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肺癌骨转移临床资料分析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6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癌骨转移的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63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细胞学和(或)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骨痛症状,以及ECT、X线、CT、MRI检查中的任2项检查发现有明显骨质破坏表现而最终证实为骨转移.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同期放、化疗加帕米膦酸二钠;B组: 序贯放、化疗加帕米膦酸二钠.A组30例,B组33例.所有患者均临床随访1年以上.结果 本组病例中腺癌为主(占65.1%),63例中有27例为单发骨转移,占42.9%,多发骨转移36例,占57.1%.骨转移部位:单发骨转移中以肋骨转移最多见,共有11例,占17.5%.A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CR+PR)为86.7%;B组为39.4%;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6 7,P=0.02);A组治疗后局部病灶的总有效率(CR+PR)为60.0%;B组为33.3%;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 2,P=0.034).结论 肺癌骨转移中腺癌发生率相对较高,以多发骨转移多见.采取同期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同期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方面、生活质量方面以及骨质修复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潘耿  谢斌  肖虹  李勇  谢朝晖  钟勇  何志明 《重庆医学》2008,37(2):152-153
目的 比较帕米膦酸二钠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55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组(30例,将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隔2周后60mg重复)和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25例,将帕米膦酸二钠9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隔2周后60mg重复;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后1d开始应用化疗,化疗方案:大肠癌患者采用FLP方案,乳腺癌患者采用TA方案,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结果 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3.3%、92.0%(P>0.05);单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7.5%、81.8%(P>0.05);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3.3%、94.7%(P<0.0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组与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组治疗骨转移癌疼痛都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对多发骨转移癌痛病灶,应首选帕米膦酸二钠加化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153Sm-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102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1、53Sm-EDTMP内照射组,帕米膦酸二钠组,分别观察骨痛缓解效果及毒性反应。结果联合组缓解骨痛总有效率为91.4%,153Sm-EDTMP内照射组为68.6%,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5.6%,联合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153Sm-EDTMP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多发性骨转移疼痛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40例参与此次研究,时间选取范围为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同期纳入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生存质量稳定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疼痛缓解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生存质量稳定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疼痛患者实施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刺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对120例确诊为骨转移肿瘤并伴骨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各40例;A组采用采用帕米膦酸二钠45mg/次,静脉滴注,共2次;B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6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C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3组均每4周重复,共2周期;3组帕米膦酸二钠均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4~6h.结果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时晚期肿瘤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3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在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其优势仅体现在止痛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剂量组均无近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方面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张阳 《中国医疗前沿》2010,(6):54-55,39
目的随机给予实体瘤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患者唑来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以评价唑来膦酸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41例患者被分为唑来膦酸治疗组(A组)或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B组)。一次性给药后连续观察28d骨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A组80.9%,B组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起效时间(A组3.86±0.68d,B组4.70±0.69d)、疗效维持时间(A组19.29±2.52d,B组为15.60±2.0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71.5%,B组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对于肿瘤骨转移所引起的骨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缓解率高,疗效维持时间长,其疗效不低于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有给药时间短、给药剂量小、不良反应轻的临床特点,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帕米膦酸二钠和唑来膦酸治疗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伴骨转移的Ⅳ期乳腺癌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30例:帕米膦酸二钠90mg,静脉滴注4h,每4周重复1次。唑来膦酸治疗组26例: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30min,每4周重复1次。对患者的骨相关事件(SRE)、生存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相比,唑来膦酸治疗组第一次出现SRE的中位时间均明显后延(中位时间12个月vs 6个月,P=0.035)。唑来膦酸治疗组改善骨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两研究组改善骨痛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态均逐渐恶化,但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患者一般健康状态恶化程度更显著(P=0.03)。唑来膦酸治疗组的骨转移灶缓解率明显高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组(73%vs 37%,P=0.024)。两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在延迟SRE发生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唑来膦酸优于帕米膦酸二钠,而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骨转移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静脉输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局部放疗,B组则单纯局部放疗.结果 A组与B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2.3%和69.2%(P=0.035),A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B组.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局部放疗治疗骨转移肿瘤所致的疼痛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全身热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对晚期癌症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 60个病例均为病理学证实的4期骨转移癌患者,均根据病种病情采用含铂的化疗方案,其中观察组31例采用全身热化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对照组29例采用常温化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二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疼痛程度相似.结果 观察组31例止痛总有效率达100.00%,其中显效率77.42%,治疗后Karnofsky分值平均增加35.51分;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其中显效率37.93%,治疗后Karnofsky分值平均增加25.69分,二组止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 < 0.01).结论 全身热化疗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对晚期癌症骨转移引起的骨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同时能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帕米磷酸二钠 (博宁 )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 81例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为博宁联合化疗组 ,B组为单纯博宁组。结果 A、B两组治疗骨病灶的有效率 (PR CR)分别为4 1 5 %和 32 5 %。A、B两组治疗疼痛的有效率分别为 80 5 %和 72 5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博宁可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肺癌骨转移 ,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98-10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 年1~12 月进行治疗的60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A 组行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B 组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获得18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生存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 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骨髓抑制(60.0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0.00%)均高于B 组的骨髓抑制(33.3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3.33%、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6.67%,B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0.00%、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相似,但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加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3.
王轶楠  肖建波  赵郁  岳海淑  李海丽 《海南医学》2013,24(23):3452-3454
目的比较放化同期治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2例,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放射治疗前、放疗开始1个月和治疗后(两组均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EGF,比较两组患者的中VEGF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90.6%和68.8%;A组近期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χ2=4.7300,P=0.0296)。在放射治疗前,A组和B组的VEGF分别为(212.65±43.24)Pg/ml和(218.81±54.81)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91,P=0.6194)。放疗开始一个月分别为(160.36±44.39)Pg/ml和(243.63±36.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28,P=0.0000)和治疗后分别为(97.53±15.48)Pg/ml、(102.31±27.7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12,P〉0.05)。同时发现A组在治疗30 d时VEGF水平显著下降,而B组则出现了显著的上升(P〈0.05)。结论放化同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单纯放疗诱导的局部晚期肺癌外周血VEGF的表达,提示同期化疗能够通过抑制VEGF水平进而降低VEGF相关的肿瘤放射抵抗和放疗野外肿瘤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方法:7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分组治疗。A组采用常规放疗加化疗,共30例,放疗量60~66Gy,B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共30例,放疗量64~70Gy;C组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加化疗,共12例,放疗量70~76Gy。3组均采用铂类联合诺维苯方案化疗1周期后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5周期。结果:A组有效率(CR+PR)43.3%,B有效率70%,C有效率83.3%,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A组1年生存率40%(8/20),B组为66.67%(12/18),C组为100%(4/4)。B、C组合并后的1年生存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组的骨髓抑制等基本相同;放射性食管炎:A组56.7%,B组43.3%,C组2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急性放射性肺炎:A组56.7%8,B组33.3%;C组16.7%。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与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相比,具有疗效好、毒副作用轻、病人容易耐受等特点;适形调强放疗在不增加放疗副作用的同时,能够提高1年生存率和靶区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肺癌脑转移患者行手术、放疗及辅以联合化疗后的疗效比较。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手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肺癌脑转移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放化疗组、放疗+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11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25.0%、21.8%;单纯放疗组、单纯化疗组分别为5个月、6个月,及7.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采用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立体定向同期放、化疗与手术后化疗生存期的差异。方法98例ⅢA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同期放、化疗组(A组)42例应用立体定向全身伽玛刀放疗同期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手术后化疗组(B组)56例进行手术治疗,术后3—4周开始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化疗。结果A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19%、45.24%、23.81%,中位生存期23.4月;B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2.14%、51.79%、37.50%,中位生存期29.5月。两组比较B组生存率优于A组,但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中位生存期延长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立体定向同期放、化疗比较,对ⅢA期NSCL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紫杉醇+顺铂(TP)与紫杉醇+卡铂(TC)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Ⅱb~Ⅳa期9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根治性放疗。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紫杉醇+顺铂联合3周化疗方案44例;B组:紫杉醇+卡铂联合3周化疗方案49例。 A、B组均采用根治性放疗(体外放疗+腔内后装治疗),每周放疗5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近期有效率为91%,B组近期有效率为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 A、B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9%和6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2.3%和49.0%,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3.6%和12.2%,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4.1%和38.8%,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肾功能损害、周围神经毒性和肌肉关节痛A组明显较B组重(P〈0.05)。结论:TP与TC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相当,但TC方案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更易被患者接受,特别适用于老年患者及对顺铂耐受性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张磊  严华  夏东  田瑞志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682-3683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对6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28例,全脑放疗联合全身化疗组(放疗+化疗)33例,比较其生存期和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诊断脑转移的中住生存时间是8.5个月,2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单纯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7.1个月,1年生存率为14.3%;放疗+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1.3个月,1年生存率为39.4%,放疗+化疗比单纯放疗具有更好的疗效(P〈0.05)。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是肺癌脑转移患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脑转移后局部放疗加曲妥珠单抗或替莫唑胺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4~6周期化疗后取得缓解或稳定的62例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均存在脑转移,随机分为治疗组A(30例)和治疗组B(32例)。A组全脑放疗+曲妥珠单抗6 mg/kg q21,B组全脑放疗+替莫唑胺150 mg/m2d1~5 q28,4周期,5个月后评估疾病控制率,随访比较两组生存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5个月时脑部病灶A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与B组相当(86.67%vs 8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8);内脏病灶A组DCR优于B组(83.34%vs 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A组平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个月,B组为6.8个月(P=0.248),无统计学差异。A组平均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1.4个月,B组为10.3个月个月(P=0.171)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HER-2阳性的乳腺癌脑转移患者放疗期间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于内脏疾病控制率优于联合替莫唑胺组,脑部控制率和生存可与替莫唑胺组疗效相当,进一步的验证需要增大样本量来证实。  相似文献   

20.
肺癌骨转移放疗止痛治疗剂量学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付彬玉  李涛  郎锦义 《四川医学》2009,30(12):1883-1884
目的分析肺癌骨转移不同分割方式放疗止痛的剂量学特点和止痛疗效。方法对17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共247个病灶的放疗止痛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放疗方式分为5种剂量分割组:A组:2Gy次/,5次/周,总量40-50Gy;B组:3Gy次/,5次/周,总量30-42Gy;C组:4Gy次/,5次/周,总量32-36Gy;D组:5Gy次/,5次/周,总量30Gy;E组:10Gy次/,1次/周,总量20Gy。结果5个组的止痛有效率分别为89.1%、91.9%、89.3%、89.2%、71.4%,各组的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89.9%。大分割组(D组和E组)的止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分割组(A组)。结论放疗是肺癌骨转移的一种有效止痛方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肺癌骨转移止痛的首选治疗方法。不同分割剂量放疗对骨转移疼痛的止痛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