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紧扣护理专业特点,强化应用解剖学知识教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方法分析护理教育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改革,突出护理特色,对解剖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果在我院2007级、2008级、2009级国际护理班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应用解剖学知识教学,大大提高了其护理操作动手能力。结论随着医学模式和整体护理观念的转变,护理专业形态学教学应尽量紧扣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和护理技能的提高来开展。  相似文献   

2.
浅谈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护理专业解剖学的教学改革.调查了护理临床工作中的常用的技术操作,依据调查结果对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并统计了学生的实习技能考核成绩.通过教学改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临床医学更是如此。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缩短基础与临床的距离,加强常见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的密切联系,引入临床思维能力教育,注重临床实用技能与解剖教学相结合。从而把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去以达到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核心店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从而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和哲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本文将介绍解剖学中如何联系临床要点。  相似文献   

4.
胡哲  李志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2,(22):5514-5515
目的研究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人体三维模型在医学影像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层厚为0.625mm的CT影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3.0对其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模型应用于2011级医学影像专业的解剖学理论教学中,并和2010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应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3.0进行图像重建,清楚直观地再现了三维结构,学生反应良好,成绩显著提高。结论使用三维重建可直观显示人体三维结构,用于解剖学教学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医学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的矛盾较为突出。该文就如何从实验、教学手法、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护理专业应用解剖学教学阐述了一些看法,认为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应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2+4"教学模式,探讨其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以辽宁医药职业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人体解剖学课程,1和3班(共55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4和5班(共57人)为试验组,采用"2+4"教学模式。结课后,对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分段情况、综合成绩平均分进行比较,并调查试验组学生的课堂感受。结果试验组学生对"2+4"教学模式的课堂感受持肯定态度,大部分认为其对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和课堂氛围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成绩的优秀率以及均分明显更高(均P0.05)。结论 "2+4"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在其他基础医学教学甚至专业教学中加以推广,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教学方法,以减小护生从学习到临床实践的鸿沟。方法:将2009级两个班级101名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2009级护理1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案,2009级护理2班采用新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说明。结果:护理2班的学生在动手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及临床适应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护理1班。结论:有效的教学方案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减少护生对l临床工作的恐惧感,从而缩减了护理专业的学生从学习到临床实践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学实验教学在高职专科护理专业学生系统解剖学形态学构建与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我校高职专科护理专业4个班,共252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于2010年秋季学期内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一学期结束后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相比较,明显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的掌握、动手及表达能力较对照组学生显著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结论在高职专科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PBL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寻找提高解剖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方法:以我校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这一学期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这一学期教学工作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结果:解剖学教学中存在轻实践、教学方法落后、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完善教学工作中,要改进解剖学教学方式,增加解剖实训课,加强专业教师的培训。结论:通过有效的对策,可以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护理专业人员通过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可以初步细致全面的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形态,易于对全科的掌握。基于护理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不能生硬的应用临床医学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式。革新教学方式,编写适应现状的教材,培养新型的教师队伍,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应用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提高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实习护生80名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法进行教授,研究组护生给予视频教学法进行教授。两种不同教学法下,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沟通协作能力、课堂气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作技巧性、操作熟练程度、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8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及教学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在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生对视频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更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提高更加明显,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中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90名护理专升本学生,按照上课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授课,使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和综合技能考核进行评价。结果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95,-2.462,-2.940,-2.453,-2.468,-4.075,P值均<0.05)。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综合技能中团队协作能力、操作实施过程、临场应变能力、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技能总分的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Z值=-5.69,2.70,-4.21,5.91,4.79,P值均<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可以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超声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6月期间30名超声介入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超声介入护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纳入观察组(15名);一组在超声介入护理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纳入对照组(15名);分别在学期开始前和学期结束后对所有护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护生在学期开始前与学期结束后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评分以及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度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学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反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超声介入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水平,达到更好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以及各项能力培养效果,并使护生更具学习兴趣、对教学工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2019年该院护理专业在读学生中选择170名,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组内包含85名学生)和对照组(组内包含85名学生)。观察组学生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实施妇产科护理教学,观察组学生则采取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实施妇产科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护理病案书写考核成绩、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都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6.47%),明显比对照组学生(80.0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的认可度,都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病案书写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基础医学教学着手培育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对疾病综合判断水平。方法人体结构学是医学教育前期课程,其教学内容要与临床知识结合如:局部应用解剖知识与静脉穿刺、肌肉注射、导尿、气管插管等相结合。结果我们在开展人体结构学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中,尽可能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知识相结合,对于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结论为尽早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从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开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对疾病综合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化病人情境教学对提高老年护理教学中护生临床应对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800名学生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基本情况一致,2017级400名同学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8级400名护生为试验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病人情境教学法进行临床情境教学训练,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及临床应对能力的总得分。结果在试验组老年护理教学中应用标准化病人情境教学,试验组学生从事老年护理的就业意向高于对照组,临床语言沟通能力、突发情况应对能力、健康教育能力3项临床应对能力考核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病人对老年护理教学中高职护生临床应对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娅娟  李惠萍  吴卫琴 《中国校医》2013,27(8):611-612,614
目的比较2种不同评价方法在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5名三年级护理本科生,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2周的教学实习过程中,分别应用书写整体护理病历和撰写护理个案论文2种评价方法。教学实习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认为书写整体护理病历评价教学实习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临床思维的能力,撰写护理个案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其护理信息能力和掌握科研方法。结论 2种评价方法各有特色,应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平台和机会。  相似文献   

18.
护理实践教学作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延续重要方式,在临床护理要求不断提高下,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逐渐被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所取代,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成为现阶段护理实践教学工作人员工作重点。目标教学法作为目前最为新颖的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在以实习学生为主体的同时,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及计划,有效提高了护理实践教学效果。将其应用到ICU护理实践教学中,可达到激发实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加强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素养的效果,对于提升ICU护理实践教学质量及效果、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先进教育管理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该院普外科实习的64名护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教学法,干预组实施先进护理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护理课程考核成绩与护理教学管理效果。结果相对对照组,干预组护生的各项考核成绩均较高,且护理教学管理效果也显著较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各种先进的护理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大大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普外科护理教学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