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 (P <0 0 1) ,与CD4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为临床应用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黄连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APAAP桥联酶标法 ,对 3 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双黄连雾化吸入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并与 3 0例健康儿相比较。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儿童 (P <0 .0 1)。CD8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儿童 (P <0 .0 5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经双黄连治疗后较治疗前CD3、CD4、CD4/CD8比值明显回升 (P <0 .0 5 )。CD8明显回落 (P <0 .0 5 )。结论 :双黄连可调节人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 ,起到加强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IM患儿急性组和恢复组淋巴细胞亚群 ,并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IM患儿急性组CD3+ 、CD8+ T淋巴细胞明显上升 ,CD4 + T淋巴细胞、CD4/CD8、CD19+ 淋巴细胞下降 ,与恢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CD8+ T淋巴细胞上升、CD4/CD8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1)。恢复组CD3 + 、CD8+ T淋巴细胞下降 ,CD4 + T淋巴细胞、CD4/CD8,CD19+ 淋巴细胞上升与急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M患儿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T淋巴细胞起着主要作用 ,对IM患儿应进行长期随访以防治恶性疾患  相似文献   

5.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 84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总IgE测定 ,并与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试剂盒检测病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细胞百分率 ;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外周血总IgE水平。结果 :哮喘组中CD4+ 平均值为 47.2 8± 8.6 4,对照组平均值为 31.10± 6 .86 ,CD4+ 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哮喘组CD8+ 平均值 32 .19± 5 .2 1,对照组平均值为 37.14± 5 .6 1,CD8+ 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哮喘组总IgE平均值为 80 4± 14 4 ,对照组平均值为 2 76± 12 5 ,总IgE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果提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CD4+ 细胞升高 ,CD8+ 细胞下降和血清总IgE升高。  相似文献   

6.
曾运红  谭卫仙 《广东医学》2001,22(4):341-342
目的 观察甲亢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甲亢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用APAAP法测定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CD2 ,CD4 ,CD8,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甲亢患者的CD2 及CD4 水平明显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经治疗后的CD2 ,CD4 则明显升高 ;CD8水平在甲亢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异常 ;CD4 /CD8在甲亢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则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甲亢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的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T 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32例贲门癌分别于手术前后不同时间 ,测定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的阳性细胞数 ,并与 32例健康义务献血者进行对照。实验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酶标S—P染色法。结果 贲门癌患者手术前与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 (CD3+)、辅助T淋巴细胞 (CD4 +)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抑制性T淋巴细胞 (CD8+)升高明显 (P <0 .0 5 )。术后d3T细胞各亚群与术前无显著差异。术后 6~ 8wkCD3+、CD4 +、CD4 +/CD8+明显升高 ,CD8+明显下降。结论 贲门癌患者可引起T细胞亚群紊乱 ,术后由于切除了肿瘤组织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Ag-NORs与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二者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普通银染技术测量小儿癫痫患者的CD20、CD3、CD4、CD8、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结果癫痫患儿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20;癫痫患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3;癫痫患儿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癫痫患儿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8;癫痫患儿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癫痫患儿组与对照组比无变化。结论免疫功能异常是小儿癫痫发病机制之一,抗癫痫治疗可改变部分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测定可替代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9.
足三里注射胸腺肽对小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足三里注射胸腺肽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意义。方法 患者对 70例RRTI患儿血清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IgA、IgG、IgM ,用McAb -ApAAp法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并作自身治疗前后对比。 结果 RRTI血清Ig和T淋巴细胞亚群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P均 <0 .0 0 1) ,胸腺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明显好于对照组 (P <0 .0 0 5 ) ,血清Ig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得到提高 (P <0 .0 0 1)。结论 胸腺肽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RRTI既可提高体液免疫 ,又可提高细胞免疫 ,方法简单易行 ,价廉 ,患儿易于接受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叶明阳  温晓敏  王锋 《疑难病杂志》2014,(3):234-235,238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43例VM患儿(观察组)、37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和心肌酶谱进行测定,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和心肌酶谱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CK-MB、LDH、CK、HBDH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831、0.793、0.783、0.717,P均<0.05)。结论 V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原因,心肌酶谱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n=20)和健康查体儿(n=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恢复期CD4^ ,CD8^ ,CD4^ /CD8^ 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太比例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免疫状态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机体免疫指标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240只4周龄BALB/c小鼠等分为正常对照组、激素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早期激素治疗组、中期激素治疗组和晚期激素治疗组,每组40只。正常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接种0.1ml不含病毒的Eagle’s液,其他组每只小鼠均腹腔接种0.1ml 107.5TCID 50/ml的柯萨奇B3(CVB3)病毒液。正常及病毒对照组小鼠均予以生理盐水0.2ml灌胃,激素治疗组小鼠分别在感染病毒后不同时期给予泼尼松1mg/kg,灌胃给药10d。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I)染色双参数技术,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自动细胞记数法测定外周血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正常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有少量淋巴细胞凋亡,短期服用激素不增加淋巴细胞凋亡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增多,应用激素治疗可诱导活化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其对心肌细胞的浸润。与应用激素治疗的心肌炎小鼠相比,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CD^3+、CD^4+、CD^8+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小鼠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较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ACA阳性率增加,早期及中期应用激素可降低ACA阳性率。结论:应用激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细胞免疫功能无严重不良影响,并可明显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心肌的损害作用.降低自身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的水平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CD3、CD4和CD8均下降,CD4/CD8降低;恢复期CD3及CD4均已恢复正常,仅CD8恢复较慢,仍略低于正常。结果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多数患儿免疫系统紊乱消失。结论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疾病的诊断及病情严重度判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正常小儿各25例,采用Annexin V/PI双参数法经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两组小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心肌炎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0.6976±0.1109)%较正常对照组(0.1288±0.1069)%明显升高(t=18.459,P<0.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可能为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并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特性及其与病情和部分免疫指标的相关性。②方法 应用形态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金斑法 ,检测 1 8例SLE病儿和 1 5名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T淋巴细胞亚群、CD+2 5细胞百分率和抗ds DNA抗体。③结果 培养前及培养 48h ,SLE病儿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t=2 .363 ,2 .954 ,P <0 .0 5 ,0 .0 1 ) ;培养 48h ,活动期病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稳定期病儿 (t=2 .2 94,P <0 .0 5) ,抗ds DNA抗体阳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抗ds DNA抗体阴性组 (t=2 .92 8,P <0 .0 1 ) ,SLE病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CD+4 细胞百分率、CD+4 CD+8细胞比值和CD+2 5细胞百分率皆呈负相关 (r=- 0 .49~ - 0 .59,P <0 .0 1 )。④结论 SLE病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减少 ,此与病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 ,为估计病情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6 5例肺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进行动态观察 ,测定不同时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免疫球蛋白、白细胞总数。结果 肺炎早期窒息肺炎组和感染性肺炎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CD3+、CD4 +T淋巴细胞及CD4 +/CD8+比值明显降低 ,SIL - 2R显著升高。窒息肺炎组IgA、IgM降低 ,感染性肺炎组IgA降低、IgM升高 ,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2组患儿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随病情的好转上述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结论 新生儿肺炎的发病与免疫状况密切相关 ,免疫功能的监测可作为病情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术中输入异体全血和盐水、腺嘌呤、葡萄糖 -甘露醇处理后红细胞血 (SAG -M红细胞血 )后 ,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不同变化 ,总结输血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从而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无严重并发症的乳癌根治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1 5)为全血组 ,Ⅱ组为SAG -M红细胞血相 ,术中输血量均为 40 0ml,输入红细胞量相同。取 3个不同时相点 (术前、术后 1d及术后 5d)测定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 ,再统计分析其结果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CD3、CD4 、CD4 /CD8值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性下降 (P <0 .0 1 ) ;而术后第 5天Ⅰ组的CD3、CD4 、CD4 /CD8值均较Ⅱ组显著降低 (P <0 .0 5)。结论 ;术中输入异体全血比输注SAG -M红细胞血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更为显著 ,故要求术中尽量不输血 ,必要时推荐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肌炎小鼠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AnnexinV/PI双参数法在流式细胞仪上定量检测CVB3心肌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及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CVB3感染所致心肌炎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0.001),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80,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心肌病理积分亦呈明显正相关(r=0.72,P<0.01;r=0.85,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可以反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而且两者均与心肌炎病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机体免疫指标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4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4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激素对照组、病毒对照组、早期激素治疗组、中期激素治疗组和晚期激素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只小鼠腹腔接种0.1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其他组每只小鼠均腹腔接种0.1 ml 107.5TCID50/ml的柯萨奇B3(CVB3)病毒液.正常及病毒对照组小鼠均予以生理盐水0.2 ml灌胃,激素治疗组小鼠分别在感染病毒后不同时期给予泼尼松1 mg/kg,灌胃给药10 d.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联合碘化丙啶(PI)染色双参数技术,即Annexin V/PI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应用流式细胞仪自动细胞计数法测定外周血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CD 3、CD 4、CD 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结果:正常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有少量淋巴细胞凋亡,短期服用激素不升高淋巴细胞凋亡率;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应用激素治疗可诱导活化淋巴细胞凋亡,减少其对心肌细胞的浸润.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外周血CD 3、CD 4、CD 8下降与应用激素治疗的心肌炎小鼠CD 3、CD 4、CD 8下降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小鼠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很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ACA阳性率升高,早期及中期应用激素可降低ACA阳性率.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应用激素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无严重不良影响,还可明显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心肌的损害作用以及降低自身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