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素全身骨显像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前列腺癌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和PSA结果进行回顾研究,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率为79.3%,常见转移部位是骨盆、腰椎及股骨,随着PSA值不断增高,骨转移阳性率也增高,尤其当PSA>60μg/L时,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率100%,而PSA<20μg/L时,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机率很小。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是诊断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的最佳检查手段,核素全身骨显像结合PSA结果可以提高判断骨转移准确性,尤其对单个病灶的性质判断更为重要。当PSA>20μg/L时,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很大,应常规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联合检测在早期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经核素骨显像将前列腺癌患者98例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所有患者均检测PAS和ALP,对比分析2组患者PAS和ALP检测结果、阳性率及与骨转移关系,分析二者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以及核素骨显像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分布情况.结果 骨转移组血清PSA和ALP水平均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A单项检测结果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SA和ALP值随着骨转移分级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r=2.18,P<0.05);PSA和ALP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素骨显像检查阳性结果58.2%,且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多位于胸腰椎部位.结论 PAS和ALP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核素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核素骨显像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SPECT核素全身骨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结果:核素骨显像检出骨转移灶为100.0%,明显高于X线平片(29.0%)。结论:核素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核素全身骨显像与PSA测定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核素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飞波  梁杰  徐淑华  江旭 《河北医学》2010,16(7):788-791
目的:分析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及规律,探讨99mTc-MDP SPECT骨显像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246例经临床诊断为肺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在我科行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肿瘤骨转移阳性结果:肺癌阳性率47.67%,乳腺癌阳性率39.14%,前列腺癌阳性率68.80%。②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在不同区域骨转移发生率不同。肺癌、乳腺癌在肋骨转移率较高,转移率分别为43.10%和36.67%,其次为脊柱、骨盆;前列腺癌在脊柱和骨盆转移率较高,转移率分别为34.88%和33.72%。③骨转移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增高即"热"区,较放射性摄取减少即"冷"区多见。结论:全身骨显像对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价值,故应作为肿瘤患者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与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ECT)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和FPSA的检测结果及ECT骨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PSA和FPSA的均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62例前列腺癌中骨显像阳性47例,42例确诊为骨转移,转移率为67.8%,其中有1例PSA<10μg/L,2例PSA在10μg/L~20μg/L之间,4例PSA在20μg/L~50μg/L,35例PSA在50μg/L以上(占83%)。结论:PSA<10μg/L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小;PSA>50μg/L的患者发生的骨转移的可能性大。骨显像与血清PSA和FPSA浓度联合检测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核素骨显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994年1月至1997年1月59例前列腺癌核素骨显像检查结果,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部位,伴随症状,骨转移的分级,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关系。资料显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程度与PSA间有显著相关(P〈0.01)。核素骨显像简便,安全和灵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骨唾液酸蛋白(BSP)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含量与骨转移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3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骨转移组38例,无骨转移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NTx、BSP和PS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骨转移组血清中NTx、BSP的含量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转移组血清PSA含量与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x含量作为骨转移分子标志的灵敏度达90.0%,特异度为68.6%;血清BSP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1.4%;血清PS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和37.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NTx和BSP含量对骨转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骨显像联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CT骨显像诊断与血清PSA检测,比较单一ECT骨显像与ECT骨显像联合血清PSA的检出率。结果:联合诊断的检出率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骨转移患者的骨转移率与PSA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ECT骨显像联合血清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较高,是理想的临床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核素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已确诊的340例各种恶性肿瘤的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了分析,特别对几种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和分布的关系,定期复查骨显像对早期诊断骨转移的重要性以及对判断疗效、预后的价值进行了讨论。并对其中75例患者的骨显像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58例在临床上已确诊、并怀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血清ALP谱检测。对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核素全身骨显像91例出现骨转移,阳性率为57.6%,其中单发灶22例,占24.2%,多发灶69例,占75.8%。正常人、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对照组35例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和正常人比较ALP和B—ALP浓度无显著性意义 (P>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ALP有显著性意义(P<0.05),B—ALP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91例骨转移患者中单发灶和多发灶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LP、B-ALP结果是多发灶骨转移患者ALP、B-ALP浓度明显高于单发灶患者(P<0.01)。结论全身骨显像和ALP、B-ALP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应以全身骨显像为主,结合ALP、B—ALP检测,可排除良性骨病造成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原(PSA)值小于4ng/ml前列腺部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血清PSA值小于4ng/ml的前列腺癌病例(A期12例,B期2例,C期2例,D期1例),对诊治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结果:15例行双侧睾丸切除术,8例如服缓退瘤或氟他胺治疗,结论:血清PSA值<4mg/ml的前列腺癌大多是早期病变,病理分化较好,预后佳,直肠指检(DRE),游离/总PSA(F/T),经直肠超声(TRUS)为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FPSA / TPSA(F/ T)比值在前列腺癌 (PCa)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136例患者 (其中 PCa4 2例 ,BPH94例 )与 6 5例正常健康体检男性的血清 TPSA、FPSA水平 ,并计算 F/ T比值。结果 :BPH组、PCa组 TPSA、FPS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PCa组的血清 TPSA、FPSA水平显著高于BPH组 (P<0 .0 1) ,而 PCa组 F/ T显著低于 BPH组 (P<0 .0 1)。TPSA处于 4 μg/ L~ 10 μg/ L 时 BPH、PCa组间 TPSA、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PCa组 FPSA、F/ T均显著低于 BPH组 (P<0 .0 1)。以 F/ T≤ 0 .15为标准对 PC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实验有效率均达 70 %以上 ;而以 TPSA≥ 4μg/ L且 F/ T≤ 0 .15为 PCa诊断标准 ,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实验有效率分别为 71.4 %、87.4 %、6 0 .0 %、92 .1%与 84 .1%。结论 :F/ T可用作 PCa诊断指标为临床提供更好的依据 ,有利于 PCa的早期诊断 ,以 TPSA≥ 4μg/ L且 F/ T≤ 0 .15为标准 ,可在不升高漏检率的基础上提高PCa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人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前列腺癌裸鼠骨转移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细胞悬液,分别通过胫骨髓腔注射、左心室注射及尾静脉注射3种方法接种于裸鼠体内,定期进行影像学观测;8~16周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骨转移情况。结果经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鉴定,PC-3细胞经胫骨髓腔注射后,该组裸鼠于第2周出现骨转移表现,转移率为100%(7/7);左心室注射后,至第12周影像学检测到骨转移率为28.6%(2/7),处死动物后经病理学检查骨转移率为42.9%(3/7);而尾静脉注射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骨转移(0/7)。结论胫骨髓腔注射和左心室注射两种方法均能在短期内建立人前列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SA、F/T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血清总PSA及游离PSA比值 (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 5 1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4 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PSA、F/TPSA及PSAD值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PSA及PSAD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而F/TPSA值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SA >4ng·ml-1作为筛选前列腺癌的临界值存在一定缺陷 ;当PSA <10ng·ml-1,F/T值有助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而PSAD对于筛选前列腺活检病例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莫宏辉  尤剑鹏 《华夏医学》2003,16(5):765-767
测定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公认的前列腺癌指标之一,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单纯检测PSA特异性不高。近年采用前列腺特异性相关指标:游离PSA(F-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移行区密度(PSA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度(PSA速度)作为前列腺癌诊断监测指标,大大提高了前列腺癌的诊断率.F/T、PSAD、PSAT、PSA速度为前列腺癌早期发现、监测及预后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身MRI和骨扫描对乳腺癌患者骨转移首诊的准确性。方法:对22例乳腺癌患者行全身MRI和骨扫描检查以确定有无骨转移。结果:全身MRI和骨扫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7%、90%、90.9%和83.3%、80%、81.8%;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17、0.11和4.16、0.24。结论: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全身MRI效果优于骨扫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 (T -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 (F -PSA)与T -PSA的比值 (F/T)在前列腺癌 (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2 7例PCa及 184例BPH的血清T -PSA和F/T值 ,分别比较T -PSA与F/T值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T -PSA与F/T值均有显著差异 (均P <0 .0 1)。但依据T -PSA水平将两组患者各再分为 <4 μg/L、4~ 10 μg/L及 >10μg/L 3组后 ,当T -PSA <4 μg/L时 ,两组患者的T -PSA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F/T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T -PSA位于 4~ 10 μg/L时 ,两组患者的T -PSA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F/T值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在T -PSA >10 μg/L时 ,两组患者T -PSA及F/T值均有极显著差异 (均P <0 .0 1)。 结论 F/T值较T -PSA更具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