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晚发性癫痫是在25或25岁以后首次发作的癫痫,占癫痫患者的20~25%,每年100万人中有700例新病例出现.本文作者分析221例晚发性癫痫,比较其病史、临床检查、脑电图和 CT 扫描的诊断价值.其中男114例,女107例,首次发作平均年龄49(25~75)岁,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莫世辉  欧春亮  董金得  林玲 《内科》2014,(6):704-705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颅脑CT表现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颅脑CT扫描检查,回顾分析其CT影像资料,总结其CT表现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30例癫痫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颅脑CT结果为:脑部CT表现异常12例,正常18例,阳性率40.00%。具体表现为:(1)5例患者脑内钙化:1例右颞叶钙化、1例右额叶钙化、1例右顶叶钙化以及2例双侧基底节钙化。CT检查为斑块状、条状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楚。(2)3例患者脑内囊肿:其中2例为枕大池蛛网膜囊肿,CT检查为囊状水样密度灶。另外1例为透明隔囊肿,CT检查为透明隔向两侧弯曲凸起,且两壁间长度超过10 mm。(3)2例患者腔隙性脑梗死:CT检查为脑实质内存在长条状的低密度影。(4)1例患者单纯型脑萎缩:CT检查为脑体积减小、脑回增宽。(5)1例患者脑积水:CT检查为两侧侧脑室及三脑室对称轻度扩大。结论对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可清晰显示脑部病变位置及大小,这对癫痫病灶定位、定性及查找病因都具有重要价值,应将其作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卒中是成年人癫痫发作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4~13.8%。鉴于长期随访及探讨癫痫发生之危险因素方面的报道不多,作者对此进行了研究。219例住院的缺血或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143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63.8岁(17~88岁),有抽搐发作史者除外。诊断以头部 CT 为基础,必要时做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平均随访11.5月(1~72月)。结果 219例中,有癫痫发作者22例(10.04%),性别和年龄与癫痫发作二者间无统计学意义。发作形式、单纯部分性5例,继发性全身性强直  相似文献   

4.
目前普遍认为老年患者脑血管疾病(CVD)是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有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有30%的癫痫发作是由于卒中所致。不过各家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很大(0~23%)。目前已习惯将其发作是发生在卒中之前、同时或之后区别为预兆性、早发性和晚发性发作。为了揭示 CT 扫描与临床及 EEG资料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认识各发作的机理,作者分析了88例完全卒中的 CVD 患者。病人和方法作者从1982~1986年就诊的6000例 CVD 中发现298例(5%)有癫痫发作。选择其中8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30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患者和相应年龄对照组的头颅 CT 表现。病人和方法符合 DSM (?)血管性痴呆标准的30例 MID 患者,男29、女1例,平均年龄61.4岁。Hachinski 缺血评分7~15(平均10.14)分。对照组男21、女9人,平均年龄55.1岁,为头痛和晚发性癫痫患者,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为6~8%。本文对50例卒中后癫痫进行了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脑电图(EEG)的比较研究。病人和结果研究组(A 组)为50例脑卒中癫痫患者,年龄17~67(平均66)岁。对照组(B 组)为50例有脑卒中后遗症但未发癫痫者,年龄46~73(平均66)岁。对两组在卒中后1~2年进行临床观察和CT 及 EEG 检查。A 组 EEG 异常改变48例(其中不伴阵发性活动21例,伴阵发性活动异常26例),B 组41例异常(不伴阵发性活动21例,伴阵发性活动14例),局灶性改变在 A 组多于 B 组。两组的 EEG 异常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阵发性异常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对75例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诊治。结果:本组患者男性73例,女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49.69±12.54)岁。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生率较高的有精神异常40例(53.3%),四肢震颤15例(20.0%),头晕15例(20.0%),眼球震颤13例(17.3%),记忆力下降13例(17.3%),共济失调11例(14.7%),四肢麻木9例(12.0%)。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脑萎缩(44例)、脱髓鞘病变(6例)和脑梗死(18例),戒酒、大剂量B族维生素、清除氧自由基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CT和(或)MRI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补充B族维生素和清除氧自由基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诱发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rCBF)在药物难治性癫痫定位中的作用。方法对入选的77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病人分别行常规脑电图(EEG)、视频脑电图(VEEG)、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及药物诱发SPECT显像,所有77例病人最终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与EEG、VEEG、CT和MRI、药物诱发SPE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EG、CT、MRI检出癫痫的阳性率分别为37.7%、48.3%和54.2%,与药物诱发SPECT的癫痫检出率9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的癫痫检出率为83.1%,与药物诱发SPE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中ECoG比较,药物诱发SPECT对癫痫灶定侧率为90.9%,定位率为71.4%。结论药物诱发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药物难治性癫痫灶的定位诊断上与ECoG相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性癫痫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 方法 对180例老年性癫痫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老年性癫痫常见病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4.4%),脑肿瘤24例(13.3%)、脑外伤和脑手术后癫痫18例(10.0%)、脑萎缩6例(3.3%)等.早发性与迟发性癫痫分别为52例和74例.发作类型大多数为局灶性发作106例(58.9%)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泛化62例(34.4%).脑电图特点常可见局灶性慢波活动120例.多数患者对单一抗癫痫药反应良好. 结论 老年性癫痫常见原因为脑血管病、脑肿瘤、外伤和脑手术后;大多数发作为局灶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继发全身泛化;对抗癫痫药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新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8例高龄老年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癫痫患者发病年龄85~114岁,平均发病年龄90.0岁。结果 41例(70.7%)为部分性发作,17例(29.3%)为全面性发作,18例(31.0%)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55例(94.8%)病因明确,最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34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其中9例有癫痫样放电(15.5%)。40例头颅CT和(或)MRI检查28例异常(70.0%)。79%服用传统抗癫痫药物,21%服用新型抗癫痫药物。46例(79.3%)发作减少,12例(20.7%)治疗无效。26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16例(61.5%)首发癫痫后6个月内死亡。结论高龄老年癫痫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绝大多数病因明确,部分性发作比例高,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高,常规脑电图阳性率低,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4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37例 ,女 11例。年龄 6 0~ 82岁。其中脑梗死41例 ,脑出血 7例。均经头颅CT证实 ,均于本次病后出现癫痫发作。癫痫类型 :简单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16例 ,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30例 ,复杂部分性发作 2例。癫痫发作时间 :9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 16例偏瘫后数小时至 1周内出现癫痫 (早发性癫痫 )。 2 3例病后 2周出现癫痫 (晚发性癫痫 )。脑电图 :43例行脑电图检查 ,均在癫痫发作后 3d内进行 ,正常 3例 ,40例异常脑电图中弥漫性θ波背景上有局限性θ波活动明显增加者 12例 (有的为短程θ节律 )。 5例出现病灶区棘慢或尖慢…  相似文献   

13.
武光丽 《山东医药》2010,50(45):65-66
目的分析脑瘫患儿头颅CT的影像学改变,探讨CT对脑瘫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脑瘫患儿采用CT扫描,观察不同临床分型、不同合并症患儿的CT检查异常情况。结果 105例中,头颅CT异常表现者72例,异常率68.6%;CT异常表现主要为脑积水、脑发育不良、脑萎缩、脑软化、脑穿通畸形、蛛网膜下腔增宽等;不同类型脑瘫其CT异常率不同;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或癫痫脑瘫患儿的CT异常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患儿。结论头部CT检查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在胸部CT未能确诊病因的咯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近5年来我科收治的82例胸部CT未确诊病因的咯血病人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在胸部CT检查后1周内行FOB检查,并选择性使用了冲洗,剧检,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BAL),CT定位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获取的标本进行细菌学、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结果71例(87%)咯血病因确诊,其中肺结核25例,肺癌18例,支气管炎9例,肺炎10例,其他9例。11例(13%)仍未确诊。确诊方法:恻检18例(阳性率54%),冲洗21例(46%),BAL12例(63%),活检22例(71%),TBLB7例(54%),TBNA4例(40%)。采用两种以上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的阳性率(85.5%)高于单一技术(53.3%)。结论对于胸部CT未确诊病因的咯血病人,FOB检查是明确病因的有效手段。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FOB检查技术可以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脑型血吸虫病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脑血的误诊。方法收集了1980年11月-1998年9月的脑型血吸虫病55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20岁-40岁31例(占56%),男性47例(占85 5%),慢性型52例(占94.5%),单纯癫痫型22例(占38.1%),伴癫痫发作的混合型12例(占21.8%)。血吸虫病 COPT 和 IHA 检查阳性率分别为89.5%和70.4%。所有病例 B 超检查均发现有血吸虫肝损害现象。CT 与 MRI 影像学检查显示,脑血病灶主要发生在大脑顶叶、枕叶、及额叶,以顶叶受累最多。96.4%的患者吡喹酮(PQT)治疗后显效。结论脑型血吸虫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以慢性型多见,COPT 和 IHA 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脑血鉴别诊断,B 超、CT 与 MRI 影像学检查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老年急性眩晕中应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8例老年急性眩晕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颅脑MRI检查,统计MRI检查结果。结果128例患者中,经过颅脑MRI检查,阴性结果患者95例(74.22%),其中梅尼埃病患者14例,突发性聋患者7例,迟发性膜迷路积水患者4例,后循环缺血患者25例,偏头痛性眩晕患者5例,前庭神经炎患者10例,膝状神经节综合征(Hunt综合征)患者3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6例,病因不明确患者1例。MRI检查存在异常患者共33例(25.78%),其中脑萎缩患者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22例,听神经瘤患者3例,脑干梗死患者3例,小脑出血患者1例,小脑梗死患者3例。31例单纯性眩晕患者中,其中4例患者MRI检查存在异常,占12.90%,其中多发腔梗患者2例,脑干梗死患者1例,脑萎缩患者1例。结论颅脑MRI检查在老年急性眩晕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增加中枢性眩晕尤其是单纯眩晕诊断识别率,降低漏诊、误诊率,对早期诊断、治疗老年急性眩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智能减退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为探讨老龄、脑萎缩、腔隙性脑梗塞对其智能的影响,笔者对60岁以上的老年干部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maton CR型三代CT进行了头部扫描检查。随机筛选出CT显示正常71例、脑萎缩60例(均有脑沟增宽或兼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结合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癫痫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儿童癫痫病人的长程VEEG和MRI检查结果,并对检测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EEG正常64例(28.3%),异常162例(71.7%);头颅MRI正常84例(37.1%),异常123例(54.4%),缺失19例(8.5%)。VEEG或MRI异常186例(82.3%)。结论长程VEEG对儿童癫痫具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是当今癫痫诊断、治疗必要的检查手段。头颅MRI是癫痫病因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长程VEEG和头颅MRI结合在儿童癫痫诊治中起到了互补作用,可提高癫痫患儿的诊断阳性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CT扫描的普及,临床上发现的脑萎缩病人日渐增多。现将我院近一年来确诊的278例脑萎缩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l1一般资料 男182例(65.5%),女96例(34.5%),年龄40~88岁,平均68.5岁。合并脑梗塞105例(37.8%)、脑出血11例(40%)、脑萎缩与脑梗塞和脑出血并存者3例,共计119例(42.8%)。其余159例为单纯性脑萎缩,其中男98例(61.6%),女61例(38.4%)。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3例结节性硬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 及脑电图(EEG),脑诱发电位图(BEP)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家谱进行了调查,同时观察了部分家族成员的脑电生理变化情况.发现该病以散发病例为主,少数有家族史,提出了大部分病人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观点.临床表现以皮脂腺瘤(占84.6%),癫痫(100%)和智力低下(92.3%)为最常见.头颅CT、EEG、BEP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100% 100%和65.2%,三者以头颅CT 检查意义最大.通过这些检查发现该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广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