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尿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作为不锈钢电焊烟尘接触者早期职业性损害指标,探讨了各指标间关系及铬的尿廓清生物半减期(BHT)。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班后尿铬与电焊烟尘浓度、班前与班后尿NAG活力、NAG活力与尿δ-ALA、班后尿铬与尿δ-ALA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按毒物代谢动力学公式推算,铬的尿廓清BHT约为50h左右。认为尿铬、NAG、δ-ALA可作为对电焊工生物学监测的同类指标。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电焊烟尘对工人尿铬,尿NAG和尿δ—AL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铬、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作为不锈钢电焊烟尘接触者早期职业性损割指标,探讨了各指标间关系及铬的尿廓清生物半减期(BHT)。结果表明,接触组工人班后悄铬与电焊烟尘浓度、班前与班后尿NAG活力、NAG活力与尿δ-ALA、班后尿铬与尿δ-ALA等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按毒物代谢动力学公式推算,铬的尿廓清BHT约为50h左右。认为尿铬、NAG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98名铬接触工人,发现尿γ-GT活性与工龄和尿铬呈明显平行关系,另外与尿蛋白和尿β2-MG呈显著正相关(P<0.01)。当受检者尿蛋白和尿β2-MG均正常时,尿γ-GT已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但尿NAG仅在尿β2-MG和尿蛋白均异常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尿NAG与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提示尿γ-GT可作为铬性肾损害较灵敏的早期检测指标,结合尿NAG水平可初步判断铬性肾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20名接触铅和20名非接触铅工人中,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活性,血铅(BPb)及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20名接触铅工人中红细胞P5N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BPb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与尿δ-ALA也有负相关关系(r=0.31),表明红细胞(P5N)可作为铅接触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法测定157 名铅接触工人和30名非铅接触工人红细胞P5’N 的活力,并同时测定血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及锌卟啉(ZPP) 、尿铅和尿δ- 氨基酮戊酸(δ- aminolevulinic acid 简称δ- ALA) 值。结果表明,铅中毒组红细胞P5’N活力为284 ±132 单位(μmol 尿嘧啶/gHb/h) ,铅吸收组为527 ±153 单位,铅接触组为906 ±213 单位,非铅接触组为1119 ±286 单位。方差分析显示各组间红细胞P5’N 活性存在明显差异(P< 0001) 。相关分析表明:血铅与红细胞P5’N 活力、FEP、ZPP、尿铅、尿δ- ALA 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37(P< 0001) ,05734(P< 0001) ,05794(P< 0001) ,04824(P< 0001) ,046(P< 0001) 。提示,红细胞P5’N 既可作为铅接触的监测指标,又可作为铅中毒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苯二甲酸作业人群尿液生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苯二甲酸(TPA) 作业人群尿酶和尿液离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对107 名工人进行个体采样并测定空气和尿中TPA 浓度。留取127 名TPA 作业工人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和71 名对照尿样,对尿样中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 、碱性磷酸酶(ALP) 、乳酸脱氢酶(LDH) 、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 活力和尿pH 值、Na + 、K+ 、Cl- 、Ca2 + 、NH4 + 、PO43 - 和SO42 - 离子浓度进行分析。结果尿TPA 水平与空气TPA 浓度存在相关关系。接触组尿Na + 、Cl- 、Ca2 + 、NH4 + 和SO42 - 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指标聚类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尿TPA 与尿NH4 + 相关系数最大( r = 0 .212 5 ,P= 0 .019 8) ,两者之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作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Ca2 + 、NH4 + 和NAG3 项最有价值的指标。结论 NH4 + 排泄增多可引起机体负氮平衡,以尿NH4 + 水平作为接触TPA的生物学效应指标,并辅以Ca2 + 和NAG 两项指标可监测TPA 对接触人群肾功能的早期影响  相似文献   

7.
铬作业工人尿NAG同功酶活性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98名铬作业工人,发现尿NAG-B明显升高,尿NAG-A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NAG-A/NAG-B比值倒置(1:4,正常为3:2)。铬作业工人尿NAG-B在尿蛋白和尿β2-MG均在正常范围时,已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提示尿NAG-B可能为检测铬性肾损害较灵敏的指标。尿NAG-A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与尿蛋白和尿β2-MG无明显相关关系(r均小于0.18,P>0.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在汽油作业肾损害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60名职业接触者和80各非职业接触者进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测定。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职业接触组的RBP、NAG和β2-MG值均显著高于非职业接触组。异常率分析结果显示RBP异常率略低于NAG,但明显高于β2-MG。结论 RBP可优先β2-MG作为慢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光灯观察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兰州某化工厂113名TNT作业工人尿中粪卟啉(CP)及δ-氨基-γ-酮戊酸(δ-ALA)含量。结果发现:接触组尿CP定性分析阳性率高达82.3%,随着空气中TNT浓度的增加,CP阳性率呈增加的趋势;尿δ-ALA≥4mg/L有17人,占15.0%,且δ-ALA含量的增高,在接触工龄较长(10年以上)组表现得更为突出。7名对照尿CP定性皆为阴性,尿δ-ALA含量都小于4.0mg/L。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尿CP检测可以作为健康监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对铅毒性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对-硝基苯酚比色法对85名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铅作业工人尿NAG活性、尿蛋白及尿β2-MG均显著增高。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尿NGA活性亦随之显著增加,并与尿蛋白、尿β2-MG呈显著性正相关。在铅性肾损害早期,尿NAG活性可先于尿蛋白、尿β2-MG出现异常。结论长期职业性铅接触可造成肾功能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27名铅作业工人的肾功能和卟啉代谢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卟啉代谢紊乱先于铅中毒性肾损害,铅接触组的尿NAG-A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尿NAG-B明显变人;NAG-A活性下降是反映铅中毒肾损害较敏感的指标,其检测价值比尿总NAG测定大。尿NAG-A活性检测可作为铅中毒性肾损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员分别测定了血和尿中镉、钙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和总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接触组尿镉、钙、β2-MG、总蛋白含量和NAG活性及血镉含量都高于对照组。尿NAG活性与血和尿中镉、钙、β2-MG和总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表明尿NAG是监测镉引起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25例AGC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营养支持组,化疗组,和静脉营养支持加化疗组。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PA,TFN和NK,LAK细胞活性。FCM测定胃癌细胞和正常胃粘膜细胞DNA含量,倍体类型及细胞周期各时相比例;发现治疗5天后,静脉营养支持组PA,TFN,NK,LAK活性和肿瘤细胞S%及S+G2+M%明显增高(P<0.005~0.05)。化疗组血清PA明显下降(P<0.001),静脉营养支持加化疗组肿瘤细胞S%和S+G2+M%显著下降(P分别<0.05和0.025),两组其它指标未见明显改变。揭示静脉营养支持能促进AGC患者蛋白质合成,改善其免疫功能,同时也刺激了胃癌细胞增殖,静脉营养支持加化疗既能维持AGC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又抑制了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铬作业工人尿NAG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1名男性和26名女性铬作业工人尿NAG活性进行了研究。在铬作业工人中,当受检者尿蛋白和尿β2-MG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时,尿NAG活性已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肾损害程度的加重,尿NAG活性亦呈显著性升高,并与尿蛋白及尿β2-MG呈显著性相关。结果提示,尿NAG可作为铬性肾损害的早期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镉接触工人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锌品厂接触不同水平镉的两组工人进行镉摄入量、尿镉、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工人镉摄入量、尿镉、尿NA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NAG的水平随着镉摄入量、尿镉排泄的增高而升高,并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当镉摄入量大于50mg或尿镉的水平为ug/gGr时,尿中NAG就显著增加。说明尿NAG活性可作为镉接触肾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如这项指标经实践验证,稳  相似文献   

16.
对苯二甲酸接触工人尿酶及微球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27名TPA作业工人进行动式个体采样,并留取127名TPA作业工人当日工前工后尿样和70名对照工人的工前尿。对尿样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活性以及尿TP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TPA接触组尿GGT、ALP、LDH、NAG活性以及尿α1MG、β2M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而5~mmol/mol.Cr尿TPA负荷组工人尿β2MG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尿β2MG与尿TPA负荷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尿TPA水平对尿酶活性、α1MG均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累积接尘量和不同工龄的工人尿酶和微球蛋白无明显差异。提示TPA对肾实质可造成一过性可逆性影响,尚不能说明肾实质受到器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配对设计的方法,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员分别测定了血和尿中隔、钙和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并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和总蛋白含量均呈相相关,表明尿NAG是监测镉引起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兰州地区正常成人尿δ~ALA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兰州地区非接触铅正常成人348例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人群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间尿δ-AL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兰州地区尿δ-ALA参考上限值推荐为:29.33μmol/L(4.93mg/L)。  相似文献   

19.
满昌军  陈西贵 《现代预防医学》1997,24(4):406-407,412
通过测定矽肺病人和对照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确定二氧化硅粉尘对接触者肾毒性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矽肺病人的尿NA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矽肺病人尿NAG增加与接尘时间有关而与脱离接尘时间无关,证实二氧化硅粉尘可导致接触者出现慢性,非可逆性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环境镉接触人群中尿NAG和白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居住在不同程度镉污染区的494名居民尿中NAG、白蛋白和尿镉的变化,同时分析尿镉排泄与两指标的关系,结果发现:镉接触人群尿NGA排泄显著升高,而尿白蛋白只在高接触组中有增高,可见镉肾损害主要在肾近曲小管,严重时可累及肾小球,尿镉排泄与尿NAG排泄存在一定剂量-反应关系,提示尿NAG活性测定可作为镉肾损害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