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溶液静脉输注和呋塞米静脉推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当日即予静脉使用6%羟乙基淀粉溶液和呋塞米来进行SAP患者的液体复苏,测定液体复苏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液体复苏前血流变学升高者占患者的78%;经过6%羟乙基淀粉溶液静脉输注和呋塞米静脉推注进行液体复苏后,血流变学升高组患者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6%羟乙基淀粉溶液和呋塞米静脉输注可有效地改善SAP患者的血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2.
陶生  苏峰 《吉林医学》2015,(9):1758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胰腺炎(AP)血流动力学及液体复苏的影响。方法:将40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生长抑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早期予以羟乙基淀粉扩容及液体复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血流动力学改善显著。结论:羟乙基淀粉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有效液体复苏,可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在治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以6%的羟乙基淀粉(HES130/0.4)加20~120 mg呋塞米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静脉输入人体白蛋白后静脉注射呋塞米。观察两组患者出现多尿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凝血功能、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自患者输入羟乙基淀粉治疗当天开始,患者尿量增加明显(P<0.05);体重下降明显,水肿明显消退;凝血功能PT无明显变化,尿蛋白转阴天数为28天。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尿蛋白转阴天数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水肿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羟乙基淀粉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将20例颅脑外科患者采取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一组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另一组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在同等条件下,比较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前、后凝血功能的改变。结果显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500ml后,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输注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但PT值明显大于输注前(P<0.05)。提示:输注6%羟乙基淀粉溶液后对凝血功能无改变;输注10%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病人PT时间延长,但临床观察无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嗅鞘细胞移植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嗅鞘细胞移植颈髓损伤患者40例,年龄18~49岁,体重49~88kg,ASI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130/0.4组(实验组)和复方氯化钠组(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两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以10~15ml·kg^-1·h^-1的速率经上肢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复方氯化钠25ml/kg。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完毕30min、4h时肘静脉抽血样,测定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结果两组输注完30min、4h时Hb与Plt较输注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输注前后PT、AP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对颈髓损伤嗅鞘细胞移植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例,对病因和临床症状及体征、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非手术治疗组30例与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非手术治疗组30例患者和手术治疗组34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09±1.87、12.14±2.08,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20/30)和64.7%(22/34),病死率分别为23.3%(7/30)和20.6%(7/34),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显示:并发症发生率(P〉0.05)和病死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源性胰腺炎无胆道梗阻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未感染者以保守治疗为主;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结石嵌顿或胆道梗阻者和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感染者及爆发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无好转者以手术为主。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手术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3d内,均行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输注,8~9mL/kg。对照组以同等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输注,余静脉补液与实验组相同。结果实验组患者病人尿量在术后24、48、72h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吻合口瘘分别发生2例,8例,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小剂量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能明显降低食管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接受羟乙基淀粉与呋塞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平均各20例,分别进行羟乙基淀粉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呋塞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水肿改善情况,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5天的连续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病情状况均出现了明显好转,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联合组的见效时间更快,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羟乙基淀粉与呋塞米联合方案为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效率,保证治疗安全,因而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及复方氯化钠对预防剖宫产手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的择期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羟乙基淀粉组(A)复方氯化钠组(B),在麻醉前30 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复方氯化钠预充液500 ml,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入室时,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10 min、15 min血压心率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基础SBp,DBp及HR相似,麻醉后SBp,DBp,下降值及下降率B组高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素例数B组高于A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显著改善剖宫产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0.
惠晶  史中华 《海南医学》2010,21(23):1-3
目的比较6%羟乙基淀粉130/0.4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时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6%羟乙基淀粉200/0.5组(H组,n=20)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V组,n=20),于麻醉诱导后以500ml/30min的速度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6%羟乙基淀粉200/0.51500ml行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于血液稀释前(T0)、输液1000m(lT1)、1500m(lT2)和血液稀释后30-60min(T3)时,取股静脉血监测凝血功能变化,包括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CT)、凝血速(CR)、凝血达峰时间(TP)和血小板功能(PF)。结果在血液稀释过程中,两组血液稀释后ACT较稀释前显著缩短(P〈0.05),H组在输液T1、T2和T3缩短幅度分别为18%、27%和20%,V组分别为16%、25%和2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均下降,和稀释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组各时间点分别下降17%、37%和33%,V组分别下降18%、30%和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在稀释过程中V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H组(P〈0.05)。TP在两组之间比较,V组延长幅度较小,两组之间在T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行急性扩容性血液稀释时,6%羟乙基淀粉130/0.4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6%羟乙基淀粉200/0.5,临床使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腹腔内灌注压变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比较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及APACHE-Ⅱ评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率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的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每日监测腹内压(IAP),计算腹腔内灌注压(APP)并记录临床数据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23例(64%)存在腹内高压(IAH),IAH患者具有更高的院内死亡率(56.5%),APP〈7.98kPa的患者死亡率高于APP≥7.98kPa的患者(90.9%vs12%,P〈0.01)。IA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r=0.938,P〈0.01),而APP与IAP及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负相关(r=-0.972,-0.906,P〈0.01)。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APP指标ROC曲线下面积最大(94.5%)。结论SAP患者入院时存在IAH或APP〈7.98kPa死亡率明显增高。APP作为独立指标对SAP患者预后的评价优于APACHE-Ⅱ评分及IA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机体围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随即分成三组,全麻诱导后30min内分别输入15mL.kg-1的复方氯化钠溶液、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聚明胶肽溶液。于AHHD前、AHHD后即刻、2h、6h和24h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0和sICAM-1的浓度。[结果]各组自AHHD 2h后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血清水平均较AHHD前显著升高(P0.05),但羟乙基淀粉(130/0.4)组sICAM-1血清水平与AHHD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羟乙基淀粉(130/0.4)组在AHHD 2h后,IL-10浓度较其余组显著升高,而sICAM-1浓度则较低(P0.05);聚明胶肽组TNF-α、IL-6和sICAM-1浓度升高显著(P0.05),但IL-10则维持在较低浓度。[结论]本研究发现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AHHD可抑制围术期过强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与复方氯化钠溶液及聚明胶肽相比,对机体影响较小,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活87例,死亡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患者入院后第1天血脂水平。对比分析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年龄、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病程均明显小于或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入院后次日TC、TG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而HDL、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大、TG水平高、APACHEⅡ评分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卫生部北京医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入住ICU时、入院后6 h静脉血乳酸水平,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并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分析乳酸清除率与老年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治疗期间患者死亡率为30.0%(30/100);存活组血乳酸平均值为(4.12±3.20)mmol/L,阳性率为52.86%,死亡组血乳酸平均值为(8.86±5.60)mmol/L,阳性率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平均值≥10.0 mmol/L时患者死亡率最高为95.45%,血乳酸平均值≤2.40 mmol/L时患者死亡率最低为3.84%。存活组6 h乳酸清除率[(38.73±2.22)%]明显高于死亡组[(16.21±2.30)%];存活组APACHEⅡ评分为(17.19±6.30)分,明显低于死亡组的(25.84±5.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和院内死亡率明显低于乳酸酸中毒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血症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乳酸酸中毒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清除率组死亡人数明显高于高清除率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72,P〈0.05);血乳酸水平与院内死亡率呈正相关(r=0.506,P〈0.05)。结论血乳酸是评价老年危重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血乳酸值≥5.5 mmol/L应警惕患者有较差的预后,老年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价危重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张建  杨裕佳 《当代医学》2011,17(35):86-88
目的 探讨血糖升高对青年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87例青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 资料.结果 87例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23.0%),轻度急性胰腺炎67例(77.0%),血糖升高组(23例,26.4%)的重症急性胰腺炎例数和APACHElI评 分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模型分析显示,血糖水平、甘油三酯和肥胖是影响青年急性胰腺炎预后的独立因素.APACHE1I 评分与患者的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血糖升高和青年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蒋骅  汪小华  陶春霞  顾洁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7):3366-3369
目的 调查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于2015年11月—2016年6月,采取方便取样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记录疼痛累计时间,并应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R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共发放问卷178份,回收160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84.3%。150例患者疼痛累计总时间为48(30,60)h,入院0~<2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98.7%(148/150),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为2(2,2)h;入院2~<12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94.7%(142/150),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为5(3,8)h;入院12~<24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47.3%(71/150),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为0(0,4)h;入院24~<48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7.3%(11/150),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为0(0,0)h。入院不同时间段(0~<2、2~<12、12~<24、24~<48 h)患者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疼痛严重程度(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时间为(11.4±5.5)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胸腔积液情况、腹腔积液情况、Ranson评分≥3分、并发症情况、疼痛累计总时间、入院2~<12 h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入院12~<24 h中重度疼痛情况、入院24~<48 h中重度疼痛情况、入院24~<48 h NRS评分与住院时间有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腔积液(B=2.524)、Ranson评分(B=3.905)、疼痛累计总时间(B=0.063)、入院0~<2 h中重度疼痛累计时间(B=-3.583)是急性胰腺炎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且疼痛程度严重。临床上应重视轻度疼痛资料的收集,同时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疼痛干预来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纳洛酮针1.6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天麻素针600 m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6例采用胞二磷胆碱针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葛根素针0.4 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及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对照组为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并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2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加以治疗,观察组(n=60)主要采用胰腺坏死组织清除+三造瘘+腹腔三套管持续性冲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结果①对照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44/60),观察组为96.7%(58/60),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②根据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05±6)分和(136±8)分,二者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选择手术方式是关键,应该对其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查阅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且接受过冠脉造影的NSTEACS患者16例为死亡组.同期抽取未发生心性死亡的NSTEACS患者175例为生存组.分别计算每位患者的GRACE评分与TIMI评分.分别描绘两种评分的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及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GRACE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864,95%CI:0.763~0.933,TI-MI评分预测住院期间心性死亡的准确度为AUC=0.717,95% CI:0.598~0.817.两评分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CE评分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评分,GRACE评分较TIMI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结论:GRACE评分和TIMI评分对NSTE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性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GRACE评分的预测价值优于TIMI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