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DM)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易患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2型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同时测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血β2微球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并记录血压及病程等。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率随病程延长,血压和血脂升高,尿UAER增加而明显增加。血糖控制不良促进其发生。结论 2型DM患者DR与病程,血压、血脂,UAER呈正相关,定期进行UAER和眼底检查,对DR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肖华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0):763-764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性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收治的56例糖尿病(DM)患者按病程和空腹血糖进行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随病程延长,尿微量白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水平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眼底检查结果分为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88例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62例.收集患者生化指标,并分别对男性DR和女性DR引入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结果 2组按性别分层分析,男性患者中NDR组的糖尿病病程较DR短;收缩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较DR组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较DR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汉.05).女性患者中NDR组的糖尿病病程较DR组短,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较DR组低,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汁酸水平均较DR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DR患者,糖尿病病程和收缩压是危险因素.女性糖DR患者,糖尿病病程是危险因素,而血清胆红素、胆汁酸水平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低,而其中女性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
对51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α_1-mG)及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显示:(1)尿α_1-mG与每分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2)尿α_1-mG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尿α_1-mG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治疗DN的机制.方法 60例血脂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临床蛋白尿组(C组),分别检测血糖、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肌酐(Cr)UAER、血TGFβ1、尿TGFβ1.A、B、C组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糖尿病各组UAER、血、尿TGFβ1水平均显著增高.相关分析表明血TGFβ1、尿TGFβ1水平与Cr、UAER呈正相关.氟伐他汀治疗后UAER、血TGFβ1、尿TGFβ1均显著降低.结论氟伐他汀对DN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DN患者TGFβ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观察尿微量白蛋白及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变化。方法:T2DM早期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200μg.min-1)70例随机分为胰激肽原酶治疗组40例及非治疗组30例,测定血糖及血脂、UAER、CRP、FIB等。另选3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血糖、TG、CRP、FIB、UAER在2组均有下降,治疗组与非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逐渐升高,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可在降低TG、CRP、FIB水平的同时,降低UAER水平,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DN患者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硫辛酸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测定治疗前后24h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NO、空腹血糖(FPG)和血脂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硫辛酸组UAER显著降低(P<0.01),NO水平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UAER、NO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硫辛酸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NO水平,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对早期肾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梅洵 《江西医药》2002,37(2):108-109
糖尿病肾病(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其病理基础均为微血管病变,二者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选择2型DM患者86例进行24h尿白蛋白测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检眼镜等检查,观察尿白蛋白排泄(UAE)与DR的关系,为早期诊断、治疗DM慢性并发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变化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85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并与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变化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85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并与5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结果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与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测定50例DN的血糖、血脂、尿微量清蛋白、尿常规,同时由临床医师作眼底检查。结果:血糖值>10mmol/L占66%,血脂值增高占54%,所有病例尿微量清蛋白含量>10ng/L,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与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密切相关,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有利于D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肾脏损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娟  吴娟 《中国医药》2008,3(2):84-8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肾脏损害的关系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DR分为:未并发DR组(NDR组,85例)和并发DR组(DR组,87例);DR组又分为:单纯型DR组(BDR组,41例)和增殖型DR组(PDR组,46例)。对各组的临床及检验指标进行比较。结果DR组和NDR组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比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病程、肌酐和UAER有统计学意义;病程(OR=5.83)、UAER(OR=3.72)与2型糖尿病并发DR呈正相关;PDR组、BDR组和NDR组的病程和UAER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DR与肾脏损害具有相关一致性,检测UAER对DMAP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4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及有不同程度血脂升高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压等常规治疗,待血糖和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后进入观察阶段,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氟伐他汀胶囊40mg,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TC、TG、LDL) 、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早期DN、血脂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明显降低UAER,对降低TC、TG、LDL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与下肢动脉病变(PA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13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并发糖尿病肾病(DN)分为单纯糖尿病组66例、DN组69例,测定两组踝肱指数(ABI)及其他相关指标,研究两组PA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DN组PAD发生率(43.5%)高于糖尿病组(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N组的年龄、病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空腹血糖(FPG)、纤维蛋白原(Fib)、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GFR)、踝动脉压/肱动脉压(AB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纤维蛋白原、病程、24h尿蛋白量是DN组发生PAD的危险因素。结论及时筛查纤维蛋白原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可能对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PAD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尿微量白蛋白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131例糖尿病(DM)患者(A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B组),A组又分为Aa组(眼底正常)、Ab1组(非增殖期DR)、Ab2组(增殖前期DR)、Ab3组(增殖期DR),检测各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指数(IMA/UCR)。结果 IMA/UCR平均值:Aa组〉B组;Ab1组〉Aa组;Ab2组〉Ab1组;Ab3组〉Ab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IMA/UCR、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尿病病程具有直接的相关性。结论 DR与尿微量白蛋白紧密相关,尿微量白蛋白是能反映DR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谢枫 《海峡药学》2009,21(5):145-146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被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30-300mg/24h)。用酶免法分别检测各组的血、24h尿中TGF-β1浓度,并与正常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β1值明显升高(P〈0.01)。同时正常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血TGF.B1亦存在明显差异(P〈0.01).24h TGF-β1在正常蛋白尿组病人已明显升高(P〈0.05).并随着肾脏疾病的加重,尿TGF-β1值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病人中会进一步升高(P〈0.01)。结论血清、24h尿TGF-β1含量随着DN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IgG)定量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对照组(n=65)为本院65例健康体检者,病例组(n=65)为65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检测24h尿液中MA、α1-MG、β2-MG、IgG含量。结果尿清排泄率UAER正常组(n=35)及UAER升高组(n=30)受试者的各项尿微量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UAER升高组显著高于UAER正常组(P<0.05);UAER正常组(n=35)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四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项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DN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D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肾病(DN)是DM的重要的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肾脏与其他脏器一样发生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变化,使得DN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DN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现公认的早期DN的诊断标准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20.
阮丹杰 《首都医药》2010,(14):30-3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糖尿病肾病和无并发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变化特点。方法将1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无DN组(UAER〈20μg/min)45例;DN组85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g/min)42例,临床白蛋白尿期组(UAER〉200μg/min)43例。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DN组病程、TG、LDL-c、ApoB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C、H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FBG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D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越明显,病程越长,DN发生机会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