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调查了158名职业四乙基铅接触者,并对相应作业点测定四乙基铅浓度。汽车驾驶室0.003~0.O24 mg/m~3,汽车修理间0.045~0.081 mg/m~3,另选102名无四乙基铅接触史的健康者为对照,对其血中铅、铜、锌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且血铅、血锌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认为接触四乙基铅的汽车驾驶员及修理工不会导致体内铅、锌的缺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国乙基铅对作业者心脏的影响,我们对包头市204名职业性四乙基铅接触者进行了职业健康调查、心电图检查及血中铅、锌、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选取铅接触水平相同的654例职业性接铅作业者在岗期间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相关指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健康监护相关指标中以血铅阳性率最高;工龄与血锌卟啉明显负相关;工龄与血铅、尿铅无明显相关。血铅是铅接触最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所示的检查项目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石油公司油库工人进行四乙基铅汽油作业的健康体检及职业危害调查,发现四乙基铅和汽油对接触者的神经系统损害可能有协同作用,并可引起作业工人出现神衰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这些症状的出现频率与工龄的延长有明显的相关。作业者尿铅检出值虽未超过诊断标准,但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中锌卟啉作为铅接触者的监测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瑞典一家铅蓄电池厂工人及非铅接触工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获得血中锌卟啉(Zpp)水平及可能的影响因素、铅作业工人血铅(pb—B)与Zpp关系,评价Zpp作为铅作业工人监测指标的意义和应用方法。 对照工人主要来自造纸、木材加工和食品工业,其中男性958名(平均年龄42.5岁),女性471名(平均年龄38.1岁),男女性中吸烟者的比例分别为49和  相似文献   

6.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各类人群都有明确的负荷指标。测量人体中铅含量的方法很多,而血铅则是反映近期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苏州工业园区近十几年工业迅猛发展,为了解职业性铅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对2008年底本中心进行的大范围人群健康普查中血铅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了解职业性铅接触对人体血铅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接触二硫化碳对血铜、锌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接触CS2 能引起作业工人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病死率增高等[1,2 ]。但其毒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了 ,有研究提示接触CS2 能干扰机体铜、锌代谢 ,并认为铜、锌代谢紊乱是CS2 慢性毒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3 ]。本文调查了CS2 作业工人的血铜、锌值 ,并探讨CS2 接触水平与血铜、锌值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以直接接触CS2 的某化纤厂粘胶车间纺丝、后处理、原液、机修工人 [平均年龄 (3 0 3± 5 8)岁 ] 3 5名 (男 18,女17)为接触组 ,以不接触CS2 、年龄、工龄近似的工人 [平均年龄(2 8 7± 5 1)岁 ] 4 1名 (男 2 5,女 1…  相似文献   

8.
职业性铅接触者与非接触者的血铅含量分析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怡乐路,510260)刘焕珍血铅是反映近期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血铅含量与空气中铅浓度有密切相关。地理环境、劳动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影响血铅含量的变化。为了解职业性铅接触者与非接触者的血铅...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铅接触者生物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检测结果表明:铅接触者除出现卟啉代谢障碍、幼稚红细胞增多外,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染色体畸变在无铅中毒表现的接触工人中均有升高,提示这两项指标能灵敏地反映铅的损伤。建议增加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健康监护指标,以观察铅作业工人的遗传学效应。本文还对血铅、尿铅与卟啉代谢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2例铅蓄电池制造工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及微量元素铅、铜、锌的研究。发现两组间的染色体畸变率、血铅、血铜、血锌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并进一步发现接触组的血铅、染色体畸变率、血铜、血锌、锌铜比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血铅与染色体畸变率有高度显著性正相关(r=0.422,P<0.01),血铅与锌铜比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r=-0.481,P<0.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职业性铅危害的现状,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长沙地区涉铅企业39家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铅进行检测;以3 975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铅的250人作为对照组,并对其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烟、铅尘几何均数浓度分别为0.358、0.255mg/m3;蓄电池制造业铅烟、油漆使用业铅尘超标率分别为32.4%、40.5%,明显高于其他组和对照组(P0.01);工人血铅平均浓度为0.07mg/L、红细胞锌原卟啉(ZPP)平均浓度为2.86μg/gHb;手颤、窦性心律过缓检出率分别为0.5%、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该地区铅危害较大,重点是蓄电池制造业;油漆铅危害不同于蓄电池铅尘、铅烟危害,处于可接受水平;定期驱铅治疗可有效防治铅对密切接触工人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铅接触者唾液铅与血铅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栓柱  程世华 《卫生研究》1992,21(6):287-288
<正> 铅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随着预防工作不断加强,铅对健康影响正转入亚临床水平。血铅被公认是测定机体铅负荷的最佳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P'an认为唾液铅可以代替血铅作为职业性铅中毒的诊断指标,为此,作者对62名职业性接触者测定了血铅和唾液铅含量,并将53名非铅作业工人唾液铅、血铅水平与职业性铅接触者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铅接触者血铅剂量—反应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血铅是衡量机体近期内铅吸收的一个良好参数,国外普遍用作铅接触的健康监护指标,並作为确定其它生物指标限值的基准。但有关血铅的正常上限目前说法还不一,血铅与其它生物指标的关系国内研究不多。本文从研究血铅剂量-反应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血铅的正常上限及其在工人健康监护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验证锌原卟啉在职业性铅接触者健康监护中的实用价值,以期在铅作业工人普查筛检时应用。我们对有关铅作业工厂测定了空气中铅烟(尘)浓度及对铅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5.
136例四乙基铅接触者脑电图的表现:α节律成少,α节律θ化和β化,电压20μV以下低平波增多;诱发试验见α抑制不完全和过度呼吸诱发阵发性θ波。其中19例慢性中毒者脑电图界线异常占63.1%,轻度异常占10.5%,但未见δ波偏移,如脱离接触,及时治疗,仍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血红细胞中游离原卟啉(FEP)能较好地反映人体中铅吸收和铅的毒性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大规模筛检和辅助诊断指标之一。我们对蓄电池制造业铅作业工人和市郊无接触铅史的健康者进行了微量血中游离原卟啉的测定[中华预防医学杂志,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血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成都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79名(观察组)、非铅作业工人69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清Fe、Zn、Ca、Pb-B、Pb-U、δ-ALA、ZPP测定,并进行相关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①观察组的Pb-B、Pb-U、δ-ALA、ZPP均大于对照组。②观察组的血清Fe、Zn、Ca均低于对照组。③影响血清Fe水平的因素有是否接铅、Pb-U、ZPP、锻炼;影响血清Zn水平的因素有是否接铅、Pb-B、ZPP。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清铁和血清锌影响较大,应对接触铅的工人提供健康保护措施,切实保护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骨骼含铅量占人体内铅总量的90~95%,因而测量骨骼铅浓度,对估算人体内铅总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用X-线荧光法测量活体骨骼中铅含量,并与血铅浓度进行比较。方法为用两个~(57)Co放射源(0.6和0.2 GBq)照射手指骨的一小部分,体积约为1cm~3,在垂直位用锗(锂)探头测定受照部位发出的铅的特征性X-线的计数率。探头前的准直器和防护层用纯锡制作,部分覆盖黄金。照射时间为40分钟。在此过程中所受照射剂量,用2×2×1mm~3 LiF剂量计测量吸收剂量。皮肤表面吸收剂量为5.5 mGy(550 mrad)。指中心为  相似文献   

19.
铅接触者职业健康监护血锌原卟啉筛选指标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宇  刘利杰  胡功成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370-1371
目的探讨铅接触者职业健康监护中血锌原卟啉作为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方法以某蓄电池制造企业2000-2001年极板、装配、化成3个车间各工段的作业场所空气铅烟(尘)监测数据456个及上述3个车间198名职工近2年体检结果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浓度组血锌原卟啉、尿铅值均有随接触浓度增高而增大的趋势;浓度与血锌原卟咻、浓度与尿铅及血锌原卟啉与尿铅之间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从而提示血锌原卟啉值的变化可间接地反映尿铅值的变化,建立血锌原卟啉与尿铅值的数学模型为Pi^=0.1612×Zi0.7354。若将漏诊率控制在1%左右,经模型推算出血锌原卟啉的值为1.7μmol/L(1062.5μg/L),若血红蛋白值取170g/L(本资料平均值)时,血锌原卟啉值约为6μg/g Hb(1062.5/170)。结论建议血锌原卟啉可以作为筛选指标,其下限值应为6μg/g Hb。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月1日起,将要求雇主禁止血铅浓度在70 μg/dl或以上的雇员工作。这是1980年来卫生和安全委员会制订的控制铅工作条例,法规修订中的主要改变之一(以往的限值为80 μg/dl)。修订后的法规要求雇主:向雇员报出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当接触铅的机会增加时,应提供适当控制措施,如通过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