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的输液治疗途径,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和输液时小儿的不配合,导致穿刺难度增加。特别是反复穿刺时,家长认为孩子太受罪,往往引发言语冲突,甚至导致医患纠纷。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李小兰  孙庆宁 《江西医药》2006,41(12):1042-1044
目的 通过对小儿静脉输液引起护患纠纷常见原因的分析。探讨预防和减少纠纷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9月-2006年3月期间。发生在我院因静脉输液引起的37例护患纠纷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纠纷中除与药品、器材质量有关外。主要与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和医患沟通不畅有关。结论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强化输液过程中的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等是预防和减少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3.
Y型结构的一次性输液器(简称双头输液器)它是由排气管、塑料插头针、莫菲似滴管、调节器、过滤器、Y型接头、输液针头构成该输液器。有双插头和双排气管。可以实现为大量输液的患者连续输液,避免输完一瓶换一瓶的繁琐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又减少了污染机会。  相似文献   

4.
薄玉洁 《家庭医药》2016,(7):108-109
儿童由于口服给药的特殊性,因而静脉输液在儿科的使用率远高于其他科室。患儿输液时往往因害怕而躁动不安,加上家长对护士"一针见血"的期望值极高,在进行小儿静脉输液时易发生护患纠纷。因此。加强小儿静脉输液的风险监控管理,可以使临床护理人员时刻提高警惕,降低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1])。  相似文献   

5.
分析近2年小儿输液中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和患儿家长投诉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即运用复写输液卡进行摆药、配药、输液时及输液后查对;输液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将输液注意事项作成宣传栏、宣传卡,加强对患儿和家长的宣教工作;护士所有操作注重患者的感受,以患者满意为最终目标。这些措施使安全隐患逐步减少,从而降低了护理差错及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心理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儿童静脉输液患者100例进行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100例患儿经过规范用药、精心细致的护理病情治愈,儿童在静脉输液时护士测重小儿的心理护理,使患儿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降低,并提高了护士一针见血率,患儿家属满意率提高。结论儿童静脉输液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在加强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护理后,不但缓解了患儿的生理、心理压力,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心理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小儿静脉输液流程的改进,来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对本院2008年和2009年度儿科门诊输液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小儿输液流程进行改进,并对护士进行标准化培训,对操作流程,查对、巡视等内容进行规范考核。结果2009年比2008年输液差错减少91%,投诉减少83%,患儿家长满意率增加5.2%。经改进后的输液流程可靠性强,有效减少了输液缺陷的发生。结论新法改进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输液的护理缺陷,并且减少与此相关的纠纷与投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在神经内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神经内科输液患者,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普通输液器,实验组应用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均输注等同药物,观察两组临床输液效果。结果 实验组0度、Ⅲ度静脉炎发生率(62.50%、37.50%)均低于对照组(6.25%、31.25%),0级、4级疼痛发生率(62.50%、34.38%)显著优于对照组(3.12%、21.8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Y型精密输液器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因静脉输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器过滤器垂直排气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垂直排气法与常规静脉输液操作方法的对比,改进静脉输液中排气方法,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结果静脉过滤器垂直排气法简便易行,经过临床验证其一次性排气成功率达到90%以上。结论静脉过滤器垂直排气法简便易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大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减少药液浪费,增进了护患沟通,增加了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刘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320-32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每位儿科护士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避免纠纷及减少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不信任现象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一次性多穿刺器式输液器与普通输液器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运用,观察其在儿科门诊推广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间两日儿科门诊输液高峰时段做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观察使用不同一次性输液器后,护士往返治疗室次数、病人呼叫次数、输液滴速准确率、患儿家长满意度、健康宣教人次。结果:护士往返次数减少80次、病人呼叫次数降低33.7%、健康宣教率增加22.2%、输液滴速准确率提高20%、患者满意度提高21.4%。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使用多一次性穿刺器式输液器后,减少护士往返治疗室次数、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使护理人员能有更多时间主动巡视门诊输液患儿、及时更换液体、调节滴速、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有效沟通,提高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直型与Y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型留置套管针与Y型留置套管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对15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75例,观察两组病例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阻塞的情况.同时观察年龄与留置效果的关系.结果两组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留置时间、发生阻塞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留置情况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4,(17):383-383
<正>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包括配药、穿刺、换药、拔针等环节,很多实习生只对穿刺感兴趣,对其他环节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简单。可看似简单,每一个环节都是护士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认真对实习生进行严格的相关知识培训,是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儿科,配药,药物换算,小儿用药剂量,禁忌,穿刺时,血管细,小儿哭闹不合作,换药时家属带着小儿到处走,为保证输液安全,我们通过对实习生有针对性的岗  相似文献   

14.
分析门急诊小儿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中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尤其在儿科,家长对孩子生病过分紧张,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而要求静脉输液。因此,静脉输液患者人数越来越多,但如何确  相似文献   

15.
儿科输液护理工作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保证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的方式。方法:加强儿科护理输液管理.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连接输液器针头的硅胶管作为训练工具,进行小儿静脉穿刺训练,建立静脉穿刺失败登记、分析本,不定期地进行小儿静脉穿刺的人数由2人上升到11人。结果:家属和小儿的满意度由75%上升到95%。结论:加强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培训,熟悉儿科的特点,并加强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管理,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及一次性使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儿科医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患病后,特别需要父母及家人的照料,所以儿科病房的所有诊疗、治疗、抢救和护理都是在家属注视下进行的,加上小儿患病的特殊性,这就容易导致儿科病房产生医患矛盾、医患纠纷的机率增多。基于这一特殊性,在2003年,我科试行护长每天查房二次,并与责任护士每周总查房二次的新举措,根据查房时病陪人反映的内容和提出的意见以及平时发生的矛盾和纠纷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进行解决和预防,目前我科的医疗矛盾、医患纠纷路较往年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院儿科患者流量大,输液人数多,护理强度大的特点,2004年10月,我科与山东威高医疗集团共同开发了适合多组(两组以上)输液的双叉式输液器,经过4年的临床应用,到2008年9月,儿科已使用双叉式输液器10万余只,其快捷、高效、安全的优点得到了护士及患者家属的一致认可。双叉式输液嚣经过我院各临床科室的推广应用,护士普遍反映良好。现介绍我科在使用双叉式输液器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儿科静脉输液治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输液是儿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儿科患者特殊,治疗护理技术难度大,而家属不易配合。对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及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门诊输液患儿多,护士工作繁忙,若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满意的解决,常会导致纠纷。儿科也是最容易发生纠纷的部门。本文就儿科输液过程存在相关问题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各环节进行监测,探讨减少造成不溶性微粒污染的途径。方法进行输液器质量、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和加入各种针剂与不溶性微粒污染的相关性试验,利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各样品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不同厂家输液器配制的输液所含不溶性微粒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进气方式、空气环境、配药环境、配药用具、以及加入各种针剂的不同,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不溶性微粒污染(P<0.01)。结论常规静脉输液过程的各环节均有可能导致数量和大小不等的不溶性微粒污染,应加强输液操作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尽量采用能避免不溶性微粒污染的操作方式,尽快建立静脉输液配置中心。  相似文献   

20.
<正>小儿静脉输液是门诊常规救治患儿的方法,也是患儿及早康复的绿色通道。静脉穿刺作为护士的必备技能,"一针见血"的技术,对和谐护患关系,实现医患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1])。人性化护理用于门诊小儿静脉输液的实践,依托服务设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人性化、护理措施人性化和语言沟通人性化,确保患儿输液过程中1次穿刺成功率,有效提升儿科护士穿刺技术。本研究为探讨人性化护理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