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方协同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手术室安全核查模式下三方协同干预模式,选择实施前后各58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不合格情况、差错率。结果实施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展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安全核查执行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94.83%vs 75.86%,93.10%vs 77.59%,94.83%vs 74.14%)(χ~2=8.340,5.583,9.469,P0.05);安全核查流程不正确等不合格率8.62%明显低于实施前29.31%(χ~2=8.077,P0.05);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等差错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实施前12.07%(χ~2=4.833,P0.05)。结论三方协同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效率,保障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在医院配置药物阶段、发送药物阶段、护士给药阶段、病区药物存放环节和药理学知识的培训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结果精细化管理前护士给药前发现接近错误事件占6.6%,给药阶段错误占比93.4%;精细化管理后护士给药前发现接近错误事件占比61.1%,给药阶段错误占比36.9%,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化管理前,B级药物错误伤害事件占比3.3%、D级伤害级别占比53.3%、E级伤害事件15.0%;精细化管理后,B级药物错误伤害事件占比63.1%、D级伤害级别占比7.1%、E级药物错误伤害事件2.0%,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用药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降低患者用药差错伤害级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目视管理,并探讨其应用于库房耗材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4日-6月30日管理应用前耗材查找时间、取物偏差率及零库存耗材种类资料,与2019年8月19日-12月15日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目视管理后的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目视管理后,耗材查找时间较应用前明显缩短(P0.01),取物偏差率较应用前降低(χ~2=4.633,P0.01),零库存耗材种类较应用前增多(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目视管理符合病区库房耗材管理需求,有利于提高耗材管理效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减轻临床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在住院肿瘤病人风险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住院肿瘤病人185例,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87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接受传统护理管理干预,观察组病人接受三维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0%vs 15.30%,χ~2=9.34,P=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70%vs 86.73%,χ~2=7.44,P=0.00);观察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维护理管理能够减少肿瘤病人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冠心病(CHD)人群孤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分布现状及风险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科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5 319例,男3 117例,女2 202例)和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共25 197例,男11 114例,女14 083例),收集血脂数据,回顾性分析ACS患者和体检健康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ACS患者血清HDL-C、TG、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高于健康人对照组(55.48%vs 29.69%,χ~2=1 298,P0.01;36.79%vs 24.43%,χ~2=343.4,P0.01;23.90%vs 22.74%,χ~2=3.270,P=0.07),且HDL-C异常检出率最高;伴有低HDL-C异常的ACS患者中,男、女性各年龄段(20~55岁、56~65岁、66~80岁)孤立低HDL-C表型分别为40.81%、55.16%、67.84%和47.24%、41.64%、51.33%,呈增长趋势(男性:χ~2=100.30,P0.01;女性:χ~2=16.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孤立低HDL-C血症与ACS风险相关(OR=3.51,95%CI:3.20~3.86,P0.01)。结论低HDL-C异常人群是唐山地区CHD防控的主要对象,孤立低HDL-C血症与CHD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6.
浅谈医院耗材信息化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学不断发展,高技术产品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医用耗材占医院医疗成本的比重日趋提高、种类日趋繁复、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在我院医用耗材成本占医院医疗成本近1/5,条目近6000多种,涉及到医院95%以上的诊断及治疗领域。而医用耗材管理存在着随意性、粗放式、成本虚高、人员不足等问题,必然影响到医疗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影响病人的利益。而且医用耗材的质量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医用耗材的管理能够适应这种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者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意愿, 以供相关部门、人员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月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的930名护理管理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理管理者的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意愿进行调查,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预实验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8份, 有效回收率为98.0%。正式研究时发放问卷930份, 回收有效问卷920份, 有效回收率为98.9%。结果 920名护理管理者中, 仅212名掌握或精通护理管理, 且大多数为≥35岁(χ2=12.326, P<0.01)、工作20年以上(χ2=22.376, P<0.01)、科护士长及以上(χ2=7.079, P=0.008)者。722名护理管理者非常需要护理管理知识, 尤其是<35岁(χ2=4.064, P=0.044)、本科及以上(χ2=4.520, P=0.033)、工作20年及以内(χ2=9.332, P=0.002)、科护士长及以上(χ2=5.499, P=0.019)者。879(95.5%)的人愿意参加护理管理资质认证培训, 特别是本科及以上(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脊柱外科医用低值耗材收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脊柱外科2016年7月25日~8月10日使用的医用低值耗材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9月15日~30日使用的医用低值耗材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收费模式,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模式。比较医用低值耗材收费次数、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次数、各自产生的费用,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观察组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次数、医用低值耗材收费错误金额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细节化管理可有效减少收费差错,提高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营模式必须由宏观粗放型向微观核算型转变。医院医用卫材成本支出一般占总收入10%以上,因此,加强卫生材料管理,降低医疗成本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在不加重病人负担情况下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应重视以下几方面问题。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卫材管理中必须强调计划性,作为物资管理部门必须了解临床使用耗材相关信息,以及护士长管理下级库房库存情况,应主动配合各科护士长,根据历年消耗记录,结合当前工作量,按一定比例、系数编制季度、月度计划,物资管理计划部门汇同相关使用科室、职能部门审核、汇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周围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肾周围炎患者70例,比较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肾周围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并发症及病原菌感染情况。结果与非糖尿病肾周围炎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患者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t=2.215,4.592,P0.05),咳嗽发生率高(38.5%vs.16.1%,χ~2=4.221,P0.05),低白蛋白血症比率高(92.3%vs.67.7%,χ~2=6.892,P0.05),易合并肺部感染(30.8%vs.9.7%,χ~2=4.564,P0.05)、胸腔积液(38.5%vs.16.1%,χ~2=4.221,P0.05),易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3.1%vs.0%,P0.05),但腰痛发生率低(38.5%vs.64.5%,χ~2=4.690,P0.05)。超声诊断肾周围炎的敏感性为7.1%(5/70),增强CT诊断肾周围炎的敏感性为95.7%(67/70)。结论糖尿病合并肾周围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有利于肾周围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7名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的医护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的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水平评分、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院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整体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183,8.818,8.201,58.350,P0.05),观察组各科室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97,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00,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升物品消毒合格率,有助于提升医院内部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74例医院感染病例,与同期住院的患者医院感染总发生率、感染发生部位、年龄、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等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同期全院医院感染率(χ~2=84.717,P=0.000);下呼吸道感染32例,占感染患者43.24%;不同年龄及不同住院时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侵袭操作发生医院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无侵袭性操作(χ~2=11.019,P0.05)。结论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对年老、住院时间长、有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应加强病房的基础清洁卫生、通风换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及手卫生制度等环节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00例新生儿病人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900例新生儿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感染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感染情况、病房内物品卫生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房内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感染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增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控制,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镇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行耳鼻喉手术患者124名,采用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2名,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24 h和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和低氧血症、喉头水肿、舌根后坠、误吸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24,48,72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并发症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19.35%)(χ~2=6.14,P=0.01),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度(95.16%)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χ~2=7.18,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93%)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χ~2=5.03,P=0.02)。结论:综合护理用于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治疗疗效,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率变化,寻求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促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2015年引进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细菌室和相关重点管理部门科长组成的管理团队,各部门分工协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危急值报告管理及隔离措施督查。结果 2015年多重耐药菌检出率12.2%,明显低于2014年的27.07%(P0.01);报告督查率100%,隔离措施执行到位率98.48%,均明显高于2014年的92.3%和85.7%(P0.01)。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降低,有效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xcel云表格预警在医用低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三甲医院2020年1-6月使用的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12月使用的一次性医用低值耗材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Excel云表格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医用低值耗材支出情况、每日及每月核对耗时情况。Excel云表格时间函数和逻辑判断函数将已导入的基础数据与计算机系统实时关联,显示三级预警提醒结果并做成一览表。 结果 1、对照组182天每周耗材核对耗时120min,干预组184天每周耗材核对时间50min(t=4.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照组共收治患者6573例,支出医用低值耗材234215件,支出总金额为305628.5元;干预组共收治患者7032例,支出医用低值耗材217646件,支出总金额为301914.6元。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增加了13.62%,但医用低值材总支出件数减少了9.24%,支出总金额减少了9.99%。故EXCEL云表格同步预警管理在耗材管理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HLA-DRB1等位基因与隐匿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用PCR-SBT方法对102例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与201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分型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隐匿性乙型肝炎病例组中HLA-DRB1~*0405(1.980 4%)(χ~2=12.477 0,P=0.000 0,OR=16.367 3)~*0803(4.2573%)(χ~2=30.6898,P=0.000 0,OR=36.454 5)~*1101(5.545 9%)(χ~2=4.471 2,P=0.034 5,OR=1.903 8)~*1201(1.481 6%)(χ~2=8.591 9,P=0.003 4,OR=12.151 5)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0.124 5%、0.124 5%、3.031%、0.124 5%);OBI病例组中HLA-DRB1~*0701(2.230 8%)(χ~2=5.585 5,P=0.018 1,OR=0.417 7)、~*1301(0.245 4%)(χ~2=4.5137,P=0.0336,OR=0.1474)、~*1302(0.4914%)(χ~2=11.3691,P=0.000 7,OR=0.000 0)、~*1312(0.245 4%)(χ~2=5.019 8,P=0.025 1,OR=0.136 5)、~*1501(4.257 3%)(χ~2=10.763 1,P=0.001 0,OR=0.000 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低于健康对照组(5.105 5%、1.630 2%、3.803 7、1.756 7、9.671 7%)。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中HLADRB1~*0701、~*1301、~*1302、~*1312、~*1501有显著性差异(P0.05,OR1)可能为OBI的保护基因。HLA-DRB1~*0405、~*0803、~*1101、~*1201可能为OBI的危险基因(P0.05,OR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疤痕子宫妊娠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门诊建档的疤痕子宫孕妇3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孕期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疤痕子宫妊娠孕期管理。对两组阴道试产率、顺产成功率、产程时间及不良发应(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阴道试产率(85.0%)较对照组(25.6%)高(χ~2=124.370,P0.01);且观察组阴道试产成功率(65.4%)比对照组(43.5%)高(χ~2=7.073,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窘迫与阴道助产显著较低(P0.05)。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孕期管理可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B病毒感染与COX-2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相关性。方法:以NSCLC患者72例手术标本为NSCLC组,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应用PCR检测2组标本的EB病毒基因组中BamHI-W的部分序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标本的COX-2和P-GP的表达。结果:NSCLC组COX-2阳性率高于对照组(55.6%vs1 5. 0%,χ~2=10.342, P=0.001)。COX-2阳性者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阴性者(55.0%v s28.1%,χ~2=5.237, P=0.022)。NSCLC组P-G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26.4%v s0%,χ~2=6.651, P=0.01 0)。NSCLC组EB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5.6%vs30.6%,χ~2=9.177,P=0.002)。EB病毒阳性者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阴性者(57.5%vs 25.0%,χ~2=7.659,P=0.006)。EB病毒阳性者COX-2的阳性率高于EB病毒阴性者(67.5%vs 40.6%,χ~2=5.200,P=0.023)。结论:EB病毒感染对NSCLC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可能与COX-2表达相关,但其与肺癌多药耐药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