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博拉出血热又称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性发热性疾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对人类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被这种病毒感染后可发生出血性病变,特别是对心肝肺的侵犯。该病的病死率可高达50%~90%。埃博拉病毒病1976年在非洲刚果(金)共和国首次发现流行,其后在苏丹、加蓬、科特迪瓦等非洲国家也相继发生此病。2000年9月9日,又在乌干达古卢区首次发生流行,疫情极为严重。世界卫生组织和乌干达政府对该病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为增加对埃博拉病毒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中医药防治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为基础,从埃博拉病毒病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埃博拉病毒病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强致死性病原体,可引起类似于感染性休克的严重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病毒病在2014年西非地区发生历史上最大的大流行疫情,其临床特点为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和休克。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本文从病原学、感染途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特点等方面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的机制和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3月以来,西非四国——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相继出现了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以往称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截至2014年8月15日,全球共报告病例2127例,死亡1145例。埃博拉病毒病是世界上最凶猛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达90%。以下就埃博拉病毒病常见的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并进一步引起本地传播的风险,为制定口岸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专家会商法定性评估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结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可能性低,疫情输入我国的危害性极高。结论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病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高风险,口岸需密切关注疫情态势,有针对性加强口岸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疫区以外国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排查方案及具体防控措施。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WHO疫情通报收集非洲以外国家埃博拉确诊病例信息,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被排除埃博拉病毒病,皆非医务人员,无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其中30例患者在21天内疫区居住及旅行史,5例患者来自非疫区国家,7例最后确诊为疟疾,经治疗后6例痊愈,1例死亡;非洲以外国家确诊埃博拉病毒病7例,其中6例为医务人员,所有病例皆有明确的接触史,其中输入性病例4例,二代病例3例,死亡1例。结论有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的医护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航空途径在潜伏期输入至疫区外国家,潜伏期传播风险低;对来自非洲的患者更应重视疟疾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各项基础检查,并进行早期基础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埃博拉病毒病疫区以外国家对埃博拉病毒病的排查方案及具体防控措施。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35例埃博拉病毒病排查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WHO疫情通报收集非洲以外国家埃博拉确诊病例信息,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被排除埃博拉病毒病,皆非医务人员,无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其中30例患者在21天内疫区居住及旅行史,5例患者来自非疫区国家,7例最后确诊为疟疾,经治疗后6例痊愈,1例死亡;非洲以外国家确诊埃博拉病毒病7例,其中6例为医务人员,所有病例皆有明确的接触史,其中输入性病例4例,二代病例3例,死亡1例。结论有明确埃博拉病毒接触史的医护人员是埃博拉病毒病的高危人群,可通过航空途径在潜伏期输入至疫区外国家,潜伏期传播风险低;对来自非洲的患者更应重视疟疾的诊断和经验性治疗;疑似病例应尽早完善各项基础检查,并进行早期基础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Marburg病毒病TheICD─9ClassificationofMentalandBehavioraDisorders埃博拉─Marburg病毒病(非洲出血热,Marburg病毒病,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1识别该病是一种全身性病毒性热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为埃博拉病毒分型检测提供技术储备。方法比较15株埃博拉病毒基因序列的保守性和特异性,设计3对引物和探针用于苏丹型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使用不同浓度的苏丹型埃博拉病毒RNA对照进行检测,确定最佳的引物探针组合、引物探针用量和Mg~(2+)用量,建立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精密度分析,并用于广东口岸非洲入境发热人员血清样本的筛查。结果经筛选,设计的引物、探针Ebv-S-2F/Ebv-S-2R/Ebv-S-2P对1.6×10~2~1.6×10~5拷贝/ml的阳性对照检出率为100.0%,是最佳的引物探针组合。优化后的实时荧光PCR体系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400 nmol/L和80 nmol/L,Mg~(2+)终浓度为2 mmol/L。灵敏度为80拷贝/m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对扎伊尔型、科特迪瓦型、本迪布焦型和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马尔堡病毒阳性对照、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寨卡病毒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苏丹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口岸输入性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早期检测和分型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苏丹、扎伊尔、本迪布焦和科特迪瓦4种致病性亚型埃博拉病毒的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4种致病性亚型埃博拉病毒的核蛋白NP基因保守序列,针对苏丹型/扎伊尔型病毒以及针对本迪布焦型/科特迪瓦型病毒,相应设计2套引物和探针。以体外转录的4种亚型埃博拉病毒RNA为模板,进行条件的优化以及方法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试验,建立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结果新建立的双重荧光RT-PCR方法检测只对4种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RNA模板有特异性扩增,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登革病毒、黄热病毒、西尼罗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2套引物和探针的检测灵敏度均可达到最低50拷贝/μL。苏丹型和本迪布焦型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RNA模板的4种稀释度(2×108、2×106、2×104、2×102拷贝/μL)重复检测3次均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建立的方法能同时检测上述4种亚型埃博拉病毒,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埃博拉病毒疑似病例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EbHF)亦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是病死率很高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埃博拉”原是刚果一条河流,1976年首宗埃博拉病例在那里出现,从此它成为这致命传染病的代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直面埃博拉病毒病(EVD)的护理防控经验,为以后类似疫情开展护理防控行为提供参考。方法笔者作为第五批中国(湖南)援塞医疗队队员、护理组组长,回顾性分析抗击埃博拉病毒病53 d的亲身经历,并总结护理防控经验。结果整个医疗队全队共40名医务人员,未发生1例埃博拉病毒感染;塞方工作人员共105名也未发生交叉感染,埃博拉患者治愈率100%。结论建设与发挥团队凝聚力,严格培训和执行标准工作流程,做好诊疗中心环境的感控管理是护理人员在诊治过程中做到零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在广东口岸进行应用。方法分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的同源性,设计3组引物和探针用于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对不同浓度的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体外转录RNA进行检测,确定最佳的引物和探针组合、用量,以及Mg~(2+)用量,建立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方法。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并用于广东口岸非洲入境发热人员血清样本的筛查。结果经筛选,引物Ebv-C-3F/Ebv-C-3R和探针Ebv-C-3P对10~2~10~5拷贝/ml的阳性质粒的检出率为100.0%,是最佳的引物和探针组合。优化后的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引物和探针终浓度分别为400 nmol/L和80 nmol/L,Mg~(2+)终浓度为2 mmol/L。方法的灵敏度为50拷贝/ml,重复性好、特异性强,对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和莱斯顿型埃博拉病毒阳性对照样本、马尔堡病毒阳性对照样本和广东口岸非洲发热入境人员血清样本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科特迪瓦型埃博拉病毒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对于境外输入性埃博拉病毒病病例的早期诊断和分型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埃博拉疫情的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全球警戒"。美国拉响最高防疫警报,人类与这一致命病毒的抗争进入关键阶段。截至8月11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975例,死亡1069人。!四级病毒埃博拉于1976年最先在扎伊尔发现,此后在加蓬、苏丹、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也先后发现。埃博拉的死亡率在50%~90%,足以与历史上的鼠疫相比。  相似文献   

15.
《rrjk》2014,(17)
<正>连日来,埃博拉疫情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全国最大、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专家们为《人人健康》读者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面目,指出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病毒的关键。最致命人类疾病之一著名传染病专家、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介绍说,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最致命人类疾病之一。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被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6.
<正>1简介西非正在经历史上最大规模,最严重,最为复杂的埃博拉病毒病暴发。此前的埃博拉暴发能够通过已有的干预措施得到控制,这些措施包括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例,追踪及监测密切接触者,严格执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程序。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应对疫情能力。在此前十年内,科学界已经开展一些针对埃博拉病毒病开发药物和疫苗的研究。部分药物和疫苗已经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良好效果,但是尚未在人类中评估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此次西非  相似文献   

17.
《首都公共卫生》2014,8(5):238-240
<正>(WHO于2014年8月7日更新版)1.什么是埃博拉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以下简称埃博拉)是一种严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病死率最高可达90%。该病可侵犯人类和其它灵长目动物(猴子、大猩猩和黑猩猩)。1976年,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情中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附近的一个村庄,另一起出现在苏丹一个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一、西非埃博拉疫情为什么失控1976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该病病毒的分型有5种,其中4种(扎伊尔、苏丹、塔伊森林和本迪布焦)已证实可传染给人类。人感染埃博拉后,潜伏期为2~21 d,大多在8~10 d左右。最开始的症状类似感冒,逐渐加重有发热、严重头痛、肌肉酸痛、全身无力、腹泻、恶心、胃痛、皮疹等症状。随后,在大约一半的病例中,病人将会出现出血症状,包括呕血、尿血以及皮下出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流行现状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疫情大规模流行的原因和不良影响。通过回顾和分析文献,认真反思此次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从发生、传播、暴发、流行和应急处置的各环节中,疫情发生当事国及国际社会的反应及其应对措施,进而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有益启示,为有效应对区域性和国际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共有5个亚型,1976年发现的首种亚型最为致命。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初步调查显示,几内亚本轮疫情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亚型。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可达90%。无国界医生组织证实,由于有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