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第一家由同性恋志愿者组成的同伴健康教育组织,浙江同志爱心工作组日前成立。该组织得到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首先在美国一组男同性恋者中被确认,其后发达国家普遍发现男同性恋者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人群。这些发现一度导致“同性恋:艾滋病”的严重偏见。  相似文献   

3.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那些对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者,被称为同性恋者.但同性恋有时也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性取向如何. “男同”艾滋病感染率高 2015年1月~10月,中国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9.7万病例,其中异性性接触传播占66.6%,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占27.2%,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的比例上升明显,而且该人群是目前各类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最高的人群,2015年全国男同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平均达8%.虽然男同性行为传播的占比仍低于异性传播,但不能忽视“男同”群体基数小的事实.  相似文献   

4.
之一:艾滋病最初是在男同性恋者中发现的,所以曾一度被称作“男同性恋者的疾病”。在美国,约7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男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之所以容易感染艾滋病,与他们的行为特点分不开。男同性恋者间的性行为较粗暴,性交时接触部位损伤较异性间性行为严重;男...  相似文献   

5.
2007年7月1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奥特博士在京给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和青岛大学张北川教授颁发了特别奖项,以表彰他们在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起的重要作用。皮奥特博士指出,王陇德为建立中国多部门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北川在男男性接触者中开展了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风险感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为下一步行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成立彩虹工作组,到同性恋者活动场所开展外展服务,知情同意原则下,进行艾滋病风险感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458例。性取向以同性恋和双性恋为主,分别占46.1%和42.6%。艾滋病风险感知认识薄弱,大多数认为“现在或将来自己感染艾滋病的机会不大”。最近1a,26.6%曾经和女性发生性行为;和自己的配偶或固定女友发生性行为,时,多数不用或从来不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与之相反,和不固定非商业性女性或女性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每次用或多数用安全套的比例较高。与男性初次性交年龄最小13岁,最大42岁,平均(21.4±4.6)岁。最近1a,51.5%与男性伴口交时从不使用安全套,30.1%曾为男士提供商业性服务。不论肛交对象,男男性接触者每次用安全套比例均较低。结论男男性接触者是HIV传播的桥梁人群,开展干预工作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朝阳华人艾滋病干预工作组织的同性恋群体义诊活动4月16日展开,有200多名男男同性恋结伴来到一家民营医院。义诊包括身体检查和心理咨询,每位检查者可以拿到一张不登记姓名的编号卡,并设定密码。体检者可在3天后登录“你好,志愿者”网站查询体检结果。此外,该组织还在同志酒吧、公园等地发放5万份彩虹卡,  相似文献   

8.
北京佑安医院有一个专为艾滋病患者设立的“爱心家园”。它成立于1998年,是我国第一家关注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非政府组织。三年来,“爱心家园”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000多人,并对400多名感染者进行长期随访。这里的白衣天使用受抚慰着一颗颗受伤的心,让爱滋病房沐浴着家的温馨。徐莲芝教授是她们的主任。2001年12月,卫生部、北京市卫生局举行“爱心家园”事迹报告会,她们的事迹广为流传,申请成为“爱心家园”志愿者人数已达700余人,爱在不断的延伸……  相似文献   

9.
男性同性恋、男性同性性行为与艾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初,艾滋病(AIDS)首先在美国的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开始流行,从此AIDS的防治与男性同性恋人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AIDS到底和男性同性恋的联系怎样呢?是否男同性恋者一定会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呢?1对男同性恋的认识1.1男同性恋的存在由来已久同性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一名词是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都已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尽管对其定义的表述各有不同,但多数认为是“…  相似文献   

10.
于宗富  张朝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32-3934,3938
[目的]了解男同性恋者的社会生活状况。[方法]采用自编的“同性恋者社会生活状况问卷”对100名男同性恋进行测查。[结果]在同性恋群体中学生数量较多、学历较高,大多数在中学时代就意识到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同性恋者找伙伴的方式主要是网络、朋友介绍、同性恋聚集地或酒吧;同性恋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性恋者更倾向于认为是先天因素;多数人希望和同性组成家庭并希望同性婚姻合法化;他们渴望社会公众的了解、尊重和宽容。[结论]男同性恋者的社会生活状况较差,存在着普遍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男性同性恋角色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相当普遍,如美国就有800万同性恋者,占美国男性人数10%。据我国“性文明”调查,我国同性恋者,城市已婚者约占0.5%,农村已婚者约占2.3%,在大学生中也占一定比例。同性恋不仅给人类文明蒙上了阴影,同时也给人类健康演出了一场悲剧。世界瘟神——艾滋病的流行就是典型一例。 男性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主要用阴茎插入对方的肛门,频繁抽插,直到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四城市男男同性恋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an,MSM)中,同性性取向者(同性恋)和性取向为异性或双性或未确定者(非同性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梅毒感染状况,探讨MSM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哈尔滨、郑州和成都市为调查现场,通过“滚雪球”的方法在MSM人群中招募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性伴和性行为、HIV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运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1 693名符合条件的MSM,其中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和32.5%.同性恋和非同性恋者HIV感染检出率分别为6.8%、7.1%,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1.6%、13.3%.在同性恋者中,年龄在18 ~24岁及无收入者所占的比例为41.6%和22.1%,均高于非同性恋者(均有P<0.001).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成都市、在浴池等洗浴场所寻找性伴、男男肛交性角色仅做被插入方者或既做插入方又做被插入方者及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居住在哈尔滨市、在公园公厕寻找性伴、男男肛交性角色为仅做被插入方者或既做插入方又做被插入方者、男男肛交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HIV感染者和近6个月性伴数≥6个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增加;非同性恋者感染HIV和梅毒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成都及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者感染HIV的危险性降低,男男肛交时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及HIV感染者感染梅毒的危险性增加.结论 MSM人群同性恋和非同性恋亚群中HIV和梅毒均呈现高流行状态,两者的社会人口学构成及其HIV及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不尽相同,提示,在MSM人群中控制HIV和梅毒流行需要区别不同亚群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男男性行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性恋一词(Homosexuality)最初由1名匈牙利人1869年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后被德国学界接纳并被翻译成英文。这个词描述的是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自己同性别的人所吸引。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取向”。男性同性性行为是指男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男男性接触者(MSM)是指曾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男性,包括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者和部分男异性恋者,MSM范围要比男同性恋者广泛得多。  相似文献   

14.
同性恋者的肛交是违反“常态”的性行为,缺陷和弊端很多。肛门的解剖结构不同于阴道,强行插入易引起阴茎皮肤损伤或直肠粘膜撕裂,为致病微生物开启方便之门。艾滋病在男性同性恋中的传播,无保护肛交便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当然,造成艾滋病传播还需有传染源,即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此外,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地处长三角,周围有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大城市,缺乏男男性行为者(MSM)的活动场所,导致本地的MSM人群到社会文化主流相对较“开放”的大城市,加上该人群的隐蔽性,接触该人群开展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异常困难。近年来,嘉兴市根据艾滋病防治工作特点和开展对MSM人群干预工作的需求,逐步建立起两个工作和沟通平台(“同志酒吧”和“长三角同志网”),给介入该人群开展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了切入点;同时,成立了由MSM人群中的志愿者组成的“嘉兴市有爱健康工作组”,在该人群中开展了健康宣传工作,并配合疾控中心进行监测和检测。干预工作1建立固定的联系场所MSM人群在艾滋病经性流行扩散过程中起到了一个特殊的作用。由于该人群的隐蔽性,了解及介入该人群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宣传和干预工作非常困难。自2005年开展MSM人群行为干预工作以来,从86例MSM人群中共检测到5例HIV感染者和患者,一经发现,市疾控中心立即进行阳性告知和个案调查,通过“滚雪球”法,对其性伴进行监测;同时对在市区公园、公厕内的MSM人群,由其志愿者介绍,和部分MSM人员进行沟通交谈,定期组织小型的座谈会,参加人员一般2~4名,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新学期开学之初,复旦大学新开设的选修课程《同性恋研究》开讲,当时学生的反应之热烈程度,可以用爆棚来形容。而且通过媒体的反复操作,迅速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单独把同性恋主题列为一门课,并无那么大的必要,学生最迫切需要的是全面系统的性教育。时隔半年,复旦大学的这门课程还在继续,但已经从当时的喧闹声中恢复了平静,那些因为好奇而选择听课的学生,感到上课的内容“不太吸引人”而陆续地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高危行为特征,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成立彩虹工作组,到同性恋者活动场所开展外展服务,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006年4-9月,应用以场所为基础的抽样方法,在6家同性恋活动场所中抽取458例MSM。在知情同意原则下,一对一匿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晓率、社会歧视、性取向、性伴性别、性行为方式、安全套使用及商业性行为等。结果共调查458例。性取向以同性恋和双性恋为主,分别占46.1%和42.6%。与男性初次性交年龄最小13岁,最大42岁,平均(21.4±4.6)岁。最近1年,26.6%MSM曾经和异性发生性接触,30.1%曾为男性提供商业性服务。51.5%与男性伴口交时不使用安全套;27.5%与男男性工作者发生肛交,每次用安全套比例为46.8%,47.8%与男性网友发生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6.6%。89.1%有2个以上的性伴,主要通过互联网(43.9%)、桑拿或洗浴中心(42.8%)、酒吧或夜总会(36.0%)找寻男性伴。与男性伴发生性行为方式,肛交列于首位(占77.3%),其余依次为口交、"打飞机"、指交、臀交;最近1年,39.1%曾做过HIV检测,34.9%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教育,17.5%在有性行为前经常喝酒,17.2%服用过精神科药物,6.8%MSM曾感染性病。结论MSM存在多种不同的高危性行为,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全面推广以性病门诊为依托的HIV/STI预防干预模式,高质量提供MSM友善的诊疗服务,最终将MSM人群的艾滋病性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健康博览》2006,(1):11-11
近日在京开幕的第三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新产品/新技术国际博览会上,由国家计生委指定生产厂家生产的、面向男性同性恋人群的“同志”牌安全套首次亮相。同性恋人群是中国防治艾滋病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去年12月卫生部首次公布了我国男性同性恋人数调查数据,估算约500万至1000万人,男同性恋人群感染HIV的比率紧邻吸毒人员、有偿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了解郴州市男男性接触者(MSM)的特点,探索一条适合中小城市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招募同性恋志愿者,组建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开展干预活动,对参加活动的人员采用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方式随机分别进行了2次150人的调查。结果男男性接触者对象职业分布广,文化程度差别大,交友以朋友推荐和网络联系为主,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有明显偏差,心理压力大。通过健康教育,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29.33%上升为78.67%;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安全套使用率由12%上升为36.67%(P〈0.01)。结论 MSM人群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明显提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干预工作产生明显效果。重视同伴教育员作用,提高目标人群的认识水平,加强心理疏导及社会生存环境的维护,合理利用网络等,是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114例男性同性恋者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了解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危险行为状况 ,为行为干预提供线索。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 ,对 114名男同性恋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知识缺乏 ,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书报、杂志 ;安全套使用率低 ,过去 6个月发生性关系时仅 31.6 %的调查对象每次都用安全套 ;39.5 %曾口交 ,2 9.8%曾采用“大腿间摩擦”,4 9.1%曾相互手淫 ,77.2 %曾肛交 ;2 1.1%在肛交时曾主动插入过对方 ,11.4 %曾接受过对方插入 ,4 4 .7%两者都有 ;而肛交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 4 0 .4 % ;HIV感染率为 1.75 %。结论 :应在该人群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逐步提高知识水平 ,尽量减少性伴侣数 ,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