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进行血清药化学研究,以便与该制剂血清药理学研究结果进行谱效关系分析,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以已经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色谱图和空白血清色谱图,分辨该制剂给药后血清中产生的药源性成分,进一步比较全方制剂及各缺味、单味制剂给药后的血清色谱图,分析血中药源性成分的来源,并通过对照品比对对部分成分进行鉴定。结果ig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13个成分全部来自君药五味子,其中8个为制剂原形成分,包括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其余5个为代谢产物。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很可能出自血清中的13个药源性成分,结合血清药理学对其作进一步研究有助于阐明该制剂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作进一步鉴定,并测定主要成分的量。方法HPLC-DAD和UPLC-MS/MS检测相结合进行成分鉴定,HPLC-UV法测定主要木脂素类的量。结果HPLC-DAD检测鉴定出含药血清中8个制剂原形成分中的7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戈米辛N、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5个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图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UPLC-MS/MS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除存在五味子醇甲等7个木脂素类成分外,还含有五味子酯甲;含药血清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去氧五味子素、五味子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1453±1.0202)、(6.6045±1.3414)、(0.5601±0.1375)、(5.9330±0.9666)μg/mL。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有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3.
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与保肝作用的谱效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阐明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将大鼠灌胃给药分别制备复方五仁醇胶囊及五味子、三七、柴胡、叶下珠4味药的阴性制剂和单味制剂含药血清,对获得的9组含药血清按已经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同时考察它们对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的增值(MTY法)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泄漏的影响,最后进行谱效关系分析.结果:指纹图谱显示,单味五味子及三七、柴胡、叶下珠阴性制剂含药血清中均检测到大鼠灌服全方制剂后血液中产生的13个药源性成分,而五味子阴性制剂及单味三七、柴胡、叶下珠含药血清中均未检测到药源性成分;药效结果显示,全方、单味五味子及三七、柴胡、叶下珠阴性制剂含药血清对肝细胞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单味三七、柴胡、叶下珠含药血清及五味子阴性制剂含药血清作用不明显,且单味五味子与全方制剂含药血清组之间药效无显著差异.谱效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来自君药五味子所含有的木脂素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指纹图谱,分辨该制剂给药后血中产生的共性的药源性成分,并对这些成分的来源作初步分析,为该制剂血清药化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大鼠分组灌胃给药制备10批含药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其指纹图谱,并与相同条件下测定的体外制剂和对照品的图谱比对,对其共有峰归属进行分析.结果 标出10批含药血清色谱图除血清固有成分外的共有峰13个,其中8个为制剂原形成分,5个为代谢产物,鉴定出3个成分.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6.
复方五仁醇胶囊保肝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大鼠为含药血清供体,以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殖(MTT法)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泄漏的影响两个指标,结合含药血清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测定,分别采用单因素考察、多因素的正交试验,优选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并确定体系中血清添加量。结果:每天以成人等效剂量10倍的甲醇提取物间隔8h分两次给正常大鼠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2h采血制备含药血清比较合理,体系中加入10%该条件下制备的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损伤肝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细胞ALT泄漏。结论:适宜条件下制备的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对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8.
复方五仁醇胶囊由五味子、北柴胡、叶下珠、三七组成,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用于急慢性肝炎的治疗,疗效较好。原质量标准中无专属性的质量控制指标。方中五味子为君药,五味子乙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本实验测定了其中五味子乙素的质量分数,对该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复方五仁醇软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五仁醇软胶囊为国家药品部颁标准复方五仁醇胶囊的改进型,规格为0.65g催,由北五味子、白芍、菌陈、大豆油等组成,具有清热利胆、平肝养血、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等作用。我们对复方五仁醇软胶囊制备工艺中胶皮工艺与内容物工艺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药效与化学指标相结合优选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制备方法。方法 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L8 (27)正交设计给药和取血方案,制备大鼠含药血清或血浆,考察含药血清或血浆对损伤肝细胞增值(MTT)和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高效液相法测定含药血清或血浆中五味子乙素含量,并对结果综合加权评分和方差分析。结果 给药方式及采血时间对结果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之间有交互作用,血浆优于血清,但综合加权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动物是否造模无明显影响。结论 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较优的制备方法为正常大鼠连续ig给药3 d,上、下午各1次,末次给药后2 h采血分离血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血清药化学方法对茵陈蒿汤(YCHD)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方法以SD大鼠为供体,灌胃给药制备YCHD及各缺味方、单味药含药血清,建立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与空白血清指纹图谱比对,指认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与各缺味方、单味药含药血清比对,分析各药源性成分来源;与体外指纹图谱、对照品指纹图谱色谱峰保留时间及紫外吸收光谱图指纹图谱比对,对各药源性成分进行鉴别。结果 YCHD含药血清中检测到23个药源性成分,其中6个为体外原形成分,17个为体内代谢产物。6个原形成分分别为来源于栀子的京尼平苷酸、栀子苷、西红花酸类成分,来源于大黄的大黄酸及蒽醌类成分。17个代谢产物中的1个为环烯醚萜类成分代谢产物,7个为蒽醌类成分代谢产物,9个为西红花酸类成分代谢产物。结论 YCHD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来源于大黄的蒽醌类成分、来源于栀子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和西红花酸类成分及以上成分的代谢产物,这些药源性成分可能构成了该方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复方五指柑胶囊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五指柑胶囊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①急性毒性试验,取NIH小白鼠20只,雌雄各半,采用最大给药法灌胃给药,给药后连续观察7d,观察期间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情况和死亡情况。②长期毒性试验,SD大鼠80只,每组20只,3个试验组用复方五指柑胶囊2.01、1.02、0.51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个月.观察一般状况测量动物器官指数,进行病理、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检查。结果:复方五指柑胶囊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0g/kg,相当于临床推荐用量的370倍以上;长期毒性以复方五指柑胶囊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复方五指柑胶囊是一种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蓄积性毒性作用、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复方五仁醇胶囊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复方五仁醇胶囊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Lichrosphere C18色谱柱,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对10个批号的样品进行了测定,标出26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鉴定出其中6个成分。结论:该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五仁醇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口服川芎饮片煎液大鼠体液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口服川芎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探索川芎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川芎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0种以色谱峰代表的化学成分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其中9种为原型成分入血,1种为肠代谢后转化的新成分;肝代谢使3种原型入血的成分和1种肠代谢后转化的成分消失;经过肾代谢的尿液中有与血液中相同的成分;心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成分进入。结论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川芎饮片口服用药产生疗效的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15.
口服丹参饮片煎液大鼠体液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口服丹参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探索丹参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丹参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6种以色谱峰代表的化学成分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其中4种为原型入血成分,12种为肠代谢后转化的新成分;血液中运载成分与入血成分相比,入血成分经过肝代谢后中有4种含量降低;经过肾代谢的尿液中有与血液运载相同的成分;心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成分进入。结论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丹参饮片口服用药产生疗效的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方法,用于研究生脉方中这3种成分配伍前后药动学行为的差异.方法:采用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3种化合物分别给大鼠单独或同等剂量配伍(100 mg·kg-1)灌胃.血清样品液萃取,LC-MS分析检测.用WinNonLinu6.0,以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配伍给药组与单体给药组相比,人参皂苷Rg1的达峰浓度由(0.476 ±0.238) μg·ml-1上升为(1.946±1.432)μg·ml -1,AUC0-∞由(0.523±0.238)μg·h·ml -1上升为(1.908±1.319) μg·h·ml-1,CL由(226311±96819)ml·h-1·kg-1下降为(90650±73684)ml·h-1·kg-1,Vd由(317110±154009)ml·kg -1下降为(130967±78306)ml· kg-1.人参皂苷Rb1和五味子醇甲的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变化.结论:配伍给药后,人参皂苷Rg1的生物利用度有显著提高,而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的药动行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通塞脉微丸复方大鼠给药后血清中移行成分的归属。方法 建立通塞脉微丸及大鼠ig通塞脉微丸后血清的HPLC色谱分析方法;比较全方制剂、金银花、当归、甘草、玄参、黄芪和石斛各单方制剂分别给药后所得的血清样品,分析口服通塞脉微丸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来源生药及其代谢产物。结果 大鼠ig通塞脉微丸后从血清中发现了15种入血成分,其中10种成分为复方所含成分的原型,其中绿原酸、阿魏酸、甘草素和肉桂酸为已知确定结构的化合物,另外5种成分分别来源于金银花、当归、甘草、玄参和石斛,其具体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检测分析;1种为复方给药后新产生的代谢物质;3种为给药后产生的未知化合物。结论 血中移行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是通塞脉微丸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复方效应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复方华蟾胶囊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华蟾胶囊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在24h内给小鼠灌胃投服复方华蟾胶囊3次,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给大白鼠灌胃投服华蟾胶囊连续12周,观察其长期毒性反应。结果: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MTD)为126.7g总药材/妇体重。大白鼠灌服复方华蟾胶囊后,其体重增长、血常规以及血液生化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学组织检查未见异常。结论:复方华蟾胶囊按拟定方案、剂量、途径和疗程使用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30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30d后,阳性对照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TC和LDL-C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并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复方肾华治疗大鼠改良慢性血清病肾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肾华胶囊对改良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取传统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制作方法加上切除大鼠一侧肾脏、隔日饮饲牛血清白蛋白 (BSA)酸化水、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 (LPS)等措施 ,制作肾炎模型 ,与西药蒙诺作对照 ,观察中药肾华对肾炎大鼠尿蛋白、血生化、凝血指标、肾功能、病理、免疫荧光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的作用。结果 肾华胶囊能够显著减轻肾炎大鼠肾脏重量及肾重指数、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升高血清蛋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改善肾功能、纠正凝血功能紊乱、减轻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免疫荧光变化、减弱PCNA的表达。结论 中药肾华胶囊对大鼠慢性血清病肾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