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脂康对高脂血症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50例高脂血症者,服血脂康8周,对照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SG)、血浆胰岛素(IS)水平变化。结果:血脂康能显著降低TG、TC、LDL-C,升高HDL-C水平,同时还使IS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血脂康是一种有效的调脂药,还有降低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根据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Ⅲ)提出的冠心病和高危人群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应控制在≤2.6mmol/L的标准,观察本地区冠心病和高危人群的LDL-C异常情况。方法 分析22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CHD组)及90例富含冠心病危险因素CAG阴性者(NCHD)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异常率。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的平均TC和LDL-C水平明显增高、HDL-C水平降低(P<0.05)。按NCEP-ATPⅢ,LDL-C≥2.6mmol/L和HDL-C≤1mmol。L为异常,冠心病组LDL-C和HDL-C异常率明显大于非冠心病组,分剐为67%vs 47%和50%vs 27%(P<0.001)。冠心病组患者LDL-C水平的迭标率为33%左右。结论LDL-C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是本地区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冠心病及其高危人群在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应加强并且有很大空间。通过药物开发提高HDL-C水平在防治冠心病事件方面将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影响。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在扩冠、抗凝等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34例加服罗格列酮和辛伐他汀,34例未服上述两药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服用罗格列酮和辛伐他汀3个月后,IR显著下降(P<0.01),ISI显著上升(P<0.01)FINS、FBG、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HDL-C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罗格列酮与辛伐他汀联用能提高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有明显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4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287例)对照组(59例)。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C)浓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评分标准,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观察2组病例总胆红素(TBIL)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TBIL浓度冠心病组(7.6±3.2)μmol/L比对照组(12.1±3.2)μ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TC、LDL-C浓度冠心病组(5.79±1.53)mmol/L、(5.34±1.48)mmol/L较对照组(3.82±1.15)mmol/L、(2.27±0.69)mmol/L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C浓度冠心病组(1.11±0.57)mmol/L较对照组(1.46±0.23)m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TBIL与LDL-C、T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指数与TBIL、LDL-C、HDL-C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L-C及TBIL与冠状动脉狭窄指数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TBIL水平降低;冠心病患者TBIL与TC及LDL-C有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BIL及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疑似冠心病的老年患者330例进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258例)及对照组(72例),检测两组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C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DL-C逐渐下降(P<0.05),而TC及LDL-C逐渐升高(P<0.05);330例个体HDL-C正常者冠心病检出率显著低于HDL-C降低者(56.1%vs 96.2%,P<0.01);HDL-C、TC及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 HDL-C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可作为判定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脂检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检测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LDL-C、TC、TG、HDL-C、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可为诊断冠心病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血脂康胶囊与辛伐他汀治疗卒中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血脂康组(48例)口服血脂康胶囊0.6g,早晚餐后各1次;辛伐他汀组(48例)口服辛伐他汀10mg,晚餐后服。疗程均为10周。结果2组患者的TC(血清胆固醇)、TG(三酰甘油)、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能降低卒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和LDL-C,升高HDL-C,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2种药物均为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调脂同时对高脂血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30例为血脂紊乱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8周,检查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FSIN)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另选30例血脂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血脂紊乱组治疗8周后的TC、TG、LDHC、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降低(P均<0.01),HDLC显著升高(P<0.05);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有显著延长(P均<0.01),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升高(P<0.05);空腹血糖无显著变化(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脂紊乱组治疗8周后TC、TG、LDLC、HDLC、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均接近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超出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在调脂的同时,可发挥其非调脂作用,可改善凝血系统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63例,在入组及治疗6周后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肾功、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记录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G、TC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HDL-C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肝肾功、血尿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未出现异常,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瑞舒伐他汀在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紊乱人群中降脂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46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287例)对照组(59例).分别测定血清胆红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L-C)浓度.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评分标准,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观察2组病例总胆红素(TBIL)与血脂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TBIL浓度冠心病组(7.6±3.2)μmol/L比对照组(12.1±3.2)μ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TC、LDL-C浓度冠心病组(5.79±1.53)mmol/L、(5.34±1.48)mmol/L较对照组(3.82±1.15)mmoL/L、(2.27±0.69)mmol/L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C浓度冠心病组(1.11±0.57)mmol/L较对照组(1.46±0.23)mmol/L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TBIL与LDL-C、T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冠状动脉狭窄指数与TBIL、LDL-C、HDL-C有相关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L-C及TBIL与冠状动脉狭窄指数明显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TBIL水平降低;冠心病患者TBIL与TC及LDL-C有显著负相关,与HDL-C呈显著正相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TBIL及HDL-C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比值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对68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测定其血脂成分。结果CHD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LDL-C、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LDL-C/HDL-C与CHD的相关性最强(OR=3.79,OR95%Cl=1.88-6.14)。结论 CHD患者存在多种血脂异常,LDL-C/HDL-C是一项有较好使用价值的CHD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长期随访临床试验,研究时间从1997年至2003年,对97例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在4.40~6.47 mmoL/L(170~250 mg/dl)之间、年龄18~75岁,有明确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血脂康组(49例),安慰剂组(48例),主要终点为冠心病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次要终点为总死亡。同时观察血脂变化。结果:冠心病事件和总死亡在血脂康组发生率分别为4.25%和6.12%,在安慰剂组发生率分别为18.75%与20.83%。两组冠心病事件和总死亡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治疗后,血脂康组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降低19.04%、13.76%、25.52%;对照组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降低3.21%、4.57%、1.21%;血脂康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4.35%,安慰剂组升高1.77%,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在临床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指标异常方面,血脂康组和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安慰剂组比较,血脂康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冠心病事件与总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患者9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32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36例;对照组(CG)30例。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且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SAP组FINS升高、ISI降低;UAP组FINS、TC、TG升高,吸烟年限长,ISI降低;AMI组BMI、WHR、FINS、TC、TG、LDL-C升高,吸烟年限长,ISI、HDL-C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APN与BMI、WHR、FINS、TG、LDL-C呈负相关,与ISI、HDL-C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降低,SAP、UAP、AMI三组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冠心病危险因素依次增多。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Zhao SP  Liu L  Cheng YC  Li YL 《Atherosclerosis》2003,168(2):375-380
The effect of xuezhikang on 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 (TG) level was investigated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fter a high-fat meal (800 cal; 50 g fat). Fifty CH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o accept xuezhikang (xuezhikang group) 1200 mg/day (600 mg twice daily) or not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herapy which included aspirin, metoprolol and fosinopril and nitrates during the whole 6 weeks following-up. Xuezhikang significantly reduced fasting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20%),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34%), TG (-32%) and apoB (-27%) levels, and raised fasting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18%) and apoA-I (13%) levels (P<0.001). The postprandial serum TG levels at 2, 4 and 6 h decreased 32, 38 and 43%, respectively, in xuezhikang group (P<0.001). The TG area under the curve over the fasting TG level (TG-AUC)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CHD patients accepted xuezhikang with normal (less than 1.7 mmol/l) and elevated (1.74 to 2.92 mmol/l) fasting TG levels by 45 and 50%, respectively (P<0.001). Routine therapy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lipid and apolipoprotein levels. The change of TG-AUC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fasting TG, TC, LDL-C, and HDL-C levels after the treatment, which were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fasting apoA-I and apoB levels significantly (P<0.001). Xuezhikang was shown to be beneficial in the treatment of reflecting postprandial triglyceridemia in CHD patients with normal and mildly elevated fasting TG levels.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02例(CHD组),门诊体检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人群218例(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相关资料,测定其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血TC[(4.03±0.97)mmol/L比(4.62±1.06)mmol/L]、LDL-C[(2.51±0.86)mmol/L比(3.76±1.07)mmol/L]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08,95%CI=1.268-5.366;P=0.009)。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TC、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LDL-C水平升高可能是发生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与血清载脂蛋白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杭州市 6 6 9名高脂血症患者和 2 6 2名健康人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HDL -C、LDL -C、ApoAⅠ、AⅡ、B、CⅡ、CⅢ、E。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1)高胆固醇血症组 ,HDL -C、LDL -C明显升高 (P <0 0 1) ,各类载脂蛋白均升高 ,尤以ApoAⅠ升高最明显。 (2 )高甘油三酯血症组 ,HDL-C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LDL -C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poAⅠ降低 (P <0 0 1) ,ApoB、ApoCⅡ、ApoCⅢ、ApoE均有明显升高 (P <0 0 1)。 (3)混合型高脂血症组 ,LDL -C升高 (P <0 0 1) ,ApoAⅡ、ApoB、ApoCⅡ、ApoCⅢ、ApoE升高最明显 (P <0 0 1)。结论 高脂血症ApoAⅡ、B、CⅡ、CⅢ、E水平均升高 ;高胆固醇血症ApoAⅠ、B和HDL -C、LDL -C可同时升高 ;ApoCⅢ是高甘油三酯的重要影响因素 ;混合型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伴LDL -C/HDL -C比值升高 ,可视为CHD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与冠心病(CHD)患者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CHD患者,按TSH水平分为TSH正常组(TSH为0.3~4.8 mIU/L,n=62)与TSH异常组(TSH>4.8 mIU/L,n=38),入院时测定脂代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左室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峰值(E)、舒张末期流速峰值(A)、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CHD患者TSH水平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TSH异常组TC、TG、LDL-C、FINS、HOMA-IR、E/A、Gensini评分高于TSH正常组,LVEF低于TSH正常组(P<0.05);TSH与CHD患者TC、TG、LDL-C、FINS、HOMA-IR、E/A、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高TSH水平可引起CHD患者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造成左室功能受损,加重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8.
早发冠心病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CHD)患者脂蛋白脂酶(LPL)基因多态性特征及其与血脂关系。方法:收集106例早发CHD患者(早发CHD组)血脂参数等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LPL的P、H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HindⅢ和PVUⅡ酶切),并与81例非CHD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发CHD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早发CHD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H+基因型TC、TG明显高于H+H-基因型,HDL-D低于H+H-基因型;P+P+基因型TG明显高于P-P-基因型,HDL-C低于P-P-基因型(均P<0.05)。结论:早发CHD患者血清TC、TG和L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H+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H+H+和P+P+基因型影响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25羟维生素D3[25-(OH)D3]、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CHD患者发病程度中的关系及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CHD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病变Ⅰ级(22例)、病变ⅠⅠ级(29例)、病变ⅠⅠⅠ级(25例)和病变Ⅳ级(2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集CH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并分离出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25-(OH)D3、eNOS的表达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分析CHD患者血清中25-(OH)D3、eNOS水平与TC、TG、LDL-C、HDL-C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D组患者血清中25-(OH)D3、eNOS和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加重,CHD组患者血清中25-(OH)D3、eNOS表达水平和HDL-C水平均明显降低,T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CHD患者血清中25-(OH)D3、eNOS的表达水平与TC水平均明显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均明显正相关(P<0.05),与TG水平负相关均不明显(P>0.05),此外,25-(OH)D3水平与LDL-C水平明显负相关(P<0.05),eNOS的表达水平与LDL-C水平负相关不明显(P<0.05)。结论:CHD组患者血清中25-(OH)D3、eNOS表达均明显下调,其表达水平均随着CHD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下调,且与血脂指标关系密切,可作为CHD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0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选患者治疗前和随访6个月后的IMT、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等指标。结果 (1)IMT从术前(1.13±0.27)mm降至术后的(1.04±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阳性率(≥1.00 mm)从术前73.68%(42/57)降至术后54.39%(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分别为(5.43±1.29)mmol/L、(1.93±1.01)mmol/L、(3.75±1.20)mmol/L、(1.03±0.35)mmol/L,术后则分别为(5.08±0.67)mmol/L、(1.80±0.79)mmol/L、(3.36±0.58)mmol/L、(1.08±0.29)mmol/L;术前、术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PCI治疗联合应用调脂药物能有效改善IMT和控制血脂,改善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病情,提示IMT对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