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加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100.0%,对照组有效率68.3%,2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基础针刺组、火针组以及对照组各22例,统计镇痛有效率、改善睡眠有效率及镇痛时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火针组镇痛有效率100%,改善睡眠有效率95.46%,镇痛时效(7.28±7.19)h,均优于基础针刺组及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火针配合针灸围刺加夹脊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阿昔洛韦、维生素B12、维生素B1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围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围刺配合脊神经根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胸腰段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电针配合耳穴贴压)和对照组(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VAS、Q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及Q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Q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表明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确切的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尼美舒利口服加多塞平片睡前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5天1个疗程,共20d。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5.86%,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率为35.71%,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消炎痛口服、弥可保注射液肌注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火针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7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电针治疗和多虑平治疗,10天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有效率为76.9%,两组疗效差异为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多虑平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给予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3.75%(P〈0.05)。结论:雷火灸结合电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腰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骨密度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多壮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腰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常规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脊推拿配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董氏奇穴针灸法》中"倒马针法"配合麦粒灸法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于2010~2014年因"胃癌"收住我院行手术治疗后发生胃瘫综合征患者26例,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倒马针刺门金、内庭穴配合麦粒灸足三里、上巨虚、中脘和气海穴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与对照组(69.2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马针配合麦粒灸法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孙海东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04-220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对照组采用诱导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以四物汤加味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50例以荨麻疹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局部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局部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愈显率治疗组82%、对照组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物汤加味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顽固性面瘫采用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9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穴位埋线及艾灸治疗,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9%(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满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和维生素B1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爱泼沃斯睡眠量表(Ep-worth)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卦头针配合火龙药灸治疗原发性失眠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