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分别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肾性贫血的患者分成两组,静脉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口服组应用琥珀酸亚铁片,两组均同时用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及第8周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铁蛋白(SF)、转铁饱和度(TSAT)、EPO用量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治疗后Hb、HCT、血清铁、SF、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血透患者肾牲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6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治疗组各23例联合EPO治疗,治疗12周比较观察2组肾陛贫血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静脉组上升幅度高于El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较口服铁剂更加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蔗糖铁注射液和多糖铁复合物在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蔗糖铁组)33例和口服补铁组(多糖铁复合物组)29例,两组同时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静脉组显著性高于口服组(P〈0.05)。总有效率静脉组为81.8%,口服组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明显高于口服补铁。  相似文献   

4.
冉建平  米绪华  张杰 《四川医学》2009,30(5):639-642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简称口服组)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静脉滴注蔗糖铁(森铁能)与口服琥珀酸亚铁(速力菲)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32例)和口服组(3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一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均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和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本院84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两组,静脉组注射蔗糖铁,口服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两组均应用EP0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周、12周后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B、HCT、RBC、SF及TSAT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静脉注射铁剂组HB、HCT、RBC、SF、TSAT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口服铁片组(P〈0.05)。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剂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为理想的补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铁缺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血透患者分为口服补铁组(对照组)和静脉补铁组(治疗组)。观察1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蔗糖铁治疗组1个月后患者Hb显著上升,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同时蔗糖铁治疗组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无显著性差异:转铁蛋白饱和度上升,蔗糖铁组明显高于口服铁组(P〈0.01)。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比口服铁更有效,应用E-PO的尿毒症患者应首选静脉补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肾性贫血者各24例,随机分为四组:血透蔗糖铁治疗组(A组)、血透口服补铁对照组(B组)、腹透蔗糖铁治疗组(C组)与腹透口服补铁对照组(D组),A组、C组应用蔗糖铁注射液静滴8周,B组、D组应用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8周,分别观察比较治疗前及用药后患者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结果①四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EPO用量具有较好的匹配;②四组患者治疗后Hb、Hct、Ret、SF、TSAT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且静脉补铁二组治疗后患者Hb、Hct、Ret、SF、TSAT水平升高更明显,贫血伴随症状得到明显纠正,与口服补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蔗糖铁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症状、提高铁利用率及EPO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蔗糖铁注射液与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血透患者20例,随机分为国产蔗糖铁(铁泰)与进口蔗糖铁(维乐福)两组,每组10例。将100mg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透析2小时静脉使用,每周2次,共5周,总补铁量1 000mg。两组患者均使用足量益比奥治疗,皮下注射,10 000IU/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的变化以评价铁剂的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透析时间、体重、Hb、Hct、铁蛋白和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99.2±10.5比82.6±8.5,P〈0.01)和(102.2±18.1比86.4±9.0,P〈0.01);Hct、RBC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铁蛋白与TSAT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WBC和ALT、AST、ALP、Alb、CRP、iPTH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均无出现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国产蔗糖铁可有效纠正血透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及EPO的治疗效果,治疗伴有缺铁的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09-1709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蔗糖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各20例,静脉组接受蔗糖铁治疗,口服组接受蔗糖铁复合物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均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显著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服补铁和静脉铁剂对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所致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证明有铁缺乏的肾性贫血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口服组(33例)与静脉组(33例),分别给以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和静脉右旋糖酐铁,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球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e)、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共62例完成本研究,其中静脉组31例,口服组31例,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静脉组血球压积(HCT)、血红蛋白(Hb)上升幅度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血清铁蛋白(sFe)、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前升高,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停药后消失,1例出现心悸不适;口服组有9例出现胃肠道反应。静脉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组(P〈0.01)。结论静脉铁剂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铁缺乏所致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静脉注射铁剂及口服铁剂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伴有肾性贫血患者在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应用静脉注射途径补充铁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途径补充铁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各项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贫血改善程度及体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补充铁剂较口服补充铁剂能更好、更快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性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8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蔗糖铁)和治疗组(左卡尼汀+蔗糖铁),两组各40例。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贫血指标(Hb、Hct、SF、TSAT)和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的水平。结果①两组透析患者的贫血指标均低于正常值,AOPP、MDA明显升高。②两组治疗3个月时AOPP、MDA较前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有75人贫血指标达标。③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MDA、AOP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有上升的趋势(P〉0.05),治疗组EPO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蔗糖铁加重患者的氧化应激(OS),而左卡尼汀对OS有明确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予以静脉补铁后铁的状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70例稳定血透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2、3次/周。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80g/L,红细胞压积(Hct)<27%,铁蛋白(SF)<500μg/L,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Kt/V均<1.2,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0~150单位/kg·周。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组1和静脉组1),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进行补铁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铁指标和红细胞相关指标。将口服治疗组未达标者进一步分为两组,继续上述方法治疗。结果静脉补铁可使Hb、Hct、SF和TSAT迅速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口服铁剂无效的病人静脉应用铁剂76.9%仍然有效。静脉铁剂治疗后Hb/Hct达标患者,EPO用量减少(与起始剂量相比,P<0.001)。结论纠正肾性贫血时静脉应用铁剂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并且可以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他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7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口服补铁剂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Hb、Hct、SF、TS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0周后,两组Hb、Hct、SF、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口服补铁联合罗沙司治疗可改善肾性贫血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合理的给药频率和剂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94例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b)60~100 g/L,红细胞压积(Hct)18%~30%.随机分为静脉组(102例)和口服组(92例).静脉血液透析(HD)组:蔗糖铁10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前4周每周2次,每次100 mg;然后每周1次,每次100 mg.静脉腹膜透析(PD)组:蔗糖铁200 mg稀释于100 ml生理盐水,前4周每周1次,然后每2周一次,每次200 mg,静脉点滴.口服组:琥珀酸亚铁200 mg,每日 3次.总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铁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前各组的年龄、性别比例、透析龄、透析方式、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b、Hct、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静脉组于用药2周时,口服组4周时,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8和12周时静脉组Hb、Hct、SF及TSAT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6、8和12周时静脉组Hb、Hct、SF和TSAT与治疗4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静脉组贫血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5.09%,明显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6、8和12周时,静脉组EPO用量低于治疗前和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静脉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口服组有1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7)治疗12周时,EPO+静脉铁剂的总费用明显高于EPO+口服铁剂的总费用.结论静脉用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性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改善贫血,安全性好;每周用药100 mg可维持透析患者铁指标稳定,且能减少EPO的用量.但静脉用铁的总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铁缺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4例慢性肾衰竭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组(静脉组)与口服琥珀酸亚铁组(口服组),静脉组21例,口服组23例,总疗程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铁、红细胞相关指标及生化指标,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共40例完成本研究,静脉组20例,口服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贫血程度、血清铁指标及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相当;(2)治疗8周后贫血均有改善,静脉组血红蛋白(Hb)上升(61.45±25.58)%,红细胞压积(HCT)上升(67.22±31.66)%,口服组Hb上升(31.77±13.37)%,HCT上升(34.41±21.81)%,静脉组显著高于口服组(P<0.001);(3)静脉组血清铁蛋白(SF)上升(272.38±502.54)%,口服组上升(186.78±304.55)%,静脉组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上升(45.6±33.6)%,口服组上升(11.4±12.11)%,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01)。静脉组rHuEPO的用量低于口服组;(4)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升高,静脉组血肌酐下降,其他指标无改变。(5)静脉组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1例出现低血压,退出实验,2例出现药物相关性皮疹,给予抗过敏后完成治疗;口服组9例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3例不能耐受退出。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3/21),口服组为39.1%(9/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静脉注射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且不良反应低,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长期补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蔗糖铁注射液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存在肾性贫血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3例给予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对照组23例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观察治疗8周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e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肝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HCT、Ret、SI、SF和TSAT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b、HCT、SF、TAST均显著改善(P<0.05),而Ret、SI无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2/23),低于对照组的34.8%(8/23)(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较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干体质量下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8周时,对照组透析后体质量保持稳定,各指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透析后体质量较前下降(P<0.01),Hb和Hct水平升高(P<0.01),CRP降低(P<0.01),白蛋白升高(P<0.01),SF及TSAT较前上升(P<0.05)。结论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