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华  杨春华 《当代护士》2022,(10):96-100
目的 探讨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出院随访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出院随访干预,分别使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2项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Barthel指数、SS-QOL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生存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2011年4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5月--2012年12月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3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1)。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ADL的能力,同时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FMA、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实施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9月在台州市中医院行院前急救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救模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比较2组的急诊救治相关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急救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救前评估、院内诊断和院内急救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1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和出院时;出院时,2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急救结束后,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急救结束后;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MA、Barthel和SS-QOL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上述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预警分级结合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可有效缩短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相关时间,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合需要层次理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康复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SS-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康复锻炼、饮食均衡、生活作息、服药依从、定期复诊以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需要层次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中可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arthel指数分级指导下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Barthel指数分级指导下Orem自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SS-QOL量表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Barthel指数分级指导下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护理价值较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及家属同步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影响。方法收取2017年9月~10月本科室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指导及家属同步教育,于2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1个月通过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康复锻炼依从性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一个月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入院时(P0.01),入院后一个月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指导及家属同步教育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并对其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8.67分±5.24分)、生存质量评分(91.30分±8.69分)高于对照组(82.00分±6.43分,89.80分±7.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吞咽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部围针结合体针在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分为头部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实验组),焦氏头针体针结合康复组(对照组1),及康复组(对照组2)。判定标准为上田敏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头部围针组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治疗前后评定。结果3组治疗前后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实验组ADL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其他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治疗前后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头部围针是有效的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骨折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系统化、针对性的康复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教育,统一发放问卷,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前后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和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院后康复知识得分、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折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病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果疗效与常规治疗的28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5—12月在本院分娩、无慢性躯体疾患、无精神障碍、新生儿出生时健康的初产妇4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产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排泄情况、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59例。用药前、后分别测血压、心率、心电图QTc、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血生化指标。结果房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60%,室性心律失常者有效率为87.2%,总有效率78.0%。用药过程中仅有心率减慢、QTc延长及早期收缩压下降。索他洛尔治疗房、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剂量以160mg/d为宜。  相似文献   

18.
简要概述了大蒜素对实验糖尿病动物糖代谢、胰岛β细胞、糖尿病血糖干预的作用机理,以及大蒜素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复训练时间选择对治疗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斌 《临床医学》2009,29(5):5-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康复训练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除常规治疗外,分别在发病后1、3、5 d给予康复训练,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 d组较其他组吞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d组疗效最好,有效率为90.63%。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第3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将周围静脉压测定法稍加改良后用于监测硝酸酯静脉扩张效应60例次,结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NTG)后1~2min静脉压开始下降,4~6min显下降,9-12min下降到最大值,平均下降比率53.61±7.83%。认为周围静脉压测定法监测NTG扩血管效应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过程稳定,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