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术前舒芬太尼延迟性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术期认知功能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预处理组(舒芬太尼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1h、6h、12h、24h、48h采集血标本,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在术前,术后7d接受神经心理(POCD)评价。结果:舒芬太尼组血清cTnI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1h到术后48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h:(14.96±2.13)ng/ml比(23.66±3.15)ng/ml],P均0.05;两组在进入ICU后12h、24h、48h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得分舒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2h:(6.4±0.6)分比(8.4±0.6)分],P均0.05;舒芬太尼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3%比30.0%,P=0.041)。结论:舒芬太尼的延迟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有心肌保护效应,同时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择期行心脏瓣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舒芬太尼组在主动脉阻断前给予舒芬太尼预处理;芬太尼组在主动脉阻断前给予芬太尼预处理。并于手术开始前、体外循环开始后10min、主动脉开放后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min、主动脉开放后60min、停止体外循环后6h、停止体外循环后12h抽取患者桡动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后即刻、主动脉开放后30min、主动脉开放后60min、停止体外循环后6h、停止体外循环后12h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浓度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能有效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置换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谷氨酰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辩和/或主动脉辩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谷氨酰胺预处理组(n=30)和对照组(n=30),谷氨酰胺预处理组患者在手术前4天开始经外周静脉给予谷氨酰胺0.5 g/kg,每天一次,手术当天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经中心静脉给予相同剂量的谷氨酰胺,总计5次;对照组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麻醉方法及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_1)、开放主动脉后60 min(T_2)、6 h(T_3)、12 h(T_4)、24 h(T_5)分别抽取桡动脉血10 mL测定心肌肌钙蛋白Ⅰ.并于开放主动脉后30 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约1~2 g,做病理切片检查.记录各个时点患者的血压以及患者停转流后多巴胺及硝普钠的用量.结果 光镜下,对照组心肌间隙及血管周围有大量白细胞浸润,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则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心肌肌钙蛋白Ⅰ从T_2时,最开始显著增加(P<0.05),T_4时点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且谷氨酰胺预处理组自T_2时点开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硝普钠用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谷氨酰胺预处理组多巴胺的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谷氨酰胺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从术前3 d 起,皮下注射rHuEPO 200 IU/kg,1次/d.2组其他处理条件相同.于术前及术后3 d测定血常规.于术前,主动脉开放后2 h、6 h、12 h及24 h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结果:术前、术后血常规无显著变化.实验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rHuEPO预处理 (皮下注射)能减轻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表达,具有显著的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复跳前主动脉根部灌注腺苷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4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腺苷组在心脏瓣膜置换完成后,心脏复跳前主动脉根部灌注入外源性腺苷,对照组心脏复跳前不灌注外源性腺苷,按照常规处理。术前、主动脉开放后4h、12h、24h采集患者桡动脉血,测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观察心脏停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 结果 腺苷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4h、12h,肌钙蛋白I水平在主动脉开放后4h、12h、24h较对照组低。透射电镜见腺苷组心肌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结论 在心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复跳前主动脉根部灌注腺苷能显著提高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陆军总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满足诊断及入选标准的需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前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治疗基础上,应用安慰剂(与芪参益气滴丸色味相同的丸),每次0.5 g,3/d,餐后0.5 h服用,连续7 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芪参益气滴丸,每次0.5 g,3/d,餐后0.5 h服用,连续7 d。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后12 h(T12)和24 h(T24)抽血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磷酸肌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 Tn I),并记录手术时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体外循环停止后多巴胺用量、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后停留监护室(ICU)时间。结果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5.20±9.20)岁,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7.1±10.4)岁,两组患者在病种、术式、年龄、性别、体重、术前心功能分级、麻醉方法、术中用药、术后用药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均为阵发性房颤,但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手术后观察组平均多巴胺用量、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情况、停留ICU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三个时间段c Tn I和CKMB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可以减少心肌细胞内心肌酶的溢漏,保护因缺血再灌注受损的心肌细胞,对改善术后患者心脏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术前给予电针预处理对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06(男49,女57)例,随机将其分为电针预处理组和对照组两组。电针预处理组在术前连续5 d给予电针预处理,取患者双侧“内关”(PC6)、“列缺”(LU7)、“云门”(LU2)穴给予电针预处理(“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30 min/d。分别在术前、术后7 d及术后14 d对所有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简易智力量表、数字符号测试、数字广度测试、循环连线测试和小故事记忆测试5项测试。结果: 因各种原因实际参与完整评估的患者共75例,其中电针预处理组38例,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受教育年限等等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和麻醉药物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电针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7 d POCD发生率分别为26%和24%,术后14 d POCD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1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给予电针预处理对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HTK液与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中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HTK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7.5%、64.6%(P〈0.05)。主动脉开放后8h、24h对照组cTnI和CK-MB均明显高于HTK组(P〈0.05)。两组其余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复杂重症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略优于1:4含血停搏液。  相似文献   

9.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处理(IPC)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IPC组和对照组。IPC组在主动脉阻断前10min内,用气压止血带绑于右上臂上部,给于300mmHg的压力,阻断右上肢血流,持续3min,开放2min后,再重复上述过程一次;对照组不给缺血预处理。记录两组临床指标及心肌电生理指标;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即刻、开放后3h、6h、12h、24h抽取桡动脉血,检测心肌酶肌酸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开放后辅助循环时间IPC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需重复除颤率明显高于IPC组(P均<0.01);主动脉开放后12h心肌酶CK-MB及cTnI对照组明显高于IPC组,分别为[(141.9±21.2)U/L∶(98.9±17.3)U/L,(5.157±1.207)ng/ml∶(2.113±0.984)ng/ml,P<0.05,<0.01]。IPC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肢体IPC可减少心肌酶漏出,降低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瓣膜置换术患者(ASA 2~3 级),随机分为预处理组(Ⅰ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后(T_1),主动脉开放后15分钟(T_2)、2小时(T_3)、24小时(T_4)时间点取血样,检测血清CGRP、ET、cTnI;另于术前、术后第1、3天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定其QTd和 QTcd。结果:主动脉开放后,CGRP含量在两组患者24小时之内都有显著增加(P<0.01),T_2时,预处理组的CG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ET在T_2时两组都有显著上升(P<0.01),但预处理组的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3、T4时,对照组cTnI水平显著高于预处理组;术后两组QTd和 QTcd显著增加(P<0.01),其中对照组的增加较多,且第1天明显多于预处理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能减少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利体外循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2232例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ICU时间延长组(166例,时间延长定义为ICU时间≥3d)和ICU时间未延长组(2066例).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患者55项因素的结果显示,其中23项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管病史,血培养阳性,术前左房直径≥5.0cm、左室舒张末内径≥7.0cm、左室收缩末内径≥5.0cm、最后一次血肌酐≥135μmol/L,二次手术,体外循环时间≥3h,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累计呼吸机辅助时间≥48h为术后ICU时间延长的主要危险因素[Wald=4.63~133.86,P<0.05或<0.01].结论: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更多的有针对性防治措施,有助于缩短ICU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孙志鹏  乐江 《山东医药》2010,50(23):29-31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16例行CPB下心内直视术CC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例,两组手术方法及麻醉方法均相同,但自麻醉诱导至术毕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泵注艾司洛尔3 mg/(kg·h)及等量复方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并分别于转流前(T1)、主动脉阻断后30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3)、术后24 h(T4)采集中心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于T1、T3取右心耳组织测定心肌组织腺甘酸含量及线粒体肿胀度(MSD).结果 观察组复跳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多巴胺用量、ICU滞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与T1时比较,两组T3和T4时血清CK-MB和cTnI水平明显升高、T3时心肌腺苷酸含量显著减少,MSD显著升高(P均〈0.01),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可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等途径减轻CCHD患儿CPB过程中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变化,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浅低温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停跳组),每组20例,于6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静脉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NT-proBNP水平在术后2 h无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6 h明显升高,并在术后24 h达到峰值.在术后6 h、24 h、48 h、72 h,停跳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不停跳组(P<0.05).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减轻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损伤,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对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心律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维持,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8例心房颤动且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被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试验组开始口服胺碘酮每天2次,每次200 mg至术后第3天,术后第4天至出院前胺碘酮剂量改为每天1次,每次200 mg.对照组以安慰剂代替胺碘酮,服药时间、剂量和方法同实验组.比较两组术后窦性心律的转复和维持、有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及类型、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律和心室率,及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有无发生肺纤维化.结果 术后两组比较,试验组窦性心律患者比例在手术复跳时(39.4% vs.10.5%,P<0.01)、出院前(46.7% vs.2.6%,P<0.01)及术后1个月(36.8% vs.2.6%,P<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快速性心房颤动(15.8% vs.31.6%,P<0.05)、发作时心室率[(136.5±25.2)次/min vs.(158.6±30.9)次/min,P<0.05]及室性心律失常(7.9% vs.18.4%,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0.9±11.2)hvs.(58.5±13.8)h,P<0.05)]、心房颤动患者出院时心室率[(74.2±8.4)次/min vs.(91.7±10.2)次/min,P<0.05]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无死亡,无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无肺纤维化.结论 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整形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围术期口服胺碘酮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窦性心律转复率、维持窦性心律时间、降低快速心房颤动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对心室率的控制满意,减少重症监护病房入住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以及76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29例、Ⅳ级23例)治疗(三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运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作比较。结果:(1)各组心衰患者的CK—MB、cTnl、H—FABP测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心衰程度加重,H-FABP、cTnI水平亦随之上升,在各组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CK—MB仅在NYHAⅡ级与Ⅳ级患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2)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间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各参数水平下降,但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这种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且随着病情的动态变化心肌损伤程度亦随之改变;(2)运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ECC)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滤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前0.5h(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ECC结束后1h(T3)、8h(T4)、24h(T5)、48h(T6)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监测并记录T1~T6各时间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并记录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超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CC后CK-MB、cTnI、TNF-α、IL-6血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超滤组患者血浆CK—MB、IL-6浓度在T2~T6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超滤组cTnI浓度在T2~T5、TNF-α浓度在T3~T5低于对照组(P〈0.05);超滤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在T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C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瓣膜置换患者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临床随机选取拟行单瓣膜置换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40例,心功能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除治疗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盐酸川芎嗪注射液3mg/kg外,其他术中处理两组均相同。分别检测两组术前,主动脉开放时,术后24、48h时患者血液中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并记录体外循环辅助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结果①cTnI、CK、CK—MB、MDA含量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前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其他:治疗组体外循环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用量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重症心脏瓣膜病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心肺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处理组,均行常规手术,处理组于术后给予缺血后处理,即升主动脉开放前间断夹闭主动脉3次。术后以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处理组术后正性肌力药物计分为(14.2±4.1),较常规组(20.3±3.6)减少30%(P0.05),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为(13.45±4.24)h,较常规组(18.43±3.66)h缩短(P0.05)。处理组平均右心房压(M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阻力(SVR)分别为(6.9±6.8)mm Hg、(23.8±8.6)mm Hg、(1663.21±210.67)dyn·s·cm~(-5),较常规组[(11.30±4.7)mm Hg、(36.00±6.30)mm Hg、(2608.40±387.27)dyn·s·cm~(-5)]均减低(P0.05),而心脏指数(CI)为(3.8±0.6)L·min~(-1)·m~(-2),较常规组(3.3±0.6)L·min~(-1)·m~(-2)增高(P0.05)。处理组在升主动脉开放后2、6、24 h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I)、丙二醛(MDA)均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行手术治疗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有心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exogenous creatine phosphate,ECP)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围术期患者心肌保护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体外循环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ECP组各45例,观察两组自动复跳情况,术后1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血清肌酸激酸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主动脉开放后,ECP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vs.68%,P0.05)。手术结束后1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病率ECP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vs.38%,P0.05)。在开放升主动脉10 min、手术结束、术后6 h、术后12 h,ECP组各时间点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浓度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前的ECP组心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L.min-1.m-2 vs.(1.6±0.5)L.min-1.m-2,P0.05],切皮前ECP组的体循环阻力指数和肺循环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721.0±841.9)dyne.s-1.cm-5.m-2 vs.(3 315.0±978.0)dyne.s-1.cm-5.m-2,P0.05;(188.5±57.0)dyne.s-1.cm-5.m-2 vs.(238.3±90.2)dyne.s-1.cm-5.m-2,P0.05]。结论 EPC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有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和能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判断价值。方法:对82例NSTEACS患者、50例健康者分别进行血清cTnI测定,并观察NSTEACS患者住院1个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NSTEACS组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NSTEACS组内,心肌梗塞者(cTnI阳性亚组)血清cTnI值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cTnI阴性亚组)(P0.01)。正常对照组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cTnI阳性亚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7.3%,显著高于cTnI阴性亚组的5.5%(P0.05)。结论:血清cTnI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