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为指标,对13名服用1号避孕药妇女和13名未用药对照妇女的人流胚胎细胞进行了检测。服药组 SCE 频率/细胞为9.52±1.03,对照组为8.35±0.51(P>0.10)。结果表明,服药期间怀孕或停药3月内怀孕,1号避孕药在临床剂量范围内,不引起胚胎细胞SCE 明显增高,未测到对 DNA 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大工人阶级、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经过反复实验,努力研制成功长效口服避孕药。1971年开始临床试用,具有简便、避孕效果好的优点,深受广大劳动妇女欢迎。临床小结我省自1973年6月开始试用复方18甲基炔诺酮、复方炔雌醚、复方16次甲基氯地孕酮(简称复方18甲、复方炔雌醚、复方16次甲)等三种长效口服避孕药,共观察1,914例16,344周期,服药时间最长为24周期(表1、2)。其  相似文献   

3.
口服避孕药对服药妇女的细胞遗传方面的影响,是计划生育和优生工作中的新课题。近年来,国内外运用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简称SCE)对这一课题作了研究。本文对长期口服复方18甲炔诺酮短效避孕药的妇女之SCE值进行研究,以期对口服甾体避孕药的遗传安全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口服长效复方炔雌醚避孕药,临床试用已久,经过减量服用克服了一些付作用,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避孕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了解药物的安全性,我们对部分服药对象的子宫内膜进行了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一)共取60例26~47岁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妇女的子宫内膜,其中48例是口服长效复方炔雌醚避孕药2~6年的妇女子宫内膜,内有31例是子宫体部的内膜,17例是子宫  相似文献   

5.
长效避孕药复方炔雌醚每月口服一次,有很好的避孕效果,临床使用以来,受到广大服药妇女的欢迎。由于避孕药具有应用面广、服药时间长的特点,同时服药对象又都是正常健康妇女,因此,对药物安全性的要求就特别高。长效避孕片复方炔雌醚长期服用对妇女的健康有无影响的问题,也是药物的临床扩大试用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供有关药物安全性的资料,我们进行了复方炔雌醚的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本文报道试验的主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和制造简便有效,适合工农群众应用的口服长效避孕药,在过去一系列化合物的筛选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乙炔雌二醇的衍化物环戊醚乙炔雌二醇(以下简称炔雌醚)具有口服长效作用,而氯地孕酮则有较强的抗排卵作用,从而为临床设计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的口服长效避孕药提供了依据。含有炔雌醚和氯地孕酮的复方炔雌醚片从1966年开始在临床初步探索,1969年起扩大试用范围。经过长期试用和不断改进,证明只要每月口服一次,就能保证避孕效果,深受用药妇女的欢迎。但关于两者的长效抗生育作用的研究迄今报道极少。本文报道复方炔雌醚中的主要成分,炔雌醚和氯地孕酮对小鼠和家兔的长效抗生育作用和激素活性,并对其作用原理及两者配伍时的相互作用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8例长期服用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炔雌醚”的妇女和21例正常对照组妇女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复方炔雌醚在体内诱发染色体断裂的轻微损伤,可能是非特异性的。服药组染色体平均断裂率比对照组高1.5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期服用复方炔雌醚妇女停药后生育情况的调查表明,服药组在停药后几个月到一年的183次妊娠中出现5例畸形儿、3次自然流产、3次死胎死产,均比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停药后不到一年之内怀孕,出现异常的比例增高。本文实验和调查的结论只是初步的,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较大规模的临床调查,以阐明和提供甾体类口服避孕药在遗传学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短期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效应实验表明,胎盘免疫调节肽不能显著诱发姐妹染色单体交换(P>0.05),不同剂量胎盘免疫调节肽组间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同等培养条件下,环磷酰胺能非常显著地使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增高(P<0.001),提示胎盘免疫调节肽机体遗传物质的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流产妇女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进行观察,结果自然流产组妇女的SCE平均发生经明显升高;不同自然流产次数妇女的SCE平均发生率除2次与3次组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SCE的平均率也增高。结果提示SCE发生频率的增高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作者检测了赣州地区32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其均值为7.83±0.81(X±SD/细胞),变异范围为6.40~9.50/细胞,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分组分析,A组均值为2.26±0.37,B组为1.00±0.19,C组为3.39±0.45,D组为0.50±0.22,E组为0.35±0.13,F组为0.20±0.08,G组为0.12±0.03。平均每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所占百分比以A组为最高,B组次之,C、D、E、F、G组依次排列,提示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在染色体上为随机分布,并不频发于某一组染色体。  相似文献   

11.
甾体激素类口服避孕药的安全性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对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在机体内的代谢及对血凝、神经内分泌以及效应器官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虽尚不够普遍和深入,但已引起普遍重视。尤其是药物对染色体的诱变作用和对子代的影响是目前计划生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炔雌醚”避孕效果达98%。近年改变其配伍并减少剂量,成为“减量复方炔雌醚”。它的组成是炔雌醚2mg,氯地孕酮6mg和18甲基炔诺酮6mg,每服一片,避孕一月。本文目的是观察“减量复方炔雌醚”的细胞遗传学效应,并探讨该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自然流产妇女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率进行观察,结果自然流产组妇女的SCE平均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不同自然流产次数妇女的SCE平均发生率除2次与3次组间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SCE的平均率也增高。结果提示SCE发生频率的增高与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服炔雌醚、服炔雌醚配合氯地孕酮及未服药家兔的卵巢与子宫内膜的雌二醇受体(ER)和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提示炔雌醚单独服用16周后,家兔的子宫内膜胞质与胞核ER显著减少(p值分别小于0.001与0.005)。停药10周后子宫内膜胞质与胞核以及卵巢胞质ER均低于未服药兔(p值均小于0.05)。炔雌醚与氯地孕酮配合使用引起子宫内膜与卵巢胞质ER显著减少(p值分别小于0.001与0.05),但停药后受体水平均恢复至正常。本文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炔雌醚加氯地孕酮不引起卵巢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56例连续注射复方避孕药1年以上妇女的血脂浓度,其中注射复方己酸孕酮(复己组)22例,注射复方庚炔诺酮(复庚组)34例,以50例正常生育年龄妇女作对照.复庚组TC及TG下降显著(P<0.05,P<0.01),两组HDL-C均下降(P<0.01),HDL-C/LDL-C均升高(P<0.05),载脂蛋白A-I下降显著,复庚组载脂蛋白A-I下降明显(P<0.05).结果提示,长期注射复方避孕药虽可影响部分血脂浓度,但尚在正常值范围,今后应增加对血脂指标的观察,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5.
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观察 Norplant 对女性皮下埋植者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影响观察组27人,Norplant 埋植时间五年,对照组为6名健康女献血员.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SCE 频率((?)±S)分别为9.80±2.33,9.05±3.8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 Nor-plant 未引起妇女的遗传物质损伤,此项皮下埋植术的避孕方法适合中国妇女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服用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18甲基炔诺酮”(每片含炔雌醚3mg,18甲基炔诺酮12mg)5年以上的28例,平均年龄34.6岁的妇女,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观察,并与24例平均年令35.4岁正常健康妇女的对照组加以比较,每例均在油镜下观察100个分裂中期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挑选细胞形态完整,染色体分散良好,附近没有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海洛因成瘾者的 DNA损伤程度。方法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法检测技术 ,观察了 3 3例海洛因成瘾者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频率 ,同时检测 3 0名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海洛因成瘾者的 SCE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值 ,P <0 .0 1 ;海洛因成瘾者男性和女性的 SCE频率无差异 ,P >0 .0 5。结论 :海洛因可增加人体的 DNA损伤 ,人类应该远离毒品。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21种氨基酸对人外周淋巴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MI 1640培养剂中加入每种氨基酸都可引起培养的人外周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的显著增加,其诱导效应可能是间接的。  相似文献   

19.
B超诊断早孕对绒毛形态、酶活性及SCE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拟行人工流产的正常早孕妇女90例,其中超声组45例经B型超声呈象仪(B超)持续照射胚囊20分钟后取绒毛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形态正常;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五种脱氢酶和五种水解酶活性及观察绒毛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氯菧酚胺对小鼠活体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BrdU(5-溴脱氧尿嘧啶)替代胸腺嘧啶核苷的体内实验方法,检验了氯菧酚胺短期灌服小白鼠后精原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改变。结果表明各服药组的SCE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因而从生殖细胞SCE这一敏感指标提供的证据,支持氯菧酚胺不具有明显诱变作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