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硬化(LG)、慢性肝炎(CH)是肝脏的一组重要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甚高。我们以ELISA法检测CH、LC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评价血清HGF水平与CH、LC的关系,探讨血清HGF作为肝脏疾病临床指标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检测与肝硬化发病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在肝硬化和肝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均起着重要作用[1 3 ]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细胞癌 (HCC)、肝硬化 (LC)和慢性肝炎 (CH)患者血清中的HGF水平 ,并对其与HCC、LC和CH的关系进行评价。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所有病例来自我院 2 0 0 1年 7~ 12月住院患者。HCC患者 110例 ,其中男 92例 ,女 18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年龄 5 3岁 ,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 (B超、CT)及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HCC ,术前采静脉血。LC患者 81例 ,其中男 6 2例 ,女 19例 ,年龄 2 4~ 6 1岁 ,平均年龄 5 4岁 ,依…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LC)、肝癌(HOC)和慢性肝炎(CH)是肝脏的一组重要疾病,在国内的发病率较高。我们用酶速率比色法检测CH、LC和HCC患者血清中丁酰胆碱酶(BuChE)水平,评价血清丁酰胆碱酶与CH、LC和HCC的关系,探讨血清BuChE作为肝脏疾病临床指标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等曾报道人血管基底膜胶原(BAC)和Ⅳ型胶原α_链的复合体(CEB)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增加。现作者用改良测定方法探讨了该物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并与其它细胞外基质成份的血中浓度做了比较。对象经组织学和临床检查确诊的慢性肝炎(CH)90例、肝硬变(LC)35例、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LC+HCC)26例为对象。以经临床检查未见异常的正常人(N)50名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血清PAB,AAG,AAT的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PAB)、a1;-酸性糖蛋白(AAG)、a1-抗胰蛋白酶(AAT)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32例各种类型肝脏疾病病人血清中的PAB、AAG.AAT值。结果PAB在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肝硬化(LC).重症肝炎(FVH)、肝癌(HCC)中的测定结果分别为:14.77.8,12.25.4,8.63.8,5.84.3,9.24.2(mg/d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AG在AH、CH.LC.FVH、HCC测定值分别为80.226.2,42.020.0,41.023.2,25.813.6,102.048.0(ml/d10),其中AH组和HC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VH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AT在AH、CH、LC、FVH、HCC测定值分别为18339,17843,15162,15252,22672(ml/dl),其中HCC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PAN是反应早期肝脏功能损害的灵敏指标。PAB、AAG、AAT的检测对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 Ⅰ)与不同程度肝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ELISA)检测73例慢性肝炎(CH)、57例肝硬化(LC)和30例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及30名对照组血 清中IGF Ⅰ水平。并按Child pugh分级法将LC分为A(19例)、B(17例)、C(21例)3组。结果 CH、LC和CSH 患者的血清IGF Ⅰ分别为(199.0±40.8)ng/ml、(105.3±57.5)ng/ml和(48.9±33.2)ng/ml,均显著低于正常 对照[(275.09±98.99)ng/ml,P<0.001]。不同程度肝病患者血清中IGF Ⅰ水平差异有显著性,LC患者显著 低于CH患者(P<0.001),CSH患者显著低于LC患者(P<0.001);随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的增高,LC患者血 清IGF Ⅰ水平呈显著性递减趋势。结论 血清IGF Ⅰ水平与肝脏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与不同程度肝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3例慢性肝炎(CH)、57例肝硬化(LC)和30例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及30名对照组血清中IGF-Ⅰ水平.并按Child-pugh分级法将LC分为A(19例)、B(17例)、C(21例)3组.结果CH、LC和CSH患者的血清IGF-Ⅰ分别为(199.0±40.8)ng/ml、(105.3±57.5)ng/ml和(48.9±33.2)ng/m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275.09±98.99)ng/ml,P<0.001].不同程度肝病患者血清中IGF-Ⅰ水平差异有显著性,LC患者显著低于CH患者(P<0.001),CSH患者显著低于LC患者(P<0.001);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高,LC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呈显著性递减趋势.结论血清IGF-Ⅰ水平与肝脏的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HBV Enh-I/X基因启动子序列的测定和比较,探讨其突变与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25份乙型肝炎感染者的血清标本HBV-DNA,PCR扩增HBV Enh-I/X基因并测序,比较不同患者之间的突变差异。结果获得HBV Enh-I/X基因42份,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20例,肝硬化(LC)14例,肝细胞癌(HCC)8例。突变率较高的位点有A1077C,A1123T和G1218C/A在CHB、LC及HCC组中的突变率分别为:20%、64.29%和50%;10%、50%和37.5%;50%、42.9%和50%。对CHB、LC和HCC三组患者间进行比较,位点A1077C在LC组和HCC组的变异率为64.29%和50%,显著高于CHB组(20%,χ~2=7.076,P=0.029);位点A1123T在LC组和HCC组的变异率为50%和37.5%,显著高于CHB组(10%,χ~2=7.619,P=0.022);位点A1317G在LC组和HCC组的变异率为35.71%和50%,显著高于CHB组(5%,χ~2=8.019,P=0.018)。结论HBV Enh-I/X基因启动子序列上存在多位点的突变,可能影响转录水平及复制水平,使病情进展趋于复杂,了解其突变情况为乙型肝炎的治疗和控制疾病发展提供病毒学分子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3年12月至2008年8月期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1份正常、6份肝炎、20份肝硬化、60份HCC组织(高分化21份、中分化23份、低分化16份),及其癌旁0、1、2、3 cm组织(N0、N1、N2、N3)各24、21、54和43份.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RT)-PCR分析不同肝组织HGF mRNA表达;同时,用ELISA测定健康体检者、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标本各20份及HCC患者57份术前1d、术后1周内血清标本的HGF浓度.多组间组织HGF mRNA水平比较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组织HGF mRNA水平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血清HGF浓度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血清HGF浓度比较用LSD-t检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肿瘤直径等临床因素对HCC患者组织、血清H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分析分别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以中位数水平分层,由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不同分层水平的死亡终点事件发生风险,并用Log-rank检验评价分层间死亡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健康对照组、肝炎、肝硬化、N3、N2、N1、N0、HCC组HGF mRNA表达分别为0.99(0.78~1.66)、2.15 (1.06~3.40)、1.78(1.18~2.73)、4.59(2.67 ~8.63)、3.86(2.25 ~6.45)、3.12(1.59 ~5.74)、2.92(0.88 ~5.99)、0.48(0.19~1.06);ELISA检测血清HGF在健康体检者、肝炎、肝硬化及HCC患者术前1d、术后1周的浓度分别为(0.31±0.05)、(0.65±0.07)、(1.27 ±0.30)、(2.06±0.66)及(2.14±0.52)μg/L.不同肝组织相比,HGF mRNA在N3组织中表达最高,而在HCC组织中的表达不仅低于以上各良性肝病组织,而且低于正常肝组织(U=196.50,P=0.03);不同血清HGF浓度相比,HGF在肝炎、肝硬化、HCC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HCC患者术后1周的血清HGF浓度高于其术前血清HGF浓度(t=2.7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C患者癌组织及血清HGF水平分别受肿瘤数目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影响,OR分别为0.15(95% CI:0.03 ~0.72,P<0.05)和0.13(95%口:0.27 ~0.89,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肿瘤组织HGF mRNA水平、血清HGF浓度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指标,OR分别为0.02(95% CI:0.00 ~0.52,P<0.05)和10.01(95%CI:1.16 ~86.23,P<0.05).以肿瘤组织HGF mRNA 2-AACT中位数0.49对HCC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累计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P=0.72).以血清浓度中位数0.69 μg/L对HCC患者进行分层分析,HGF≥0.69 μg/L的HCC患者,其术后死亡的风险是HGF<0.69 μg/L患者的2.84倍(95% CI:1.03 ~7.92,P<0.05).结论 HCC患者癌组织中HGF mRNA表达降低,但癌旁组织HGF mRNA表达和血清HGF浓度明显升高,且血清HGF浓度影响患者预后,检测血清HGF有望用于评估HCC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复合物(PIVKA-Ⅱ)、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连云港市东方医院住院的61例HCC患者为HCC组、50例肝硬化(LC)患者为LC组、58例慢性肝炎(CH)患者为CH组,另选择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水平。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产生新变量(预测概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评估PIVKA-Ⅱ、AFP、TK1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HCC组、LC组、CH组及对照组血清PIVKA-Ⅱ、TK1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诊断HCC时,PIVKA-Ⅱ的灵敏度(86.89%)和TK1特异度(86.62%)最高;2项联合检测诊断HCC时,AFP/TK1并联检测(其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的灵敏度(91.80%)和AFP+PIVKA-Ⅱ串联检测(2项均阳性才为阳性)的特异度(95.88%)最高;3项联合检测诊断HCC时,AFP/TK1/PIVKA-Ⅱ并联检测的灵敏度(95.08%)和AFP+TK1+PIVKA-Ⅱ串联检测的特异度(96.29%)较高。PIVKA-Ⅱ、TK1、AFP单独检测诊断HCC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88mAU/mL、2.15pmol/L和11.70ng/mL,3项联合检测诊断HCC的AUC[0.928(95%CI:0.799~0.952)]高于PIVKA-Ⅱ、TK1、AFP单独检测诊断HCC的AUC[0.839(95%CI:0.753~0.886)、0.801(95%CI:0.720~0.843)、0.708(95%CI:0.549~0.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中,PIVKA-Ⅱ和TK1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2.31%)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的灵敏度(80.77%、5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VKA-Ⅱ、TK1和AFP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能有效地避免一些AFP阴性的HCC病例的漏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原发性肝癌(HC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慢性HBV感染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阶段不同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6例作为CHB组、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92例作为LC组、HCC患者119例(包括初发者55例、复发者45例、经治者19例)作为HCC组,并对初发HCC患者进行TNM分期。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清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凝血酶原时间、AFP和AFP-L3,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各项目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差异。结果 CHB组AFP水平、AFP阳性率明显高于LC组,HCC组AFP-L3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L3诊断初发HCC患者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AFP,晚期[TNM(Ⅲ+Ⅳ)期]HCC患者AFP水平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早期[TNM(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和复发HCC患者AFP水平、AFP和AFP-L3阳性率均高于经治HCC患者,但只有复发和经治HCC患者AFP-L3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AFP-L3对HCC有较好的诊断特异度和准确度,并且与肿瘤阶段、治疗及复发与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在乙肝患者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的关注.有报道IL-6与肝脏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的损伤有密切关系1~4.我们采用单克隆抗体(McAb)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了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和重症乙肝患者血清中IL-6的水平,以探讨IL-6水平与肝脏疾病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临床确诊的具有两项以上乙病毒感染指标(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乙患者80例,其中急性乙肝(AH)患者21例,慢性乙肝(CH)患者18例;乙肝肝硬化(LC)患者23例;重症乙肝(SH)患者18…  相似文献   

13.
孙率宝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4):310-310,291
胆汁酸(BA)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是唯一可以同时反映肝脏分泌,肝脏合成,肝细胞损害三种状态的血清学指标,肝胆疾病时,胆汁酸代谢发生紊乱,空腹血清胆汁酸升高,为了解其在各型肝炎中的检测意义,作者对本院240例肝炎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肝病患者24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急性肝炎(AH)组60例,慢性肝炎(CH)组轻中重度各20例,重型肝炎(CSH)组60例,肝炎后所致肝硬化(LC)组60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 80例HCC、6 8例肝脏良性疾病患者和 4 0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进行VEGF活性检测。结果 HCC组血清VEGF水平〔(42 9 6 1± 2 12 18)pg ml〕 ,与肝脏良性疾病组〔(15 3 4 7± 89 77)pg ml〕及健康人组〔(116 79± 5 6 39)pg ml〕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1) ;HCC转移组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与未转移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VEGF表达水平还与HCC合并门静脉瘤栓、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 ,VEGF含量随TNM分期升高而逐步升高。结论 VEGF在HCC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术前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预测HCC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武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检测3 400例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并对1 380例病毒复制大于103 copies/μL者,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3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48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380例和原发性肝癌(HCC)212例,采用型特异性引物巢式PCR结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1 380份血清中共检出C型1 108例(80.3%),主要分布于LC、HCC患者中,B型247例(17.9%),主要分布于ASC患者中,B+C混合型25例(1.8%)。结论 武威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主要以C型为主,并与较严重的肝脏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浆miR-29a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16年1月~6月期间入院的30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30例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L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的血浆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浆中microRNA-29a(miR-29a)含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浆miR-29a表达水平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对HCC患者血浆中miR-29a含量和甲胎蛋白(AFP)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比较miR-29a的相对表达量,HCC组(3.38±8.37),LC组(8.79±3.80)和HC组(11.98±6.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HCC组显著低于LC组(P=0.046)和HC组(P=0.001),LC组显著低于HC组(P=0.026)。ROC曲线下面积miR-29a为0.816(95%C1 0.695~0.938)小于AFP 0.918(95%CI 0.853~0.982),诊断效率miR 29a不如AFP。HCC患者血浆中miR-29a含量和AFP浓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2),血浆miR-29a和AFP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效率。结论 HCC患者血浆miR-29a水平降低,可能成为HCC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并发抑郁症的程度以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方法 选择HBV病毒携带者(ASC组)、肝硬化(LC组)和肝癌(HCC组)不同病程的患者126例和40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人口学资料,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分和抑郁分级,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 LC组、HCC组离异或丧偶的比率高于对照组(χ2=6.354,11.972; P值均<0.01); ASC组、LC组、HCC组抑郁严重程度的分布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1,42.150,49.636; P值均<0.01); 同时,ASC组抑郁严重程度低于LC组和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45,28.772; P值均<0.01); ASC,LC,HCC和对照组BDNF((-overx)±s,ng/ml),分别为11.10±3.26,8.66±3.11,7.39±2.52和12.18±2.59,LC组和HCC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ASC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CHB病程的进展与HAMD评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719,P<0.01),与BDNF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r=-0.504,P<0.01); 血清BDNF水平与HAMD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526,P<0.01)。结论 CHB疾病的进程可使抑郁的程度加重,BDNF水平逐渐降低。提示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CHB患者心理治疗的实验室参考依据。有望提高临床医生对CHB患者伴随抑郁症发生的识别,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影像诊断的发展和肿瘤标志AFP 的应用对于肝细胞的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AFP 也可以阳性,同低水平AFP 的肝细胞癌难以鉴别。有人报道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时所诱导的蛋白Ⅱ(PIVKA-Ⅱ)可作为肝细胞癌的新的肿瘤标志。本文作者探讨了肝细胞癌患者血浆PIVKA-Ⅱ的临床意义,同时研究了它与血浆维生素K 的关系。对象和方法:肝细胞癌(HCC)52例、肝硬化(LC)68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33例、其它恶性肿瘤22例和良性肝脏疾病13例。采用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变化及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HBV携带者(ASC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LC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CC组)和5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空腹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4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1.64±0.17)ng/mL]比较,HBV感染者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4.18±0.48)、(4.71±0.42)、(3.62±0.31)ng/mL,P0.05],其中LC组最高,ASC组最低;与ASC组相比,CHB组、LC组和HC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CC组相比,LC组外周血IL-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LC组患者IL-4水平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29,P0.01);HCC组患者IL-4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TBIL水平均呈正相关(r=0.263、0.323,P0.05)。结论 IL-4在HBV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外周血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慢性肝病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63例慢性肝病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3组:27例为病毒性肝炎组(CH)、25例为肝硬化组(LC)、11例为肝癌组(HCC)。19例为健康对照组(C)。血清TP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同时测脾脏厚度、血小板相关抗体和肝脏功能各项指标。结果CH组、LC组、HCC组血清TPO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0.05);血小板计数与血清TPO水平无相关性,与脾脏厚度呈负相关(r=0.582,P〈0.01);CH组和LC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001〈0.05)(P=0.0001〈0.05);血清TPO与血清清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负相关(r=0.369,P〈0.05)、(r=0.412,P〈0.05),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呈正相关(r=0.287,P〈0.05)。结论血清TPO与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脾功能亢进和血小板抗体有关,而与TPO无关,但TPO一定程度可反映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