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宫颈锥切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组(D-K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PS组),每组30例。D-K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1),继以1.5μg·kg~(-1)·h~(-1)持续泵注)和氯胺酮(负荷量0.5 mg·kg~(-1),继以1 mg·kg~(-1)·h~(-1)持续泵注)静脉复合麻醉, P-S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靶浓度3 mg·L~(-1))和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1)复合麻醉。观察并记录警觉与镇静评分、脑电双频指数、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等指标,记录麻醉诱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情况和术后6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调查手术者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D-K组患者术中呼吸维持稳定, SpO_2均在98%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维持在35~45 mm Hg,无呼吸抑制发生; P-S组术前SpO_2低于D-K组,术中P_(ET)CO_2高于D-K组(P <0.05),呼吸抑制发生率80%(24/30),高于D-K组(P <0.05)。D-K组术后6 h VAS评分低于P-S组(P <0.05),麻醉诱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长于P-S组(P <0.05)。低血压发生率P-S组为70%(21/30), D-K组为3%(1/30),组间差异显著(P <0.05)。两组手术时间、患者及手术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氯胺酮复合可安全用于宫颈锥切手术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自主呼吸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正颌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镇静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0例正颌外科术后入ICU留置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微泵静注,调整范围0.2~0.7μg·kg~(-1)·h~(-1);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0.1 mg·kg~(-1)·h~(-1)微泵静注,调整范围0.05~0.2 mg·kg~(-1)·h~(-1)。采用Ramsay镇静深度评分系统,以Ramsay评分2~4分级为镇静目标,进行注射剂量的调整。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2、3、4、6、8、12、16 h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用药后均可获得满意的镇静效果,Ramsay评分维持在2~4分级,良好耐受气管插管。2组用药前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心率和血压均有所下降,右美托咪定组各时点心率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用药后1、2、3、4 h MAP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需剂量调整的次数(2例1次)较咪达唑仑组(3例1次,4例2次)低。右美托咪定组发生2例心动过缓,予以阿托品治疗好转,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可安全用于ICU正颌外科术后留置气管插管患者的镇静,剂量调整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小儿烧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手术的烧伤患儿40例,随机均分为2组。均给予氯胺酮1~2 mg·kg~(-1)麻醉诱导,对照组以丙泊酚3~4μg·kg~(-1)·h~(-1)持续泵注,试验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负荷量后以0.5μg·kg~(-1)·h~(-1)维持泵注;均根据肢动情况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维持。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_2),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躁动发生情况,评估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试验组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2 min、术毕、苏醒时的HR和MAP水平均低于入室时,且低于同时点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苏醒期躁动评分低(P <0.05),术后2 h镇静评分高(P <0.05),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低(5%vs. 25%,P <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非气管插管麻醉安全、有效,效应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发作期需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维持量0.2~0.7μg·kg~(-1)·h~(-1);丙泊酚组负荷剂量丙泊酚1 mg·kg~(-1),维持量0.5~4.0 mg·kg~(-1)·h~(-1)。根据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调整镇静药物剂量,记录SAS、达SAS 2~3分时间和苏醒时间,并比较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谵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都能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且达标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更易唤醒并保持安静。右美托咪定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6.4±1.2)d和(3.2±1.0)d]均短于丙泊酚组[(8.3±1.4)d和(5.1±2.3)d,P<0.05],呼吸抑制和谵妄发生率(4%和4%)低于丙泊酚组(32%和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均选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找到异感后注射0.375%罗哌卡因10mL+1%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15min后麻醉效果确定、切皮无疼痛感后,试验组10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后以0.5μg·kg~(-1)·h~(-1)维持30min;对照组则静脉注射氟芬合剂2mL(含氯哌利多2.5mg和芬太尼0.05mg)。记录不同时点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并进行OAA/S镇静评分。结果 2组给药后,各时点OAA/S评分均降低,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停药后20min试验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用药后心率减慢(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患者给药及维持期间SpO_2、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对应时点对照组患者5pO_2、呼吸频率有所下降,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术后均无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对术中评价满意。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清醒患者有明显镇静效应并可被唤醒,无呼吸抑制情况,但会使患者心率减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_5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D_2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组)和N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例。D_5组、D_2组于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0.2μ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N组未予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BIS值40~50之内,分别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手术时长及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全麻诱导前(T_0)、苏醒期患者拔管时(T_1)及拔管后10 min(T_2)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拔管后10 min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结果:麻醉手术期使BIS维持在40~50范围之内麻醉药物用量:D_5组明显低于N组(P<0.05),D_2组低于D_5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生命体征:D_5组较平稳,其HR、MAP降低,并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苏醒期RASS评分:D_5、D_2组明显低于N组(P<0.05),D_5组低于D_2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躁动情况,其镇静、镇痛作用显著,且0.5μg·kg~(-1)·h~(-1)剂量下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产生的镇静、镇痛效果较满意,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膝关节镜手术中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60例CSEA麻醉下拟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及用药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90 min(T5)的MAP、HR、RR、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和Ramsay评分,对右美托嘧定在患者术中镇静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与C组比较,D组BI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也相应升高(P<0.05),而C组则无明显变化;D组在术中各时间点心率显著低于C组,两组MAP、R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嘧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膝关节镜手术的镇静是安全和可行的,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脊柱手术患者麻醉时选择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时,患者在恢复期躁动情况。方法:根据2014年1月至1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脊柱手术病例进行探讨,将这些患者分成三组,右美托咪定组为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使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联合组使用两种麻醉联合方式,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的躁动发生情况要比其他两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3.98、5.45,P0.05)。联合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和低氧血症情况发生率比其他两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4.21、4.02、3.98、3.98,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接受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能够让其恢复期的躁动发生率下降,术后不良反应率低,所以临床中我们推介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例择期脑功能区(运动区病灶)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麻醉诱导为丙泊酚(D组,TCI,Cp 4 μg·mL-1)或依托咪酯(E组,0.1 mg·kg-1)、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瑞芬太尼(TCI,Cp 3 ng·mL-1)。气管插管后2 min,D组丙泊酚Cp调整为2.5 μg·mL-1,瑞芬太尼Cp调整为2 ng·mL-1,先在10 min内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 μg·kg-1,然后以0.5 μg·kg-1·h-1维持,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结束时,停止丙泊酚TCI;E组瑞芬太尼Cp也调整为2 ng·mL-1,依托咪酯以10 μg·kg-1·min-1泵注维持。在要求唤醒前10 min,两组均将瑞芬太尼Cp减小为0.5 ng·mL-1,D组右美托咪啶减小为0.2 μg·kg-1·h-1,E组停止输入依托咪酯。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若能按指令活动双手及双足,即视其为清醒。在患者清醒配合下,术者利用CES及ECoG定位病灶。在确定手术范围后重新麻醉。观察唤醒时间、唤醒质量、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围唤醒期生命体征以及术终即刻术者和术后第2天随访时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结果 唤醒时间2组无差异(P>0.05);唤醒质量D组优于E组(P<0.05);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平均发生率D组低于E组(P<0.05);术者及患者对术中唤醒实施过程的满意度D组均高于E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和依托咪酯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比较而言,右美托咪啶的唤醒质量更高,唤醒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术者和患者对术中唤醒过程的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吴向荣  汪文娟  徐志华 《安徽医药》2017,21(10):1903-190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腰麻后头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拟行腰麻下手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地塞米松+氟比洛芬酯组(DF组)和地塞米松+右美托咪定组(DD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结束时给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氟比洛芬酯(1 mg·kg-1)和地塞米松(10 mg)+右美托咪定(1μg·kg-1).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 h的头痛发生率[视觉模拟评分(VAS) >3分记为头痛阳性];记录两组患者腰背胀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与DF组相比,DD组术后24 ~ 48 h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地塞米松复合右美托咪定可明显降低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但对腰麻后头痛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5例,麻醉诱导调定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3 mg·L~(-1),丙泊酚达到稳态效应部位浓度1 min时,依次给予维库溴铵0.1 mg·k~(-1)和2种剂量的舒芬太尼(A组0.5 μg·kg~(-1), B组1.0μg·kg~(-1))。观察2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2组病人入睡时、丙泊酚达到靶控血药浓度时、丙泊酚达到靶控血药浓度1 min时的血压和BIS值均下降(P< 0.05),推注舒芬太尼后1,3,5 min以上值下降更明显,尤以B组显著。A组气管插管后1,3 min的血压及心率值较插管前升高(P<0.05),5 min降至插管前水平,B组变化不明显,2组插管前后BIS值均小于70,无不良记忆反应。结论:在抑制插管应激反应方面,舒芬太尼1μg·kg~(-1)优于0.5μg·kg~(-1),尽管插管前有比较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2种浓度均能使病人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探讨异丙酚与川芎嗪相互作用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建立HIRI大鼠动物模型,按L32(45·216)正交表设计分组,缺血前20min,异丙酚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经尾静脉持续输注,川芎嗪经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用Graseby3500型微量泵经尾静脉持续输注,在阻断第一肝门前停止输注药物和液体。具体给药方案为Propofol:1(等量生理盐水)、2(5mg·kg-1·h-1)、3(10mg·kg-1·h-1)、4(20mg·kg-1·h-1),Ligustrazin:1(等量生理盐水)、2(15mg·kg-1)、3(30mg·kg-1)、4(60mg·kg-1)。大鼠组别:1(假手术组)、2(模型对照组),重复试验1次。检测血清ALT、AST值和肝组织匀浆上清液MDA、SOD值。结果模型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比较HIRI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升高(P<0·01);异丙酚与川芎嗪单独使用均能降低HIRI大鼠血清ALT与AST水平(P<0·05或P<0·01)。异丙酚与川芎嗪联用对降低HIRI大鼠血清的ALT存在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协同效应。异丙酚与川芎嗪联用对降低HIRI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MDA存在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协同效应。异丙酚与川芎嗪单独使用提高HIRI大鼠肝组织匀浆上清液SOD水平(P<0·05或P<0·01)。结论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研究表明异丙酚与川芎嗪对大鼠H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实现,两者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槐果碱对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槐果碱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将哇巴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豚鼠,分为对照组与不同剂量槐果碱组(5、2.5和1.25 mg·kg~(-1))。通过心电图仪连续观察记录室性早搏(室早)、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扑、室颤及心脏停搏出现时间,计算哇巴因的累积量。结果槐果碱各组与对照组相比,仅5 mg·kg~(-1)组能增加出现室早、室速、室扑、室颤及心脏停搏的哇巴因累积量(P<0.01)。结论槐果碱对哇巴因诱发的豚鼠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5 mg·kg~(-1)的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芸香苷(Rutoside,Ru)静脉输注给药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腺泡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牛磺胆酸钠(sodium taurocholate,STC)逆行胆胰管注射诱导大鼠AP模型,取胰腺做病理学检查。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termina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biotin-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方法检测胰腺组织中的腺泡细胞凋亡。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Ru15、30、60mg·kg-1·h-13个静脉输注剂量组可改善胰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且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模型组〔6h Ru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分别为(23·33%±3·49%)、(21·56%±3·81%)、(16·24%±2·83%),6h模型组(8·54%±1·28%),P<0·01〕;Fas蛋白阳性表达细胞的灰度值低于模型组〔6h Ru大、中剂量治疗组分别为(189·17±5·79)、(203·83±10·94),6h模型组(226·86±10·37),P<0·01〕;FasL在各组腺泡细胞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但各治疗组的阳性表达细胞的灰度值高于模型组〔6h Ru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分别为(220·63±7·41)、(218·72±4·48)、(207·22±22·67),6h模型组(181·70±9·01),P<0·05,P<0·01〕,各组的AI在各时间点均与Fas阳性表达细胞的灰度值呈正相关,与FasL阳性表达细胞的灰度值和胰腺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Ru对实验性AP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腺泡细胞凋亡有关,Fas/FasL系统可能参与此过程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药物,对照组予氯化钠注射液10 mL;低剂量组予地尔硫0.05 mg·kg~(-1)(10 mL);高剂量组予地尔硫0.1 mg·k~(-1)(10 mL),注射时间大于30 s。3组病人在给药3 min后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4.0μg·kg~(-1),丙泊酚1.0 mg·kg~(-1)和罗库溴铵0.6 mg·kg~(-1)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肌松情况并记录地尔硫用药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血压(BP)、心率(HR),计算心率收缩压的二乘积(RPP)。结果肌松监测方面,对照组的无反应期为(25±s 5)min,低于低、高剂量组无反应期(32±4)min和(33±6)min(P<0.05),低、高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临床作用时间为(36±6)min,低、高剂量组分别为(43±5)min和(48±7)min,低、高剂量组长于对照组(P<0.05),虽然低剂量组临床作用时间短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起效时间与恢复指数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病人在插管后BP、HR、RPP显著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插管后的BP、HR及RPP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能延长罗库溴铵的无反应期与临床作用时间,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硝酸甘油在全麻下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方法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病人共40例,ASAⅠ或Ⅱ级,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瑞芬组和瑞硝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静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2组术中均以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丙泊酚2~5 mg·kg~(-1)·h~(-1)持续泵输,维库溴铵4 mg·h~(-1),静脉注射。瑞硝组加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开始剂量5μg·min~(-1),调节滴速使收缩压维持在12 kPa(90 mmHg)左右。观察降压前(T_0)、降压后5 min(T_1)、30 min(T_2)、60 min(T_3)和停止降压后5 min(T_4)的收缩压和心率,计算心肌氧耗指数,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和病人苏醒时间。结果2组病人年龄、性别和体重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2组血压明显下降,与T_0比较,均P<0.01,且瑞硝组降压程度明显大于瑞芬组(P<0.01),降压后的T_1,T_2瑞硝组心率加快,与瑞芬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降压期的氧耗指数,瑞硝组低于瑞芬组(P<0.05,P<0.01);停止降压后,瑞芬组血压和心率变化与T_3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瑞硝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增加(P<0.01);瑞芬组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大于瑞硝组(P<0.01),2组病人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瑞芬太尼在常用剂量范围内作控制性降压虽比较平稳,但难以达到目标血压,联合硝酸甘油后效果明显,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和手术时间,减少病人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维库溴胺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维库溴铵靶控输注(TCI)(Ⅰ组)和常速输注(Ⅱ组),每组30例.静脉推注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后,Ⅰ组维库溴铵起始血浆靶控浓度0.14 μg/ml;Ⅱ组0.1 mg/kg静脉推注维库溴铵.气管插管后,Ⅰ组维库溴铵继续TCI输注,调整靶浓度每次增加0.01 μg/ml,直至T1消失.Ⅱ组50 μg·kg~(-1)·h~(-1)静脉持续泵入,调整泵速至T1消失.临近手术结束时停用维库溴铵,术毕不用肌松拮抗药.记录肌松起效时间、维库溴铵用量和肌张力恢复时间.结果 Ⅰ组肌松起效时间(291.0±728.48)s,显著长于Ⅱ组的(244.87±26.03)S(P<0.01);Ⅰ组维库溴铵平均用药量(57.47±4.77)μg·kg~(-1)·h~(-1),明显少于Ⅱ组的(80.30±8.08)μg·kg~(-1)·h~(-1)(P<0.01);Ⅰ组肌张力恢复时间(16.85±1.94)min,明显短于Ⅱ组的(21.00±1.48)min(P<0.01).结论 与常速输注方法比较,维库溴铵TCI能减少药物用量,利于肌张力恢复,更适用于长时间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