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黏附因子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利用窒息法制造心脏骤停大鼠模型,将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乌司他丁组,每组9只。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2h,测定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 max),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测定心肌组织CD11b、ICAM-1水平。结果:与复苏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心功能有所改善,心肌组织病变减轻,CD11b、ICAM-1水平显著下降。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黏附因子CD11b和ICAM-1表达,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中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期间肺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健康成年犬分为对照组(C组,n=6)和乌司他丁组(U组,n=6).建立CPB模型,两组均在转机前(T1)、阻断升主动脉15 min(T2)、45 min(T3),开放30 min(T4)、60 min(T5)取肺组织和静脉血.测血浆黄嘌呤氧化酶(XOD)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及光镜检查.结果 CPB后,U组各时点血浆XOD含量、肺组织MPO活性及肺组织ICAM-1的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ICAM-1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组织内聚集及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CPB后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CD11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CD11b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复苏(CPR)组、乌司他丁组,每组各10只大鼠.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采用干湿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ELISE法检测大鼠脑组织CD11b水平.结果 ①脑组织含水量:CPR组为(80.4±2.0)%,较对照组(76.7±1.3)%显著增加(P<0.01);乌司他丁组(77.6±1.5)%,较CPR组显著减少(P<0.01).②脑组织CD11b含量:CPR组为(620.488±38.723)ng/mg,较对照组(453.189±121.403)ng/mag明显增高(P<0.01);乌司他丁组(476.875±114.686)ng/mg,较CPR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CPR早期即可发生脑水肿,脑组织CD11b水平显著增加;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和脑组织CD11b水平.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体外循环中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方法:60例1岁以下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UTI20000U/kg,溶解于20ml生理盐水中)和对照组(C组,20ml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体外循环不同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中性粒细胞整合素β-2亚族中的CD11b/CD18的蛋白表达量并观察其变化;检测血气值并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体外循环后两组ICAM-1和CD11b/CD18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RI上升,但乌司他丁组各相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体外循环中,ICAM-1、CD11b/CD18和RI值均有明显升高,乌司他丁可减缓此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应用于体外循环(CPB)中对犬心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用杂种犬20只,随机平均分为乌司他丁实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U组在CPB预充液中加1万U/kg乌司他丁,并于CPB转机开始前即经静脉再给1万U/kg乌司他丁持续滴注。C组常规建立CPB并转机。分别于CPB转机前10min(A时点)和CPB转机后60min(B时点)两个时点,切取犬心肌右心耳组织,检测心肌组织ICAM-1表达量;记录CPB建立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灌注时间、CPB转机时间、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两组实验犬心肌组织中,ICAM-1的表达量在B时点较A时点均明显增高,但在B时点U组ICAM-1表达量低于c组(P〈0.05)。结论CPB时,心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心肌组织ICAM-1表达上调,乌司他丁可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进而保护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产生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乐涵波  张永奎  张斌杰 《浙江医学》2005,27(2):84-86,8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8例心脏手术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20例)在转流前静脉注入、预充液及转流液中加入乌司他丁各30万单位;对照组(18例)同时加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在全身肝素化前、肝素化后10min、转流30min、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及术后24h分别检测两组病人血小板数(PL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阳性表达量和平均荧光强度(MFI)的变化.结果肝素化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肝素化后10min乌司他丁组CD62p阳性表达量和MF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转流30min和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乌司他丁组PLT、PAGM及CD41a、CD42a、CD61、CD62p的MFI和CD62p阳性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0.01);术后24h乌司他丁组PLT、PAGM及CD42a、CD61、CD62p的MFI和CD62p阳性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0.01).对照组术后24h与肝素化前比较,PLT、PAGM及CD42a、CD61、CD62p的MFI和CD62p阳性表达量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或<0.01);乌司他丁组术后24h与肝素化前比较,只有PAGM及CD62p阳性表达量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在CPB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中肺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直视手术患者60例,分别设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5个时间点分别检测中性粒细胞弹性酶(NE)、白介素(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在主动脉开放后的3个时间点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具有抗蛋白酶分解、调节细胞因子和减少氧自由基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乌司他汀(Ulinastatin)对婴幼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B组UTI 1万UI/kg,C组UTI 2万UI/kg。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开放主动脉后5min(T2),CPB结束后2h(T3),6h(T4),和24h(T5)各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别于术后2h和6h记录气道平均压,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计算肺泡氧合指数(OI)。结果 血浆IL-6的水平在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IL-10的浓度体外循环中及术后各时点C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TNF-α的浓度体外循环中C组低于A组(P<0.05),IL-8的水平3组各时点均无明显差异(P>0.05),OIC组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UTI2万UI/kg可抑制IL-6的释放,对TNF-α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IL-10的释放明显上调。UTI通过上调IL-10的抗炎作用和对炎性介质不同程度的抑制,可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炎性反应,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剂量UTI组(8000U/kg)和高剂量UTI组(12000U/kg)。手术过程中在体外循环加入不同剂量的UTI,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手术切皮前(T1)、停用CPB1h(T2)、4h(T3)、24h(T4)时间点肺功能指标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静态顺应性(Cs)、肺动态顺应性(Cd)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术后PIP、Pplat、AaDO2较CPB前显著增加(P〈0.05),而Cs、Cd均下降(P〈0.05)。术后T2、T3时点两UTI试验组的PIP、Pplat、AaDO2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s、Cd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UTI组在T2、T3时点PIP、Pplat、AaDO2分别较低剂量UTI组显著降低(P〈0.05),而Cs、Cd在上述时点较低剂量UTI组增加(P〈0.05)。结论在CPB瓣膜置换术中,UTI能减轻肺损伤,改善肺功能。在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方面,UTI12000U/kg作用明显优于8000U/kg,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胆管炎时大鼠肝组织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胆道感染时ICAM-1 mRNA在肝组织的定位及转录表达强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MN表达CD11b及CD18的阳性率.结果:ICAM-1 mRNA原位杂交显示胆道感染3 h后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肝小叶中央静脉内皮细胞阳性反应增强,12 h阳性反应最强.斑点杂交显示胆道感染后3 h肝组织ICAM-1 mRNA含量开始增高,12 h达高峰.循环PMN表达CD11b和CD18的阳性率3 h以后明显增高.结论:胆道感染大鼠肝窦内皮细胞等表面ICAM-1与循环PMN表面CD11b、CD18的表达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和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气管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脑复苏(CPR)组、地塞米松(DXM)组,每组各10只大鼠。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检测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结果①脑组织CD11b含量:CPR组为(620.488±38.723)ng/mg,较对照组(453.189±121.403)ng/mg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组(770.060±156.847)ng/mg,较CPR组(620.488±38.723)ng/mg显著增加(P<0.01)。②脑组织ICAM-1含量:CPR组为(207.448±37.279)ng/mg,较对照组(113.447±31.116)ng/mg明显增高(P<0.05);地塞米松组(283.838±96.326)ng/mg,较CPR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CPR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显著增加;应用地塞米松进一步增高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心肺复苏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和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夹闭气管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心肺脑复苏(CPR)组、地塞米松(DXM)组,每组各10只大鼠。于自主呼吸循环恢复后2h检测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结果①脑组织CD11b含量:CPR组为(620.488±38.723)ng/mg,较对照组(453.189±121.403)ng/mg明显增高(P<0.01);地塞米松组(770.060±156.847)ng/mg,较CPR组(620.488±38.723)ng/mg显著增加(P<0.01)。②脑组织ICAM-1含量:CPR组为(207.448±37.279)ng/mg,较对照组(113.447±31.116)ng/mg明显增高(P<0.05);地塞米松组(283.838±96.326)ng/mg,较CPR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CPR早期大鼠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显著增加;应用地塞米松进一步增高脑组织CD11b及ICAM-1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黏附分子CD11b与ICAM-1在PMNs跨内皮移行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1b与ICAM-1在多形核白细胞(PMN)跨内皮移行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于3.0μm孔径大小聚碳酸膜上直至其长成单层,然后移入48孔两室趋化板内,脂多糖(LPS)分别刺激PMNs及HUVECs,取其中一部分分别用CD11b单抗I、CAM-1单抗、CD11b ICAM-1单抗处理,PMN移行率通过计数跨越内皮细胞的PMNs数决定。结果LPS激活PMNs和HUVECs后,PMN跨内皮移行显著增加[(168.77±3.60)%,P<0.01)],CD11b单抗和ICAM-1单抗可分别减少这种移行至(122.90±4.65)%和(114.90±6.06)%。合用两种单抗可使移行率进一步降低至(93.00±5.21)%。结论黏附分子CD11b与ICAM-1的表达影响着中性粒细胞的跨内皮移行作用,且这两种分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VI粘附分子表达与皮肤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和电镜超微结构研究32例CVI患者和8例正常对照组。结果:①class2~3级EC—ICAM-1和PMN—CD11b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lass1级和对照组(P〈0.05),class2-3级和classl级PMN—CD18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相关分析显著,ICAM-1表达与CD11b和CD18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③电镜超微结构证明;PMN与Ecs粘附导致皮肤微血管病变。结论:CVI血浆TNFα、IL-1β增高,上调ICAM-1和CD11b/CD18表达,并介导PMN粘附于ECs,导致ECs和组织损伤,可能是静脉溃疡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 ,检测 33例正常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 (MFI)和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自然分娩儿脐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MFI均低于择期剖宫产儿脐静脉血、4~ 2 2日龄自然分娩儿静脉血和 4~ 18日龄择期剖宫产儿静脉血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四组间CD11b阳性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1)。结论 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MFI,不影响阳性细胞百分率 ;生后 4~ 2 2天时此影响已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 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方法 49例无临床肾病、非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伊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组 ,另设正常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CD11b/CD18 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CD11b/CD18 表达增高 ,肿瘤坏死因子 -α水平也明显增高 (P<0.01)。与氨氯地平治疗组比较 ,伊贝沙坦治疗3个月后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CD11b/CD18 表达、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肿瘤坏死因子 -α明显降低 (均P<0.01)。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与肿瘤坏死因子 -α浓度降低和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 表达的下降呈正相关 (r=0.55 ,0.64,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 18 表达增高 ;伊贝沙坦独立于降压作用外保护肾脏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D11b/CD18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54在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HSP患儿及20例正常小儿外周血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AMS)CD11b、CD54的表达.结果 (1)HSP组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L)、单核细胞(M)、多形核细胞(PMN)表面CD11b、CD54的阳性细胞百分率(PPC)和(或)平均荧光强度(MFI)普遍上调(P<0.05或P<0.01),其中以M的AMS上调最为显著;(2)HSP肾炎组与HSP非肾炎组比较:三类白细胞表面CD11b 、CD54的PPC和(或)MFI表达上调,CD54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结论 (1)AMS在HSP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三类白细胞表面CD54表达均同时上调的水平有可能作为判断HSP病情程度的免疫学指标;(3)本研究结果可能为HSP的抗黏附疗法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半叶马尾藻多糖对HL-60细胞CD11b、CD11a表达的影响.方法 MTT研究半叶马尾藻多糖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对CD11b、CD11a表达的影响.结果 半叶马尾藻多糖能增高CD11b、CD11a的表达率,且作用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半叶马尾藻多糖在体外可影响HL-60细胞CD11b、CD11a的表达,提示其在抗肿瘤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