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蚊虫由于其特殊的行为、生理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而成为传播人类疾病的重要媒介,自20世纪化学杀虫剂广泛使用后,蚊虫就与这种环境变化协同进化,即通过生理生化多种机制产生抗药性。该文综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7种媒介蚊虫(尖音库蚊复组、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微小按蚊、雷氏按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对有机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7种媒介蚊虫对DDT抗性水平较高,对六六六、三氯杀虫酯抗性调查较少,仅有库蚊对这2种杀虫剂抗性调查的报道,并且抗性水平较低。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调查,主要是尖音库蚊复组对残杀威和巴沙的抗性调查报道,抗性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浙江省淡色库蚊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和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蚊虫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检测淡色库蚊密度,采用幼虫浸渍法检测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淡色库蚊全年密度呈现单峰曲线变化,高峰在6月,此时各种生境中以农户的淡色库蚊平均密度最高;各地淡色库蚊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在1.31~20.43倍之间,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性在1.88~10.14倍之间,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在0.82~4.96倍之间。大部分现场淡色库蚊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结论 6月是浙江省淡色库蚊成蚊密度的高峰,也是防制的关键月份;针对蚊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普遍产生抗药性的问题,应该提倡蚊虫的综合防制,延缓蚊虫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对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3个区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后,采用WHO成蚊滤纸接触法,观察蚊虫死亡率,测定其对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荔湾区白纹伊蚊成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了抗性;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氯菊酯敏感,而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则具初步抗性。结论对于此次试验中的3个区来说,在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这3种杀虫剂中,氯菊酯的药效较好,天河区和从化区成蚊对此较为敏感,可作为目前首选使用的杀虫剂;从化区成蚊整体上来说对这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较高;天河区成蚊对于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抗药性强于从化区,荔湾区成蚊对于3种杀虫剂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4.
致倦库蚊及大劣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海南省致倦库蚊和大劣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发生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其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倍数。结果五指山市、澄迈县和海口市的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抗性倍数分别为7.50、6.67、8.00倍,对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31、6.00、6.23倍;琼中县大劣按蚊对溴氰菊酯和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2和1.31倍。结论海南省致倦库蚊对这2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低抗药性;而大劣按蚊尚未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我国大陆尖音库蚊组蚊对主要杀虫剂抗药性地理分布,探讨应对策略和措施,为蚊虫的控制和抗药性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万方医学网检索国内1994-201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尖音库蚊复合组的抗药性相关的论文进行收集,数据整理使用Excel 2003,绘制统计地图使用Maplnfo7.0。结果尖音库蚊对DDT、DDVP、马拉硫磷、仲丁威、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达到中等抗性水平以上的比例为55.6%、82.4%、22.7%、0、41.5%、64.4%和86.7%,达到高抗性的比例为22.2%、64.7%、0、0、12.2%、40.7%和33.3%。DDVP和溴氰菊酯的高抗性区域重叠率达到45.9%。结论大部分监测地区尖音库蚊组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的抗药性,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较敏感。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高抗性区域有一定的重叠性,需采取综合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荆州市蚊类抗药性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江 《职业与健康》2005,21(1):35-36
自20世纪70年代证实我国媒介蚊类对有机磷、有机氯等常用杀虫剂已产生抗性以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媒介蚊类对其敏感性的程度日益受到重视,荆州市虽进行过几次调查,但均不彻底、全面。为了解该市媒介蚊类抗药性的现状,我们对原荆州地区所辖部分县市进行了中华按蚊、致乏库蚊对DDT、DDVP、马拉硫磷、溴氰菊酯、氯菊酯等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全国蚊类抗药性监测组统一方案,对湖北沙市地区三种优势蚊媒的抗药性进行了研究性监测。结果显示中华按蚊成蚊、致乏库蚊、三带喙库蚊幼虫对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均已产生相对稳定的抗性,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也有降低趋势,但程度不同。不同蚊种对拟除虫菊酯的抗药性:致乏库蚊>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此外各蚊种抗性发生速率有如下规律:胺菊酯>溴氰菊酯>速灭菊酯。但四种拟除虫菊酯的毒效仍为:溴氰菊酯>氯菊酯>速灭菊酯>胺菊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茂名市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农药的抗药性情况,为科学使用杀虫剂防控白纹伊蚊提供依据。方法 2018—2019年在茂南区站前街道、河东街道、红旗街道、官渡街道、城南街道等地段采集白纹蚊标本,按照《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GB/T 26347—2010)对幼虫和成蚊进行常用杀虫剂抗性测定。结果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产生抗性,对溴氰菊酯、杀螟硫磷为可能抗性;幼虫对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杀虫剂产生低度抗性,对右旋苯醚菊酯、双硫磷、倍硫磷等敏感。结论茂名市白纹伊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的抗性,灭蚊时可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白纹伊蚊幼虫对右旋反式氯丙炔菊酯杀虫剂产生低度抗性,可使用右旋苯醚菊酯、双硫磷、倍硫磷等敏感杀虫剂杀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对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合理有效地使用化学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滤纸接触筒法测定成蚊对10 000 mg/L溴氰菊酯和10 000 mg/L氯菊酯的1h击倒率和24 h死亡率.结果 北京市、河北和海南省淡色库蚊及致倦库蚊在溴氰菊酯和氯菊酯区分剂量下的24 h死亡率均<80%,均为抗性种群.7株淡色库蚊对10 000 mg/L氯菊酯的24 h死亡率均<50%;13株蚊虫对10 000 mg/L溴氰菊酯的抗性高低不一,24 h死亡率1%~66%不等.结论 北京市、河北及海南省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高抗性,蚊虫抗药性的产生与杀虫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在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中要科学合理用药,开展抗药性监测,采取适当措施延缓蚊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青浦区卫生杀虫剂的使用状况及白纹伊蚊、家蝇抗药性状况,为辖区相关病媒生物抗药性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调查青浦区各街镇爱卫部门及专业病媒生物防治公司卫生杀虫剂的购买使用情况;采用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青浦区蚊、蝇成虫防治杀虫剂主要用拟除虫菊酯类及有机磷类,蜚蠊防治杀虫剂主要有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及其他类,蚊、蝇幼虫控制的杀虫剂主要有使用有机磷类。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及双硫磷均产生了中等抗性,对氯菊酯维持低等抗性,对残杀威较敏感;家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产生了极高抗性,对敌敌畏、甲基嘧啶磷产生了低等抗性。【结论】青浦区白纹伊蚊和家蝇对不同类杀虫剂均具一定抗药性,应加强开展抗性监测,以便科学指导用药,延缓蚊蝇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南通市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测定淡色库蚊的抗性。结果南通市淡色库蚊对4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即对敌敌畏抗性级别为高抗,溴氰菊酯为中抗,氯氰菊酯、氯菊酯为低抗。结论经过长期的化学防治,蚊虫对一些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应根据抗药性调查结果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积极提倡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泰安市城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的抗药性。结果岱岳区和泰山区家蝇对敌敌畏均已产生最高抗,L%分别为0.9009和0.4849μg/只;对高效氯氰菊酯均已产生高抗,LD50分别为0.0968和0.0858μg/只;岱岳区家蝇对溴氰菊酯产生高抗,LD50为0.0085wg/只;泰山区则为最高抗,LD50为0.0268μg/只。结论泰安市城区家蝇对3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科学合理地选用杀虫剂,积极提倡以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把蝇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昆山市蚊蝇对常用杀虫剂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合理利用杀虫剂,提高防制效果,测试了蚊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方法:蚊虫采用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由低到高依次为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由低到高依次为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结论:蚊蝇对常用杀虫剂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在今后的防制工作中,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减少和控制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或采取不同杀虫剂复配、轮换使用等方法,延缓蚊蝇抗性产生。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咸阳市家蝇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咸阳市家蝇抗药性情况,指导科学合理的使用杀虫剂.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 咸阳市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LD50依次为敌敌畏0.019μg/只,高效氯氰菊酯0.098μg/只,溴氰菊酯0.013 μg/只,残杀威6.627μg/只,与敏感试虫相比R/S值敌敌畏为4.71倍,高效氯氰菊酯为31.92倍,溴氰菊酯为20.63倍,残杀威为31.02倍.结论 咸阳地区家蝇对4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残杀威和高效氯氰菊酯最为显著,与当地农业生产、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中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不当密切相关;建议加强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用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减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南省长沙、益阳、岳阳市蚊、蝇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仲丁威、双硫磷、敌敌畏和残杀威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为蚊、蝇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蚊虫抗药性检测采用幼虫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 致倦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仲丁威、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4~2.86、2.25~6.75、1.00~17.24和25.00~65.00倍,均已产生抗性,其中对双硫磷抗性最高;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6.13~109.13、28.46~32.81、1.43~2.25和0.82~2.34倍,亦均产生抗性,其中对菊酯类药物抗性较高,抗性倍数最高的达109.13倍。结论 各地应高度重视蚊、蝇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加强抗性监测,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减缓蚊、蝇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洛阳市家蝇抗药性现状,为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灭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点滴法。结果洛阳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敌敌畏、残杀威、氯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结论应采取科学的方法使用杀虫剂,有效地控制家蝇抗药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京市淡色库蚊幼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以便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方法采用WHO提供的幼虫浸液法,并按照蚊类抗药性监测暂定区分剂量/浓度法与实验室敏感品系淡色库蚊测试结果比较.结果南京市淡色库蚊对4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即对敌敌畏、氯菊酯抗性级别为高抗,氯氰菊酯为中抗,溴氰菊酯为低抗.结论在灭蚊工作中,使用化学防治时,必须选择适当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蚊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指导蚊蝇防治的科学用药。方法蚊虫抗药性检测采用幼虫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南京市家蝇对敌敌畏、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残杀威的抗药性均相对较高,而淮安市均为最低;4种杀虫剂中,残杀威抗性均为最高,其次为敌敌畏,溴氰菊酯抗性均为最低。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仲丁威的抗性在淮安市均为最高,对双硫磷抗性在苏州市为最高;4种杀虫剂中,仲丁威抗性均为最高,溴氰菊酯除在淮安高于双硫磷外,抗性均为最低。结论在蚊蝇防治时应避免使用抗性较高的残杀威、仲丁威和敌敌畏,优先考虑使用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19.
5种杀虫剂对家蝇的抗性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控制家蝇的危害,了解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方法采用点滴法,检测家蝇现场品系对敌敌畏、三氯杀虫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结果家蝇对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均不同:家蝇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的抗性属低抗水平,LD50分别为2.9176、0.0134μg/只,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属中抗水平,LD50分别为0.0295、0.0039μg/只,敌敌畏属高抗水平,LD50为0.1311μg/只。结论家蝇的现场品系对5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敌敌畏与部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而对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相对敏感,应通过交替、轮换和复配使用杀虫剂控制和延缓抗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