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群  朱文革 《中国医师杂志》2006,8(8):1148-1149
目的观察顺尔宁(孟鲁斯特)治疗伴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鼻窦炎(ARS)的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伴慢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的轻度持续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2组,分别予以顺尔宁和布地奈德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顺尔宁组与布地奈德组比较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且顺尔宁组起效明显快于布地奈德组,顺尔宁组可显著减少夜间醒觉次数,明显优于布地奈德组,2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及FEV。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可作为上下呼吸道联合治疗的一线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对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控制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将65例在本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0)。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治疗前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分级、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预计值]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均按照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采取常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100~500)μg/d],2~4次/d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第1个月为两侧鼻孔各一喷(64μg/喷),2次/d;第2个月改为1次/d;第3个月隔日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每个月门诊随访2次,共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联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33/35),对照组为73.3%(22/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最大呼气流量预计值)比较[(85.73±5.42)%vs.(81.95±4.3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积极治疗变应性鼻炎对控制其支气管哮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和肺通气功能。[方法]对入选的无其他心肺疾病、糖尿病和职业病的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单纯支气管哮喘组(单纯哮喘组)和合并变应性鼻炎组(鼻炎组)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问卷形式调查哮喘控制情况,以肺功能仪测定肺活量(VC)、一秒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和最大分钟通气量(MVV),建立个人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鼻炎组126例,占45.8%,其发作频率、近1年住院次数和每次住院天数均高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控制测试分值差于单纯哮喘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组VC、FEV1%和MVV均低于单纯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的控制情况影响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和肺通气功能,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无合并变应性鼻炎并规范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入选患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气道反应性变化、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感冒症状评分以及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最大呼气量(FEV)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都有所升高,观察组(2.89±0.52)L、(6.29±0.45)L/s高于对照组(2.24±0.58)L、(5.38±0.58)L/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儿的哮喘症状、变应性鼻炎症状以及感冒症状的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2.01±0.12)分、(2.45±0.58)分、(1.02±0.12)分/月低于对照组(3.56±0.56)分、(3.89±0.48)分、(1.68±0.28)分/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患儿2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气道反应性变化,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郭惠娟  郭百凌  柳智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696-4697,4699
目的 观察经面罩式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和鼻腔喷入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B组采用面罩式储雾罐辅助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治疗不良反应和1年后哮喘症状控制评分、鼻炎症状评分、肺功能测定1 s呼气/用力肺活量(FEV1%)的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期内,A组31例中有15例次发生鼻、咽部干燥或烧灼感、轻微鼻出血和口咽部念珠菌感染,B组31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儿依从率90.2%,A组患儿依从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B组FEV1%为(87.7±6.9)%,A组FEV1%为(79.1±5.4)%,B组较A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罩式储雾罐辅助儿童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与常规吸入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可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6.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AR)是鼻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有效地治疗此类疾病 ,一直是临床关注的课题。临床上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AR)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疗效各异。笔者采用醋酸氢化考的松 (HCA)注射于双侧下鼻甲治疗的基础上综合治疗 2 32例。并对 2 32例进行 1年半的随访观察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2例中男 12 6例 ,女 10 6例。患者年龄 13~ 5 9岁 ,其中 13岁 17例 ,15岁 30例 ,18~ 2 9岁 84例 ;30~ 4 5岁 6 0例 ,4 6~ 5 9岁 39例。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2 1年。伴有下鼻甲肥大 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保儿宁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至2015年诊断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布地奈德气雾剂经鼻吸入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保儿宁颗粒口服治疗,疗程两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变应性鼻炎、哮喘的症状变化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变应性鼻炎和哮喘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变应性鼻炎评分由治疗前的8.5±2.2变为2.9±1.3;对比组的变应性鼻炎评分由治疗前的8.6±1.9变为4.1±1.2,且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保儿宁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包头市普通人群随机整群抽样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包头市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了解不同过敏原与变应性鼻炎、变应性哮喘的相关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1至12月开展这项工作,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调查地区内所有年龄人口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城市人口2 500人,农村人口2 500人,总共调查人数为5 000人.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腔黏膜病变为主Ⅰ型超敏反应.以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清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嗅觉减退,经久难愈为特点,有常年发病和季节性发病两种,常伴发过敏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等,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1,2].笔者自2007年以来,运用参芪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本病,获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以氯雷他定片作为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注,对照组予以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变应性鼻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本市五所中学初三年级(14~15岁)学生进行青少年呼吸道疾病问卷调查表,调查分二阶段:(1)问卷调查,(2)据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变应性鼻炎可疑对象并进行专科检查确认,分析其发病率.结果 本市14~15岁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现患病率为18.1%(144/796),其中男8.79%(70/796),女9.30%(74/796).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发作19.4%(28/144),其中轻度发作8.33%(12/144),中-重度发作11.11%(16/144);间歇性发作80.6%(116/144),其中轻度发作48.7%(70/144),中-重度发作31.9%(46/144).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26例患者(26/144,18.06%)伴有支气管哮喘;70名患者(70/144,48.61%)有家族过敏史;环境因素中家庭吸烟诱发症状不容忽视.结论 本市14~15岁青少年现患病率为18.1%,初步了解深圳市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状况,为变应性鼻炎的标准化防治提供重要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窦炎患病率在学龄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不良因素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0例学龄期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后患儿哮喘病情控制情况分为观察组(控制不佳组,68例)和对照组(控制良好组,62例)。记录患儿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患病率、变应性鼻炎主要症状及其在鼻窦炎各部位发生率、治疗结局等指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患病率(82.35%、25.00%)均高于对照组(51.61%、1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鼻窦炎患儿鼻塞发生率(78.57%)高于无鼻窦炎患儿(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规范化哮喘治疗后仍病情控制不良的患儿,其慢性咳嗽可能与合并慢性鼻窦炎等疾病相关。因此对此类儿童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患儿病情恶化率或延误率。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429-1430
目的观察顺尔宁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顺尔宁,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采用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祁春 《工企医刊》2006,19(6):53-54
以发作性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和鼻塞为特征的变应性鼻炎是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的疾病之一。我们自2000年1月份开始采用微波结合抗过敏性药物治疗4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8~65岁,发病期间15年。随机分为:(1)微波治疗组(40例);(2)对照组:(4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1),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患者有典型发作症状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涕及鼻阻塞者等。(2)鼻腔检查见鼻腔粘膜苍白或水肿或肥厚者。(3)鼻腔…  相似文献   

15.
赵艳  何荆培  黄芳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1553-1554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为临床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液对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380例行皮肤点刺试验以测定变应原。结果380例患者阳性结果检出率85.5%,吸入组屋尘螨、粉尘螨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7.8%,74.2%;豚草、艾蒿、霉菌、多价兽毛、春季花粉Ⅰ、春季花粉Ⅱ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7.8%,17.1%,13.4%,9.4%,8.6%,7.8%;全部阴性55例,占14.4%,皮肤划痕强阳性1例。结论屋尘螨、粉尘螨、豚草、艾蒿、霉菌是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最常见的过敏原;点刺试验在变应原检测中准确、安全、痛苦小、易操作,尤其适于小儿,可为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保儿宁联合布地奈德同步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并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诊疗的88例小儿变应性鼻炎并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行布地奈德联合保儿宁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后哮喘症状与鼻炎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哮喘症状与鼻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6.015、9.258,均P0.05),T淋巴细胞亚群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54%少于对照组43.18%(χ~2=18.0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变应性鼻炎并哮喘行布地奈德联合保儿宁治疗可改善哮喘症状与鼻炎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术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60例慢性鼻窦炎兼哮喘患者施行ESS术,6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IFN-γ),EOS。[结果]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降低,而IFN-γ含量较对照组显着升高,EOS降低。[结论]注意这些因子可以为临床提供治疗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采用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盲选我院收治的133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67例采用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CT、鼻炎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采用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哮喘以及鼻炎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42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射频消融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后1年评定效果.结果 42例患者随访1年,显效27例(64 3%),有效10例(23.8%),无效5例(11.9%),总有效率88.1%(37,42).结论 鼻中隔偏曲矫正加下鼻甲射频消融部分切除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