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28例青少年型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回顾性分析,观察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得年龄在以18岁以下的IgA肾病患者的病理结果,并将I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分型,同时获取IgA肾病的病理资料。结果青少年型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最常见,有16例(57.1%),其次为肾病综合征8例(28.6%);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有15例(53.6%),其次为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9例(32.1%);临床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和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增乍性肾小球肾炎及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为主,慢性化表现少见。结论青少年型IgA肾病病理特点以轻度系膜增生常见,慢性化表现少见,病理类型以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血尿或尿液检查异常常见。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肾血管纤维素样坏死及慢性化改变。提示预后不好,建议积极肾活检。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40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2例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临床病理资料.IgAN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I-H)、无症状尿检异常型(U-ab)、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R-GH)、血管炎型(Vas)、大量蛋白尿型(MP)、高血压型(HT)六种类型.结果 临床上以U-ab、HT最多见,病理上以Lee分级Ⅱ、Ⅲ级最多见.免疫荧光最多见的是IgA型、IgA+C3型及IgA+IgM+C3型.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及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24-h尿蛋白、血清肌酐有逐渐增加而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红蛋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eGFR对肾脏病理损害影响最大.结论 IgAN临床和肾脏病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王敏  杨建兵  黄霞  刘加林 《贵州医药》2011,35(12):1059-1064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Primary Immunoglobin A nephropthy,IgAN(IgA肾病)]牛津分类四项病理指标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IgA肾病牛津分类建议的四个病理指标(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或粘连、...  相似文献   

5.
伴高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540例IgA肾病分为高血压组(HP组,214例)与非高血压组(N-HP组,326例),对比分析两组流行学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伴高血压的IgA肾病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为2.63:1,临床表现以蛋白伴血尿为主,其次为单纯蛋白尿,而呈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血尿者及单纯血尿者较少见。与N-PH组相比,其尿蛋白排泄量较多,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血肌酐水平较高,肾小球硬化率、系膜增生程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均较重,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也明显较高。结论 伴高血压的IgA肾病以中青年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伴血尿为主,肾脏病变较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施亚娟  姜红  罗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54-2155
IgA肾病﹙IgAN﹚是儿童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是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可见在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样沉积。早期认为本病预后良好,但近年研究发现在确诊后10年内约15%~25%的患儿不可逆地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为此我们将近年我院IgAN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临床特征和病理分级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皮肾穿刺确诊为IgAN的65例患者,根据Lee分级,系统分析病理分级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分型中65例患者I、Ⅱ、Ⅲ、Ⅳ、V型各占6.2%、12.3%、38.5%、40.0%、3.1%;病理类型轻者多表现为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疗效较好,而病理类型重者临床表现多为肾病综合症、肾衰竭伴高血压,疗效差,预后差。结论肾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早期及时行肾活检并作病理分型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它是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以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39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泉州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9例HBV—GN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39例HBV—GN的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59%),其次是肾炎综合征(24%)和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17.1%)。病理类型多样化,膜性肾病(MNGN)、青少年MNGN(≤16岁)、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MPGN)、IgA肾病(IgAN)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PGN)分别占41%、64.7%、28.2%、10.3%、17.2%和2.6%。结论 HBV-GN的病理类型主要以MNGN和MsPGN多见,HBVAg免疫组化标记是诊断HBV-GN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为一免疫病理诊断名称,指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弥漫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除IgAN外,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合并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及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前者通常称为原发性IgAN,后者则称为继发性IgAN。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首先由Berger在1968年报道,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淀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称系膜IgA肾病。IgA肾病是世界上尤其亚洲地区,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病因,也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占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4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此类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对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常合并胸腹腔积液。肾脏病理类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及IgA肾病多见。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占46%;微小病变型10例,IgA肾病9例。所有患者均依据病理分型给予激素和(或)细胞毒药物,同时行利尿、控制感染、抗凝等综合治疗,其中5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肾损伤大多好转,但增生硬化型肾炎等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临床并不少见,多发生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微小病变及IgA肾病,尽早明确病理诊断和去除诱因,并予相应治疗,大多患者预后良好,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近年60岁以上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2月肾病综合征患者67例,年龄≥60岁,对其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者67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56例(83.58%),病理类型以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常见,其次为膜性肾病、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1例(16.42%).除肾病综合征表现外,伴血尿50例(74.63%),伴高血压者36例(53.73%),伴慢性肾衰竭者33例(49.25%).病程中出现感染者14例(20.90%).肾活检后无严重合并症.结论 60岁以上肾病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常见;主要临床表现为浮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发生率高;患者行肾活检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何东  廖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01-402
目的临床分析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0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给予B超肾活检、免疫检查、光镜检查,分析确诊的IgA临床特点与病理。结果经过检查后得知,有70例患者确诊为IgA肾病,其中15例肾病综合征、2例肾小球肾炎、9例血尿、17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肾功能不全、1例妊娠伴随慢性肾炎。病理类型:12例轻微病变、15例系膜增殖型、25例局灶节段性硬化、9例FSGS型、5例增生硬化型。结论针对IgA肾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和病理表现之间的严重程度不完全相符,实施肾活检,可有有效判断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有利于确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简称IgAN)是肾小球系膜病变一个特殊类型,1968年由Berger等首次提出。IgAN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为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属免疫反应性疾病,多认为是慢性病毒感染所致,其病理是以肾小球系膜区有颗粒性IgA沉积为特征。临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炎和(或)肾病综合征候群,常伴有上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多发于儿童及青年。IgA肾病属祖国医学"尿血"、"腰痛"、"虚劳"等范畴。笔者临床以化瘀止血、扶正祛邪为根本大法,配合西药治疗32例IgA肾病患  相似文献   

17.
46例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肾病综合征临床与病理分型特点,以及肾穿刺活检术在成人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B超或彩超引导下,应用半自动肾活检针单人操作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46例次,标本送福州总医院病理科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病理检查。结果46例肾病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分单纯型15例、非单纯型31例,后者可再细分为血尿型12例,高血压型4例,肾炎综合征型7例和肾功能衰竭型8例。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例,膜性肾病3例,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例,IgA肾病7例,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例,新月体肾炎1例,狼疮肾炎8例,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1例,肾淀粉样变性1例,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差异性提示其病因、病理类型及严重程度不同,其治疗及预后也不同。肾穿刺活检对于成人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无禁忌证应积极开展此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07例经肾活检有完整资料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肾小球肾炎10种主要病理类型的分布以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居首位,占30.9%,其次为IgA 肾病(18.9%)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4.7%);男女性分别占74.3%及25.7%;各型中患病平均年龄以膜性肾病(37.6岁)为最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于膜性肾病,占66.67%;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则以IgA 肾病居多;40.00%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发生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最明显的是局灶硬化和IgA 肾病。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判断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病变的轻重。本文探讨了微小与非微小病变的计算机分型,其分辨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数病人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等前驱感染,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部分病人起病隐匿,表现为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令有部分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张艳  周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183-184
目的探究40例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分级及分析其与24h蛋白尿的关系。结果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在病理分级中具有多样性,病理分级Ⅰ~Ⅴ级均存在,以Ⅲ级为主,与临床表现具有不平行性。统计显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病理分级与24h蛋白尿没有相关性(P=0.051>0.05)。结论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病理表现多样性,与临床具有不平行性,有必要进行肾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有利于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