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老年 (≥ 70岁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法  10例老年AMI患者予以G CSF 30 0 μg~ 6 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PBSC ,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行外周血WBC计数检查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量分别为 6 .75× 10 9 L、2 8.16× 10 9 L、34.93× 10 9 L、34.4 0× 10 9 L、38.93× 10 9 L、2 1.85× 10 9 L ;CD34+ 量分别为 6 .2 5× 10 6 、5 1.10× 10 6 、92 .6 0× 10 6 、10 9.6 5× 10 6 、134.6 9× 10 6 、4 5 .0 9× 10 6 ;在动员前及动员后第 3~ 7天外周血中WBC、CD34+ 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6天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数量变化呈正相关 (r=0 .94 0 ) .结论 老年AMI患者行G CSF动员安全可行 ,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变化曲线高峰均出现在第 6天 ,且WBC与CD34+ 细胞数量之间具有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 2种不同G CSF动员剂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 CSF)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方法 A组予以包涵体型G CSF(商品名 :惠尔血 ) ,30 0 μg ,每日 2次 ,皮下注射 ,连续 5d ;B组予以分泌型G CSF(商品名 :金磊赛强 ) ,30 0 μg ,每日 2次 ,皮下注射 ,连续 5d。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3、4、5、6天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和WBC计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在应用两组不同的动员剂后 ,外周血中WBC计数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5天 ;在A组CD34+ 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高峰为第五天 ,但在B组CD34+细胞数量与时间变化曲线显示CD34+ 细胞数量在 3~ 4d内呈急剧升高趋势 ,但在第 5天后升幅明显减缓 ;显示B组动员后外周血中干细胞下降较慢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计数变化呈正相关 (r=0 .835 ) ,与性别、体重、年龄及AMI发生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在AMI患者中应用 2种不同G CSF动员剂 (分泌型与包涵体型G CSF) ,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效率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辛伐他汀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动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 (simvastatin)动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CD34+ 细胞的作用。方法 应用标准酶法检测血脂水平。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 (MNC) ,经过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计算CD34+ 细胞率。结果  (1)各组间血脂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数无明显差别 (P >0 .0 5 )。(2 )给药后第 1周辛伐他汀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34+ 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给药后第 2周此差异仍然存在 (P <0 .0 1) ,且较第 1周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辛伐他汀可升高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4+ 细胞率 ,有一定的干细胞动员作用。此作用与辛伐他汀的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AMI)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效率 ,旨在寻找最佳的动员方案。方法 A组予以G CSF 30 0 μg d皮下注射 ,连续 5d ;B组予以G CSF 6 0 0 μg d ,分 2次皮下注射 ,连续 5d ,第 6天经美国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 0 0PLUS血细胞分离机 ,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经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 的细胞数量。结果 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第 3、4、5、6、7天外周血中WBC计数和CD34+ 细胞数量上无统计学差异 ;B组外周血中WBC和CD34+ 细胞数量要高于A组 ;在应用两组动员方案后 ,外周血中WBC、CD34+ 量与动员时间变化曲线均显示曲线高峰在动员后第 5天 ,且B组曲线要明显高于A组 ;患者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与WBC变化呈正相关 (r =0 .835 ) ,与性别、年龄、体重及AMI发生时间没有相关性。结论 B组动员的患者 ,外周血中CD34+ 细胞数量的动员效率要明显优于A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21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例,高压氧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手术治疗、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针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20d.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10、20天取静脉血,分别行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外周血CD34+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值轮廓图显示2组变化趋势不同,高压氧组有明显升高趋势,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多次高压氧治疗可动员脊髓损伤患者的骨髓干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使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营养补剂谷氨酰胺和茯苓对运动诱导的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21名青年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T)、运动+谷氨酰胺组(TG)和运动+茯苓组(TF),依实验方案分别进行5周递增负荷训练(60%~95%VO2max)和营养补充,动态观测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发性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mRNA变化.结果:(1)运动对照组递增负荷训练5周后外周血CD3+和CD4+无显著性变化;CD8+、CD4+/CD8+比值、IL-4 mRNA和IFN-γ mRNA随运动负荷增加有升高趋势,第4周有显著性;NK细胞数和IL-2 mRNA的变化呈波动性,在第3周及第4周时显著降低,第5周有升高的趋势.(2)运动+谷氨酰胺组外周血CD4+/CD8+比值有随运动负荷递增而升高的趋势;NK细胞数随运动负荷的递增无显著性变化,与运动对照组比较,第3周及第4周时显著增加;CD3+、CD4+、CD8+及各细胞因子mRNA随运动负荷增加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3)与运动对照组比较,运动+茯苓组各指标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K细胞对运动应激较为敏感,可先于其他免疫指标因运动负荷累积而受到抑制;补充谷氨酰胺可能对这一免疫抑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减弱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G -CSF对健康人骨髓及外周血CD3 4 + 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健康人 ,以G -CSF15 0 μg/ 12h ,皮下注射 ,连用 6d。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 4 + 和T细胞亚群。结果 :应用G -CSF4 8h后 ,骨髓CD3 4 + 细胞开始明显增加 ,72h后外周血CD3 4 + 细胞开始明显增加 ,96h后两者达峰值 ,均较应用前差异显著 (P <0 .0 1)。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健康人应用G -CSF后骨髓及外周血CD3 4 + 细胞逐渐增加并于 96h后达到高峰 ,T细胞亚群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体树突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转移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及随访结果.方法 采集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实验室体外培养诱导产生DC和CIK细胞,经无菌检测、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及细胞计数后回输给患者.于第7、9、11、13天皮下注射DC,第11、13天静脉回输CIK,每疗程间隔3个月,直至疾病进展,观察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27例转移性肾癌患者经DC-CIK治疗后的客观反应率为37%,疾病控制率为85%,2年总生存率为81.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3+CD4-CD8+、CD3+CD19-、CD3-CD19+、CD3-CD16+CD56+、CD3+CD 16+CD56+、CD3+HLA-DR、CD3+HLA-DR+、CD3+CD28+CD8+细胞亚群及Th2细胞无显著变化(P>0.05),Th1细胞有升高趋势(P<0.05),多次治疗后CD3+CD4+CD25+T细胞(即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有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27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为转移性肾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改善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提高患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大鼠肺组织自由基变化 ,评价常规潜水和不减压潜水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77只 SD大鼠分别在 0 .5 MPa压缩空气中暴露 6 0 m in后用 83min(安全减压组 )或 1min(快速减压组 )减压 ,或在 1.0 MPa压缩空气中暴露 5 .5 min(5 .5 m in不减压组 )或 6 min(6 m in不减压组 )后用 40s减压。它们的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减压后 6 0 m in腹腔注入 0 .0 6 m ol/L 的 PBN0 .5 ml/10 0 g,再过30 min放血处死 ,取 0 .75 g肺组织进行匀浆、离心 ,用 EPR波谱仪测定自由基强度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 SOD活性。结果  1快速减压组和 6 min不减压组都测到大量血流气泡 ,前者持久存在而后者存在时间很短 ,两组都有明显的行为改变。 2快速减压组 EPR信号显示自由基生成增多 (P<0 .0 5 )。 3快速减压组 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升高 (P<0 .0 5 ) ,而 SOD活力下降 (P<0 .0 1) ;6 m in不减压组总抗氧化能力升高 (P<0 .0 5 )。结论 常规潜水快速减压使肺组织自由基生成增加 ,在不减压潜水组未发现自由基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在低温(非感染性刺激)条件下的部分变化。方法:在冷应激(14℃水温浸泡1h)与反复冷暴露(重复性的低温刺激,14℃水温浸泡1h,每3天重复1次,持续8周)条件下,测定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血浆中免疫球蛋白、ID6、TNF-a浓度。结果:冷应激后,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浆中IL-6表达量,血浆中IgM、TNF-a含量均显著提高。经过8周的反复冷暴露,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血浆中IgM、IL-6、TNF-a浓度,总的T淋巴细胞数量(CD3+),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T细胞(CD8+)均上升;而其他免疫球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变化不显著。结论:单纯冷应激对免疫系统影响不显著,而反复冷暴露可刺激免疫系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