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攻邪三法推动了祖国医学的发展 ,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现结合《儒门事亲》 ,就其攻邪学术思想的要点作一浅述。1.血气流通论气血流通 ,百病不生 ,气血郁滞乃疾病之病理基础。张子和对此有明确的认识 ,在《儒门事亲》中多次给予论述 ,这是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的基本要点。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一·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二》(简写“卷一·二” ,以下同 )指出 :“郁极则为病 ,……尝治惊风痫 ,屡用汗、下、吐三法 ,随治随愈。”卷六·七十七指出“寒去则血行 ,血行则气和 ,气和则愈矣…  相似文献   

2.
《三法六门》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人张子和的方剂专篇之一 ,列《儒门事亲》卷十二 ,是张子和学说方药理论的重要论述。现就其学术特色略论如下 :1.《三法六门》方探源纵观张子和《儒门事亲》全书计 44 1方 ,其中卷十二《三法六门》方有 171首。其来源正如萧国钢在其《儒门事亲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1998.12版 )中指出 :精选古方、经方以符今用 ;汇粹符合攻邪理论的今方、时方以弥补前者之不足 ;搜求单方验方以求简便易行 ,捷效实用 ;熔裁经、时、单、验方 ,组创新方。《三法六门》171首方中 ,录自前人的方剂至少有半数以上。如…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诊治不孕症验案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杨建宇 《光明中医》2002,17(2):50-51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科学家 ,被誉为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鼻祖 ,有“医王”之美称 ,其代表著作《儒门事亲》集中体现了攻邪派擅用攻法的高超技艺。现仅就其 3例不孕症的验案作一赏析 ,以期有益于临床。1 泻儿《儒门事亲·卷六·泻儿·八十一》载 :一妇 ,年三十四岁 ,夜梦与鬼神交 ,惊怕异常 ,及见神堂阴府 ,舟楫桥梁 ,如此一十五年 ,竟无娠孕。巫祈觋祷 ,无所不至。钻肌灸肉 ,孔穴万千。黄瘦发热 ,引饮中满 ,足肿 ,委命于天。一日 ,苦请戴人。戴人曰 :阳火盛于上 ,阴火盛于下。鬼神者 ,阴之灵 ;神堂者 ,阴之所 ;舟楫、桥梁 ,水…  相似文献   

4.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作《儒门事亲》一书和其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有许多学者因为没有详读张子和之学术著作,不大了解张子和攻邪的汗吐下,之外还有许多历史成就.现仅就张子和在内科方面学术成就简要述之,以有益于对张子和学术思想的认识和弘扬。  相似文献   

5.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代表人,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全国张子和研究会(筹)秘书长杨建宇教授已研究探讨张子和及其《儒门事亲》近10年了,其多次发表论文或在全国张子和学术讨论会指出,张子和系扁鹊学派传人,更不是著名的已故的任应秋教授的观点,说张子和是独宗于河间学派,也不是薛益明教授所讲的私淑河间,  相似文献   

6.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科学家之一 ,攻邪学派代表人 ,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以攻邪汗吐下著称 ,以补法为擅长 ,对心理治疗也颇有研究。虽然张子和并非是骨伤科专科医师 ,但也颇有成就 ,现仅就其对创损疾患的方治作一略述 ,冀希望有益于现代骨伤科临床疗效的提高。1 金创、骨折方治金元时期 ,战火纷飞 ,张子和曾应征入伍 ,转战于江淮一带 ,张子和对金创折损研究颇深 ,并且收集整理了许多有益的方药和自己的医疗经验。《儒门事亲·治病百法》中专设“金创”、“杖疮”治法各 1条 ,在《十形三疗》中录医案 7则 ,专列…  相似文献   

7.
张子和下法临床运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元四大医家攻邪派代表张子和 ,以汗吐下著称 ,亦称之为攻下派 ,可见其下法的运用十分有特色。本文仅就其下法临床运用特点作一浅析。张子和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儒门事亲》中 ,其中卷六~卷八 ,收录运用药物治疗的医案 12 6例 ,其中单纯用下法者 30例 ,吐下合用计 93例 ,占用药病案的 74% ,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计 6 0余病种。足见其下法运用之广泛性、灵活性。纵观子和《儒门事亲》 ,其下法的运用有以下诸特点 :1.下法不拘于结粪实物。下法所治多属实、属热 ,但为寒属虚者亦不在少数。子和运用下法的指征不在是阳明里实之有无 ,而注重的是邪…  相似文献   

8.
朱红霞  于峥  刘文 《光明中医》2003,18(4):37-38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学科学家之一 ,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医圣仲景合称“豫医双璧”(均系河南古代名医 ) ,有“医王”之誉 ,“攻邪宗师”之美赞 ,其攻邪之法 ,不袭陈说 ,独创新意 ,是中国医学史中重要的学派。然而 ,其补法学术却被忽视 ,事实上 ,正如清·王孟英所言 :“亘古以来 ,善治病者 ,莫如戴人 ,不仅以汗吐下三法见长也”。子和补虚理论及临床 ,同攻邪三法一样 ,卓尔不群 ,别具风格 ,被后世称赞。今就其对失血证的调补经验 ,略述一二 ,希望有益于临床。1 补血宁血 ,凉血和经是妇产科失血调补的基本原则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五·…  相似文献   

9.
中医攻邪学派宗师张子和,虽非专长妇产科,但其在妇产科的学术成就却是十分显著的,现仅结合《儒门事亲校注》对其妇产科学术思想作一讨论,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永敏 《光明中医》2003,18(5):37-38
金元四大医学科学家、攻邪学派代表张子和《儒门事亲》中记载有许多诊治咽喉疾病的临床实践和理论 ,现仅就其外治咽喉病的作一探讨。1 首次总结喉风病症的诊治  《儒门事亲》张子和在“喉舌缓急砭药不同解”一文中 ,详论了喉舌咽部疾患的病因病机及证治 ,在《世传神效名方》中专设“齿咽喉”节 ,仅列第二 ,可见子和对咽喉病的重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张子和首次总结了喉风八症 :单、双乳蛾 ,单喉闭 ,子舌胀 ,木舌胀 ,缠喉风 ,走马喉痹 (实为七种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在此基础上补充扩大为喉风十八症。清·郑梅涧《重楼玉钥》衍…  相似文献   

11.
金元四大家张子和是攻邪派代表 ,以汗吐下攻邪著称。张氏对妇科带证的论治有其显著的学术特点。其治法的确立 ,方药的运用 ,对后世医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1.带下以湿为本1.1 病因重情志、房劳和水湿在对带下的病因认识 ,历代医家见仁见智。但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一·六中指出 :“思想无穷 ,所愿不得 ,意淫于外 ,入房太甚 ,发为筋痿 ,淫衍白物……女子绵绵而下。”强调女子带下多系情志不舒、房劳过多而致。同时子和治顿丘 (今河南濮阳市清丰、南乐、濮阳、范县一带 )一妇人病带下三载案中指出 :“余知其实而有寒痰在胸中” ,此乃水湿内停…  相似文献   

12.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在继承中求创新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 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无已 ,又受河间之影…  相似文献   

13.
<正>张子和(1156-1228),金代著名医家,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儒门事亲》是他的代表作。张子和强调"邪留则正伤,邪祛则正复"之理。主张攻邪治病,以擅长汗、吐、下法灵活应用于临床各科,在医林别树一帜,在治疗妇科月经病方面亦独  相似文献   

14.
《儒门事亲》为金·张子和(1156~1228年)著作,全书贯穿以寒凉药攻邪的思想,“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对于老年病的治疗,也主张以攻邪。和当时以及后世的虚弱疾患重补益的风习  相似文献   

15.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家攻邪学派之代表人物,其代表著作是《儒门事亲》。而在其攻邪学术思想中,“湿”占有重要地位,这是2005年全国张子和学术研讨会杨建宇教授提出的其10余年来研究的体会,并得到与会代表的广泛赞同。张子和攻邪学派中  相似文献   

16.
段雷 《河南中医》2014,34(2):359-360
张子和是攻邪派的代表人物,善用汗、吐、下三法。舟车丸为张氏所喜用,为"下法"的代表方之一。《儒门事亲》中舟车丸出现的频率较高,张子和用其治湿形之类病。  相似文献   

17.
张子和方药学术要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璠 《光明中医》2002,17(6):38-39
张子和是我国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攻邪派宗师 ,是一个伟大的中医理论家、临床家和教育家。对中药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略述其学术观点 ,以期有益于今日方药学发展 ,以期对临床方药的应用有新的启迪。1 发展七方十剂理论张子和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共录方 441首 (不含《三消论》中 8方 ) ,开宗明义第一篇 ,即是“七方十剂绳墨订” ,是张子和论述方剂理论的重要文稿。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 ,将子和所论作为七方十剂的主要文献收录 ,对后世方剂理论的发展影响颇大。张子和“七方”方剂分类法 ,远绍难内 ,近承成无己 ,又受河间之…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12,(7):1400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攻邪学派代表人,秉家学师传,承扁鹊华佗,精《难经》之华,扬《内经》之精,著《儒门事亲》,享誉"医王",与仲景"医圣"合称"豫  相似文献   

19.
郭焕  贾少谦 《光明中医》2003,18(3):40-41
下法是金元四大医家张子和攻邪学派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和攻邪基本理论之一 ,子和的攻邪学说不但对后世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而且对临床尤其现代的急腹症的疗效的提高功不可没 ,考其用药 ,却有一些独到之处 ,颇值商榷研习。张子和《儒门事亲》中列下药 3 0味 ,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中全部照录 ,目前仍归属泻下药的有 :(1 )攻下者如大黄、芒硝 (牙硝、朴硝 ) ;润下者如郁李仁 ;逐水如甘遂、大戟、芫花、牵牛 ;还有润下或缓下的石蜜、杏仁、皂角、槟榔等 ,这些仍在临床上习用 ,共计有 1 4味。而余下的 1 6味是子和运用比较特异的…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12,(10):2087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之攻邪学派代表人,秉家学师传,承扁鹊华佗,精《难经》之华,扬《内经》之精,著《儒门事亲》,享誉"医王",与仲景"医圣"合称"豫医双璧",是我国古代卓越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