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琳轶 《医学综述》2012,18(16):2624-2626
呃逆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应用针灸治疗呃逆以其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而著称。近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呃逆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无论在选择穴位上,还是治疗手法上,都有深入的研究与创新。现就针灸治疗呃逆的选穴、常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针灸治疗呃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穴方法及治疗方法,规范临床医师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呃逆是指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病证。其中呃逆持续发作24h,一般治疗无效者称顽固性呃逆。中医认为呃逆的病机是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宜和胃降气平呃,常见的有胃中寒冷、胃火上逆及胃阴亏虚等证,治疗需在辨证选方基础上酌加降逆平呃之品,但笔者在临床发现不少呃逆患者,用以上方法,疗效欠佳,而以镇静安神为主,结合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符合顽固性呃逆诊断标准,按就诊顺序,结合年龄、性别及证候分布,随机分为镇静安神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及常规中医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王小康  郭冀湘  杨晓东 《当代医学》2010,16(23):444-445
目的分析肝脏肿瘤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呃逆的发生因素及探讨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肝脏肿瘤动脉栓塞化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析病人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手术技术操作因素,并发症因素,饮食因素。预防措施,加强围手术期的宣教,医护人员应提高自我服务意识,手术人员要积极提高自身技术,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术后避免生冷食物的刺激。治疗方法轻度呃逆者不予药物治疗,重度呃逆者予柿蒂汤口服治疗及辅以镇静剂治疗。结果 13例未经药物治疗好转,18例药物治疗后呃逆消失,15例呃逆减轻、症状缓解,2例无明显疗效。结论围手术期的关怀、安抚、疏导、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柿蒂汤口服治疗及辅以镇静剂治疗对于肝脏肿瘤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发生的呃逆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东莨菪碱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经一般治疗后仍频繁或持续发作24h以上者。频繁或持续发作的呃逆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近年,笔者用东莨菪碱肌注治疗顽固性呢逆9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92例为1999年10月~200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所有病例均经654-2或者非那根、胃复安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塞米松引起呃逆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产生原因一般分为中枢性及外围性,中枢性又包括心理性、神经中毒性;外围性又包括膈及膈的上、下脏器病变,在一般情况下酒后、饭后、受凉或大哭之后易发生呃逆,偶然呃逆是不为奇,持续性呃逆则很难忍受,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引起顽固性呃逆则是罕见.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硝苯地平治疗呃逆67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呃逆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外科,最多见于神经外科、普外科及胸外科的患者中。笔者在神经外科及急诊科应用硝苯地平治疗并发呃逆的患者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穴位注射并针灸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价值。方法 脑卒中后呃逆是众多呃逆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且多为顽固性呃逆,将66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9例,单纯肌肉注射654-2,B组21例,单纯穴位针灸组,取攒竹、天突、气海、中脘、内关,C组26例,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并针灸联合,三组间观察呃逆治疗效果。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 C组有效率为100%,其痊愈率较A组及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穴位注射并针灸联合治疗是脑卒中后呃逆患者简单安全、见效快、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压攒竹穴治疗呃逆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因迷走神经或膈神经受刺激引起的膈肌阵发性痉挛,为日常生活常见症状,一般多能在短时间内自然消失,不需治疗.少数正常人因饮食、不良情绪及某些脑部病变引起的呃逆为持续性,常影响说话和进食[1].笔者采用手法按压攒竹穴治疗持续性呃逆37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21例王东雁酒泉地区医院(735000)关键词呃逆针灸治疗中图分类号R246.1近二年,笔者采用电针治疗呃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1例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4月。胃炎及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呃逆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呃逆62例。结果总有效率98.4%。结论针刺治疗呃逆有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内关穴为临床针刺治疗呃逆的效穴,但对顽固性呃逆单纯采用针刺的方法却不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枢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及其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金 《医学综述》2008,14(3):365-367
临床上将呃逆发作持续48h以上者,称为顽固性呃逆。中枢顽固性呃逆如不及时治疗,不仅明显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影响正常呼吸功能,使气体交换异常,可引起脑缺氧,使脑水肿加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中枢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方法很多:在治疗中枢原发病的同时,有药物治疗(西药、中药)、针灸、神经阻滞以及手术治疗等,现对中枢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老年心脏手术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就老年体外循环(CPB)心内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病因尤其是涉及到临床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讨。方法 回顾我院老年CPB心内手术防止顽固性呃逆在围手术期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并对主要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呃逆症状基本消失,其中2例由顽固性呃逆改为间断发作2天后症状消失,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治疗方法上强调积极治疗病因,针对病情及发病环节灵活应用,属末稍性、反射性呃逆用胃动力药加钙通道阻滞剂。神经性选用氯丙嗪、氟派啶醇。  相似文献   

14.
呃逆俗称“打嗝儿”,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顽固的呃逆常影响人们正常生活。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应用阿托品、爱茂尔内关穴注射的方法[1]治疗36例顽固性呃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们所治疗的36例顽固性呃逆患者,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长期卧床2例,精神刺激者9例,神经官能症者7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者16例,胃癌患者2例。每分钟平均呃逆6~10次,持续3~6d,用其它方法治疗症状不缓解。2 治疗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后以5ml注射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呃逆一例周灵杰谢昱秦定一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清开灵;呃逆;治疗1病历介绍患者男,62岁。频发呃逆夜间不能入睡4d。曾用中药汤剂,西药非那根、安定等症状不能缓解,又加用针灸针刺穴位,进针后呃逆症状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出现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脑出血患者顽固性呃逆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关系。结果19例患者中13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其中12例经治疗出血控制呃逆停止,有1例仍间断呃逆;6例无消化道出血者经治疗呃逆停止。结论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与脑干受损伤及消化道出血相关。顽固性呃逆的出现,无论是延髓受累还是消化道出血,均提示预后不良,所以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并确诊,积极治疗消化道出血是治疗脑出血患者必不可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复合全紧闭重复吸入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是膈肌发出的间歇性痉挛 ,引起快速吸气在呼出的气体通过声门时 ,声门突闭发出特有的声音。长时间呃逆影响病人说话进食及睡眠 ,消耗体力甚至危及生命。呃逆分为暂时性和长期性两种 ,前者不需特殊治疗即愈 ,后者时有器质性改变为治疗对象。我院对顽固性呃逆患者 5 4例进行了全紧闭重复吸入治疗 ,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顽固性呃逆患者 5 4例 ,年龄 18~ 6 3岁 ,男 34例 ,女 2 0例 ,随机分两组 ,每组 2 7例 ,均在手术室经全紧闭重复吸入治疗 ,每日一次 ,每次 4~ 5分。经过治疗后得到长期控制无再发者为痊愈 ;治疗当时呃逆消失 ,…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观察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呃逆的效果。方法将124例患有呃逆病证的患者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有实证组和虚证组,应用针灸体穴的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证组治愈率为92.65%,虚证组治愈率为92.86%,总有效率为100%,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实践证明中医针灸治疗呃逆病症,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容易被患者接受和效果显著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顽固性呃逆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隆祥  赖淑君 《西部医学》2006,18(4):470-470
病例1女,22岁,未婚,民工,因频繁呃逆半年,于2004年10月9日来院就诊。患者半年前在深圳打工时,因感冒、咳嗽1周后开始呃逆,呃声大,呃逆频繁时引起呼吸困难、流泪、呕吐,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未见好转。查体:病人精神差,情绪低落,频繁呃逆,心肺及腹部未发现阳性体征。治疗:肌注胃复安10m g,安定10m g后,病人呃逆次数减少,呃声减小;同时口服胃复安5m g,安定2.5m g,谷维素20m g,维生素B120m g,维生素B620m g,均3次/d,服药1周内未发生呃逆,停药两天呃逆复发,但频率有所减少,继续服用以上药物两周后呃逆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病例2女,48岁,农民,因呃…  相似文献   

20.
术后顽固性呃逆是临床医学研究的一大难题。我科在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例1:某男,61岁,以“肠扭转并坏死”在我院行肠切除术,术后3日出现呃逆,经传统使用胃复安、氯丙嗪中枢镇吐以及解痉等治疗后无效,且术后7日开始进食后出现厌食症状,并形成顽固性呃逆,全科组织会诊后考虑神经源性呃逆,使用胞二磷胆碱及脑活素后2天,呃逆消失,进食逐渐正常,治疗7天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