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随着生殖生理学的深入研究,提高和检测生育力的手段也有了不断进展。用精子优选法去除精液中的杂质及死弱精子,筛选高质量的精子作宫腔内授精(Intrauteine Insemination,IUI)提高受孕率,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较方便的临床手段。 作者于1993年3月~1995年3月对40对不孕夫妇126个周期采用精子上游法(Swim—up sperm)进行官腔内授精的研究,以探讨和评价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处理前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PMS)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8对因少、弱精子症来该院生殖科行夫精人工授精(AIH)的夫妇共计465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精液样本(a+b)级精子总数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10×106)、B组(10×106~20×106)、C组(>20×106),比较这三组的前向运动精子回收率和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三组前向运动精子回收率分别为(44.88±7.56)%、(45.50±6.82)%、(42.52±10.07)%,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06%、15.72%、16.48%,A组周期妊娠率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理前TPMS是AIH选择和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子DNA损伤与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关系. 方法 收集36对夫妇共46个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的男性精液进行分析,每份精液经优化处理后用于IUI,根据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两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及精子碎片化指数(DFI),分析精子DFI与IUI妊娠结局的关系. 结果 IUI妊娠组精子DFI为10.0%,比非妊娠组的20.2%低;妊娠组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正常形态率比非妊娠组高;精子DFI与精子浓度之间呈负相关,与精子活动率及精子正常形态率呈负相关.结论 精子DFI可能从精子浓度、活动力及形态等方面影响精子质量,是影响IUI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输精管吸取精子(PVSA)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不射精症致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药物治疗无效的不射精症不育患者23例,采用经PVSA行IUI的方法助孕。结果:23例不射精症不育患者经31个治疗周期,15例妊娠,妊娠率为65.2%(15/23),周期妊娠率为48.4%。PVSA吸出精子活率、动力(a+b级)、精子密度、精子总数及畸形精子分别为(78.6±14.2)%、(60.4±11.2)%、(37.6±13.2)×10_9/L、(35.2±13.2)×10_6及(18.6±7.6)%。结论:PVSA结合IUI治疗难治性不射精症不育,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创伤小、费用低,可重复操作,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子存活实验对夫精人工授精(IUI)后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IUI治疗的不孕夫妇125对,根据妊娠与否分为妊娠组(26例)和非妊娠组(99例),对精子进行48小时培养,对比两组精子体外存活情况。结果两组精液优化处理前精子总数、精子形态和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精液优化处理24小时和48小时后,妊娠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明显高于未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液培养24时和48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2%和93.9%,最佳cut off截断值分别为45.4%和31.8%。结论人工授精患者进行体外培养精子存活实验,是预测人工授精成功与否的一个可靠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男性因素与IUI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的329个IUI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IUI结局分为妊娠组、非妊娠组,比较各组患者在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病史、精子参数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按照男方年龄、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精子参数等指标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妊娠率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年龄>35岁组临床妊娠率低于≤35岁组(P<0.05),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临床妊娠率低于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组(P<0.05),其余各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通畅的情况下,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男性不育者应尽可能采用IUI进行治疗,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数<2×106条或女方年龄偏大时可考虑IVF或ICSI。  相似文献   

8.
解冻后活动精子总数对他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他精人工授精 (AID)过程中 ,解冻后活动精子总数与AID妊娠率的关系。方法 回顾了我室精子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资料 ,比较解冻后活动精子 (A、B级 )总数对AID妊娠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周期中排卵前后两次授精活动精子总数均 <30× 10 6,和均≥ 30× 10 6相比 ,其妊娠率分别为 10 4 5 %和 2 6 4 9% ,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 ;若排卵前授精≥ 30× 10 6,排卵后 <30× 10 6,其妊娠率为 18 90 % ,与上述两组相比在统计学上亦有显著性的差异 (P <0 0 1)。结论 用于人工授精的冻融精液需要有 30× 10 6以上的活动精子 (A、B级 ) ,且排卵前授精和排卵后授精有相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液参数对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为需要IUI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6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IUI治疗的511对不孕症夫妇,共完成1090个周期。比较分析男女双方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前向精子运动总数(TMS)及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活动总数(PTMS)与IUI临床妊娠率间的关系。结果1090个IUI周期共获得130个妊娠周期,周期妊娠率为11.93%,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前精子的活力、浓度、总数、TMS、PTMS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IUI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各项精液参数与IU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白静  李静  高瑞格 《现代保健》2011,(8):160-161
目的 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妊娠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186例不孕患者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治疗2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人工授精比较,后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前者(P<0.05).排卵前进行IUI妊娠率高于排卵后IUI(P<0.05).结论宫腔内人工授精是治疗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促排卵周期及排卵前行IUI妊娠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1.
1382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婧  权孝珍  谢明霞  徐蓓  曾丹  刘玉芹  艾继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658-1660,1676
目的: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相关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3月因不孕于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的夫妇943对,共1 382个周期。分析女性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IUI治疗周期数及促排卵方案等临床因素和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年龄超过40岁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不孕年限超过10年的妊娠率明显下降(P<0.05)。②继发性不孕的妊娠率高于原发性不孕的妊娠率(P<0.05)。③女方因素中,妊娠率最高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低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因素中,以性功能障碍和精液液化不良的妊娠率最高,畸精症的妊娠数为0。④促排卵周期的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夫精人工授精中,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原因和促排方案均可影响妊娠率,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136周期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临床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妊娠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651例不孕患者1 136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不同的促排卵方案、IUI周期数、子宫内膜形态、内膜厚度等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1 136周期的IUI中妊娠周期93周期,周期妊娠率8.19%;<30岁、30~35岁,和>35岁妊娠率分别是8.80%、7.69%和5.42%;不同的促排卵方案(CC、hMG/hCG、hCG)的妊娠率分别为10.00%、9.00%和7.46%;hCG日内膜厚度为<8 mm、8~14 mm、>14 mm,妊娠率分别为5.61%、8.70%和12.70%;hCG日或出现LH峰当日子宫内膜形态为A型、B型、C型时,妊娠率分别是9.63%、4.55%和8.00%;重复周期IUI对提高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行IUI女方的年龄是影响IUI妊娠率的主要因素;多次重复周期IUI并不能显著改善妊娠结局;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与不同方案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结局.方法:将480个IUI周期分为自然周期组(n=132)、克罗米芬组(CC组,n=144)和克罗米芬+尿促性腺激素组(CC+HMG组,n=204),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周期组、CC组和CC+HMG组患者妊娠率分别为7.6% (10/132)、17.9% (24/134)和18.6%(38/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2,P<0.05);而CC组与CC+HMG组患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流产率分别为10.0% (1/10)、16.7% (4/24)和18.4% (7/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6,P>0.05);CC组与CC+HMG组患者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促性腺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可以增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evalu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rozen donor sperm used for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and clinic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including 304 singleton pregnancies resulting from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the husband (AIH) and 173 singleton pregnancies resulting from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a donor (AID). The clinical outcomes for AID showed no increased risk of abortion, ectopic pregnancy or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compared to those for AIH.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gender, gestational age or prematurity of live birth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the birthweight of live births from AI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AIH. Moreover, the AID group exhibited no increased risk of stillbirths or fetal defects compared to the AIH group.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zen donor sperm did not in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clinic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when compared to sperm from the husband.

Abbreviations: AID: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a donor; AIH: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the husband; ART: 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 FET: frozen embryo transfer; IV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CSI: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UI: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LBW: low birth weigh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夫精宫腔内授精(IUI)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授精的39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372个促排卵周期(分为氯米芬组和尿促性组)的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各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2.44%,流产率为16.33%,活产率为10.15%;氯米芬组(CC)临床妊娠率为11.03%,流产率为22.58%,活产率为7.83%;尿促性素周期组(HMG/CC+HMG)临床妊娠率为20.88%,流产率为10.53%,活产率为18.68%。尿促性素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氯米芬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促排卵可提高IUI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虽不能明显降低流产率,但有使IUI流产率下降的趋势,可酌情在IUI中适当使用HMG促排卵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6.
为比较研究少弱畸形精子优选后体外生存时间与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关系。选择因男方患少弱畸形精子症致不孕者。以改良F10培养液为精子培养液,采用上泳分离法体外处理精子后,置36.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分别于0,9,12,24,36,48h观察其精子活率和活力,活率≥50%者为阳性,活率<50%者为阴性。结果以生存时间(SST)表示。宫腔内人工授精按常规操作进行。共治疗60例,137个周期,妊娠19例,总妊娠率为31.7%(19/60),周期妊娠率为13.8%(19/137)。其中 SST 9h阳性5例,无一例妊娠,12h阳性10例,2例妊娠(20%),24h阳性16例,4例妊娠(25%),36h阳性29例,13例妊娠(44.8%),48h精子生存试验结果显示阴性,优选后精子体外生存时间对预测IUI妊娠率有重要临床价值,即SST为36h,人工授精妊娠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7.
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几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几种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行夫精IUI135对夫妇,共278周期。分析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导排卵、卵泡直径、IUI治疗周期、助孕指征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排卵障碍者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IUI,妊娠率与自然周期IUI一致。多卵泡发育者和既往卵泡黄素化未破裂(LUF)者用Gn-RH-a诱导排卵取得了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似的排卵率与妊娠率,降低了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和程度。本资料无多胎妊娠发生。IUI妊娠率与助孕指征有关(P=0.01),与hCG日优势卵泡直径无关(P>0.05)。3周期失败后继续IUI治疗获得了与前3周期相似的累积妊娠率,但并发症尤其是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加(P=0.018)。结论:序贯使用低剂量缓增法和剂量递减法促排卵结合IUI治疗安全有效,GnRH-a诱导排卵有效,降低OHSS及多胎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就诊的100例EMS不孕患者205周期IUI资料,比较EMS生育指数(EFI)和IUI术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处理(GnRH-a组112周期,非GnRH-a组93周期)及治疗方案[自然周期组11周期,促排卵周期组194周期;促性腺激素(Gn)组139周期,非Gn组55周期]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IUI妊娠周期率及累积妊娠率分别为21.1%和40.0%,显著高于EFI≤8分的患者(分别为9.3%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周期组与促排卵周期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0和14.4%;GnRH-a组与非GnRH-a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6.1%和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n组与非Gn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15.8%和10.9%,双胎妊娠率分别为13.6%和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I≥9分的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应积极采用IUI助孕治疗,IUI治疗前不建议使用GnRH-a等药物进行预处理,促排卵联合IUI可以提高患者的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