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产科常用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方法:根据妇产科护士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434例入住患者的护患沟通效果分析,探寻提高当前妇产科护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妇产科护患沟通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经过系统学习妇产科常用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妇产科护士的沟通意识及沟通技巧。妇产科护士采用了适宜的护患沟通方法和技巧与患者沟通后,达到了有效的护患沟通效果,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妇产科护士采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与技巧,可以减少护患纠纷,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护患关系纠纷发生的原因,探讨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士自身休养,规范其职业行为,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加强护患沟通,使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结果通过学习提高了语言沟通能力,增加了护患关系,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灵活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及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非语言性沟通的表现形式、技巧与患者交流。结果: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通过运用非语言性沟通增进了患者的信任感,处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恰当地使用非语言性沟通,才能提高护患沟通效果,缩短护患间距,减少护患纠纷,增加患者的信赖。  相似文献   

4.
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日趋认识到和患者沟通的重要性,沟通技巧逐步成为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护士只有学会并正确运用护患沟通的技巧、方法,才能建立起一个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和谐护患关系,从而防止护患纠纷,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我院护患沟通和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方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相结合,对护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护患纠纷案例,总结影响我院护患关系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我院护患沟通的主要因素为:护理管理缺陷,信息沟通低效,患者自身因素,专业水平较低。结论:建立护患沟通制度、把握语言沟通技巧、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宣传教育、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工作是提高护患沟通质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探讨儿科病房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即服务态度、沟通、医疗收费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过高是发生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儿科护士要有精湛技术,高度责任心和沟通技巧,才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郭烨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48-48
目的:通过加强护士与急诊患者的沟通技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幅提高急诊护理水平。方法:结合急诊工作中的特点,找出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流程。结果: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63.0%上升至93.8%。结论:加强急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促使护患间的关系得以改进,同时,患者的心理也能调节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以达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400例,根据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有利于急诊输液室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减少纠纷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护患沟通培训并应用于护理服务中。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护理中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护理工作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因患者及家属认知上的偏差或沟通不畅等原因容易出现纠纷,本文分析了护患纠纷产出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避免护患纠纷的对策:1、增强护患沟通能力和技巧,加强护理工作中的服务意识;2、强化护理制度,遵守操作规范,保证护理质量;3、注重护理细节,消除纠纷隐患。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文章分析的新形势下护理纠纷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措施: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可以预防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对2010年上半年与下半年即实行整改后全院发生的护患纠纷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患纠纷例数由上半年的300例减少至75例,比上半年减少了75%。结论:通过加强护士管理,建立奖惩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促进有效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韩海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00-101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语言式沟通、非语言式沟通、抽象式沟通、治疗性游戏中沟通的技巧。结果:达到护患、护陪间高度的心里相容,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从而保证护理质量。结论:有效的沟通能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门诊补液室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实现护患之间零纠纷,解决那些由于语言使用不当、护患信息不足、技术不够专业、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解释不到位等原因而带来的护患误解或引起的病人及家属的不满,防止纠纷的产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门诊补液室护理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护患沟通,如:预防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同时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进行护患沟通,如:安慰性语言、赞美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告知性语言、鼓励性语言、形体语言、询问性语言等达到护患问的沟通。结论:有效的护理沟通技巧可以为门诊补液室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可以促进护患合作、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儿科护患沟通障碍的表现形式寻找适合儿科特点的护患沟通模式。方法:通过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2100例住院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调查,总结有效沟通方法及消除沟通障碍对策。结果:通过改变护患沟通方式、方法和技巧,达到护患有效沟通的目的。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即密切了护患关系,又增加了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减少了护惠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护患纠纷的增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临床护理的体会,阐述急诊科、住院部等科室护理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护患沟通的作用和技巧,说明良好的护患沟通在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儿科护患纠纷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院儿科护理纠纷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护患纠纷的原因多样,主要包括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沟通以及业务能力不够硬等原因结论:通过提高专业技能,加强护患沟通,完善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预防或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8.
赵玉雪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67-16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技巧。方法:分析急诊科护理人员相关素质及护患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娴熟的急诊护理技能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交流沟通方法中,语言和非语言沟通都有利于急诊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都能够达到较好的交流沟通效果。结论: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通过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加强护患沟通 改善护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作为护理工作者,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减少护理纠纷,是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有效的护患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产生误解或冲突。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建立和促进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必须掌握和运用各种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患者多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对策。方法:通过病人对护理方面的投诉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法律意识、业务素质、沟通障碍等。结论: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是减少和防范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