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宫颈重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可检测25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分别检测HSIL(23例)和宫颈癌(46例)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两组患者宫颈组织中HPV的感染率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率为98.55%(68/69);HSIL组单一型别感染率为81.82%,多型别感染率为18.18%,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2、58最常见;宫颈癌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95.45%,多型别感染率为4.55%,HPV的型别分布以HPV16、58最常见.所检出的HPV型别中以HPV16的检出率最高.结论:①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SIL和宫颈癌的关系密切;②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可能与HPV基因型多寡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③HSIL与宫颈癌感染的HPV基因型呈多样性.且均为高危型感染,其中以HPV 16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的子宫颈癌前病变者感染HPV的基因亚型,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 研究对象系3.56例宫颈HPV感染的患者。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1I)试验检测13种HPVH,同时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L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与病理学诊断有无宫颈病变及其病变程度分组。①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9例、CINⅢ57例、CINⅡ53例;②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CINⅠ112例、HPV感染52例;③正常或炎症组:宫颈细胞与组织学正常或炎症者73例。通过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PV-H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本组高度病变以上患者中HPV-H阳性率达98.4%;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H双重与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在正常与炎症组、LSIL组与HSIL组中两种以上HPV-H基因型感染者分别占13.7%、17.7%和36.6%,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组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2.9%)、58(18.8%)、52(16.9%)、18(9.0%)、33(8.2%)、68(7.3%)、11(低危型,6.5%)、31(6.2%)、53(5.6%)、39(5.3%)、CP8304(5.1%)、66(3.9%)、6(2.5%)和51、56、45、35、59、43、44、82等少见型;HPV-16、58、33、52与18型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中感染率分别为56.4%、19.3%、16.0%、12.6%和8.4%,说明这些亚型致癌性更强;两种HPV-DNA检测技术所获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本组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型别以16、58、52、18、33较为多见,HPV-16、58、33、52与18型致癌性较强;HPV-DNA分型检测在临床诊断与判断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内蒙中部地区HPV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为内蒙中部地区宫颈病变的筛查、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对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就诊的56406例患者常规行HPV分型检测,8533例高危亚型HPV感染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511例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按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分为5组:慢性炎症组(1063例),CINI组(865例),CINII组(197例),CINIII组(256例),宫颈癌组(130例)。结果:56406例患者中HPV阳性者9558例,感染率为16.95%,其中高危亚型HPV感染率为15.13%,低危亚型感染率为1.82%。HPV亚型感染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HPV16、52、58、53、81。56406例患者中,18~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年龄段的HPV阳性率分别为28.99%、22.94%、19.64%、10.66%、8.17%,随着年龄增高,HPV感染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1例宫颈活检患者中,随着年龄升高,宫颈癌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以60~70岁组所占比例最高,达22.06%(P0.05)。2511例宫颈活检患者中,HPV感染以单一亚型为主,且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多重感染率逐渐下降(P0.05);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所占比例最高63.60%(545/857),并随HPV型别数增加,所占比例降低,各级宫颈病变中,均有这样的分布特征。慢性炎症组中感染的亚型居前5位分别是HPV16、52、58、53、51;CIN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2、53、58、51型;CINI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8、52、51、18、59型;CINIII级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为HPV16、58、52、33、31;宫颈癌中感染的亚型主要以HPV16型(86.15%)为主,其次为HPV18型(4.62%)。HPV16型感染率从宫颈慢性炎到宫颈癌分别为16.75%、19.19%、35.03%、65.63%、86.15%,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高,HPV16型感染率逐渐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中部地区妇科门诊就诊患者以HPV16型最常见,其次为52及58型。年龄是HPV感染和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逐渐降低,但宫颈癌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各级宫颈病变均以单一HPV感染为主,且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PV感染数目无关,而与HPV种类有关。内蒙中部地区应重视对HPV16、52及58型别的检测、筛查,以及疫苗的研制,并加强对60岁以上人群宫颈病变的筛查力度。  相似文献   

5.
HPV亚型感染的地域分布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以桂北地区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门诊就诊的1086病例进行HPV分型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诊断≥ASCUS及HPV检测为阳性的病例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结果:①HPV检测阳性率为43.92%(477/1086);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为31.49%(342/1086).在ASCUS、LSIL、HSIL、SCC中HPV的检出率分别为51.45%、70.27%、91.30%、100%.②细胞学诊断阳性≥LSIL(18.78%.204/1086)与组织学诊断阳性≥CIN Ⅰ(21.36%,232/1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0,P>0.05),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符合率100%为SCC、80.23%为HSIL和90.98%为LSIL.组织学诊断CIN Ⅰ、CIN Ⅱ、CIN Ⅲ、SCC病变中HPV检出率以68.03%、81.67%、93.37%、100%依次递增.③1086例样本中HPV感染共检出21种亚型,低危型4种占17.19%、高危型17种占82.8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低度病变组(CIN Ⅰ)以HPV16、58、18、56、11和52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HPV16、58、18、56、33、52和11型为最常见.24例宫颈癌共检出6种高危亚型HPV,分别是HPV16、58、18、59、66和33型.HPV1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25).结论:桂北地区宫颈病变常见的HPV亚型是HPV16、58、18、56、33、52和11型,HPV16致癌性最强;HPV分型检测因其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联合液基细胞学和组织学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7种型别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在22234例子宫颈癌筛查中的感染率及亚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22234例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子宫颈癌筛查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及感染亚型。结果:22234例接受子宫颈癌筛查患者中,一种或以上高危型HPV阳性者3574例(16.1%),其中HPV16或(和)HPV18阳性者703例(3.2%)。在3574例高危型HPV阳性女性中,最常见的高危HPV感染是HPV52(24.4%),其次为HPV58(16.5%)、HPV16(14.0%)、HPV53(12.6%)和HPV39(8.6%)。与HPV16阴性患者相比,在HPV16阳性的患者中,除HPV31、HPV35、HPV45、HPV26和HPV82以外的12种高危型HPV的感染风险均显著降低约2~5倍(OR 0.169~0.530,P<0.05);与HPV18阴性患者相比,HPV18阳性的患者中HPV16、HPV33、HPV39、HPV51、HPV52、HPV58和HPV53的感染风险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最常见的高危型HPV是HPV52和HPV58感染,并且HPV16、18感染对多个其他型别高危型HPV感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状瘤病毒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门诊高危人群和宫颈病变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的致癌性。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门诊就诊的1715名有性生活史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感染分型筛查。其中463例经阴道镜下定点官颈活检,病理确诊分为官颈炎症234例、CINⅠ96例、CINⅡ80例和CINⅢ53例。分析人群HPV感染的型别分布、与宫颈病变相关性。结果 21种HPV亚型均被检出,1715名门诊妇女中HPV阳性率57.1%(978/1715),宫颈病变中为76.9%(356/463),而在CINⅢ中达98.1%(52/53)。常见的5种亚型分布:高危人群为HPV16、58、52、33和6型;宫颈病变为HPV16、58、52、33和31型;CINⅢ中为HPV16、33、58、31和52型。HPV16、33和31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CINⅡ+CINⅢ)的主要风险也是感染HPV16、33和3l型(OR9.59、2.99和2.52,95%CI4.805~11.989、1.231~7.296和1.174~5.429)。结论 本地区官颈病变的常见型别是HPV16、58、52、33和31型,HPV16、33和31型是HSIL的主要致病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原牧区藏族妇女宫颈鳞癌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特点、常见型别及好发年龄。方法对75例高原牧区藏族宫颈癌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HPV感染率、好发年龄,不同HPV亚型感染率和HPV多重感染率,并与同期收治的50例汉族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HPV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均为高危型,藏族组以HPV16、18、33亚型多见,汉族组以HPV16、33亚型多见,藏族组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56.0%和36.0%,均高于汉族组的38.0%和10.0%(P0.05)。感染均以单一感染为主,藏族组的双重及以上感染比例为30.0%,明显高于汉族组的2.0%(P0.05)。结论高原牧区藏族宫颈癌患者HPV感染及型别分布与汉族患者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为广西沿海地区临床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该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方法,对76例广西沿海地区妇女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76例宫颈癌患者中有69例HPV阳性,阳性率为90.8%,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为56.5%,其他高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8、33、58、52、53、31、45、35、39、51、56、66、68。低危型中HPV6型感染率最高为5.8%,其他低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1、43、44。多重感染率为20.3%。正常对照组60例中有13例HPV阳性(21.7%)。其中,13例阳性标本中,HPV16感染率最高为30.8%,其他高危型HPV31、52、53感染率为15.4%,低危型HPV11、43、44感染率为7.7%。宫颈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18、33、58感染为主要型别,可能是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癌较易感染的型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定量检测对宫颈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2045例宫颈病变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炎69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 247例、CINII 294例、CINIII 407例、宫颈癌(CC)402例。实时定量荧光PCR法(硕世21 HPV分型定量检测系统)检测高危型(HR)-HPV分型及病毒载量。采用ANOVA检验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之间的关系。应用ROC曲线的方法确定预测CINII+的cut off值。结果:CIN人群中最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58、33、52、31、18。CIN及CC中最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58、33、52、18、31。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HPV16、18亚型病毒载量的中位值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16/18型临床cut off值分别为1.59×104拷贝数/104细胞和1.56×104拷贝数/104细胞时,可预测HPV16、18型感染患者患有CINII+的敏感性分别为77.93%和79.26%,特异性分别为53.51%和67.82%。结论:在中国除了HPV16、18亚型外,HPV33、52、58型感染也应受到重视。HPV病毒载量作为宫颈癌风险标记物具有型别依赖性,通过获取HPV16、18基因型载量的合适阈值,可对CINII+做出风险提示和最佳预测。  相似文献   

11.
海南地区宫颈癌的HPV基因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的HPV分型检测,了解本地区宫颈癌HPV感染率及其亚型的分布情况,并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标本,采用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同时对23种HPV亚型(18种高危型和5种低危型)进行检测.结果:①HPV阳性率94.00%,共检出HPV16(69.68%)、HPV 18(16.49%)、HPV 33(1.06%)、HPV 45(1.60%)、HPV 58(1.06%)、HPV、73(0.53%)6种高危型亚型.其中HPV 16+18(7.45%)、HPV 16+45(1.06%)、HPV 18+33(1.06%);②鳞状细胞癌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腺癌(P<0.05);③HPV阳性率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后的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宫颈癌的HPV感染率很高,且均为高危型,其中以16型和18型占绝对优势;HPV亚型比较局限,仅有6种;HPV多重感染并不多见;高危HPV的存在与鳞状上皮恶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浙江省富阳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富阳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13 447例患者宫颈标本检测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13种高危HPV型别,包括HPVl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结果高危型HPV基因检测感染率为24.57%(3304/13 447),其中单一基因型感染率为17.97%(2416/13 447),多重亚型混合感染率为6.60%(888/13 447);其中以HPV52、HPV16、HPV58三种亚型最多见,所占比例分别为6.51%、5.87%、4.47%。结论浙江省富阳地区妇科就诊女性患者HPV感染以HPV52、HPV16、HPV58三型较多见,常见感染亚型总体符合亚洲国家分布情况,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地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浙江省富阳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富阳区妇幼保健院妇科就诊的13 447例患者宫颈标本检测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的13种高危HPV型别,包括HPVl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结果高危型HPV基因检测感染率为24.57%(3304/13 447),其中单一基因型感染率为17.97%(2416/13 447),多重亚型混合感染率为6.60%(888/13 447);其中以HPV52、HPV16、HPV58三种亚型最多见,所占比例分别为6.51%、5.87%、4.47%。结论浙江省富阳地区妇科就诊女性患者HPV感染以HPV52、HPV16、HPV58三型较多见,常见感染亚型总体符合亚洲国家分布情况,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地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HPV感染情况及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8640例行HPV检测的临床资料,统计不同亚型HPV感染情况及与不同级别CIN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常见亚型HPV致病力的差异。结果:①HPV阳性1873例(21.7%),多重感染453例(5.24%),单一亚型感染1420例(16.44%),HPV检出频次2417次,检出频次最高的6种高危亚型分别为:HPV16(25.90%),HPV58(11.92%),HPV52(10.22%),HPV33(6.99%),HPV53(6.54%)和HPV18(5.63%)。372例CIN患者中有273例HPV阳性,其中检出频次最高的几个亚型:HPV16(57.51%),HPV18(16.48%),HPV58(13.92%),HPV52(9.16%),HPV33(8.79%)和HPV31(4.40%)。②检出频次较高的6种HPV亚型中,HPV52亚型发病年龄最低。③HPV16、HPV18亚型发生高级别CIN的风险较其他亚型更高(OR=24.056,OR=27.474);单一感染时,HPV16亚型感染导致CIN的发生率比HPV18亚型的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3)。HPV58亚型感染导致CIN的发生率较HPV52亚型的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CIN患者中感染HPV的常见亚型依次为:HPV16、18、58、52、33、31。HPV52亚型发病年龄低,致病力弱。在单一感染中HPV16亚型的致病力较HPV18亚型强,HPV58亚型的致病力较HPV52亚型强。  相似文献   

15.
维、汉妇女宫颈癌患者感染HPV亚型和TERC基因扩增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妇女宫颈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不同亚型及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TERC)扩增差异。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维吾尔族和汉族各200例宫颈癌患者的21种HPV亚型感染的分布情况。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23例维吾尔族和22例汉族宫颈癌患者的TERC基因扩增的情况。结果①维、汉族宫颈癌的HPV感染谱不同。维吾尔族宫颈癌中HPV高危亚型感染排序由高到低主要是:HPV16、58、18、52和31等亚型;而汉族宫颈癌的排序是:HPV16、31、58、18和52等亚型。②维吾尔族宫颈癌中HPV亚型多重感染者为43例,占21.83%;汉族宫颈癌组织中多重感染者为27例,占13.78%(P〈0.05)。③维、汉族宫颈癌TERC基因平均扩增倍数,在HPV各亚型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各族患者中HPV多重感染和单一感染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HPV高危亚型多重感染较汉族高;在各族患者中多重HPV高危亚型感染较单一亚型感染者有更多TERC基因扩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苏省南京地区2000例已婚女性宫颈上皮细胞中23种HPV感染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宫颈上皮细胞标本取自江苏省南京市扬子石化集团公司的2000例已婚女性,采用基因扩增及基因芯片技术对其宫颈上皮细胞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00例已婚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检出HPV感染者205例,HPV总感染率为10.25%(205/2000),其中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8.80%(176/2000)。单一型别感染中HPV43型33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65%(33/2000),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HPV58型22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10%(22/2000)。混合型HPV感染29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45%(29/2000);其中HPV16型混合感染占34.48%(10/29),是混合型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HPV43型混合感染占31.03%(9/29)。29岁以下、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HPV感染率分别为10.00%、7.24%、11.45%和12.96%。结论:HPV43型、58型单一型别及16型和43型的混合型是感染南京地区2000例已婚女性的主要基因型别,且发病人群呈现低龄化趋势。基因芯片技术可检测出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的多种HPV基因型,对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及病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情况,及不同HPV亚型感染与CIN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同时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HPV-DNA分型检测的患者,通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共诊断CIN患者624例,对其HPV感染状况、所感染的HPV亚型分布以及与病变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624例CIN患者中CIN1患者204例,占32.7%,HPV感染率85.8%,21种亚型均被检出,排在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16、58、52、33、31;CIN2、3患者420例,占67.3%,HPV感染率90.7%,在CIN2、3中有19种亚型被检出,排在前5位的亚型分别为16、58、33、52、31。HPV16、52型感染在不同程度的CIN中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010、5.992,P=0.000、0.023),其余亚型在不同程度的CIN中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CIN1和CIN2、3两种程度将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等级和高等级病变,用Logistic回归分析,16、33、52、59与病变程度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1.526、0.676、?0.460、?1.139。结论 CIN的常见HPV感染亚型为16、58、52、33和31型,HPV16、33是CIN2、3的主要致病型。  相似文献   

18.
2285例女性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分布和年龄特征.方法 2004-10-2005-11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分型技术,对2285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妇女进行生殖道21种HPV亚型感染筛查.结果 HPV总感染率57.1%(1305/2285),21种型别均被检出,感染率最高的型别是HPV16,其他常见型别依次为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高危型感染41.0%,低危型7.2%,多型感染8.9%.2285例HPV感染高峰年龄在30~34岁(11.3%),40~44岁年龄段下降到7.6%,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57.1%,常见型别为HPV16、58、52、53、33、6、CP8304、11、31和18型;人群感染高峰在30~34岁年龄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通州地区机会性筛查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8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妇女进行HPV分型检测,阳性患者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12 431例妇女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1.67%。HR-HPV前五位的感染亚型分别为:HPV52(19.90%)、HPV16(15.67%)、HPV58(11.54%)、HPV53(9.24%)和HPV51(7.13%)。不同年龄组HR-HPV的感染率不同,51~60岁及41~50岁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HR-HPV感染中发生≥CIN2病变的前五位亚型为HPV16(26.77%)、HPV18(13.21%)、HPV58(12.54%)、HPV33(6.48%)、HPV31(5.32%)。结论通州地区机会性筛查妇女的HPV感染率较高,HPV52、16、58、53、51是最常见的感染亚型,HPV16、18、58是主要致病亚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高收入女性人群宫颈高危HPV感染常见分型及高危HPV感染与液基细胞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就诊于北京五洲女子医院妇科门诊的女性2023例,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6、11、42、43、44、CP8304等21种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分型检测。同时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果检测2023人次中感染高危HPV亚型618例,感染率30.5%,排在前5位的高危亚型是58(21.68%)、16(16.99%)、33(11.32%)、53(8.09%)、52(7.76%)。感染高危HPV618例中TCT异常的278例,其中ASCUS133例、LSIL124例、HSIL21例。结论北京市高收入女性人群宫颈高危HPV感染率较高,主要为单一感染,感染亚型主要是58、16、33、53、52型。其中16、58型的致病性较其他分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