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梔子豉湯这一方剂,为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創制。后人对此方作用的认识,有些分歧,现在談談个人对此方的一些意见。如有不妥处,希望指正。一、关于梔子豉湯的見証 《伤寒論》对此湯有六条論述;76条曰:“发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77条曰:“发汗,若下之,而煩热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78条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221条曰:“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滿而喘,发热汗  相似文献   

2.
吐法论述     
吐法纲言吐法者,清除咽喉、胸膈、胃脘上焦部份的积物,使之涌吐而出。内经云:“其高者,因而越之。”王水云:“上甚不己,吐而夺之。”汉张仲景著伤寒、金匮,对伤寒、中喝、黄癉有施用吐法治疗。至金元间、有张从正,治病用汗、吐、下三法,运用最精,世称张子和汗吐下法。吐法在中医治疗上是很有重要性的,昔賢运用吐法,极其灵活巧妙,有立起沉疴的功绩。如华陀用醋蒜吐蛇,刘河间用狗油雄黄同瓜蒂吐蟲通膈,徐文伯用油吐发瘕,周顧用硝石雄黄吐蛟龙,在江瓘名医类案中,用吐法治愈重症危疴甚夥:如吐米瘕,吐鱼瘕,吐  相似文献   

3.
张子和对吐法的应用,每起沉疴。其用吐法的原委,据他本人所述:“予之用此吐法,非偶然也。曾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余反思之,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征应。既久,乃广访多求,渐臻精妙。”他继承了《内经》、《伤寒  相似文献   

4.
“逆治”、“从治”法是《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之一,其作为“正治”、“反治”法指导临床选方择药治疗疾病的寒热虚实已为人熟知,如《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两版教材都较详细论述了这一理论。中医临床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也无一不用,然这只是《内经》“逆治”、“从治”法中的一种意义,观《内经》论“逆治”与“从治”还有两种含义,试论述如下: 一、调理气机中的逆治与从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得者,治有疗效谓之得。《标本病传论》说:“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即谓之有治本、有治标而病愈者,可为证。《经》问曰:怎样使气机调畅而  相似文献   

5.
栀子豉汤方后注云:“得吐者,止后服”。据此,后世医家认为栀子豉汤当属涌吐剂,但亦有认为不属涌吐剂而属清解剂者。一、认为属于涌吐之剂者,以《医宗金鉴》为代表,曰:“栀子豉汤顺其势以涌其热”,方中:“栀子苦能涌泄,寒能胜热,豆豉轻腐上行,佐栀子使邪热上越于口,庶一吐而胸中舒烦热解矣。”二、认为属于清解之剂者,以王旭高为代表,云:“栀子豉汤是阳明清泄之法,不是涌吐之剂”。高院教材《伤寒论选读》亦持此论。  相似文献   

6.
一、散寒之法因时异用药分四时,《内经》早有“用寒远寒”“用热远热”之诫,雷氏则具体提出了“在春令辛温不宜过剂,在冬令辛热亦可施之”(《时病论·卷二·风寒》)的治疗大法。治体实邪盛的伤寒患者,用麻黄汤辛温峻汗;治春温、风寒症,则用辛温解表法,方中以葱、豉“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时病论·卷一·风温》),防风、桔梗祛表寒;而治病邪轻浅的冒风症,仅用微辛轻解法,方中薄荷、紫苏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盖温热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振子鼓场方后有“得吐者,止后服”之句,《伤寒贯珠集》释之曰:“得吐则邪气散而当愈,不可更吐以伤其气,故止后服。”其“得吐”及“更吐”之云,显然说明桅子鼓场为吐剂。的确,历代有很多医家也均认为本方为吐剂,如成无已《注解伤寒论》曰“振子鼓场以吐胸中之邪”,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曰“柜子为君,其性苦寒,以浦宣其上配之虚烦也。淡豆效性平,能吐能汗者,用之为臣任,以吐胸中之邪也”;陶华、方有执、程知、吴谦等也皆持此看法。而柯琴则反对桅子为吐药,只认为豆鼓为吐药,他于《伤寒来苏集》中说:“夫板子之性…  相似文献   

8.
痞证渊源于《内经》。汉·张仲景据《内经·五举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卑监之纪,其病流满否塞”的记载,著《伤寒论》谓痞证因伤寒误汗,吐、下所致,而立五泻心汤治之.笔者多年临证实践,发觉痞证虽常见于表证误汗,吐、下而致,然内伤杂病亦屡见不鲜,因此不能囿于六方证(五泻心汤和旋复代赭汤).鉴此,有进一步探讨痞证的必要。爱不揣浅陋,着重对内伤杂病而致实痞证治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刘静生 《中医研究》2003,16(3):11-12
张氏远尊《内》、《难》、《伤寒》 ,近宗河间 ,力主攻邪 ,认为病多由邪生 ,邪去则正安 ,力倡汗、吐、下三法 ,尤善吐法 ,可谓集吐法经验之大成。现试小议如下 :1 张子和论吐张子和总结前人经验 ,并弘扬光大 ,临证用吐 ,得心应手 ,恰到好处。正如他说 :“予之用吐法 ,非偶然也。曾见病之在上者 ,诸医尽其投而不效 ,予反思之 ,投以涌剂 ,少少用之 ,颇获征应。既久 ,乃广访多求 ,渐臻精妙 ,过则能止 ,少则能加 ,一吐之中 ,变态无穷 ,屡用屡验 ,以至不疑。”信不殆也。1 1 运用吐法的依据《内经》 :“其高者 ,因而越之” ,“木郁达之”。王冰…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第 35 9条见于厥阴病篇 ,原文曰 :“伤寒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格。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陆渊雷曾说“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对于此条条文及其方证病机的解释 ,历来更是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该条进行考辨、分析 ,俾条文前后文理贯通 ,医理圆融 ,方证相符。不当之处 ,祈请高明赐教。1 历代伤寒注家学者的见解中医高校五版《伤寒论讲义》在第 35 9条释义中说 :“伤寒本自寒下 ,一般解释为本自虚寒下利 ,果然如此 ,就不应当治用吐下 ,即使误用吐下 ,也应该吐泻具甚 ,而不应单纯发生‘…  相似文献   

11.
栀子豉汤为治疗发汗吐下后所引起的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之证.对于具体的症状,我们就从伤寒论的原文里来探讨.伤寒论曰: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条文76)又曰: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条文77)又曰: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解,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原文78条)又曰: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原文79条)又日: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  相似文献   

12.
双向调节,《内经》称之“权衡相夺”。中医认为,错杂症的病理比较复杂,常呈现“阴阳反他”的双向性两极差异。如寒热互见、正虚邪实、升降紊乱、阴阳两损等等。《素问·玉版论要篇》说:“阴阳反地,治在权衡相夺……”。清·高士宗注曰:“阴阳相得则顺,反他则逆。若阴阳反他,则治之之法,在于权衡相夺。权衡者,得其平也;相夺者,夺其逆于右者从左,逆于左  相似文献   

13.
和法为八法之一,首见于《内经》,弘扬于《伤寒杂病论》,系统于《医学心悟》,所以程国彭说:“而论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温、清、补八法尽之。”狭义的和法一般认为有和解少阳、调和脾胃、调和胃肠的区别,唯戴北山深得和法要领,指出和法有更为广泛的涵义,提出了“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的精辟见解。把《伤寒论》“和”的涵义进行高度概括,赋予了《伤寒论》“和”的最新意义。一、寒热并用之谓和寒热并用者,适用于又有寒象,又有热象,寒热错杂的病证。单用热药不能治其热,单用寒药不能治其寒,必须寒热杂投,方能中病。《伤寒论·太阳篇》说:“伤寒  相似文献   

14.
无汗刍议     
无汗一症,病因很多,临床表现繁杂,表里、寒热、虚实之证均有。临床辨汗,首先辨其有无,再据其有汗与无汗之表现的不同,认真分析,对判别疾病的成因、性质和推测预后、转归,都有重要意义,能为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对无汗而致病或有病而致无汗者,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曰:“夺血者无汗”,《素问·金匮真言论》也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疾。”后世医家对无汗也颇有论述,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无汗之由,又有数种:如伤寒在表、及邪行于里,或水饮内蓄,  相似文献   

15.
谈谈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吐法乃治疗八法之一,现今用之者鲜少,除用于误食毒物救急外,濒临废弃。是法作用机理较复杂,如能探其要领,用之得当,确能起疾救死。笔者近年来施用吐法,每能奏效,兹将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吐法的源流与湮微吐法导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高者,因而越之”,即指病邪在上,可用涌吐之法。其次见于张仲景著《伤寒论》,如《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55条:“病人手足厥  相似文献   

16.
淤血的记载起源于内经,至于“淤血”二字始见于《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对淤血证治作了一定论述,为后世活血化淤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作出了贡献。至清代温病学说已告形成,对淤血证治也有了一定记载,使活血化淤法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确伤寒与温病淤血证的异同,将有助于认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和活血化淤法,使之更有效、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就伤寒与温病淤血证治的异同,谈一下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临证指南医案·燥门》:“某,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此为定评。”《重订通俗伤寒·伤寒要义·六经总诀》曰:“上燥救津,中燥增液,下燥滋血”。笔者以为上燥仍以治气为妥,因上燥不但须求津,还须祛邪。兼取叶天士、俞根初两家之说的这一治法名言,可使《内经》“燥者濡之”内容更具体、更丰富,为燥证的治疗指出了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瓴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治脑充血验方。“脑充血”中医名之曰煎厥、大厥、薄厥。《内经·脉解》曰:“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煎厥”。《内经·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此为大厥”。《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绝,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肝藏相火,肝中少血,肝木失养,肾气不摄,加以  相似文献   

19.
“胜治”之说 ,始见《内经》,“帝曰 :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岐伯曰 :此寒气之肿 ,八风之变也。帝曰 :治之奈何 ?歧伯曰 :此四时之病 ,以其胜治愈也”。原文这一提法 ,即是针对病因相胜而治。如王冰译此时注“胜 ,谓胜克也 ,如金胜木 ,木胜土 ,土胜水 ,水胜火 ,火胜金 ,此则相胜也。”张志聪注“以胜治之者 ,以五行气味之胜而愈也。”等 ,都说明了用相克去战胜、制伏之意。关于情志治疗 ,《内经·五运行大论》提出了“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思胜恐”等 ,就笔者个人理解 ,可将其原理变为 :“以情胜情”,这就是有意识地用一…  相似文献   

20.
异曲同工     
医家治病,多有规章法度,所谓热者寒之、虚者补之之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有“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之诫,即上病治上,因势利导,此乃常法也,否则,上吐下泻之患不旋踵而至。然亦有辨证的当,而反其法用之者:《金匮》同篇便有“食已即吐者,大黄甘黄汤主之”条。此乃肠胃实热,浊气不降,以致食入即上逆而呕。大黄甘草汤清实热,并除肠胃积滞,实热、积滞一除,不治吐而吐自止。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有“呕吐,得小便通少缓”之说,故治呕每以苦辛降逆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