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彬  王平 《中原医刊》2003,30(4):1-2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按诊断标准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00例,随机分为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组(50例)和干扰素对照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氨酶及HBeAg、HBVDNA的变化。结果: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组的转氨酶复常率,HBeAg及HBVDNA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胸腺肽能促进HBeAg的阴转,抑制HBV的复制,提高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干扰素联合大剂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α-1b。治疗1年后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2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柔肝煎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以柔肝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E抗原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阴转率未见显著差别(P〉0.05),但治疗组HBeAg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均小于0.01,有统计学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柔肝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的控制总体效果好于单纯应用拉米夫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乙肝汤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自拟乙肝汤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45例,随机选取15例为干扰素对照组,30例依据中医辨证,以自拟乙肝汤进行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对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较稳定持久。结论:乙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该类干扰素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药物之一。为探讨最佳剂量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本课题观察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IFN-α2b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自拟虫草蚂蚁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拟虫草蚂蚁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8例,与复方益肝灵治疗的54例作对比。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虫草蚂蚁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少。用药方便。  相似文献   

7.
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_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赵敏,熊诗松,巴秋菊,单英,周灵杰,刘欣,买凯(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干扰素;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治疗自1990年5月起,应用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1(商品名干扰灵).试验治疗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干扰素-α 300万IU每日肌肉注射2周(诱导期),后用300~500万IU每周3次肌肉注射6个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3个月(其中26例使用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在必要时加用护肝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抗病毒而只给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并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ALT、AST、HBeAg转阴率、HBe触与HBeAb转换率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文献资料分析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 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又能够较单用干扰素-α 增强抗病毒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 《中原医刊》2007,34(3):82-82
目的 探讨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60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之诊断标准。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2b(安达芬)500万U,前半个月每日1次,然后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续应用6个月,同时联合应用苦参素针6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2个月。对照组单用α-2b干扰素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前后血清ALT均有明显改变,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68%和62%,对照组为45%和41%,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HBV—DNA、HBeAg持续阴转率分别为62%和56%,对照组为41%和37%。治疗组远期抗病毒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α-2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较单用干扰素治疗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酸(HBVDN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7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PHC患者同时检测HBVM和HBV DNA,根据HBVM组合模式进行分组分析。结果:HBVM组合模式中以HBsAg、HBeAb及HB—cAb(小三阳)的感染模式最多;小三阳组、HBsAg+HBcAb组、HBsAg+HBeAg+HBcAb组的HBVD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PHC大多数存在着HBV—DNA复制活跃状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是最实际的防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四君子汤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选择初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检查符合干扰素-a用药指征,治疗组给予黄芪四君子汤联合干扰素-a,对照组单用干扰素-a,疗程均为48W。结果治疗组可以较快改善症状、体征、肝脏炎症(P〈0.05)、降低病毒载量(P〈0.05),以及升高白细胞。结论黄芪四君子汤联合干扰素-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a,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并可减轻干扰素-a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与苦参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干扰素-α300万IU每日肌肉注射2周(诱导期),后用300~500万IU每周3次肌肉注射6个月,苦参素0.6g静脉滴注1~3个月(其中26例使用苦参素胶囊0.2g口服,每日3次),在必要时加用护肝治疗。对照组45例不采用抗病毒而只给护肝治疗。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疗效,并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ALT、AST、HBeAg转阴率、HBeAg与HBeAb转换率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和文献资料分析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既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又能够较单用干扰素-α增强抗病毒的效果,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首届国际肝炎会议(ISH'97)于1997年8月在北京召开,内容涉及肝炎与肝病各方面的问题。现仅将有关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方面的进展,向读者作一简略介绍。1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1.1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疗法美国AN-NaS.F.Lob作了《乙型肝炎治疗新进展》综述性讨论。她首先指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使肝脏疾病得以缓解,并防止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现在在大多数国家中α-干扰素是唯一被批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使用一个标准疗程的α-干扰素疗法(指用了300万uα-干扰素,隔日1次,3~4个月…  相似文献   

14.
曾蜀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4):153-154
目的:探讨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三种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每组各41例。分别给予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48周后比较三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改变程度、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扰素组、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HBeAg转阴率分别为9.76%、29.27%、34.15%,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6.59%、60.98%、56.09%,ALT复常率分别为41.46%、58.54%、68.29%,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拉米夫定组、阿德福韦酯组各项指标疗效均高于干扰素组。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均为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我国多发、常见病,是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于扰素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率低,不良反应大,价格相对较高,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应答率,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治疗效益最大化。我们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干扰素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路显锋  王晓丹  冯建鹏 《医学综述》2012,(19):3226-3228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目标是清除乙型肝炎病毒(HBV),阻断HBV复制,只有清除HBV才能阻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发展,减少并发症。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抑制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两大类。近年来核苷类似物成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热点,该类药物抗HBV作用较强。现主要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安全性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发区,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1.3亿人,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发生肝硬变,乙肝相关的肝硬变患者有20—50%发展为原发性肝癌,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如得不到抗病毒治疗,最终40%死于肝衰竭或肝癌。所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更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采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阿德福韦酯联合α1b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和α1b干扰素联合治疗,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与HBeAg转换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α1b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共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仅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络化纤丸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未出现严重毒副作用,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胸腺肽组、干扰素组及联合治疗组,观察3组治疗6个月至1年后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血HBVDNA的阴转率及治疗6个月后随访半年的HBVDNA的阳转率.结果 治疗6个月至1年后联合组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HBVDNA的阴转率,YMDD变异复常率均高于单用胸腺肽组、干扰素组,随访半年的HBVDNA的阳转反跳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肽联合干扰素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