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和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对2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研究对象自我管理得分为(47.82±8.14)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学历、病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的患者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需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以帮助患者掌握心力衰竭自我管理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分析146例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状况。结果 高血压行为管理正确率15.75%,角色管理正确率35.62性%,情绪管理正确率37.67%,与性别、文化程度、家族史、是否初诊等因素有关。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方式,有益于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3.
自我管理作为一种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可有效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根据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应用状况,从对策、促进和实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把经医生确诊为高血压病的35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面对面个别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高血压病患者认为高血压病是由肥胖、遗传、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引起的,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头晕,其次是头病、眼花、乏力。目前尚有部分患者不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存在缺乏信心及不会应用科学依据的管理方法进行自我管理等不足,大多数患者有健康教育的需求。结论 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传授给患者控制、管理高血压病的常用方法;社区医务人员通过定期随访等措施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6例CHF患者。收集入组患者资料,分析CH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CHF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9.89±3.46)分,处于中等水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家庭人均月收入、住院次数、自理能力是CH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H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受病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心功能分级、住院次数、自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我国成都地区社区目前心衰患者家庭支持的现状,以便提出更为行之有效的心衰患者干预模式。方法 2009年5月~12月,以成都市青羊区苏坡社区和周边新都区城东社区两个区域作为调查基地,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其中12个自然居民小区165例New York心功能分级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基线调查(新都城东社区85例患者,苏坡社区80例)。结果心衰患者家庭组成结构(独居/孤寡心衰患者8.5%;丧偶或离异与子女或保姆同住患者17%;家庭健全与配偶及/或子女同住患者74.5%),家属参与管理人员构成权重(配偶60.4%;子女32.9%;亲戚、朋友、保姆、看护人员或自己照顾自己6.7%),家属参与管理程度(全面管理患者家庭治疗11.2%,偶尔参与患者家庭治疗50.3%,完全不参与患者家庭治疗38.5%),患者对家庭支持的需求(很需要10.9%,需要25.5%,不需要62.4%,坚决不要1.2%),患者年龄及疾病程度与其对家属支持的需求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配偶是成都地区社区心衰患者疾病管理最主要的家庭支持者,其次为子女。成都地区社区大部分心衰患者缺乏有效家庭支持,而大部分患者亦认为自身疾病不需要家庭支持。老年高龄、心衰症状重患者对于家属支持的需求迫切。独居患者的家庭支持问题在高龄患者中尤为突出。社区心衰患者的家庭支持管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CHF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现状及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CHF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进行调查。结果:CHF患者饮食控制、称体重、遵医嘱服药、适当的休息锻炼等健康行为依从性不高。结论:CHF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社区中符合入组原则的2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和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结果显示,遵医嘱用药、运动自我管理、饮食自我管理等维度得分均较高,分别为(6.62±0.41)、(6.13±0.87)和(5.74±1.23)分,足部护理和血糖自我监测维度得分较低,分别为(2.11±1.45)和(1.72±1.16)分;中国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总分为(54.35±15.07)分;运动自我管理和足部护理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功能、心理、社会关系、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血糖自我监测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功能、心理、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遵医嘱用药与生存质量总分、生理功能、治疗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有正相关性,社区医务工作者应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4个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高血压管理小组,每组30~4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强者血压控制明显好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自我管理能力差者(均P〈0.01)。接受过健康教育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者(均P〈0.01)。结论组织动员社区高血压患者参加自我管理小组,不仅是高血压管理的良好方法,而且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为了解青田县城东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模式,为糖尿病社区干预提供依据,2013年12月份对青田县城东社区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基线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院及家庭双重督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由主管护士继续对患者及家属提供跟踪管理及随访指导服务,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不定期电话咨询。持续6个月。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督导6个月末分别采用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测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心力衰竭知识问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家庭-医院双重督导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减少心衰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2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心理弹性量表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CHF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低水平心理弹性CHF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低于中、高水平心理弹性CHF患者;具有满意社会支持度CHF患者的GSES评分明显高于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CH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心理弹性水平、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均为CHF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度均为CHF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联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规范化管理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选择出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894例,随机分为3组:医院社区联合组630例,其中男352例,女278例,平均年龄(69.39±12.46)岁;医院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心力衰竭诊疗技能及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医院与社区共同制定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方案,社区全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防治管理。医院组631例,其中男359例,女272例,平均年龄(68.51±12.15)岁;由专科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院外随访干预。社区组633例,其中男356例,女277例,平均年龄(68.50±12.51)岁;不开展对社区全科医师的培训,由社区医师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0±1.6)个月。结果医院社区联合组、医院组患者的一级终点事件总病死率、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较社区组分别下降17.53﹪、15.71﹪、19.11﹪、18.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级终点事件患者的心功能级别、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社区组,心力衰竭恶化率较社区组下降15.59﹪(均P<0.05);平均住院日较社区组减少4.56d(P<0.05);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医院与社区联合对院外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干预,提高社区全科医师的心力衰竭诊治及管理水平,可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再次住院率、心力衰竭急诊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依从性、生活质量及预后,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吴宇静  陈骏  张蓉 《右江医学》2014,42(5):602-604
目的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观察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方法 将上海某社区201 1年1月~2012年3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胰岛素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社区干预治疗,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指导、饮食、心理和定期遵医行为及病情监测等.1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多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干预后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01),而干预后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干预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在合理饮食、按时用药、坚持运动及自我监测血糖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治疗,可有效锻炼患者的自控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不同程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情况,探讨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1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RV中的SDNN(24 h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I(24 h内每5 min一段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RMSSD(连续正常R-R间期的差值的均方根)、PNN50(连续24h 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及三角指数,并以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明显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I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提示NYHA心功能分级与HRV各指标呈负相关,随心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明显降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NN和PNN50进入回归方程,Y=3.422-0.011SDNN-0.057pNN50.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随心功能降低而逐渐降低,心率变异性中SDNN、PNN50指标对心功能的评估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60岁的心力衰竭患者10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护理干预前采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研究组在出院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并进行定期随访。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再住院率、再住院次数、再住院天数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干预前,不同病程、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对照组再住院率(59.6%)显著高于研究组(39.2%),对照组再住院次数[(0.93±0.25)次]显著多于研究组[(0.48±0.12)次],对照组再住院天数[(14.89±3.17)d]显著多于研究组[(5.53±1.42)d],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评分[(27.1±6.9)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相对较弱,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Ⅳ级的患者40例,入院后每日观察心率及血压,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T组,20例)和卡维地洛组(CA组,20例),院外随访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做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结果T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分数(FS%)、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峰值流速与A波峰值流速之比(E/A)明显提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mm)]及等容舒张时间(IRT)明显缩小及缩短(P<0.05);C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FS、E/A显著增加(P<0.05,LVEDd、LVESd及IRT明显缩小及缩短(P<0.05;CA组与T组疗效比较:CA组△LVEF、△FS、△E/A显著大于T组,(P<0.05),△LVEDd、△LVESd、△IRT显著大于T组(P<0.05).结论ACEI类药物可抑制心衰患者的心脏重构,改善心功能,卡维地洛与ACEI类药物和用对改善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则显著优于单用ACEI类药.  相似文献   

18.
季红慧  罗秀英 《浙江医学》2016,38(12):943-945,1030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心力衰竭(AHF)发作时血浆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在CHF患者AHF发作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HF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病情加重出现AHF发作者86例为观察组,病情逐渐好转无AHF发作者114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AHF发作时分别采静脉血,对照组于相应日期采静脉送检验科检测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胱抑素C(Cys-C)、尿酸(UA)、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患者AHF发作后血浆hs-CRP、Cys-C、UA、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入院时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尿素氮、血肌酐较入院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较对照组略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Cys-C、UA、NT-proBNP与AHF发作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对于CHF患者,可通过检测血Cys-C、UA、CRP及NT-proBNP等血浆标志物,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肾功能保护及心肌能量代谢情况,早期诊断AHF发作,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利尿剂、洋地黄治疗。坎地沙坦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西酯片(8mg/d)治疗4wk,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和组间差异。结果经4wk治疗后,坎地沙坦治疗组BNP和CRP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TNT两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能明显降低BNP的水平,顽固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可以更好地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