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超声雾化熏洗用于环状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治疗的1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熏洗疗法,治疗组采用超声雾化熏洗治疗仪配合中药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主要并发症(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47/50),对照组治愈率为92%(46/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3±1.8)d,对照组为(22.7±2.7)d,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肛门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3天、第7天肛缘水肿及便血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采用中药超声雾化熏洗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门疼痛、肛缘水肿、便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每日熏洗1~2次至创面愈合。观察2组患者水肿消失的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2组病例均治愈,但术后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疗法在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混合痔剥内扎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熏洗,观察组采用中药煎剂(大黄、芒硝、黄柏、苦参等)熏洗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肛门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消失时间(6.58±1.42)d、肛缘水肿消失时间(7.86±2.14)d、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2.49±2.36)d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疗法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出现的疼痛、水肿等并发症,而且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盛莹 《江西中医药》2023,(1):48-49+5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对比2组创面愈合、肛门疼痛、水肿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创面表皮生长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能够促进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患者创面愈合,有效减轻肛门疼痛及水肿,增强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桂平  陈星羽  吴健放  阮永队 《新中医》2014,46(6):117-119
目的:观察痔外洗2号方超声雾化对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术后第1天起采用痔外洗2号方汤剂超声雾化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天、7天的创面水肿评分、疼痛VAS评分、创面出血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痔外洗2号方超声雾化可明显减轻术后切口疼痛、渗血,加速水肿消退,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采用"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肿痛混合痔患者10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切口肛缘水肿消退、肛门疼痛缓解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明显快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减轻混合痔术后切口肛缘水肿、疼痛症状,缩短疗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及肛缘水肿患者116例,患者按照随机单双数原则分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水肿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治疗3 d、7 d后,2组的水肿和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且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水肿和疼痛改善程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表皮生长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联合微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肛门水肿及疼痛情况,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药熏洗+微波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微波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个Ⅲ度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203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微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创面疼痛减轻、水肿消退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给予中药熏洗+微波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3):344-346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超声雾化法对混合痔术后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混合痔术后肿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方超声雾化,对照组采用纯净水超声雾化。比较两组用药后一周内的创面疼痛情况、肛缘水肿情况、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第2天,两组创面疼痛和肛缘水肿改善无明显差异;用药后第4天,治疗组创面疼痛和肛缘水肿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后第6天,治疗组创面疼痛和肛缘水肿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0%,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长于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结论:中药外洗方超声雾化治疗混合痔术后肿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痔瘘熏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临床确诊为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皮肤康洗剂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瘘熏洗剂熏洗治疗湿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熏洗结合改良PPH术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结合改良PPH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改良PPH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疼痛、水肿、皮赘,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其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水肿、皮赘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结合改良PPH术保持了肛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有损伤小、愈合快、痛苦小、肛门不适感轻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术后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对照组90例术后采用痔康片口服、荆黄熏洗方坐浴治疗,观察2组术后第1,3,5,7天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评分变化,记录2组术后肛门疼痛、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观察与用药相关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同期(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荆黄熏洗方坐浴在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有助于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疼痛,防治并发症效果良好,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痔外洗方对混合痔术后促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观察两组熏洗治疗后术后疼痛、肛缘水肿消失时间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术后消肿、止痛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外洗方能明显减轻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法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术后首次排便后分别予中药方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1000 m L熏洗肛门,观察肛缘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显效35例;有效4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缘水肿、减轻肛门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研究肤痔清软膏配合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混合痔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温水熏洗+肤痔清软膏处理,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肤痔清软膏处理。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水肿程度及愈合速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水肿评分、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肤痔清软膏联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的疼痛并减少创面水肿的发生、促进创面恢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痔疮自动套扎术(RPH)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用RPH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24h、72h肛门疼痛评分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PH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止痒的临床效果,探索混合痔术后的理想中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混合痔患者为观察对象,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将采用1∶5000高锰酸钾熏洗坐浴治疗的8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将采用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治疗的8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水肿消失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疼痛评分更低,水肿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更短,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清热祛湿止痒中药对于混合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痔灵散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痔灵散熏洗坐浴,对照组予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坐浴前及坐浴第1 d、第3 d、第6 d、第9 d时创缘水肿、创面渗液、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坐浴第3 d、第6 d,治疗组肛门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坐浴第3 d、第6 d、第9 d,治疗组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坐浴第6 d、第9 d,治疗组创面渗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灵散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创面渗液等情况,缩短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改良外剥内扎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术后用中药熏洗。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创面疼痛、肛门坠胀、肛缘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外剥内扎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减轻术后创面疼痛、肛门坠胀及肛缘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