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丽萍  陈玉文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41-941
大肠癌肝转移机率较高 ,约占 30 %左右 ,一旦出现肝转移多为晚期 ,常采用保守疗法为主 ,而本文2 4例经相关手术治疗 ,对延长病人寿命 ,缓解病情有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 7例 ,女 7例 ,年龄 4 0~ 75岁。横结肠4例 ,升结肠 5例 ,降结肠 5例 ,乙状结肠 7例 ,直肠3例。2 手术方式根据转移灶的分布情况 ,分别采取了左半肝切除、左肝外侧叶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肝段切除及肝楔形切除术 ,切缘距肿瘤边缘 1 5~ 2 0cm。3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 1 2例 ,低分化腺癌 4例 ,未分化癌3例 ,黏液腺癌 3例 ,印戒细胞癌 2例。4 结果全…  相似文献   

2.
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黄昌明,张祥福,吴天金,冯玉满,卢辉山,吴心愿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癌,手术切除大肠癌肝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其远期疗效的关键。我科自1972年6月~1995年12月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影响术后生存率的有关因素,总结提高远期疗效的措施。方法:对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1例大肠癌肝转移作临床回顾分析,对治疗中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2%、47.1%、33.3%。分析表明癌灶数目、手术方式、无瘤期长短、术后综合治疗等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早发现早切除是提高治愈性切除率的关键,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肝转移63例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俊 《中原医刊》2006,33(18):36-37
目的总结和分析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结果。方法结合文献和随访资料对63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通过癌胚抗原、B超、门静脉造影下CT扫描检查,提出早期诊断措施。对肝转移根治切除17例与肝转移灶未切除33例行放疗、插管化疗、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等进行3、5年生存率的比较研究。结果早期诊断肝转移灶并得到根治性切除的17例病人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2%和29.41%,较未行切除的33例3、5年的生存率9.45%和0明显提高。结论大肠癌肝转移应以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庄亚强 《广西医学》1999,21(5):942-943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伴有远处转移的病人预后差。肝脏是其血道转移的最常见的靶器官。如何提高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是提高大肠癌人预后的重要措施。现将我院1987~1997年间所诊断的大肠癌肝转移30例治疗效果,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相似文献   

6.
<正> 肝脏是消化道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中又以大肠直肠癌转移至肝脏者为最多见,手术切除肝脏转移灶是唯一可获长期生存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80~1994年经手术治疗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33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38~65岁,平均55.2岁,原发灶26例位于结肠,7例位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②方法25例大肠癌肝转移行外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18例同时性转移癌中有12例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切除,6例行分期切除。异时性转移癌7例行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49.2%、27.3%。④结论对大肠癌肝转移癌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探讨大肠癌伴肝脏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适应证和方案及其疗效.方法:回顾35例大肠癌伴发肝转移惠者病例资料,并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术后17例复发,35例术后1年生存率达30/35,3年生存率达10/35,5年生存率达6/35.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及时采用正确的手术方案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王强 《吉林医学》2012,(32):7038-7040
目的:探讨并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外科手术治疗大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癌的现状。方法:对20例大肠癌并同时性肝转移癌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治疗现状并找出适合本地的最佳治疗方案。结果:20例同时性肝转移癌中12例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同期切除,4例行延期切除肝病灶,6例未处理肝脏转移灶;其中肝转移癌局灶切除12例,左外叶切除4例,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5%、30%、15%。结论:大肠癌肝转移患者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辅以局部治疗及全身化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3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奥沙利泊加5-FU化疗;治疗组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结果:对照组16例中。4例病灶缩小转为可手术切除,治疗组9例病灶缩小转为可手术切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可提高不可手术切除的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术前辅助化疗的有效率,提高可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任重 《宁夏医学杂志》2001,23(10):594-596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及适应症。方法:对23例大肠癌肝转移施行手术切除,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及这一课题的一些进展进行讨论。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并发症17.4%,死亡率4.3%,术后复发65.2%,再手术占33.3%,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6%、34.8%和21.7%。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对大肠癌肝转移病人及时手术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大肠吕致肠梗阻49例外科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0年间49例大肠癌致肠梗阻病例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46例结肠癌 致肠梗阻病人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吻合10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27例,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近端结肠造口6例,左半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口、关闭远端结肠3例(Hartmann造口)。3例直肠癌致肠梗阻病人,肿瘤无法切除,作乙状结肠造口1例,横结肠造口,肠梗阻缓解后行Mile‘s手术2例。全组无吻合口 和死亡病例。结论:为了提高5年生存率和减少二期手术,结肠癌致肠梗阻应争取一期切除吻合。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做好术中结肠灌洗和 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文章还强调 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肝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治疗组采取肝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对照组常温动脉化疗联合TACE,两次治疗间隔1月,3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5.7%(23/35)和40.0%(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P〈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改善(x2=5.41,P〈0.0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动脉热灌注化疗联合TACE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附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为人  李斌 《疑难病杂志》2004,3(4):212-2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2-2003年收治的127例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12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13例(10.2%);死亡7例,病死率为5.5%,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手术中利用残胃与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患食管癌并且曾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文献复习,总结104例残胃与食管吻合的手术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及文献报道病例均无手术死亡,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其中吻合口瘘0.96%,食管上切端残留癌2例(1.9%)。56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86.8%,生存超过3年28例,5年生存者17例。结论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治疗,在手术切除食管肿瘤后,残胃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弓下吻合,其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外科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和P—糖蛋白(PgP)耐药基因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即用型免疫组织化学微波加热法,对98例大肠癌进行GST—Pi、TOPO-Ⅱ和PgP耐药基因检测分析。结果 ①98例大肠癌中的GST—Pi、TOPO-Ⅱ和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2%、26.53%和11.22%。②大肠癌中GST-Pi的阳性表达与年龄呈正相关(r=0.92,P<0.005)。结论 部分大肠癌患者的体内存在多向耐药基因,或癌细胞内原发存在对GSr—Pi、TOPO-Ⅱ和PgP所介导的抗癌药物的耐药基因。对大肠癌患者在化疗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有助于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周海光  张亚伟 《河北医学》2000,6(8):693-69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糖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1992年至1998年外科治疗的52例老年大肠癌伴高血糖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吻合口瘘占7.7%(4/52),骶前间隙积脓3.9%,切口感染21.8%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均为3.0%,无酮症酸酸中毒。术后平均住院19.5d,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老年高血糖大肠癌只有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术式完全可以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6例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中,一期行右半结肠切除10例;一期行横结肠癌切除4例;一期行左半结肠或直肠上段癌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结肠关闭或直肠备二期吻合40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造口2例(直肠癌)。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6%(2/56),余54例均恢复顺利。结论:重视对结直肠癌致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施行手术切除,综合文献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转移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6%、21.9%。结论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歧杆菌对实验性大肠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从血管形成这一角度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机理。方法 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双歧杆菌注射组大肠癌VEGF的阳胜细胞密度和MVD的数量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能抑制大肠癌的血管形成,其途径可能是下调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