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1年诊治甲下血管球瘤13例,所有患者都有典型症状:疼痛、触痛、冷敏感。Love's试验、Hildreth's试验、冷敏感试验均阳性,部分患者有遇冷后患指疼痛史。全部病例均采取肿瘤切除手术并依赖术后病理确诊。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临床疼痛症状均明显减轻至消失,Love's试验和冷敏感试验都转为阴性,没有出现感染及甲床畸形,无复发病例。结论:临床中必须提高对血管球瘤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完整切除肿瘤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的发病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2000年8月~2008年12月共治疗的11例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性10例,男性1例;发生于手指指腹9例,足趾趾腹2例;病变部位在环指6例,在中指3例,第4趾2例;病程最长7年未得到明确的诊治;11例Love氏试验和冷敏感试验均阳性,明确诊断后均予手术摘除,术后疼痛症状和阳性体征全部消失.结果 11例中9例经过9个月~9年的随访,有1例足趾因疼痛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术中未见有明显的瘤体,切除趾神经周围的疤痕组织后,疼痛消失.其余8例均无复发.结论 手指、足趾末节软组织血管球瘤好发于女性,并好发于环指.提高对软组织血管球瘤的认识可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手术中完整摘除瘤体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4月至2005年5月对11例血管球瘤进行诊治。肿瘤位于甲下9例,甲旁2例。11例患指均有疼痛和压痛,Love氏试验阳性。11例均作显微镜下血管瘤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个月到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指血管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病理表现可明确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球瘤的诊断、治疗及病理观察的重要性以降低术后复发。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例下肢血管球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具有局部疼痛及固定压痛特点,术前行Love氏试验(+),冷敏感实验,B超及MRI检查,全部病例均行肿瘤切除术治疗,术中取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年,无患者复发,术前阳性症状完全消失,查体呈现阴性。结论患者术前行Love氏试验,B超及MRI检查,术中依据肿瘤病理形态特点行肿瘤及包膜完整切除,有助于下肢血管球瘤患者诊断、手术和预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指端血管球瘤的诊断技巧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指端血管球瘤患者80例,采用手指正侧位X线片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微镜下切开甲床,将瘤体完整切除。结果:80例患者Love氏试验均阳性,均有疼痛和压痛。采用手指正侧位X线检查63例,其中边界较清楚的软组织结节23例,软组织病变显示不清16例,局部骨质受压凹陷24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例,瘤体内及周边血流丰富,肿瘤包膜完整,呈圆形或卵圆形,内部呈低回声。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均治愈,并且经过6个月~7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X线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指端血管球瘤的重要手段,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血管球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指末节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经常规病理学检查,均证实诊断。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2个月;19例治愈,3例甲下肿瘤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甲畸形,6例末节指骨上有压迹和硬化骨缘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症状。无一例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是手指末节血管球瘤有效的治疗方法,末节指骨上有压迹和硬化骨缘的患者术后易出现疼痛,提高手术技巧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球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0例血管球瘤患者施行血管球瘤切除手术。结果: 10例术后症状均消失,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平均随访3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血管球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球瘤的发病情况、诊断和手术方法 .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13例血管球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例,女性9例,发生部位在拇指甲下1例,示指甲下4例,中指甲下2例,甲旁1例,环指甲下3例,小指甲下1例.13例均在放大镜下行肿瘤切除术.结果 术后所有病例均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随访6个月~1年,术后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手指功能无障碍,指甲生长完好,随访时未见肿瘤复发,手掌皮瓣成活良好.结论 血管球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手术切除是治疗血管球瘤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
廖道生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0,40(1):102-102,104
手指血管球瘤是临床上少见的良性肿瘤 ,易被误诊 ,甚至因延误而要截指者。如能及时确诊 ,手术切除肿瘤 ,疗效极佳。 1 985年以来 ,本院共行手术切除手指血管球瘤 1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 1例 ,男性 4例 ,女性 7例 ,年龄 2 4~48岁。肿瘤所在部位为 :指甲下 9例 ,指甲外 (末节指肚 ) 2例 ;拇指 2例 ,示指 6例 ,中指 1例 ,环指 2例。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8年。1 1例肿瘤均行手术切除 ,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血管球瘤。术后疼痛完全消失 ,至今无 1例复发。1 .2 症状及体征本病的主要症状就是疼痛 ,可阵发性、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下血管球瘤的发病及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甲下血管球瘤的发病和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治疗结果。结果17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诊断,术后全部疼痛消失,零复发。结论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即能明确甲下血管球瘤的诊断;镜下微创操作手术彻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手指血管球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2例手指血管球瘤病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肿瘤摘除。结果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26.4个月,11例治愈,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手指外形功能较好。1例术后原切口邻近肿瘤复发,再次接受手术后治愈。结论显微镜下手术,可以提高分辨率,镜下可看到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有较明显的区别,可以保证无创操作,将肿瘤完全切除,减少复发;对甲下肿瘤患者能减少指甲遗留美观方面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颈静脉球瘤的磁共振(MRI)和血管造影(DSA)表现,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并评价术前栓塞治疗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静脉球瘤患者术前的MRI和DSA表现,手术切除前7~10天行栓塞治疗。结果7例颈静脉球瘤位于颈静脉孔区,2例位于鼓室;颈静脉球瘤体最大横径在5 cm以上有6例;在MRI信号上可见"盐和胡椒征",此征象有特异性。DSA显示颈静脉球瘤由颈外动脉供血,富血供,肿瘤染色明显。栓塞治疗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被栓塞,肿瘤染色消失或明显变浅,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少。结论MRI能够明确诊断颈静脉球瘤的发病部位和判断肿瘤的性质,DSA能够明确肿瘤供血血管和血供情况;术前栓塞治疗对减少切除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18例颈动脉体瘤全部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其中10 例行血管外膜下剥离切除,5例行肿瘤并颈外动脉切除,3例行肿瘤并颈内、外动脉切除.结果 18例手术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DSA是诊断颈动脉体瘤的金标准,确诊后通过完善的术前检查、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式选择手术治疗能获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9~2006年收治12例血管球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效果满意无复发。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8~70岁,平均39岁.病程6个月~3年。发生部位:甲下6例,指腹6例。临床表现:疼痛为主要症状,多为慢性,间歇性,局部触痛,疼痛剧烈,触痛点明显且局限。冷敏感,局部遇冷(如冬天或浸泡冷水)疼痛有加剧。保温或去除冷刺激疼痛缓解,疼痛时间从几分钟到持续数天,局部无红肿等炎性改变。临床体征:甲下血管球瘤可见局部点状蓝紫色改变,指甲可隆起,增厚,变形。甲床外血管球瘤局部皮肤可见淡青色改变。Cove试验,冷敏感试验均呈阳性。放射线拍片:6例末节指骨有肿瘤压痕。  相似文献   

15.
谭聪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09-109
目的分析甲床缘切口治疗手指末节血管球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在2007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采取甲床缘切口治疗手指末节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后完整的切除血管球瘤。结果术后患者的切口均属于I期愈合,无误诊现象,术后经过1年随访,患者手指疼痛完全消失,愈合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手指发育正常。结论甲床缘切口在治疗手指末节血管球瘤中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的效果,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梦云  林军 《重庆医学》2016,(2):250-252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手术局部切除胃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名男性,1名女性,术前有胃部不适或隐痛症状。肿块位于胃窦部黏膜下层或肌层。镜下表现为小而圆形细胞围绕扩张的血管呈结节状、巢团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 vimen-tin 和 SMA 均为弥散阳性,h-caldesmon 及 calponin 均为部分阳性。结论胃血管球瘤比较少见,临床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确诊。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局部手术完整切除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恶性胃肠道间质瘤2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胃肠道恶性间质瘤 (GIS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该组胃肠道间质瘤 2 5例 ,其中 14例位于胃 ;8例发生在小肠 ,其中 2例位于小肠系膜 ;结肠 2例 ;直肠 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道出血 (占 6 4 % ) ;腹部包块 (占 2 4 % ) ;体检发现贫血 (占 8% ) ;B超检查发现肝转移病灶 (占 4 % )。术前均行内窥镜、B超及CT检查。术前仅 3例病理确诊 (占12 % )。均行手术切除 ,无手术死亡。其中局部切除 18例 ,7例扩大切除 淋巴结清扫。 2 1例患者获得随访 3~38 6个月 ,术后 1年内复发 7例 (其中肿瘤大于 7cm 6例 )占 33%。死于GIST 8例 (均为肿瘤大于 7cm及伴肝转移病例 )占 32 %。 4例患者术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格列卫 )辅助化疗 3~ 7个月 ,至今全部存活。结论 GIST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 ,术前确诊率低 ,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确诊率。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是否转移有关。治疗以手术局部切除病灶为主 ,有条件的患者建议辅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 ,有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曾光 《广西医学》2003,25(7):1318-1320
血管球瘤是发生于正常血管球的良性肿瘤 ,临床上很少见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四肢甲下 ,其他部位极少见 ,易被误诊 ,甚至因延误而要截肢者 ,如能及时确诊 ,手术彻底切除肿瘤 ,疗效极佳。 1 994年以来 ,本院共行手术切除手指血管球瘤 7例 ,效果极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7例 ,男性 2例 ,女性 5例 ,年龄 1 8岁~ 4 5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7年 ,肿瘤发生部位 :手指甲下 6例 ,指甲外 (末节指腹 ) 1例 :示指 4例 ,中指 2例 ,环指 1例。均为单发。瘤体 2~4mm。 7例无 1例为首诊确诊 ,误诊时间最长 7年 ,平均 2 6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5 MHz高频超声小探头检查对血管球瘤的术前诊断价值及定位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间本院病理确诊为血管球瘤的病例,对有完整术前超声检查记录、病历资料、手术记录及病理结果的手指、足趾占位性病例进行分析,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 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血管球瘤共53例,皆为单发病灶;男∶女为13∶40,年龄15~70岁,平均 (39.9±12.0)岁。其中51例良性,2例恶性潜能,无恶性病例。手指、足趾 (48/53,90.6%)分布较其它部位多,尤其以甲下、甲沟旁及指腹 (48/53,84.9%)分布最多。手指、足趾部位血管球瘤病灶最大径〔 (6.2±2.7) mm,范围2~13 mm〕较其它占位病灶〔(15.6±9.8) mm〕小(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15 MHz超声小探头对手、趾部位血管球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及阳性似然值分别为:90.3%,96.8%,94.0%,28.2%,而12 MHz的分别为:58.8%,93.5%,84.0%,12.8%。术前经15 MHz超声检查诊断为血管球瘤者同时给予标记定位后行微创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 结论 术前高分辨率的15 MHz高频小探头对手指、足趾部位的血管球瘤可作为首选影像诊断方法,且可用于术前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0.1岁;平均孕产次分别为3,1.7;33.3%患者有子宫相关手术史.临床表现主要为盆腔包块(4/6),月经改变(2/6),无1例术前确诊,均以“子宫肌瘤”收治.术中瘤体呈白色条索状分布,沿子宫血管方向生长,6例均为术后诊断.40岁以上病变弥漫者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肿瘤切除,病灶局限于宫体的年轻患者行病灶切除.随访时间1-25月,1例复发(首次手术时未全部切除肿瘤).结论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育龄期女性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组织检查,手术宜彻底切除肿瘤累及区域,术后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