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茶博士答疑     
《健康天地》2010,(1):66-67
<正>冲泡茶叶最好别超过三次问: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  相似文献   

2.
阳光 《健康天地》2011,(7):39-39
<正>喝茶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尤其是老人,每天喝几杯香茶,确实有很多好处,但可能你对喝茶的好处还不是很了解,那么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盘点一下喝茶的好处吧!据国外媒体最新报道,每天喝三杯茶,可发挥多种抗病保健效果。专家建议,早中晚各一杯茶,泡茶时间至少5分钟,让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溶于热水中。红茶、绿茶、白茶和乌龙茶四种主要茶叶中都含有促进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韩星海 《健康天地》2011,(11):69-69
<正>生活就是一杯茶,喝着品尝有门道。每当三五成群的知己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好茶,悠闲地搓着麻将,东拉西扯,侃大山,好像是以茶人身份自居,实际上是位茶客或喝茶人而已。另外还有一种,常把卖茶人或者将种茶人、从事茶叶加工的人说成茶人,也不完全正确,其实茶人是一个雅称。  相似文献   

4.
<正>厦门自古就是中国第一输出茶口岸,当地民众酷爱喝茶,称茶叶为"茶米",意谓在生活中,茶和米是同样重要的。在厦门喝茶是件很天经地义的事,就如吃饭睡觉一样,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走进厦门大街小巷,你会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缕缕茶香。在炎热的夏季,在热闹的中山街,几乎家家店铺都摆放着茶台茶杯。除茶叶店、茶社外,有些店铺的茶是自己喝不出售的,这也是厦门一景。不过,如果远道而来,大汗淋漓的客人口渴得不行,进门讨一杯茶喝,好客的厦门人是不会拒之门外的。因此,若要到厦门游玩,喝茶是不容错过的事。  相似文献   

5.
<正>有人说,林清玄的作品意境"最清明",声音"最玄妙"。多年喝茶,林清玄慢慢从茶道中悟出了生活之道。在林清玄看来,每天的生活其实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这正如他在《大茶壶与小茶壶》中所写:"一个能在泡茶时专心的人,工作也会专心。因此,泡茶给人喝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茶叶反复冲泡,直到喝不出味道为止;有些人则冲泡一两次就赶紧换茶叶。这两种做法哪种正确,一杯茶究竟冲泡几次比较好?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君峰认为茶叶冲泡次数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7.
<正>"茶香一缕挽平实",这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句子,这句子让我从心底里涌出如茶般的某些味道来。我们的生活中少不了清茶,自然也少不了朋友。佛家讲究一个"缘"字,聚是缘,散也是缘。一撮茶叶,从茶树上被采撷被制成茶叶,最终成为你手中的一杯清茶,是一种缘分。茫茫人海中一个人能和你相识相知最终成为朋友也是一种缘分。朋友相交淡如水,不也如茶的淡  相似文献   

8.
辽凝 《健康天地》2011,(11):15-15
<正>很多人会长途跋涉前往孟加拉东北部寂静的小镇斯里蒙戈尔镇,为的只是喝上一杯"七层茶"。罗梅什·拉姆·古尔就是这种"七层茶"的发明者。效仿者们虽已琢磨出"五层茶"的泡法,却至今没有一个人能弄明白古尔"七层茶"的秘密。古尔将当地4种不同品种的茶叶——3种红茶和一种绿茶,泡好之后倒在一起,再加上牛奶和各种调味  相似文献   

9.
<正>在乡野喝凉饮,过去是一匹罐,如今多为三匹罐。"匹"者,土语是片的意思。农人认为,能说一匹布、一匹马,就能说一匹叶、一匹人,婚姻不是也讲"匹配"吗。"一匹罐",即一片茶叶可泡一罐茶;同理,三匹罐就是三片茶叶泡一罐茶。一匹罐的茶树高大,叶呈椭圆形,甚肥厚,四季常青。每到秋季,家家户户搭梯采叶,晒干后供一年所需。此树甚  相似文献   

10.
茶席之魂     
<正>去年我参加了在天福茶学院举办的茶席学术交流展,并受邀展出三席,该学术交流展名称为"品赏各地名茶",在蔡荣章老师强烈主张下,此次茶席展以每位与会者至少能喝上一杯茶为泡茶基本目的,所有司茶备受考验的是供茶能力。曾参加过其它茶席展,有些情况叫人非常尴尬难以释怀,排荒谬之首的是"茶席展非得泡茶吗?"只能急切回报三字真言"那当然",如果将罕贵茶具一字摆  相似文献   

11.
杨秀梅 《健康天地》2010,4(3):63-63
<正>父亲每天一杯茶是多年的习惯了,怎样对喝茶感兴趣的,里面有一小段典故。父亲第一次登母亲家的门,母亲为父亲泡了一杯茶,父亲由于紧张,咕咚咕咚几口便喝下了,那时还不明白茶应该是慢慢的品,喝完随口说了句:"是龙井吧!"其实父亲在这之前从不喝茶,只凉开水解渴,  相似文献   

12.
丘濂 《健康天地》2011,(6):12-13
<正>在六大茶类中,红茶因其历史文化和自身特性,最有可能在年轻人中形成品饮的潮流小衣说他几岁的时候,偷喝过爸爸的茶。"大概是某种绿茶,茶缸里的茶舒展起来占了缸子的2/3。我喝了一口,然后觉得昏沉沉的,以后再也不想碰茶。"直到2005年,小衣去参加印度麦卡巴里茶叶公司的一个时尚"派对",他才发现茶原来可以是这种滋味。"当时我在为广告和一些歌手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各有妙处。 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舒适。 埃及人喝甜茶 埃及人喜欢饮甜茶。他们招待客人时,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入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表示对  相似文献   

14.
当你走进热气腾腾的韩国火锅料理店,服务员首先给你端上的是一杯洋溢着大麦清香的茶。据说,韩国人就是利用大麦养胃消滞的。还有人说,喝大麦茶,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甚至还有人说,韩国有那么多俊男靓女,就是因为他们经常以大麦茶代水喝,既调理了脾胃,也滋养了肌肤。这些说法可信吗?  相似文献   

15.
<正>"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前一句是物质,后一句是精神。如果这两者都搞好了,可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了,两手抓就两手都要硬。业内人士说,喝茶是一种境界。更有大内高手云,茶是一种禅,随便不得。雪芹先生在《红楼梦》里好像也借谁谁之口说过:一杯为品,两杯为喝,三杯则为饮(饮驴的饮)。若以此标准,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当你走进热气腾腾的韩国火锅料理店,服务员首先给你端上的是一杯洋溢着大麦清香的茶。据说,韩国人就是利用大麦养胃消滞的。还有人说,喝大麦茶,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甚至还有人说,韩国有那么多俊男靓女,就是因为他们经常以大麦茶代水喝,既调理了脾胃,也滋养了肌肤。这些说法可信吗?  相似文献   

17.
范静 《健康天地》2010,(7):72-73
<正>西夏人是由西南迁到西北的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即喜欢喝茶,喝茯砖茶。这种茶,是用最粗陋的茶叶茶杆儿压成的,讲究的人,包括茶区的人,茶农,都不去喝。可在北方游牧民族包括北方汉族农民的眼中,这是最好的茶叶,比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强得多。茯茶的色泽深,味道足,消化能力强,提神醒脑添力,好处很多。宋朝人洪中孚说,"蕃部日饮酥酪,  相似文献   

18.
正神州茶饮博大精深,茶叶更是被西方人誉为神奇的东方树叶。在安徽,国人对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名茶耳熟能详,可在泾县,还有种神秘的"琴鱼茶",自古贵为皇家贡品却鲜为人知。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小河鱼竟然能当茶叶泡着喝?如今的泾县"琴鱼茶"珍稀到论两来卖,你说稀罕不稀罕?  相似文献   

19.
<正>喝六堡茶一定要喝老六堡。那么,多老才算老六堡呢?对老六堡执迷不悔的"仙级迷"会耸耸肩淡淡然地跟你说:总得要七十年代之前做的才能喝吧。"仙级迷"心中的"老",概括的不止是六堡茶在制成后的存放期有多久。怎样存放固然重要,但制作年代所蕴含的却是一种绝无仅有的时代气息。当时人们用什么态度生活,就会用什么态度做茶、喝茶,那种永远不能重来的气质,长年累月隐藏在茶中暗暗萌香。"仙级迷"只抱着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但各国饮茶的习俗却不尽相同,各有妙处。 泰国人喝冰茶 泰国人饮茶的习惯很奇特,他们常常在一杯热茶中加入一些小冰块,这样茶很快就冰凉了。在气候炎热的泰国,饮用此茶使人倍感凉快、舒适。 埃及人喝甜茶 埃及人招待客人时,常端上一杯热茶,里面放入许多白糖,同时送来一杯供稀释茶水用的生冷水,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印度人喝奶茶 印度人喝茶时要在茶中加入牛奶、姜和小豆蔻,沏出的茶味与众不同。他们喝茶的方式也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盘子里啜饮,可谓独具一格。 英国人喝什锦茶 英国人常在茶里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