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国内外ICU后门诊的相关研究,从概念、发展现状、多学科团队成员、接诊对象、服务内容及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介绍,并探讨ICU后门诊的新模式,以期为国内ICU后门诊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黎梦婕 《全科护理》2021,19(35):4992-499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ICU)日记干预对ICU转出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入住医院ICU科室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9例危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ICU日记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转出ICU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以及1个月后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家属迁移应激得分为(36.96±1.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11±2.26)分(P<0.05),观察组病人转出ICU1个月后ICU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6.36%(P<0.05).结论:通过ICU日记记录病人入住ICU期间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填补病人的空白记忆,改善病人及其家属的负性情绪,降低病人转出ICU时家属迁移应激水平和病人ICU后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解ICU护士经过ICU专科培训后的情况.方法 调查经过培训后的ICU专科护士共291例.结果 ICU护士经过专科培训后,对ICU职业认识程度、临床能力、临床教学与指导能力、专业技术与科研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通过系统的对ICU护士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培训,使ICU专科护士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临床教学与科研,使ICU的整体护理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ICU患者在离开ICU后常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ICU日记能降低ICU转出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因此本文对国内外ICU日记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ICU日记的实施现状,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ICU日记的认知情况及ICU日记的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ICU护士应用ICU日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期间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较高。ICU综合征的发生可加重患者的原发疾病,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并可导致患者延迟康复。为防止该综合征的发生,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本文就ICU综合征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SS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院后韧性概念引导对ICU患者生活态度的作用。方法将72例ICU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在其出院随访中给予韧性概念引导,而对照组进行常规随访;分别在出院2周后采用《生活目的问卷》(PIL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2周后,其生活目的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韧性概念能有效提高ICU患者生活态度,在进行出院指导时应加强韧性概念的引导,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因病情危重,患者的日常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患者在ICU期间仍可能伴有明显的不适体验,且大多为不愉快的负性体验。主要来自于焦虑、疼痛、口唇发干、失眠:失定向、呼吸困难、丧失活动能力、医疗行为及气管内导管等。有研究提示,气管内吸引术所产生的不适对患者影响尤为明显。本研究旨在通过随访调查,阐述ICU患者的不适体验对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eah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在ICU期间的护理。方法 对本院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施行的3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死亡2例.29例于ICU监护3~10d后转回肝胆科病房。结论 认为术前做好周密准备,术后ICU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维持体液平衡,注意出血、排斥反应的观察.做好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抗凝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近十年国内ICU谵妄护理的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为ICU谵妄护理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2006~2015年间国内发表的ICU谵妄护理研究论文,采用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分析软件提取数据,从年代变化、地区分布、机构类型、机构发文、作者发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关键词、主题词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遴选出ICU谵妄护理文献311篇,年文献发表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机构合作率为12.86%,篇均作者数为2.69,基金论文比为0.09。结论我国ICU谵妄护理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但是领域内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率偏低,科研基金资助论文比例不高,后续研究应注重获取科研基金资助并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0.
ICU后综合征生理功能障碍是最直接且严重威胁ICU转出患者健康状况及转出后生存质量的综合征,却往往容易被临床工作人员忽视。本文综述了ICU后综合征生理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ICU护士的主要压力源;研究ICU护士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源压力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上海几家综合医院的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为病人护理方面压力、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压力和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ICU护士工作压力与焦虑情绪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增加,焦虑情绪加重。结论 ICU护士工作压力大,存在焦虑情绪,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在预防患者ICU后综合征(PIC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干预,并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PICS发生率、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睡眠情况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随访期结束,观察组患者PIC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简要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个月时,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焦虑抑郁量表(HAD)焦虑维度评分、HAD抑郁维度评分均低于转出ICU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支持联合多学科合作为主导的过渡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患者PICS的发生,同时可促进ICU患者认知状况、生理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医护人员对ICU日记的真实态度和认知,为我国开展ICU日记项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2019年4-6月期间,目的抽样选取某三级医院重症监护室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三个主题:认可实施ICU日记的意义、实施ICU日记阻力因素、实施ICU日记相关建议.结论医护人员认可开展ICU日记的意义;建议医院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制定标准化模板,加强培训,积极推动ICU日记的开展,以期降低患者及家属ICU后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CU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入住我院ICU的212例患者,采用中文版ICU意识错乱评估方法(ICU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ICU)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寻找ICU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PACHⅡ评分、术后、气管插管、身体约束是ICU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186、48.468、12.548、66.238。结论 APPACHⅡ评分高、术后、有气管插管或身体约束的ICU患者更易发生谵妄,对此类患者应加强护理观察。  相似文献   

15.
杨晓华 《天津护理》1999,7(2):53-54
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发展、科技进步、新技术、新疗法的不断创新,促进了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学进一步发展。 我院自1994年成立ICU病房,共收治病人400名。主要是全麻术后病人及颌面部外伤的病人,经严密的监护和精心的护理,降低下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颌面外科专业性较强,进入ICU的病人具有病情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尚未清醒的特点。所以,要求ICU护士不但要全面掌握专科护理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以及ICU病房管理。这样便给ICU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就额面外科病人在ICU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介绍国内外ICU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概念框架、PICS概念的最新发展及PICS相关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PICS的随访及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重症患者再入ICU后的预后及与之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4日至2011年12月29日,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进行治疗的2 45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是否再入ICU分为未再入组(A组)和再入组(B).所有治疗都按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诊疗常规及相关临床指南,在专职ICU主治医师的参与下进行.结果 再入ICU延长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ICU时间,也是患者ICU病死率升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246,95%CI 1.27-3.973,P=0.005).进一步以再入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与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首次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16以及非外科患者.结论 再入ICU是重症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而造成再入ICU患者ICU病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与患者首次入ICU的基础情况密切相关,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和是否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在ICU期间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施行的31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死亡2例,29例于ICU监护3~10d后转回肝胆科病房。结论认为术前做好周密准备,术后ICU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维持体液平衡,注意出血、排斥反应的观察,做好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抗凝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ICU日记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在转出ICU 1个月后应用ICU日记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转出ICU...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为预防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获得性衰弱认知情况问卷,对南京市4所三级医院的227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认知得分(19.12±5.93)分,认知正确率42.50%,其中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概念认知得分为(7.54±4.18)分,认知正确率31.42%;对ICU获得性衰弱治疗预防认知得分为(11.89±3.14)分,认知正确率56.62%。不同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护理岗位的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U护士对ICU获得性衰弱的认知程度低,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降低ICU患者并发ICU获得性衰弱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