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芸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6,4(4):46-46
1.目的
通过胸腔闭式引流以排出胸腔液体或气体,迅速消除术后残腔,使萎陷的肺和残余的肺得以充分膨胀,以保持胸腔两侧压力平衡,避免发生纵隔摆动引起心肺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
放置橡皮引流管引流是腹部外科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按传统方法术毕包扎引流管时,根据外科引流原则,将引流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后再丝线捆扎,待患者回至病房交接班后病房护士再衔接引流管。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方法易在引流管上留下痕迹或损伤引流管、衔接引流袋时病房护士需费力地拉断捆扎的丝线,易使引流管内 相似文献
3.
在腹部外科手术后 ,我们比较了普通引流管与自行设计的双气囊引流管的临床效果 ,结果表明 ,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中男 92例 ,女 36例 ,均为腹部外科手术后需置引流管者 ,14~ 6 9岁 ,平均 41 5岁 ,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普通乳胶管引流 70例 ,其中因感染放置引流 5 1例 ,因渗血、渗液放置引流 19例 ;乙组用双气囊引流管引流 5 8例 ,其中因感染放置引流 43例 ,因渗血、渗液放置引流 15例。乙组 3h充放气 1次 ,充气时间约 5min。术后记录引流量、拔管前B超检查引流管周围有无液体… 相似文献
4.
5.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手术后引流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分别为96.67%、91.67%,对照组分别为78.33%、71.6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外科引流管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提高对患者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全科护理》2017,(24)
目的:研制与探讨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固定头部引流管。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留置的38例头部引流管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3月31日留置的40例头部引流管、12例胃管、2例空肠营养管作为试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及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对头部引流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管道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折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能二次固定头部引流管,减少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临床上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常在手术病灶清除术后放置冲洗管和引流管,在护理操作中很不方便,而且损伤大,感染机率高,引流管易出现堵塞,导致肢体肿胀,冲洗液渗漏等情况。我科于1999年采用了双腔冲洗引流管治疗化脓性骨髓炎,经临床35例患者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龙正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1):68-69,80
目的观察应用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将64例泪小管断裂患者根据手术选用的支撑材料不同分为2组,应用泪道引流管作为支撑的作为研究组,既往应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作为支撑的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插管成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痊愈率(80.95%)和插管一次成功率(95.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泪道引流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推荐选择,疗效肯定,可以有效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12.
泌尿外科的病人多带有各种引流管。引流管是保证手术成败和疾病痊愈的关键之一,引流管的脱落或梗阻往往会造成手术的失败,或引起逆行感染,增加病人不应有的痛苦,所以如何管理好引流管是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泌尿外科常用的引流管(图1): 相似文献
13.
在腹部手术中正确应用引流不仅可以防止感染或感染的扩散,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而且能避免许多饼发症。在某些情况下,引流的应用与否,可以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生命的安危。但引流物是异物,其本身又可引起併发症。因此,如何权衡其利弊,正确选用引流,在农村基层医院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兹将我们近10年来,腹部手术使用引流 相似文献
14.
术后在手术部位放置引流管,可使渗血排出体外,促使炎症消退,感染减轻,从而使创口早期愈合。引流管的选择、放置部位、长度以及管子的硬度,都影响着手术的成败,切口的愈合,有时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现将其应用介绍如下: 一.“T”型管1.意义:“T”型管常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使胆汁引流至体外,以降低胆管内压力,避免胆汁漏出而引起胆汁性腹膜炎,使胆管内炎症迅速消退;还可使感染性胆汁,不逆流到肝内,减少对肝脏的损害;可防止术后胆总管狹窄、梗阻;对泥沙样结石手 相似文献
15.
1 传统引流装置的弊端 常规是将灭菌后的乳胶管 (直径 4mm~ 5mm )接于腹穿针尾部进行腹水引流 ,引流速度须用调节夹调节。临床工作中发现 ,传统引流装置有以下不足 :①腹腔穿刺成功后 ,穿刺针尾部与引流管连接时由于穿刺针大部分已穿入病人腹腔 ,暴露在皮肤外面很少 ,故连接过程中易造成针头左右摆动 ,增加病人创伤与痛苦 ;②穿刺成功后 ,连接引流管时须抽出穿刺针的针芯部分 ,可出现腹水外溢 ,造成环境污染 ;③如果乳胶引流管口径与穿刺针尾部不配套 ,容易造成引流过程脱节或连接困难 ;④乳胶管遇高温易老化 ,出现黏连 ;⑤须另配… 相似文献
16.
17.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是治疗颅内感染、引流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方法,但若操作不当,也可出现多种并发症。脑脊液过度引流可导致硬膜下积液、硬膜下出血、甚至脑实质内出血,危害生命,发生率约10%[1]。本院神经外科自行改装可调速腰大池持续引流管并应用于临床,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给氧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但常出现给氧装置不够用的情况。因此,我科将一次性Y型引流管应用于共用一个流量表的多个患者给氧,使用方便,利于护理工作的进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有一个患者身上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管道,如鼻饲管、输液管、气管内泵药、胃肠营养管、膀胱冲洗管等,用于引流的如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导尿管等,极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对不同管道进行管理,尤其在工作繁忙时提高护士快速识别不同管道的目的,防止差错发生,我们进行分类并给予标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1)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固定胸腔引流管的有效措施。方法 自行研制胸腔引流管固定器,应用于28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固定效果满意度,有无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发生。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胸腔引流管滑脱、扭曲及皮下气肿,疼痛可耐受,患者对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此固定器可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引流管固定,能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滑脱和术后疼痛问题。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 固定; 革新推广中图分类号:R47;R19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1-0073-0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