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辛以润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以润之”作为临证治则 ,始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 :“肾苦燥 ,急食辛以润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 :“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 ,佐以苦辛 ,以咸泻之 ,以辛润之 ,以苦坚之。”一般来说 ,辛味药物最基本和直接的效用是宣通、发散 ,如麻黄发表散寒 ,桂枝通阳化气 ,陈皮行气解郁 ,川芎活血行气 ,正如《内经》所说 ,“辛散”、“辛甘发散为阳”。由于辛味之品并非具有直接的滋阴润燥作用 ,且在临床上 ,对于津血亏损证 ,辛味药物又常被视为慎用品 ,甚至为忌品。因此 ,“辛以润之”多引起初学中医者疑惑和费解。在此 ,笔者…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药“辛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润”为中药五味理论中一个有所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辛润”之说,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辛味药润何种燥证?辛润的代表药物是何  相似文献   

3.
“辛以润之”,意即津血枯燥之证,用辛味药物滋润它。这种治疗观点,始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亦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成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一般来说,辛味药物最基本和直接的效用是宣通、发散,如麻黄发表散寒,桂枝通阳化气,陈皮行气解郁,川芎活血行气。《内经》指出“辛散”,“辛甘发散为阳”此之谓也。由于辛味之品并非具有滋阴润燥作用,且津血亏损之证,辛味药物于临床上常被医者视为忌品。因此,“辛以润之”多引起初学中医者疑惑和费解。于此笔者仅就“辛味”是如何发挥“滋润”效用这一问题,谈谈一孔之见,以就正于同道。辛是何以发挥“润”的效用呢?简言之,“辛以润之”效用,乃是通过其宣通发散的功能以改善因为气机郁滞而导致津血运  相似文献   

4.
试论“辛以润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以润之”,其旨蕴深,历代医家颇多阐发,其论纷繁。本文拟从其渊源及衍化,论其真要,旨在对临证有所启迪,管窥所及,祈请赐正。一、“辛以润之“的渊源“辛以润之”之说,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原文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惟令人费解的是:辛味之药大多性偏温燥,何以能润?岂无以燥益燥之弊?此说则不与《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相悖乎?其实,所谓“辛以润之”,经文本身就已作了解释,辛味药物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5.
《内经》对于五味功效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耎……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奥,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归纳《内经》所述,辛味有发散、散郁、润燥的作用,所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相似文献   

6.
辛润辨略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何理解这段经文的辛润之说?历有争论。笔者兹析于下。一、理论辨析“燥者润之”,此为常理。然何“食辛以润之”呢?张介宾《类经》释:“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可谓深得经旨。将辛润理论作为一种治法来理解,指的是对某些燥证用辛味药治疗,其机理  相似文献   

7.
冯则怡 《陕西中医》2004,25(11):1041-1042
辛以润燥乃古法,<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后世医家从理论到临床对之多有发明.辛味性燥,于燥证多为禁忌之品,然辛味具有独特的行气、行血、开郁、疏散、开通、宣达等作用,对无论外感、内伤所致之燥证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绝非其他所能代替,下面结合临床病例,一陈浅见.  相似文献   

8.
<正> 辛味药具有升、散、通、行的效用,这是现今较为一致的看法。前人认为辛还有“润”的作用,然对辛能“润”的效用,至今认识尚不一,笔者想就此略谈粗浅之见。辨辛能“润”的机制辛能“润”之说,首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历代本草和医书多爰引《素问》之说。如金代张元素云:“辛能散结润燥。”清代汪昂亦云:“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但对辛能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治疗"燥证",除了运用"燥以濡之"的常法,还运用到"辛以润之"的变法。实际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治疗大法,是为燥证的不同病机而设。张仲景在继承了《黄帝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根据辛味药行散或助阳的功效特点,从辛味药能祛湿化饮以治燥、行气通导以治燥、活血化瘀以治燥、温阳化气以润燥、温肾散寒以润燥五个方面,落实"辛以润之"理论的临床应用,为后世治疗燥证理法方药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辛味药能散、能行、能润,有解表发汗及行气活血作用。辛能散、能行,何以能“润”? 辛味药具有“润”之功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王冰亦云:“辛能润能散”。盖肾为水脏,主水而藏精,燥则不润,故恶燥。辛能开腠理,使在内之津液通于外,在下之津液通于上,故宜急食辛以润之。如肾阳不足,无火以蒸液化津,就会出现各种燥象,此时可用辛温助阳之附子,肉桂辈以鼓舞肾阳蒸化津液而濡润机体。诚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指出的:“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  相似文献   

11.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系《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之一。何谓肾燥?辛味药何以能润?这是一向有争论和难以理解的问题,大凡燥证,则有内、外之分,肾燥乃属内  相似文献   

12.
辛药发微     
用药物性能之偏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之偏,为药物治病的总则.然而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对五味有不同的亲和作用,《内经》以五走五入予以归纳.其中“辛入肺”“辛走气”是对辛味药的入肺调气功能的高度概括,也是医家用之解表发汗、理气解郁的理论依据.然而辛味药的治疗作用,绝非解表发汗的常法所能概.而辛能通闭散结,辛能润燥,辛能散湿,辛助肝用等,常被医界所忽略.有鉴于此笔者仅就近十年来用辛味药治愈的疾病予以总结报导,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辛味的归经最早见于《素问》,在《五藏生成篇》谓“肺欲辛”,是五合之一;《宣明五气篇》谓“辛入肺”,是五入之一;《至真要大论》谓“辛先入肺”。辛入肺的论点沿用至今。本文以《中药学》教材所载药物为依据,对此论点进行探讨。《中药学》所载正药中性味、归经俱全者414味其中辛味药154味占37.2%。辛味中纯辛者62味占40.3%,复合辛味92味占59.7%。一、辛味归经之一——与脏、腑的关系辛味与脏和腑的关系归纳如表1。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纯辛味药以入肺、胃、脾经为主;复合辛  相似文献   

14.
郑晓红 《国医论坛》1999,14(3):17-18
认为《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中的“肾燥”当为肾阳气不足,阳不化阴,气不化津之肾阴凝结证,常表现为机体的旱涝不一。如患此证,当急食辛味药,采用辛润法治疗,以使机体的旱涝得以调润。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试题选[题一]如何理解“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答:肾为水脏,喜润而恶燥。肾具水火二气,水火既济,始能蒸发津液,润泽周身。若肾阳不足,不能蒸化津液而成燥象,则须用辛味的药通阳化气,使水火得济,津液输布,润泽周身。  相似文献   

16.
“燥者濡之”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是指一些疾病表现为干涸枯燥的症候时 ,而采用濡润的治疗法则。这是中医临床上使用润燥法的理论根据。前代医家还有“燥者润之”和“湿可去燥 ,润可去燥”诸说 ,虽在文字词句上略有差异 ,但其所指含义实则相同。润燥法可按“燥”的性质、程度、脏腑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用之。1 外燥“外燥” ,即感受秋燥致病。吴鞠通云 :“秋燥之气 ,轻则为燥 ,重则为寒”。俞根初云 :“秋深初凉 ,西风肃杀 ,感之者多病风燥 ,此属燥凉 ,较严冬风寒为轻 ;若久晴无雨 ,秋阳以暴 ,感之者多病温燥 ,此属燥热 ,较暮春风温…  相似文献   

17.
辛润与苦坚     
药性入门后,有人常对辛润、苦坚提法生疑费解。认为辛味既然以其能行能散,苦味以其能燥能泄构成作用规律,为何又言辛润苦坚。寻求答案,可翻阅《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  相似文献   

18.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出自《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肾燥",是肾阳虚蒸腾气化失常,津液不得布散、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理状态。辛味(药物等)可以通达气机,宣发腠理,布津敷液,以治气机运行不畅、津液输布障碍之"燥"。  相似文献   

19.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运用五味来辨识药物的性能是中药具体应用的一大特点。《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在五味之中,作用之广,囊括药物之多,皆以苦味为首。可见,苦味的重要地位。笔者试从中药的药性理论出发,探讨苦味作用的阴阳属性。苦味的作用,渊薮于《内经》之中尚简,理论之整理、深化于唐后。如王冰注《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已。辛亦能润能散,苦  相似文献   

20.
<正> 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草木虽微,其气味有阴阳之分,其质有润燥之异,其性有缓急之差,故药有刚柔之别。《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说:“气味有阴阳,阴者降,阳者升,阴者静,阳者动;阴者柔,阳者刚;……气味之刚柔,柔者纯而缓,刚者燥而急,纯者可和,燥者可劫。非刚不足以去暴,非柔不足以济刚。”所谓刚者,药性多刚燥,性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