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1981年发现艾滋病(AIDS)以来,全球受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流行地区不断扩大,截止1998年底,估计全球至少累积3,300万人;每天有6,000人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已有1,400万人因之丧生[1]。到目前为止仍无有效预防性疫苗和根治性药物,况且从感染到发病时间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复杂,故有关发病因素和机理以及如何阻断这个过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近年对AIDS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l病毒的变异性HIV是由一组异质性的病毒组成。病毒感染细胞至少涉及4种受体;CD4十分子,脑和肠道细胞上的半乳糖耷一酸基鞘氨…  相似文献   

2.
3.
1现状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2010年10月底,我省共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 14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62例,死亡176例。2010年1月至10月,全省共发现新增HIV感染者216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3例,死亡32例。我省累计发现的HIV感染者分布在14个市(州)和80个县(市、区),感染人数列前3位的是:兰州447例,天水183例,临夏州116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9.38%。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正在试验使用1~2种艾滋病疫苗。 这两种疫苗是在UNAIDS的资助和支持下,利用当地分离出来的艾滋病病毒制成的。它们也是目前为止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的疫苗,但是否对其他地区的艾滋病病毒有效尚不得而知。相信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目前临床所处困境提示现行的临床思维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针对其病程中HIV的毒株转型,本文就艾滋病潜伏期疫苗治疗的必要性及HIV感染的免疫学特征,对其疫苗研制、设计的途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自从1981年美国报告第1例艾滋病(AIDS)以来,艾滋病的蔓延犹如洪水猛兽,全世界至今感染人数达3006万人之多,涉及210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艾滋病的发生呈急增状态,是21世纪我国主要的传染病之一。了解AIDS的发病机理,将有助干各级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本就有关本病发病机制的有关近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不久,医生可预测被HIV感染的个体是否将保持健康状况数年,或者被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将开始下降,从而使他们易于感染艾滋病相关疾病。一项初步研究已经发现,病毒在血液内复制的征象似乎可预测疾病的进展。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Kalla Saksela和David Baltimore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在7年内从18例HIV感染个体获取的血液标本。在研究开始时,无一例出现艾滋病的任何症状。作为病毒在血液细胞内复制自身的速度有多快的一个标识物,研究人员检测了HIV信使RNA的水平。在1986年从其中的11例个体获得的血液标本中,研究人员检测到很少  相似文献   

8.
杨国莉  严谨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037-4039
艾滋病的早期诊断、艾滋病患者及时地进入关怀系统,均有利于患者及时得到抗病毒治疗而延缓疾病的进展。对于新确诊的患者来说,快速及时地进入关怀系统至关重要。本文对艾滋病患者进入关怀系统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下一步的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巴尔第摩市人类病毒学研究所所长Robert Gallo于近日宣布,将在今后2年内在巴尔第摩和乌干达试验一种新的AIDS疫苗计划。此疫苗与大多数抗HIV疫苗不同,它可以通过口服途径释放。还有一个不寻常之处就是它应用一种细菌(一种已被削弱毒性形式的伤寒沙门菌)释放HIV基因的包囊。口服的AIDS疫苗相对比较便宜且服  相似文献   

10.
11.
有关HIV感染引起CD4’T淋巴细胞耗竭最终导致艾滋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最多的仍是细胞凋亡理论,本文就细胞凋亡在艾滋病发病中的作用,凋亡的可能机制两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艾滋病基因研究小组的Stephen博士等人报告,他们新发现了HIV感染者延迟艾滋病发病的变异基因。以往的研究已经明确,化学因子受体(CCR)5基因的变异既可以防止HIV感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种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验血装置日前问世,它在15 min内便可检测出艾滋病,准确率几乎是100%。这项具有突破意义的科技发明在发展中国家正大受欢迎。这种由塑料制成的验血装置名叫mChip,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其生产成本只有1美元,远远低于目前任何一种检测艾滋病的验血设备。mChip包含10个感应区域,只需针刺微量血样就可以在15 min内诊断出是否感染了HIV或梅毒。和验孕棒相似,该验血装置也是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感染人体后 ,造成T4 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 ,损害细胞免疫功能 ,最后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即艾滋病 (AIDS) [1] 。先前的研究表明 ,这种免疫功能的丧失是不可逆转的 ,但最新研究证明 ,高效联合抗病毒治疗 (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 ,HAART)不仅能有效地控制HIV 1的复制 ,并能使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得到重建。现就近年来有关艾滋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免疫重建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一、HIV的…  相似文献   

15.
由河南中医学院领衔完成的一项“十五”国家攻关课题——“适合艾滋病防治示范区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研究”,最近通过了卫生部验收和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在艾滋病中医药防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填补了多项国内研究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于1993年3月底开始对该国30个医疗中心的300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新型快速作用胰岛素的临床试验。试验产品是一种改变的重组人胰岛素,作用迅速而且不在血液中停留。标准的重组胰岛素必须在进食前30分钟至1小时注射才能达到理想的糖代谢。这种方法要求糖尿病患者严格遵守规定饮食范围。在注射后标准胰岛素也在血液中停留,一些情况下可停留4~6小时。这就是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许多公司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制造一种新药,可在饭前数分钟内注射,并在注射后一小时左右从血循环中消失。目前试验的新产品似乎是首次进入多中心、多病例临床试验的新一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guired Ira-munodeficiemcy Syndrome)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正>由黄芩、黄柏、甘草等16种中药合成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治疗新药“复方三黄散胶囊”,在全面完成临床前研究的基础上,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目前全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000年以来,“复方三黄散胶囊”分别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完成了有关药物毒理、与艾滋病治疗相关的药理药效学等临床前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在人体外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毒整合酶,从而达到阻碍病毒在受感染细胞内复制的目的。整合酶是HIV复制所必需的第三种酶,一般来讲,没有整合酶功能的HIV是不具有感染性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我国首次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研究最后一组15名志愿者,在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了我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联合疫苗。据悉,这次临床研究共招募49名志愿者并分成8组,前7组已按设计方案全部接种完毕。到2006年6月,将完成对所有接种志愿者的观察,获得的临床数据为研究能否进入Ⅱ期试验提供依据。另悉,这次Ⅰ期临床研究从18~50岁低危健康人群中招募志愿者,对第1组8名志愿  相似文献   

20.
《怀化医专学报》2005,4(1):67-67
6名志愿14日接种艾滋病联合疫苗,这标志着我国艾滋病疫苗Ⅰ期临床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