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20mL的红花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6mL的疏血通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治疗前后观察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银空雁 《光明中医》2014,29(2):295-296
目的 研究分析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7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9例患者接受西药治疗,治疗组2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一例不良反应,对照组29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血尿,4例患者出现黑便,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显著优于治疗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药物治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闫登魁 《中医药研究》2011,(12):1451-145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30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0%,优于对照组的63.3%(P〈0.05)。两组治疗后Hcy、hs-CRP水平均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其可显著降低Hcy、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0.0%、治疗组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疏血通联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常规西药与常规西药+疏血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乙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甲组的72.9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均有明显好转,且乙组患者NHISS评分明显减少,Barthel指数明显增加,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与红细胞压积等血流变指标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为显著,与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姚军强  朱瑄  侯琳梅 《中医研究》2012,25(10):14-1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4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81.8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治疗瘀血阻络型急性期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梗死采用疏血通与血栓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接收的3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17例,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疏血通,为研究组,另一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血栓通,为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14例),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8.82%(10例),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与血栓通对于脑梗死治疗疗效具有明显差异,在常规治疗方式下应用疏血通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加速血液流通,降低血黏稠度,治疗疗效更好,因此,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优先选用疏血通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廉全荣  封臻 《陕西中医》2014,(3):301-302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天麻素注射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3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疏血通注射液组显著进步率为84.2%,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3组FG、D-D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3组间FG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疏血通注射液组D-D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且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血栓通辅助常规西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hs-CRP、IL-6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50例.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加用血栓通,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及hs-CRP、IL-6及D-二聚体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IL-6及D-二聚体的表达,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胡良先 《河南中医》2010,30(2):165-166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确诊病例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并予中药内服。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一纤溶系统、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观察两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国际正常化比值(INR)、纤雏蛋白原(F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1个月后评价患者的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APTT、PT、INR均较治疗前延长,血浆Fg、PAI-1水平降低,血浆t—PA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1个月时两组BI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作用,有显著的神经元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戴尔珣 《江苏中医药》2006,27(12):26-27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活化血小板CD62P、FIB—R(以PAC-1识别)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浆CD62P、PAC-1水平,并于用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愈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D62P、PAC-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膜表面CD62P及PAC-1的表达,对脑梗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98例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疏血通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1)观察组基本痊愈32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基本痊愈24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患:苦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低切、血浆粘稠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组患者出现鼻出血1例,经调整用药后消失;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腹泻1例。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糖尿病性脑梗塞效果理想,且可改善血流变学指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用疏血通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复方丹参4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1d(1疗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疏血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早期应用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在针刺基础上配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患者后遗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疏血通是治疗中风的常用药物。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应用疏血通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患者9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根据辨证分为风痰入络组、风阳上扰组、阴虚风动组,每组各30例。风痰入络组中,男18例,  相似文献   

19.
史一丰 《光明中医》2011,26(9):1831-1832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共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用疏血通6ml/d,补阳还五汤1剂/d,连用14天;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而凝血指标(TT、PT、APTT)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无明显延长,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脂、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剂(PAI-1)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测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TG、TC、LDL-C、HDL-C及Fg、PAI-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Fg、PAI-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为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具有明显降纤及促纤溶作用,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