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7~2009年收治行二次剖宫产病例114例,其中56例首次手术方式为新式剖宫产者为观察组,58例首次手术方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30±8岁,平均孕周39±3周,平均孕次3.6次,平均产次2.4次,第1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时间2~10年,平均5.3年。对照组平均年龄30±7岁,平均孕周39±4周,平均孕次3.3次,平均产次2.3次,第1次剖宫产距再次手术时间1.8~10.2年,平均5.2年。上述指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前次剖宫产指征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切口均Ⅱ/甲级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6月间在本院试产的足月、头先露、单胎孕妇863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过程中行紧急剖宫产术61例为研究组,阴道分娩802例为对照组;根据WHO标准将不同孕前BMI的孕妇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分析不同孕前BMI对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孕妇分娩时年龄、孕前体重、孕前超重/肥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大于胎龄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率分别为:孕前低体重组4. 00%(6/150)、正常体重组7. 00%(44/629)、超重/肥胖组13. 10%(11/84),三组孕妇紧急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率随着孕前BMI增加明显提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超重/肥胖组紧急剖宫产风险明显增高,低体重组紧急剖宫产风险明显降低。结论:孕前BMI与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发生风险明显相关,孕期前超重/肥胖可明显提升阴道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20):1512-1517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特征及其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阴道试产的双胎妊娠孕妇, 共137例, 获取其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阴道试产将其分为阴道试产成功组(双胎均阴道分娩, 109例), 阴道试产失败组(双胎之一或全部转为剖宫产分娩, 28例), 比较两组孕妇临床特征差异, 分析双胎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双胎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组和失败组孕妇年龄分别为(32.4±3.8)和(31.3±3.3)岁(P=0.163)。成功组孕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比例、引产的比例分别为36.7%(40例)和35.8%(39例), 均低于失败组, 失败组均为60.7%(17例)(均P<0.05);成功组孕妇分娩孕周、胎儿1体重、胎儿2体重、双胎体重之和分别为(35.5±1.9)周、(2 328.4±431.9)g、(2 286.2±434.8)g、(4 614.6±801.9)g, 均小于失败组, 分别为(36.7±2.1)周、(2 585.7±443.9)g、(2 531.8±574.8)g、(5 117.5±916.1)g(均P...  相似文献   

4.
目的 孕妇肥胖对新生儿体重及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孕妇在我院住院并进行阴道试产的产妇823例,其中早孕期肥胖即体重指数BMI≥24有18例,分娩时体重指数BMI≥27有126例,观察产妇的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及分娩方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早孕期肥胖孕妇的总产程时间,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娩时肥胖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前助产率,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孕期肥胖导致宫口扩张缓慢,巨大儿,产程异常,剖宫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1年1月~2003年6月在本院妇科门诊经临床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9例,所有对象均符合下列条件:①B超证实有一个和多个肌瘤,单个肌瘤UA>3cm。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贫血、乏力、痛经及下腹坠痛,平均血红蛋白82g/L,其中8例<60g/L。③排除子宫、附件的其他肿瘤。④治疗前3mon内均未应用激素制剂,无使用米非司酮的禁忌症。⑤无肝肾疾患.检查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成2组,A组:15例,年龄33岁~51岁,平均年龄43.05岁±5.2岁,平均孕次2.35±0.92次,平均产次1.13±0.31次。B组:14例。年龄31岁~53岁,平均年龄42.29岁±4.3岁.平均孕次3.05±0.74次,平均产次1.09±0.29次。2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中期妊娠时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脐动脉(UA)、静脉导管(DV)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00例正常孕妇中期胎儿的MCA、UA、DV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CA:RI平均为0.78&#177;0.09,PI平均为2.85&#177;1.42;UA:RI平均为0.72&#177;0.11,PI平均为1.31&#177;0.29;DV:S峰为(36.05&#177;4.25)cm/s,D峰为(31.28&#177;2.43)cm/s,a谷为(17.16&#177;1.09)cm/s。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胎儿MCA、UA、DV血流动力学指标准确性与测量方法、评估标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 目的 通过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 citron和polo样激酶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在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取 61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轻症组35例与重症组26例)和 30 例健康儿童(对照组),ELISA法测定血清citron和polo样激酶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重症组和轻症组患儿血清citron和polo样激酶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1&amp;amp;#177;3.14 VS 4.09&amp;amp;#177;1.65 VS 1.31&amp;amp;#177;0.62 ng/mL; 4.54&amp;amp;#177;1.23 VS 2.10&amp;amp;#177;1.00 VS 0.77&amp;amp;#177;0.30 ng/mL)(均P&amp;amp;lt;0.01);且重度组血清citron和polo样激酶蛋白的浓度显著高于轻度组(P&amp;amp;lt;0.01)。治疗后轻度肺炎支原体肺炎组血清citron和polo样激酶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组(2.72&amp;amp;#177;1.09 VS 4.09&amp;amp;#177;1.65 ng/ mL;1.30&amp;amp;#177;0.64 VS 2.10&amp;amp;#177;1.00 ng/mL)(均P&amp;amp;lt;0.01);重度肺组血清polo样激酶的蛋白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组(4.02&amp;amp;#177;1.25 VS 4.54&amp;amp;#177;1.23 ng/mL)(P&amp;amp;lt;0.05);两组中citron的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2&amp;amp;#177;2.99 VS 10.01&amp;amp;#177;3.14 ng/mL)(P&amp;amp;gt;0.05)。 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citron和polo样激酶的表达水平升高,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它们的血清浓度可反映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体重与孕妇年龄和体重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母亲年龄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以及孕期体重指数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出生的1301例新生儿体重;以及1999年1月至2003年7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576例,其中早孕期肥胖即体重指数(BMI)≥24有184例,分娩时肥胖(BMI)≥27有152例。观察出生体重与孕妇年龄和体重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排出了妊娠合并糖尿病,非足月妊娠以及双胎、三胎妊娠,1301例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96g.男婴平均出生体重为3453g,女婴为3397g,其中只有20-24岁组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总体平均体重;早孕期肥胖孕妇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娩时肥胖的产妇巨大儿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早孕期体重增加≥15kg者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体重增加〈15kg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母亲年龄过小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孕期母亲体重增长过多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2005年6月-2007年8月,我们对临床200例手术后使用不同浓度的罗比卡因进行镇痛,观察表明,术后一定浓度的罗比卡因硬膜外镇痛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制定的Ⅰ~Ⅱ级的分级标准,选择在我院急诊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平均年龄(23.2&#177;2.1)岁,平均体重(64.7&#177;7.6)kg,平均孕期(38.7&#177;1.4)周,随机分为A、B二组,每组10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大儿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婴儿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在我院分娩的婴儿总数为602例,其中巨大儿102例,发生率为5.91%。孕妇身高在165—170cm之间,孕期体重增加25kg以上;孕周达40周以上,胎儿双顶径≥96mm。以上诸因素与巨大儿发生密切相关。巨大儿新生儿病率13.91%,高于非巨大儿组的1.37%(P〈O.01)。巨大儿组产妇出血量(320&#177;150)ml,高于非巨大儿组(180&#177;120)ml(P〈0.01)。结论:临床工作应着重在对巨大儿的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学创新》2021,(1):168-170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阴道试产成功与失败的结局,比较入组患者的年龄、孕周、胎儿体重、阴道试产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子宫下段厚度,分析可能影响阴道试产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00例孕妇中,有395例阴道试产成功(占79.0%),105例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两组年龄、孕周、胎儿体重、阴道试产史、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的年龄、孕前BMI、胎儿体重、阴道试产史及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均是影响阴道试产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失败的因素较多,产前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及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方案。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符合标准病例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男性19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5.2&#177;6.5)岁],对照组31例[男性2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1.3&#177;8.5)岁]。采用OFA/C方案:奥美拉唑(Omeprazole)、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icillin/ClavulanicAcid)三联治疗,与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及甲硝唑(Metron-idazole)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达28/33(84.85%),有效达2/33(6.06%);对照组显效达19/31(61.29%),有效达6/31(19.35%),二者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lt;0.05)。人均医疗费用治疗组(180&#177;40)元;对照组(1494&#177;20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治疗组出现2/33(6%)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5/31(16%)例轻度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用OFA/C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费...  相似文献   

13.
郁春晴 《中外医疗》2016,(14):35-37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笔者援助的非洲桑给巴尔奔巴地区Abdalla Mzee医院疤痕子宫产妇7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疤痕子宫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①78例孕妇中有35例行阴道试产,试产率为44.87%(35/78),成功阴道分娩的31例,试产成功率为88.57%(31/35),4例因产程停滞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60.26%(47/78),其中1例因子宫破裂行剖宫产。②既往有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阴道试产率及阴道分娩率均明显高于无阴道分娩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孕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褥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符合试产条件的疤痕子宫给予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须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同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325例前次剖宫产再次分娩孕妇的资料(妊娠≥28周),比较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OLAC)成功组和TOLAC失败组年龄、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阴道分娩史、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 325例孕妇全面评估后进行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成功210例(TOLAC成功组64.62%),中转剖宫产115例(TOLAC失败组35.38%)。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阴道分娩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孕妇年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前次剖宫产后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前次剖宫产后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全切除术(TVH)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52例非脱垂子宫大于孕12周并小于18周、活动、无严重粘连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开展改良式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结果:52例患者非脱垂大子宫全部经阴道切除,手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盆腔脏器损伤,子宫平均重量为540&#177;60g,手术平均时间为79&#177;13分钟,估计平均失血量为270&#177;50ml,肛门平均排气时间25.53&#177;2.3小时,术后出院平均时间为5.5&#177;1.5天。术后镇痛率12%,术后病率7.7%。结论:经过适当的病例选择,改良式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2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呼吸兴奋剂、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及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O2、PaCO2)及比较插管率。并同以往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中28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6例治疗成功,14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组治疗前pH7.25&#177;0.05、PaCO2为(83&#177;12)mmHg(1mmHg=0.133kPa)、PaO2为(53.9&#177;6.3)mmHg,在平均治疗5d后pH为7.32&#177;0.08(P&lt;0.01)、PaCO2为(61&#177;9)mmHg(P&lt;0.05),PaO2为(84&#177;15)mmHg(P&lt;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胡玲芝  朱倩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394-1394
<正> 丈夫陪伴分娩模式的开展已经有几年了,本文就168例丈夫陪伴分娩对产妇产时、产后的影响进行了观察。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1.1.1 丈夫陪伴组:为2002年1~4月在本院住院并经阴道分娩的孕妇168例,平均年龄26.2±3.6岁,平均孕周39.3±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以来 ,剖宫产率正在急剧升高 ,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目前许多国家正在致力于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本研究对我院 9年间 13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阴道试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89年 10月~ 1998年 9月间 ,共收治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妇女 4 2 3例 ,其中阴道试产共 138例。有 1次剖宫产史阴道试产 96例 ,有 2次以上剖宫产史阴道试产 4 2例。分娩平均年龄 2 7.9岁 ( 19~ 38岁 )。平均孕周 38.5周 ( 36~ 4 1周 )。前次剖宫产至此次阴道分娩时间为 2 4个月至10 3个月 ,平均 4…  相似文献   

19.
宁行  苏敏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46-147
资料与方法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急性重症腺炎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5—79岁,平均55.3&#177;11.5岁;病程1—68小时,平均8.8&#177;6.8小时;胆源性19例,暴饮暴食12例,高脂血症2例,无明显诱因3例。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24—78岁,平均59.6&#177;10.5岁;病程3~72小时,平均9.3&#177;7.4小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钙的作用。方法79例ACS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的CRP和IL-6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RP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异(P&gt;0.05),8周后治疗组的CRP和IL-6分别为6.4&#177;1.9mg/L和3.1&#177;1.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177;2.3mg/L和7.5&#177;1.7pg/mL(P&lt;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降低ACS患者血清IL-6可能是其降低CRP的机制之一,提示其可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中的炎症反应,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