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深圳特区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200只天鼠研究了241Am内污染时四种络合剂(Ca-DTPA, Zn-DTPA,嗤胺酸钠盐和H-73-IO)钓促排效果.实验目的是为241Am内污染治疗确定首先促排药物及制定最佳促排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结合剂中Ca-DTPA和Zn-DTPA促排效果为最佳,能使骨241Am含量降低到对照组的10%,肝241Am含量降低到对照组的5%左右.喹胺酸钠盐在降低骨、肝241Am含量方面也有效(统计上与DTPA无显著差别),但能导致肾脏241Am蓄积,甚至略高于对照组.H-73-10虽有-些效果,但远不及DTPA.  相似文献   

2.
应用200只天鼠研究了241Am内污染时四种络合剂(Ca-DTPA, Zn-DTPA,嗤胺酸钠盐和H-73-IO)钓促排效果.实验目的是为241Am内污染治疗确定首先促排药物及制定最佳促排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结合剂中Ca-DTPA和Zn-DTPA促排效果为最佳,能使骨241Am含量降低到对照组的10%,肝241Am含量降低到对照组的5%左右.喹胺酸钠盐在降低骨、肝241Am含量方面也有效(统计上与DTPA无显著差别),但能导致肾脏241Am蓄积,甚至略高于对照组.H-73-10虽有-些效果,但远不及DTPA.  相似文献   

3.
S168对放射性锶的促排效果和药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络合剂S168(乙酰胺基丙叉二膦酸)对放射性锶有较好的促排效果。肌注S168可使大鼠体内的85Sr由尿排出50%以上, 为相同剂量的BADE和BAI冷尿锣排出量的1.5倍。增加S168剂量, 尿85Sr排出可高达70%, 但延缓给药时间效果降低。S168的促排效果与剥量呈线性关系, Y尿带=4.13+0.078X。S168合用中。(鸡内金)能提高疗效, 呈现两药相加作用。本文还详细介绍了S168在小鼠、大鼠和狗身上进行药理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DTPA-CaNa3 (促排灵-235)、DTPA-ZnNa3(新促排灵)和喹胺酸为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促排药物。三药对小鼠致畸作用试验中观察到,DTPA-ZnNa3在人常用剂量100倍和200倍(人常用剂量以1 g/50kg计算)时耒生现对胎鼠的影响,而DTpA-CaNa3、喹胺酸在20倍剂量时对胎鼠已见一些影响,引起活胎率下降、胚胎吸收数增加。所以核素中毒后进行促排治疗时对怀孕妇女应慎用DTPA-CaNa3和喹胺酸,以采用低毒*每DTPA-ZnNa3治疗较为安全稳妥。  相似文献   

5.
喹胺酸(Quinamic acid, QAA, 811)是一种异哇啉类络合剂, 对钍有较好的促排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大鼠静脉注入(iv)238Pu和241Am各26kBq/kg后1小时, 经皮下注入(so)不同剂量.(1~30μmol/kg)QAA, 或静脉注入核素后立即灌胃(po)QAA(30μmol/kg)对238Pu、241Am的促排疗效, 并与LICAM(C)相比较。实验观察到QAA对降低骨肝中238Pu、241Am的蓄积量有较好的作用, QAA对238Pu的促排效果高于对241Am.在剂量(1~30μgmol/kg)对肝、肾中238Pu和骨、肾中241Am蓄积量的降低, QAA优于LICAM(C);灌胃QAA(30μttmol/kg)伍用NaHCO3(5mmol/kg的)疗效, 对骨、肝中238Pu蓄积量的降低, QAA和LICAM(C)二间无差异(P>0.05), 但对238Pu在肾中蓄积量和对241Am在骨, 肾中蓄积量的降低, QAA明显优于LICAM(C)。  相似文献   

6.
目的 测量并计算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舌下腺恶性肿瘤的放射剂量在口底靶区及靶区周缘黏膜、颌骨、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利用仿生物人体模型进行实验,分别使用活度为29.6、25.9 MBq/粒的125I放射性粒子31粒,处方剂量(即周缘匹配剂量)120 Gy,模拟对单侧舌下腺恶性肿瘤进行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并计算口底靶区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剂量值,采用辐射自显影胶片绘制剂量分布曲线.结果 靶区中心剂量达到390~500 Gy,靶区边缘剂量达到160~480 Gy,靶区边缘外1 cm剂量达到90~170 Gy.皮肤的接受剂量为25~81 Gy,下颌骨靶区外的接受剂量为7.9~67 Gy.靶区内剂量分布无明显冷区.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口底区舌下腺恶性肿瘤,可以达到有效的靶区内治疗剂量分布.对周围组织的放射剂量在安全限值以下.对下颌骨的放射剂量较小,减少了放射性骨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五种络合剂对促排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有较好排钍效果的811、8102、8307-7603和DTPA等五种络合剂, 从量效关系, 时效关系和疗效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从尿粪中234Th的排出量的增加和组织中234Th蓄积量的降低为指标, 以8102的疗效为最佳, 其次是811, 但811使肾234Th菩积量有增加。DTPA和7603在高剂量时才有较好的排234Th效果, 且7603以粪234Th形式排出为主, 其疗效与DTPA、8307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及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3H·TdR标记的供体ICR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母细胞经0Gy~16by的Co60γ线体外照射后,在同系受体动物体内的迁移与归巢。实验结果表明;中等剂量以上的Co60γ线外照射对MLN淋巴母细胞的选择性归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北京市某化肥厂的放射卫生调查结果及评价.根据放射化学和γ能谱的分析.该厂现场空气中的粉尘含有铀、钍、镭等放射性核素.测定结果表明,空气中的铀、钍、镭的含量分别为0.515~2.43×10-16Ci/l, 0.136~1.23×10-16Ci/l, 0.687~4.06×10-16Ci/l.此外,对粉尘样品所做α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232Th/228Th的比值为1:0.94.作者认为,空气中含有铀、钍、镭的放射性粉尘是此类工厂的主要放射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51Cr及3H-UR标记淋巴细胞的方法,通过γ计数测量及放射白显影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60Coγ线对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内移行和归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注射后2小时,受照淋巴细胞异常地堆积在肝脏和肺,而归巢到肠系膜淋巴结(MLN)和回肠的数量显著减少。(2)注射后24小时,受照淋巴细胞的侈行能力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分布到肝和肺的数量增加以外,在脾脏出现显著性堆积,而归巢到MLN和回肠的数量继续减少。(3)组织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提示,受照淋巴细胞迁侈进入脾脏和MLN的特定区域的能力明显降低,在B细胞区标记细胞数量的减少比T细胞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个人监测机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诊断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重要依据。个人监测是确保辐射防护三原则中个人剂量限值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促进核与辐射技术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1-2]。监测数据可以评价工作人员接受的照射是否控制在安全水平,工作场所的防护是否符合剂量限值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以预防和减少过量照射事件的发生[3]。为评价和改进辐射防护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提供建议[4],在事故及过量照射情况下,为评估人体受到的辐射损害,为启动必要的防护管理措施、制定有效的医学处理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2,5]。长期连续的个人监测数据还可以为职业危害评价和放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32P-磷酸铬-聚L乳酸粒子(32P-CP-PLLA)间质植入比格犬的安全性和毒性。方法 30只比格犬,随机分成不同药物(32P-CP-PLLA和胶体32P-CP)、剂量(185、370和740 MBq)和部位(肝脏和臀大肌)10组(n=3)。术后定期称体重,检测实验室指标,测量血液、排泄物放射性计数率值,动态γ显像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γ显像示胶体肝脏组全肝显影,放射性不均匀分布,余组局部放射性持续浓聚,肝脏未见显影。肝内注射胶体32P-CP 471.67 MBq/m2,全肝吸收剂量为31 Gy,无肝功能损伤;注射794.28 MBq/m2,全肝吸收剂量为56 Gy,有较强的肝毒性及全身毒副作用。肝内植入1588.89 MBq/m232P-CP-PLLA粒子,植入区肝组织的吸收剂量为89.83~178.68 Gy,未见肝功能受损。肝脏胶体370 MBq组分别于23、29和45 d死亡肝纤维化5项全程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效半减期:32P-CP-PLLA平均为11.78 d;32P-CP肝脏组为6.82 d,肌肉组为8.73 d。组织学表现:肝脏胶体370 MBq组4周内见肝细胞中、重度肝细胞损伤,4~6周出现肝细胞坏死及增生;其余各组4周内见轻~中度肝细胞水肿,8周后未见异常。肌肉给药各组主要表现为横纹肌细胞一过性水肿变性。 血液中放射性计数率值粒子组随时间呈现锯齿状缓慢递减,胶体组呈指数下降。结论 32P-CP-PLLA粒子具有在植入部位不迁移,可体内降解,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良特性,适治于不同血供的实体肿瘤。比格犬肝脏能接受32P-CP致死剂量2倍活度的放射性粒子的辐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宜宾、绵阳、广元、乐山五个重点市水源地的放射性水平,评价其水源地辐射水平的安全性。方法 于2016—2020年间对成都、宜宾、绵阳、广元、乐山五市饮用水源地进行布点、采样,并分析水中总α[参照《水中总α放射性浓度的测定厚源法》(EJ/T 1075-1998)]、总β[《水中总β放射性测定蒸发法》(EJ/T 900-1994)]、90Sr[参照《水和生物灰中锶-90的放射化学分析方法》(HJ 815-2016)]、137Cs[参照《水和生物样品样品灰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HJ 816-2016)]、226Ra[参照《水中镭-226的分析测定》(GB 11214-1989)]、U[参照《环境样品中微量铀的分析方法(3激光荧光法)》(HJ 840-2017)]、Th[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验天然钍和铀的测定》(GB 14883.7-2016)]的放射性水平。结果 五市饮用水源地的总α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0.011~0.076 Bq/L,总β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0.027~0.098 Bq/L,137Cs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0.21~0.45 mBq/L,90Sr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1.0~2.4 mBq/L,226Ra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6.1~16.0 mBq/L,Th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0.06~0.21 μg/L,U的放射性浓度范围值为0.73~3.3 μg/L。不同水源地、不同年份之间的总α、总β、90Sr、137Cs、226Ra、U、Th放射性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总α、总β、90Sr、137Cs、226Ra放射性浓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的U放射性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6.53,P<0.05),不同水期的Th放射性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61,P<0.05)。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四川省成都、宜宾、绵阳、广元、乐山五个重点市饮用水源地的总α、总β、90Sr、137Cs、226Ra、U、Th放射性水平,与1995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的相关数据处于同一水平,均在生态环境部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发布的2013—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报告的数据范围内,五个重点市的水源地放射性水平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测量125I放射性活度的相加峰符合法。通过测量125I衰变放射的27.5kevx射线飘135.5keVγ 射线单一峰计数率及这两种射线相加峰计数率,可准确的计算出125I源的放射性活泼。本法与测量125I活度的相对法比较,具有使用方便,不需要对计算系统进行刻度,以及测量结果几乎不受样品源体积、源在探测器中的位置和样品源容器类型的影响等优点,是核医学和辐射防护中测量125I放射性活度的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ER-2受体放射性配体 99Tcm-B2-S22-AFA(99Tcm-TP1623)在健康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健康家兔体内的动态显像分布.方法 采用氯化亚锡间接法 99Tcm标记TP1623,3MM色谱纸层析测定 99Tcm-TP1623标记率,计算其比活度;通过体外稳定性实验、血清蛋白结合实验和油/水分配实验,鉴定标记产品理化性质;研究 99Tcm-TP1623于1、5、10、30、60和120 min在健康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特性;通过SPECT显像,结合感兴趣区(ROI)时间-放射性曲线分析,观察 99Tcm-TP1623在健康家兔体内的动态分布变化.结果 99Tcm-TP1623标记率为(96.4±0.1)%,比活度为(24.35±0.06)TBq/mmol,室温下放置6 h后放化纯度为(95.03±0.97)%.油/水分配系数P为-(2.51±0.15).小鼠血液放射性清除快,通过肾脏排泄较快,心、肺、肝、肌肉、骨骼等放射性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60 min后放射性呈明显低水平,肠道放射性则随时间缓慢增加.脑放射性始终呈最低水平.健康家兔体内 99Tcm-TP1623血池影消退迅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见胆囊、肠道排泄影,胃区和颈部未见放射性浓聚,脑组织始终呈低本底.结论 99Tcm-TP1623制备方法简便,标记率及产品比活度高,体内、外稳定性好,具有优良的动物体内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运行后对周边地区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2013年至2020年核电站运行期间周边30 km范围内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分析,对比核电站运行前后及对照点的放射性水平,评估核电站的运行对当地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结果 当地食品中未发现131I、134Cs、60Co、58Co、110Agm等人工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均在正常本底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088±0.053)、(0.155±0.178)、(0.314±0.388)和(81.3±18.1) Bq/kg (鲜重)。食品样品中人工放射性137Cs活度浓度平均值为(0.013±0.010) Bq/kg (鲜重)。与对照点及运行前水平比较,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增加。结论 红沿河核电站的运行未对周边食品放射性水平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木文研充了大鼠经胃肠道摄入85Sr后应用硫酸钡、海藻酸钠.磷酸铝和氢氧化铝等对85Sr的阻吸收效果,观察到除硫酸钡无效外,其余三药均有效.本文还比较了不同品种海藻酸钠及海藻酸钠、磷酸铝和氢氧化铝的不同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认为氢氧化铝凝胶优于其它几种药物.阻吸收药(氢氧化铝凝胶和海藻酸钠)合用促排药物S186未见排出量进一步提高.在应用氢氧化铝凝胶后,不同时间(立即、延缓1和24小时)合用S186,未见大鼠85Sr排出量和体内蓄积量的改变.因此。建议氢氧化铝聚胶可作为放射性锶阻吸收的"应急药物",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合成 99Tcm-半乳糖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99Tcm-HYNIC-Galacto-RGD2-tricine-TPPTS, 99Tcm-Galacto-RGD2),探讨其用于原位胶质瘤靶向显像的价值。方法 一步法制备99Tcm-Galacto-RGD2,考察其体内外稳定性及体内生物学分布;构建荷人原位脑胶质瘤(U87MG)动物模型,99Tcm-Galacto-RGD2尾静脉注射后行microSPECT/CT显像,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定量肿瘤的放射性摄取,病理学检查肿瘤整合素αβ3表达水平,与放射性摄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99Tcm-Galacto-RGD2放射化学纯度为(97.7±0.8)%,体内外稳定性好,能与脑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IC50为(18±3)nmol/L。裸鼠尾静脉注射后血液清除快,脑组织放射性摄取少。静脉注射60 min后,肿瘤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30 min(t=7.13, P<0.05),1 h肿瘤/脑组织放射性摄取比为13.92±3.43。microSPECT-CT显像阻断2 min后,肿瘤放射性摄取显著低于非阻断组(t=11.36,P<0.05);基于microSPECT-CT显像勾画肿瘤感兴趣区获得的肿瘤体积与肿瘤参考体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CI=-11.94%~11.92%)。肿瘤99Tcm-Galacto-RGD2摄取与整合素αβ3表达水平呈线性相关(R2=0.896)。结论 99Tcm-Galacto-RGD2易于合成,理化性质好,microSPECT-CT融合显像可用于脑胶质瘤病灶的感兴趣区勾画和评价肿瘤组织整合素αβ3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照射联合131I-chTNT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方法 建立C57小鼠Lewis瘤模型,肿瘤直径达一定大小时随机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肿瘤组织及感兴趣器官的放射性,观察活体显像情况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延迟效应。结果 联合外照射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1、3和5d均高于单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41和0.024),两组中正常组织的放射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区核素显像比单药组强且持续时间长。肿瘤生长效应实验中单药组、外照射组、联合组的绝对延迟时间为3.1、9.1和13.1d,标准化延迟时间为10d,131I-chTNT对放射的增益因子为1.08。结论外照射联合131I-chTNT后可促进其在小鼠体内肿瘤区的浓聚,而对正常组织无影响。联合应用131I-chTNT可提高外照射对荷瘤小鼠的放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传统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剂量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省医学科学院放射防护研究所摘要: 本文报道了湖北省不同类型传统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平均镭当量浓度为0.58~5.25pCi·g-1。发现古青砖中226Ra含量低于现代砖。实验砖漏结构房内222Rn的析出辜为8.4×10-16Ci·m2·S-1。室内、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25mSv,其中建材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剂量贡献为0.74m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