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黑胡椒等中药醇提物通过角质形成细胞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间接作用.探讨其外用治疗白癜风的可能机理。方法选取七组中药的醇提物,其中Ⅰ号:透骨草、浮萍各等份;Ⅱ号:白芷、蛇床子各等份;Ⅲ号:补骨脂;Ⅳ号:黑胡椒;Ⅴ号:黑胡椒、补骨脂各等份;Ⅵ号:女贞子;Ⅶ号:复方卡力孜然酊.加入到HaCaT细胞培养基中,采用ELISA法测定上述中药干预后HaCaT细胞上清液中内皮素-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MTT法测定经中药干预后HaCaT细胞上清液对永生化黑素细胞株B10BR增殖的影响,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氢氧化钠裂解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Ⅱ号和Ⅴ号中药能明显刺激HaCaT细胞分泌内皮素-1(P〈0.01及P〈0.05).Ⅲ号、Ⅳ号和Ⅶ号可促进HaCaT细胞分泌bFGF(P〈0.01,P〈0.05及P〈0.05)。经各组中药处理后的HaCaT细胞培养上清液,Ⅲ号、Ⅵ号能显著促进B10BR的增殖(P〈0.01),Ⅰ号、Ⅱ号和Ⅲ号能明显提高B10BR酪氨酸酶活性(P〈0.01);Ⅰ号、Ⅱ号、Ⅵ号、Ⅶ号能明显促进B10BR黑素的合成(P〈0.01或〈0.05)。结论部分中药醇提物治疗白癜风有效可能与中药促进了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改变表皮的微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2.
InnVit基因沉默对黑素细胞B10BR黑素合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siRNA抑制InnVit基因后对小鼠永生化B10BR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InnVi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InnVit基因的三对siRNA转染B10BR黑素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InnVit基因抑制后对黑素细胞InnVit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测定InnVit基因抑制后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nnVit基因抑制后对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siRNA1转染后,InnVit基因在黑素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试验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35.80%)较对照组(6.47%)明显增加。结论通过RNA干扰技术可抑制InnVit在黑素细胞中的表达,可诱导B10BR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药滋补肝肾方对人黑素细胞株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中药滋补肝肾方对人黑素细胞株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影响的研究,探讨本方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本方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用酶学方法测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测定中药对黑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滋补肝肾方对体外培养的人黑素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提高黑素含量和酪氨酸酶活性作用.结论本方能促进黑素细胞黑素合成,这可能是其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复方中药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黏附、迁移的影响.方法:复方中药用70%乙醇提取,正常人黑素细胞来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组织.用包被纤维黏连蛋白的培养板检测黑素细胞黏附,用微孔膜研究黑素细胞迁移.结果:复方中药1号和3号乙醇提取物可促进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P<0.05),而1、2和3号可以促进黑素细胞迁移(P<0.05).结论:部分复方中药可能通过促进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途径对白癜风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InnVit基因对永生化黑素细胞B10BR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nnVit基因对永生化黑素细胞B10BR迁移的影响,探讨InnVit基因对黑素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情况。方法化学合成InnVit基因特异性SiRNA,构建InnVit基因表达载体P3XF-P120,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B10BR细胞。半定量RT-PCR鉴定抑制和过表达效率;Transwell观察InnVit基因抑制和过表达后黑素细胞的迁移能力,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的活性。结果成功在永生化黑素细胞B10BR中抑制和过表达InnVit基因。细胞处理20h后,抑制和过表达组Transwell滤膜下层黏附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2和MMP9活性较对照组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nnVit基因对黑素细胞的迁移无明显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及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酶学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475nm比色法测定黑素含量。结果50,100和200μmol/L丹皮酚对于黑素细胞及共培养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100及200μmol/L丹皮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皮酚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药五倍子治疗瘢痕疙瘩的药用成分和药用机制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方法 用MTT比色试验研究五倍子单宁酸对正常人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与秋水仙碱及红花和芦荟进行了比较。结果 ①五倍子单宁酸与五倍子生药醇提物对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在20μg/mL及以上质量浓度时,对人皮肤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大,其细胞增殖率是不加药对照组的73.6%~68%。在50μg/mL以下的质量浓度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增殖有轻微的促进作用(111%~112%)。②红花生药醇提物和芦荟水提液在实验浓度下均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增殖,芦荟水提液还可促进人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增殖。结论 单宁酸是五倍子醇提物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其对黑素细胞的抑制作用提示五倍子单宁酸可能存在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黄芩苷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及其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中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及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利用MTT法、多巴氧化法及NaOH法测定蛇床子素、黄芩苷对黑素细胞的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以补骨脂素作为对照.结果: 蛇床子素、黄芩苷均可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及增加黑素合成,但对共培养体系中黑素细胞的作用强于体外纯黑素细胞的作用(P<0.05);在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中,黄芩苷的作用强于蛇床子素,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对黑素合成的作用上,蛇床子素强于黄芩苷(P<0.05).结论:蛇床子素、黄芩苷对人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对共培养体系的作用强于对纯黑素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槲皮素保护鼠永生化黑素细胞(B10BR)对抗氧化应激的有效性及其对B10BR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方法 MTT法测定B10BR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并检测槲皮素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合成的影响。结果 经33.33 μmol/L槲皮素预处理24 h后细胞活性增高至(94.22 ± 3.36)%,此外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含量可分别增高至(107.15 ± 10.96)%和(111.85 ± 9.49)%,与过氧化氢处理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槲皮素可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黑素细胞凋亡。结论 槲皮素抑制过氧化氢诱导黑素细胞凋亡的保护效应为其治疗白癜风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单味中药对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单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黏附、迁移的影响。方法  14味中药分别用 70 %乙醇提取 ,正常人黑素细胞来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 ,用包被纤维连接蛋白的 48孔培养板检测黑素细胞黏附 ,用微孔膜研究黑素细胞迁移。结果 丹参、菟丝子和红花的乙醇提取物可促进黑素细胞黏附 ,刺蒺藜和黄芪可促进黑素细胞迁移 ,而补骨脂、女贞子和白芷可同时促进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结论 丹参、菟丝子、红花、刺蒺藜、黄芪、补骨脂、女贞子和白芷可能通过增加黑素细胞黏附和 /或改变迁移途径对白癜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药乙醇提取物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测定培养的B16黑素瘤细胞的增殖活性:NaOH法测定黑素生成量;体外氧化多巴反应方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8种中药乙醇提取物中,有9种提取物对1种以上指标有显著性作用(P<0.05或P<0.01)。沙苑子、甘草、山慈姑、薄荷、苦参、夏枯草、黄芩、黑芝麻、墨旱莲可明显促进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甘草、山慈姑、薄荷、苦参、夏枯草、何首乌、黑芝麻、墨旱莲明显增加黑素含量,山慈姑、薄荷、苦参、夏枯草、黑芝麻、墨旱莲明显增加酪氨酸酶活性,山慈姑、薄荷、苦参、夏枯草、黑芝麻和墨旱莲的提取物对3种指标均有显著性作用(P<0.05或P<0.01)。结论山慈姑等6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促进黑素细胞增殖和合成黑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InnVit基因的抑制和过表达对永生化黑素细胞株B10BR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InnVi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白癜风中黑素细胞缺失的影响。方法 化学合成InnVit基因特异性siRNA片段以及构建过表达质粒载体P3XF-P120,lipofectamineTM 2000脂质体方法转染B10BR细胞。半定量RT-PCR法检测InnVit基因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该蛋白水平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InnVit基因抑制后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nnVit基因过表达质粒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转染后24、48、72 h抑制组的细胞存活量极显著下降(P < 0.01),过表达质粒组的细胞存活量在48和72 h极显著增加(P < 0.01)。转染后48 h基因抑制组的早期凋亡率从(10.24 ± 1.00)%升至(37.34 ± 3.26)%,过表达质粒组早期凋亡率从(14.58 ± 1.49)%降至(8.43 ± 0.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转染48 h基因抑制组的G1期细胞由(56.11 ± 5.46)%增至(69.76 ± 6.08)%(P < 0.05),过表达质粒组的G1期细胞由(55.14 ± 5.65 )%降至(29.33 ± 3.01)%(P < 0.01)。结论 InnVit基因抑制使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促进细胞凋亡;InnVit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细胞的增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其增殖能力的改变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的调控调节的。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联合中药白癜风颗粒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方法 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检测BCG-PSN联合白癜风颗粒治疗白癜风前后T细胞亚群及外周血淋巴细胞Fas及FasL的表达水平,并与BCG-PSN及白癜风颗粒单一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BCG-PSN联合白癜风颗粒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86%,明显高于BCG-PSN对照组的40.63%(P < 0.01)。各组治疗前外周血CD3+、CD3+CD4+、CD3+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 < 0.01), CD4+/CD8+比值升高(P < 0.01), Fas表达明显降低(P < 0.01)。治疗后CD3+、CD3+CD4+、CD3+CD8+较治疗前升高 (P < 0.05),CD4+/CD8+比值下降(P < 0.05),Fas明显上升(P < 0.01)。结论 BCG-PSN可通过逆转外周血淋巴细胞的Fas/FasL表达异常,诱导淋巴细胞的正常凋亡,与中药合用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管生成与一些皮肤病,如皮肤光老化、银屑病、寻常痤疮、酒渣鼻等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失衡,导致血管异常增生.很多中药成分能通过影响血管调控因素调节血管生成,从而有效地治疗一些与血管生成相关的皮肤病.探究中药影响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将为血管增生性皮肤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墨旱莲(旱莲草)等6味用于治疗白癜风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及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2(TRP-1、-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酪氨酸酶及TRP-1、-2 mRNA的表达,并与阳性对照甲氧沙林(8-MOP)进行比较.结果 山慈姑(毛慈姑)、苦参、黑芝麻和墨旱莲的乙醇提取物显著上调细胞酪氨酸酶mRNA的表达(P<0.05);除苦参对TRP-2 mRNA有明显上调作用外(P<0.05),其他中药对TRP-1和TRP-2 mRNA的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 山慈姑、苦参、黑芝麻和墨旱莲有上调酪氨酸酶mRNA的作用,苦参还可上调TRP-2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补骨脂、白芷、夏枯草、川芎和墨旱莲单味中药提取物对黑素细胞的酪氨酸酶基因和原癌基因c-kit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总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了酪氨酸酶蛋白和干细胞因子受体kit蛋白含量的变化;595nm比色标准曲线测定黑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结果 白芷、补骨脂、夏枯草、川芎和墨旱莲对黑素细胞可溶性总蛋白合成和c-kit基因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其中白芷和补骨脂对c-kit基因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为69.44%和58.43%;夏枯草、墨旱莲和川芎对酪氨酸酶基因的蛋白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 在白癜风治疗中传统中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含量的提高相关,即通过SCF/kit蛋白途径起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该途径进一步筛选更多治疗白癜风的单味中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胺酯对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浓度为2,5,10,15,20,25,30 μg/mL的维胺酯作用于培养的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维胺酯对HaCaT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分化标记物角蛋白10及内披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2 μg/mL维胺酯处理的HaCaT细胞,48 h时表现出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和药物剂量加大,抗增殖作用愈明显;当药物质量浓度达到30 μg/mL时,48 h和72 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7.67%和82.00%.与对照组相比,经维胺酯作用48 h后,细胞G1期比例显著增加,S期与G2期比例则显著下降,并可抑制G1/G2期转换,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细胞内披蛋白mRNA表达水平随维胺酯处理浓度增高而上升,药物浓度达30μg/mL时,表达水平由对照组的40.80%增高至156.12%;而角蛋白10 mRNA表达水平则下降,由96.46%降至14.60%.结论 维胺酯具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天然植物鳄梨油和橄榄油对HaCaT细胞系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鳄梨油组、橄榄油组及对照组。应用MTT实验确定鳄梨油和橄榄油对HaCaT细胞的适用剂量。以免疫细胞化学、免疫斑点印迹技术分别检测各组HaCaT细胞的c-myc原癌基因(c-myc)、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NF-κB、丝聚蛋白、内披蛋白、角蛋白10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c-myc、MAPK、NF-κB免疫化学反应的扫描灰度均值(GSM)分别为101.9 ± 8.9、91.4 ± 5.1、94.3 ± 7.0,鳄梨油组分别为131.4 ± 6.6、136.3 ± 4.5、134.3 ± 5.2,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 < 0.05);橄榄油组分别为121.1 ± 4.5、107.9 ± 7.3、106.4 ± 5.4,与对照组比较均亦显著增加(P < 0.05);而鳄梨油组与橄榄油组相比,前者各项GSM均高于后者(P < 0.05)。鳄梨油组和橄榄油组丝聚蛋白、内披蛋白、角蛋白10免疫化学反应的GSM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而鳄梨油组与橄榄油组相比,后者均高于前者(P < 0.05)。此外,各组各项免疫斑点印迹的GSM与免疫细胞化学的GSM数据基本相符,在鳄梨油组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 = 0.94,P < 0.01;在橄榄油组两者也呈现显著正相关,r = 0.97,P < 0.01。结论 一定浓度鳄梨油和橄榄油,尤其是鳄梨油对HaCaT细胞可呈现显著的促生长、增殖效应;橄榄油和鳄梨油,尤其橄榄油对HaCaT细胞可呈现显著的促分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